张青;施永鹏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主要危害中老年人,在脑血管病中约占1/3,但其病死率却居脑血管病的首位[1].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外科手术能挽救生命,减轻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2].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很多,如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尽可能减少正常脑组织的损害,术后无出血等是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我科2001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姚永平;吴鹏;张德辉;张光强;郭家杏;姚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出血原因是子宫内膜基底层与子宫浅基层之间的微小血管瘤破裂,以及子宫内膜动静脉瘘.治疗功血的关键是止血,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es embolization, UAE)治疗功血可以有效解决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影响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避免出现更年期症状.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UAE治疗2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凤玲;孙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简称热球)治疗月经过多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08年1月105例因月经过多接受热球治疗的临床资料.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包括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有无腹痛、感染、出血、粘连等并发症. 结果 除2例失访、1例术后56 d死于泌尿系肿瘤外,共随访102例.完成3、6、12、24和36个月随访分别是102例、101例、99例、66例和51例,对应的有效率/闭经率分别是93.1%(95/102)/38.2%(39/102)、93.1%(94/101)/33.7%(34/101)、91.9%(91/99)/32.3%(32/99)、93.9%(62/66)/34.8%(23/66)和92.2%(47/51)/31.4%(16/51).热球治疗术中及术后未发生邻近组织热损伤、血尿、肠穿孔、严重感染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1例(10.5%)并发子宫收缩样疼痛,经口服止痛药物后6 h内恢复;8例(7.9%)并发宫颈和(或)宫腔粘连, 4例经扩宫、3例经宫腔粘连分解治疗后缓解,1例行子宫切除.术后3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有效率和闭经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χ2=0.014,P=0.906);术后24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有效率和闭经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34,P=0.854;χ2=0.114,P=0.736). 结论 热球是治疗月经过多患者的有效、安全的手段,且疗效持久,是子宫切除的良好替代方法 之一.
作者:李燕娜;张军;刘陶;李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前肾穿刺造瘘减少或减轻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的作用. 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5月选择10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n=50),单纯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双号为实验组(n=50),术前2 d行患侧肾穿刺造瘘术后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和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费用.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高体温(37.8±0.5)℃显著低于对照组(38.6±0.5)℃(t=-8.000,P=0.000),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6±0.2)d与对照组(2.8±0.4)d相比显著缩短(t=-18.974,P=0.000),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2.7±0.4)d显著短于对照组(4.1±0.6)d(t=-13.728,P=0.000),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3.6±0.6)d显著短于对照组(5.2±0.7)d (t=-12.271,P=0.000),住院费用(0.86±0.15)万元显著少于对照组(0.95±0.11)万元(t=-3.421,P=0.000). 结论 术前肾穿刺造瘘对伴有肾积水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减少或减轻术后感染及降低医疗费用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利朝;胡卫列;邓志雄;姚华强;张娟;应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 方法 全麻下经膀胱镜先向患侧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俯卧位,在B超或X线引导下,向目标肾盏穿刺,建立皮肾通道,肾镜下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腔内碎石机碎石取石. 结果 单通道取石137例,双通道取石11例,三通道取石2例;一次取石119例,二次取石27例,三次取石4例.手术时间(88±34)min.1例术后当晚发生感染性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后缓解;2例术后2周继发出血,保守治疗后缓解.术后3个月结石取净率为84.7%(127/150);23例残余结石中,术后10例行ESWL治疗,其中7例结石排净,余13例口服排石药,术后6个月随访结石排净率为89.3%(134/150). 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率高,安全有效,损伤小,可以解决开放手术难以处理的复杂性肾结石.
作者:郭剑明;王国民;徐志兵;朱延军;胡晓轶;王翔;刘宇军;张建平;徐叶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双极汽化电切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1998年1月~2007年12月经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为黏膜下子宫肌瘤456例,其中0型241例,Ⅰ型138例,Ⅱ型77例,肌瘤大小:1.0~2.0 cm 341例,2.1~4.0 cm 86例,4.1~6.0 cm 29例,行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术,341例<2 cm肌瘤经微型电极切割,115例>2 cm肌瘤应用环形电极切割(其中16例B超监护下完成手术). 结果 手术时间9~55 min,(32.9±16.7)min;切下组织重量5~55 g,(30.2±8.2)g;出血量5~100 ml,(48.1±12.7)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431例(94.5%),经期缩短,经量减少;5例(1.1%)有部分残留肌瘤,均为Ⅱ型子宫肌瘤.术后24个月42例有生育要求者15例术后妊娠,206例贫血术后贫血得到纠正,血红蛋白均升至正常范围;81例痛经者,42例症状消失,19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20例无变化. 结论 宫腔镜双极汽化电切处理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作者:张青;施永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前列腺脓肿(prostatic abscess,PA)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前列腺脓肿已经很少见.但是长期留置导尿、下尿路泌尿系统诊疗仪器的广泛应用、膀胱开口梗阻性疾病(例如前列腺增生和尿道狭窄)等依然是PA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过去认为PA的诊断比较困难,现在随着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CT等诊断技术的成熟,PA已经不再是难以确诊的疾病.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发现和收治前列腺脓肿13例,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尧;姜秀英;王伟华;计国义;孔祥波;王凯臣;崔传信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优势肌瘤剔除(laparoscopic uterine artery occlusion combined with ascendant myomectomy,LUAO-M)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中期疗效. 方法 在腹腔镜下分离解剖子宫动脉主干,双极电凝或PK刀闭合子宫动脉,然后电针切开肌瘤表面包膜,使用剥离器剥离、剔除优势肌瘤(所有浆膜下肌瘤和径线≥3 cm的肌壁间肌瘤),合成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表面浆肌层切口. 结果 手术时间(102±36)min;术中出血量(88.7±58.4)ml;术后住院(7.9±0.2)d;术后病率5.1%(5/98).术后发生肠梗阻1例,皮下气肿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98例随访21~52个月,平均36.3月,平均随访3.6次,月经异常缓解率95.9%(4/98),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7.7%,肌瘤复发率3.1%(3/98).结论 LUAO-M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中期疗效.
作者:杨伟红;程忠平;戴虹;胡莉萍;罗莹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之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3年9月~2007年9月采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4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按AO分类均属C型骨折:C1型10例,C2型21例,C3型12例.术中先在桡骨桡背侧及第二掌骨上打入2枚外固定之架螺钉,C形臂透视下手法复位后,安装外固定之架.对于关节面或骨块间不平整、有明显碎骨块且无法通过手法牵引复位者,用克氏针在透视下撬拨骨折片,若骨折块复位后不稳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对有骨缺损者,小切口植骨. 结果 43例术中全部达到解剖复位.手术时间43~121 min,平均62.4 min.术中出血量6~30 ml,平均15.3 ml.术后住院时间3~14 d,平均5.5 d.43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对位良好,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疗效依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88.4%(38/43). 结论 经皮克氏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闫军;朱淑昌;胡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B超发现宫内异常光团而行宫腔镜检查185例,统计分析不同临床表现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 差异,并将术中宫腔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做对照分析. 结果 因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光团97例,39例病理结果 为子宫内膜息肉,14例为黏膜下肌瘤,良性病变居多;异常阴道出血61例,1例病理结果 为子宫内膜癌,3例为腺体不典型增生.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比较,宫腔镜术中诊断各种宫腔内病变的准确率均高于97%;除子宫内膜增生外,术中诊断各种疾病的特异性均高于99%;敏感性差异较大,诊断宫颈管息肉的敏感性为80%,诊断腺体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仅为33.3%,诊断其他疾病的敏感性均在97%以上.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管息肉、腺体不典型增生宫腔镜下各有2例诊断与病理不符. 结论 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和鉴别宫腔内病变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宫腔内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 .
作者:於永爱;刘伟;狄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因腹痛、腹胀伴黏液血便2个月,胃镜、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直肠癌,B超诊断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于2007年2月7日住院.胃癌为胃窦小弯侧近胃体溃疡型高分化腺癌,病灶2 cm×1.5 cm×0.8 cm,距幽门6 cm;直肠癌为2 cm×2.5 cm×2 cm,质硬、菜花状肿物,距肛门12 cm,为中低分化癌.经CT检查,肝、肺及后腹膜未见明显转移灶.肿瘤学指标除癌胚抗原(CEA)20 μg/L(正常值0~5 μg/L)外,其他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铁蛋白均正常.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7年,B超诊断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胆囊壁厚0.4 cm.
作者:罗衡桂;俞学军;方孙阳;邱海江;杨应林;牟一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9月,对95例肾结石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采用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系统,单用超声或气压弹道碎石,若结石较硬则两者联合碎石. 结果 95例建立皮肾通道均成功.手术时间45~170 min,平均85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残石17例,其中6例行二次碎石术.11例术后明显肾出血,其中9例经保守治疗成功,2例严重出血行病肾切除术. 结论 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高效、微创的优点.
作者:黄群联;韩杰;姜书传;卓栋;董昌斌;黄后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率为5%~11%[1].近年来,随着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的开展,结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6月应用直视下建立通道,M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衡德峰;李伟;彭光军;周国庆;禇鸿珺;蒋磊;白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自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但是,ART的妊娠率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多数生殖中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妊娠率徘徊在35%左右[1],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且甚为复杂.宫腔镜、腹腔镜检查早已作为不孕症诊治的常规项目,且在ART中应用日渐广泛,不少研究表明其在明确不孕症的原因和评估其他诊断方法、制定助孕方案、寻找ART失败的原因,以及作为ART的辅助治疗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全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 方法 对2000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207例面肌痉挛行MVD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 无一例死亡, 15例(7.2%)在术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给予加压包扎(13例),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头高脚低位(2例)处理后出院时积液基本消失,48例(23.2%)出现面瘫,20例(9.7%)出现听力下降,12例(5.8%)出现耳鸣.术后随访1~7.3年,(4.2±2.7)年,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0例(4.8%)仍有听力障碍,其中6例(2.9%)为耳聋. 结论 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听力下降是MVD的主要并发症,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可逆转,听力障碍是远期主要的并发症,术中注重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倪红斌;梁维邦;姚亮;徐武;韦永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4年7月~2008年12月,在X线或超声定位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35例,其中双肾结石18例,一侧肾结石、一侧输尿管结石1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7例.截石位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单侧或双侧输尿管留置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镜手术均采用俯卧位,经输尿管导管注射生理盐水人造肾积水,在腋后线和肩胛下线之间第12肋上下区域行肾穿刺造瘘,建立F16~F32皮肾通道,在灌注泵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下,用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配合气压弹道或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单个通道不易清石完全的肾多发结石或铸形结石,可以同样方式定位建立第2或第3条通道. 结果 本组35例70侧上尿路结石,单通道取石49侧,双通道取石18侧,三通道取石3侧.手术时间(单侧PCNL):20~185 min,平均66 min.一次手术结石取净率为80%(56/70).再次手术取石8侧,三期手术取石3侧,3侧肾结石少量残留未再次手术碎石取石.手术后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1.4%(64/70),其中输尿管结石24侧结石清除率100%(24/24),肾结石46侧结石清除率87%(40/46).无胸腹腔损伤、肠穿孔等周围脏器损伤的并发症.住院时间5~30 d.术后随访3~6个月,B超及KUB+IVP检查,未见结石复发. 结论 双侧上尿路结石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安全、有效;在条件允许和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可以施行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
作者:肖春雷;卢剑;马潞林;黄毅;张树栋;庄申榕;田晓军;侯小飞;张荣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微造瘘与经尿道途径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方法 经尿道途径(18例):硬膜外麻醉下逆行插入输尿管硬镜至结石下方进行气压弹道碎石,并逐一钳出结石碎屑.经皮肾途径(23例):全麻,俯卧位,B超辅助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插入输尿管硬镜,经肾盏、肾盂、抵达输尿管结石上方,气压弹道碎石,石屑自造瘘管冲出. 结果 15例经尿道途径一次取石成功;1例因镜体穿破结石下缘输尿管壁而即刻改行开放取石、修补输尿管穿孔成功;另2例术中结石漂移回肾盂而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成功.经皮肾途径23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41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3个月,KUB显示结石无残留或复发. 结论 经皮肾微造瘘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少.
作者:池笑雨;王刚;何水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方法 13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七氟烷(Sev)组、七氟烷-恩丹西酮(Sev-O)组及丙泊酚TIVA组,每组46例.Sev组和Sev-O组:术中以持续吸入50% N2O和七氟烷维持麻醉,Sev-O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恩丹西酮8 mg;TIVA组:术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术后24 h内发生恶心呕吐及额外需要止吐药情况. 结果 TIVA组术后0~2 h恶心呕吐发生率[22%(10/46)]低于Sev组[54%(25/46), χ2=10.376,P=0.001]和Sev-O组[50%(23/46), χ2=7.986,P=0.005].Sev-O组术后2~6 h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Sev组[22%(10/46) vs 46%(21/46), χ2=5.887,P=0.015].TIVA组术后0~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Sev组[57%(26/46) vs 80%(37/46), χ2=6.093,P=0.014).3组分别有13例(28%)、6例(13%)、6例(13%)术后需要额外止吐药. 结论 与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耿志宇;胡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 LSH)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7年9月78例LSH与59例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abdomin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ASH)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 LSH组术中出血量(65.1±25.5)ml与ASH组(72.9±23.6)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830,P=0.069);LSH组手术时间(80.3±29.6)min明显长于ASH组(62.4±13.1)min(t=4.332,P=0.000);LS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5±8.5)h明显早于ASH组(30.9±6.7)h(t=-3.232,P=0.001);LSH组术后下床时间(32.8±6.7)h明显早于ASH组(40.4±9.7)h(t=-5.421,P=0.000);LSH组术后住院时间(7.1±0.6)d短于ASH组(7.9±0.5)d(t=-8.291,P=0.000).2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LSH较ASH的优势明显,如果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作者:胡超峰;王海娜;蒋优芬;何纳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2月,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540例,术后发生PEP 16例(2.96%).对年龄、停经时间、术前β-hCG值、包块直径、术式、术中是否清除妊娠黄体、术中是否使用甲氨蝶呤、≥1 cm的组织标本是否灌袋取出等项目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 以下情况PEP发生率高:停经时间<40 d[5.5%(9/163)vs 停经时间40~60 d 1.9%(7/377), χ2=5.316,P=0.021],输卵管胚胎吸除/挤出术[17.6%(6/34)vs 输卵管切开取胚胎术 2.0%(10/506), χ2=22.034,P=0.000],术中未清除妊娠黄体[4.3%(14/328)vs 清除妊娠黄体 0.9%(2/212), χ2=4.951,P=0.026],术中未使用甲氨蝶呤[6.0%(11/183)vs 术中使用甲氨蝶呤 1.4%(5/357), χ2=8.944,P=0.003]及≥1 cm的组织标本未灌袋取出[5.5%(7/128)vs 灌袋取出 0.9%(2/232), χ2=5.416,P=0.020]. 结论 PEP的发生与停经天数、手术方式、术中是否清除妊娠黄体、术中是否使用甲氨蝶呤、≥1 cm的组织标本是否灌袋取出等有密切关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时彻底清除妊娠组织,有妊娠黄体时同时行妊娠黄体清除,局部注射甲氨蝶呤以及≥1 cm的组织标本灌袋取出可能有效避免PEP的发生.
作者:吴云燕;史娅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