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进伟;刘倩绫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36例有膝关节滑膜炎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科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关节镜下膝下前内、前外常规入路及膝外上、内上入路,对膝关节增生滑膜、血管翳行刨削切除及射频汽化,其中21例附加膝后内、后外侧入路,处理膝后间室病变滑膜.术后3 d开始进行系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36例随访4~2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1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4%(34/36).类风湿膝关节炎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58.6±5.3)分,术后升至(91.6±5.8)分(t=2.723,P=0.003);Lysholm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42.3±3.8)分,术后升至(90.2±4.4)分(t=2.437,P=0.001).结论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有效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可大程度恢复病变膝关节功能.
作者:陈世强;宋世锋;姚理阳;曾凡;马业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显微内镜及自制器械行髓核摘除术和侧隐窝扩大减压术的切口选取和手术技巧.其步骤如下:①选取切口:双间隙病变于两间隙中间取切口;3间隙病变者于中间病变间隙取切口.②建立与病变间隙相对应的工作通道.③髓核的摘除.④术中自制器械的应用.结果 连续双间隙突出34例,间隔间隙突出2例,连续三间隙突出14例.50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按Nakai评定标准,优34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4.0%(47/50).结论 后路MED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特点,是目前该类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覃海飚;黎庆初;韦之平;何二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脐正中襞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疝环口治疗105例腹股沟斜疝(其中嵌顿疝32例,双侧疝25例,开放手术后复发疝6例).两孔或三孔法,腹腔镜下找到患侧内环口,带线针缝合内环口内半周腹膜和外半周腹膜,使疝环口成一荷包缝合,打结后用带线针将脐正中襞缝合覆盖疝内环口及周围.结果 10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单侧疝手术时间10~25 min,平均15 min;双侧疝手术时间20~35 min,平均25 min.术中无出血,住院2~3 d.术后恢复顺利,无肠粘连、腹腔感染、阴囊血肿.105例随访5~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
作者: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高鹏;郑权;张刚庆;肖金丰;肖方联;谭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安全、有效的解剖胆囊管的方法.方法 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胆囊管逆行分离法解剖胆囊管行1 4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果 顺利完成LC 1 442例,手术时间15~100 min,平均42 min.中转开腹18例(1.23%),胆管损伤5例(0.34%),腹腔出血3例(0.21%),胆漏3例(0.21%).随访2~24个月,平均11.8月,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结论 胆囊管逆行分离法解剖胆囊管行LC是一种安全、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晓辉;李桂良;陆光美;陈建富;谢开斌;宋文周;罗开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s,ABP)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1年5月~2005年12月对87例ABP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胆总管结石和(或)胆总管增宽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并置T管引流. 结果 手术成功75例,其中单纯LC 20例,LC联合LCBDE 55例(49例同时行胰腺被膜切开、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术);中转开腹手术12例.87例随访3~58个月,平均28.2月,无手术并发症和(或)胰腺炎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 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ABP安全可行,疗效明确.
作者:蔡晓棠;陈金水;张少炎;楼朝阳;陈卫东;张罕松;湛继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疾病,它可导致食管黏膜炎症、溃疡以至癌变.在西方人群中,约有7%~15%的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在美国约有1 900万成人患有此病,每年有10万人为此病而需入院治疗,每年用于治疗GERD的费用达19亿美元[1].GERD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潘国宗等1999年报道了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的GERD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GERD的发病率为8.97%;经内镜或24 h pH监测证实是GERD者为5.77%;经内镜证实有反流性食管炎者1.92%[2].
作者:汪忠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观察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所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1年1月~2005年6月老年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150例(182膝),①收集X线片,记录膝关节面的破坏情况、关节间隙狭窄程度、骨赘形成的部位及数量;②部分行MRI检查,记录膝关节内纤维软骨的改变、半月板的位置.将其结果对比术中所见.结果 150例中内翻畸形108例,内翻角平均12.5°(0°~25°);外翻畸形21例,外翻角平均18.3°(15°~25°);单纯屈曲挛缩畸形21例,平均15.3°(0°~40°).行人工关节表面置换的150例病膝中X线均有膝关节间隙不同程度狭窄、间隙不均的表现,131例152膝后缘或侧方有骨赘、游离体形成.行MRI检查的11例15膝中,图像显示纤维软骨下不连续,囊性变,关节面纤维软骨磨损,间室破坏.内外侧半月板出现侧后方脱位.手术中可见间隙狭窄侧胫股关节面纤维软骨磨损严重,侧副韧带挛缩,胫、股骨后方骨赘、游离体存在,关节间隙纤维软骨磨损侧半月板磨损或向侧后方脱位.结论 老年骨关节炎除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外,仍有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软组织挛缩,游离体、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股骨髁远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纤维软骨损害,半月板磨损或向侧后方脱位的综合表现.
作者:劳山;赵劲民;肖增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2005年2~8月,对肺功能较差、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怀疑存在胸膜腔粘连的8例贲门失弛缓症行腹腔镜下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手术,并进行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70~184 min,平均103.8 min;1例术中食管穿孔改开腹手术修补成功;术后住院3~10 d,平均5.1 d.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8月,7例症状缓解,1例轻度吞咽困难.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较佳、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腹腔镜下Heller术可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否附加胃底折叠术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蒋伟;谭黎杰;王群;徐正浪;郑如恒;张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开腹胆囊切除术高,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是开腹手术的2倍[1].目前,我国每年开展LC数万例,降低BDI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驰华;朱明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大多数良性卵巢肿瘤可在腹腔镜下处理.2002年2月~2004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87例,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占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食管下段肌层纵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方法 2000年3月~2004年9月,18例贲门失弛缓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食管下段肌层纵行切开术.游离下段食管及胃贲门部,自下肺静脉至胃贲门部1 cm胃壁纵行切开食管下段肌层.结果 18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手术时间(108.5±6.5)min,胸腔引流(2.5±0.5)d,术后住院(6.5±0.5)d.术后12、18个月,症状评分由术前(3.1±0.6)分别降为(1.6±0.3)分和(1.9±0.8)分(q=10.558,P<0.05;q=8.446,P<0.05);食管末端直径由术前(7.1±1.3)cm分别降为(3.8±1.2)cm和(3.6±1.3)cm(q=11.046,P<0.05;q=11.715,P<0.05);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LESP)由术前(29.6±3.8)mm Hg分别降低到(21.2±2.3)mm Hg和(19.2±3.9)mm Hg(q=10.443,P<0.05;q=12.929,P<0.05);食管末端pH由术前3.2±0.4分别升至术后5.5±0.3和5.1±0.5(q=23.902,P<0.05;q=19.745,P<0.05);术后12、18个月比较,症状评分、食管末端直径、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管末端pH值有统计学差异(q=4.157,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食管下段肌层纵行切开术可行.
作者:何泽锋;王建军;王家顺;潘永成;李劲松;汪文东;赵峰;丁静民;杨光海;马千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在30°鼻内镜下,将硬膜外导管经咽鼓管咽口置入鼓室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50耳).结果 5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6月,治愈26例(52%),好转19例(38%),无效5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 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单,不破坏鼓膜结构,安全,病人无痛苦,效果好,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功能,提高其听力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杨国存;胡建文;曾一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4月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7例,疗效满意.
作者:段明飞;王新海;林基;宫介秘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宫内节育器异位时有发生,通常采用开腹手术取出.我院1999年11月~2005年9月有9例异位宫内节育器经腹腔镜取出或辅助取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华蕾;闻静;吴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78例高血压脑出血在CT引导穿刺抽吸血肿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血肿.按日常生活能力评分,Ⅰ级23例,Ⅱ级19例,Ⅲ级22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9例.
作者:汤进伟;刘倩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方法 胫骨平台骨折38例,包括Schatzker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2例.常规膝关节镜检查,合并半月板损伤15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1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7例,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对于Ⅰ~Ⅲ型骨折选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Ⅳ~Ⅵ型骨折则应用微创法植入支持钢板.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0~72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0 ml.术后36例随访4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切口及关节感染、皮肤坏死或创口延迟愈合.术后3个月HSS评分:优28例,良6例,中2例.此期主要表现为肌力不够及膝关节主动伸屈功能较差.术后6个月HSS评分:优33例,良3例.结论 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复位和固定,并早期发现和处理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能较好地微创处理多种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王铭春;王治;杨铁毅;王思辉;宋炜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2005年5月41例ESRD合并胆囊结石患者(ESRD组)进行LC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意抽取的同期非ESRD 200例LC(非ESRD组)进行比较.结果 ESRD组患者的年龄(49.8±11.9岁)明显大于非ESRD组(44.2±12.3岁)(t=2.655,P=0.008),两组血红蛋白(76.3±11.7 g/L,120.1±8.4g/L)、血小板计数[(141±36)×109/L,(183±51)×109/L]均有显著差异(t=22.905,6.226;P<0.001),ESRD组术前并发心肺疾病的比例(97.6%,40/41)远高于非ESRD组(21.5%,43/200)(χ2=31.886,P<0.001),有腹部手术史的比例(24.4%,10/41)也高于非ESRD组(11.5%,23/200)(χ2=4.784,P=0.043).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659,0.325,0.998,0.430,0.498).结论 ESRD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LC是安全可行的,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郑朝旭;吴志棉;陈国泰;谭敏;余俊峰;赵振献;陈流华;黄文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炎性胰腺液体积聚(inflammatory 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s,IPFC),是由胰腺炎、胰腺损伤和胰腺手术引起的并发症,表现为胰腺或胰周的液体积聚,包括急性液体积聚、急性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坏死及胰腺脓肿[1].
作者:孙家邦;朱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用乳房悬吊结构重建方法矫正轻、中度乳房下垂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乳晕边缘切口,去除上半腺体后松弛的浅筋膜深层,上提腺体至正常位置并固定于深筋膜,腺体浅面按真皮乳罩原理进行悬吊并适当切除乳晕周边多余皮肤,或采用聚丙烯单丝网片对腺体进行悬吊,术后腺体周围形成强大的纤维粘连,从而重建乳腺的悬吊支持结构.同时进行腺体的适当折叠塑形或置入乳房假体增加丰满程度.结果 共行轻、中度下垂32例手术(其中单纯悬吊10例,悬吊同时假体隆乳20例,采用聚丙烯网片悬吊2例),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8 ml.均未发生乳头乳晕坏死感觉障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1.3月,术后外形改善满意率90.6%(29/32).结论 对于不伴腺体肥大的乳房轻、中度下垂,采用乳房悬吊结构重建,是一种创伤相对小,安全,有效的矫正方法.
作者:李比;夏有辰;张洁;毕洪森;尤维涛;牛星焘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对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先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明确胆总管有无结石梗阻,再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进行序贯治疗.结果 51例胆总管下段结石行十二指肠镜治疗,46例取石成功,5例因结石无法取出而行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38例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待胰腺炎症状缓解、血尿淀粉酶正常或接近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2例因腹痛及感染症状未缓解行开腹手术.87例行LC,4例中转开腹,83例成功,其中5例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89例随访0.3~3年,平均1.9年,无远期并发症及胰腺炎复发.结论 先采用MRCP明确结石位置,再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管下端嵌顿结石,后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及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的序贯方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微创、可行.
作者:汤浩;徐永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