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性胰腺液体积聚的内镜治疗

孙家邦;朱斌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 液体, 积聚, 胰腺损伤, 胰腺手术, 胰腺脓肿, 胰腺坏死, 胰腺炎, 并发症
摘要:炎性胰腺液体积聚(inflammatory 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s,IPFC),是由胰腺炎、胰腺损伤和胰腺手术引起的并发症,表现为胰腺或胰周的液体积聚,包括急性液体积聚、急性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坏死及胰腺脓肿[1].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方法 胫骨平台骨折38例,包括Schatzker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2例.常规膝关节镜检查,合并半月板损伤15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1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7例,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对于Ⅰ~Ⅲ型骨折选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Ⅳ~Ⅵ型骨折则应用微创法植入支持钢板.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0~72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0 ml.术后36例随访4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切口及关节感染、皮肤坏死或创口延迟愈合.术后3个月HSS评分:优28例,良6例,中2例.此期主要表现为肌力不够及膝关节主动伸屈功能较差.术后6个月HSS评分:优33例,良3例.结论 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复位和固定,并早期发现和处理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能较好地微创处理多种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王铭春;王治;杨铁毅;王思辉;宋炜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脐正中襞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附10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脐正中襞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疝环口治疗105例腹股沟斜疝(其中嵌顿疝32例,双侧疝25例,开放手术后复发疝6例).两孔或三孔法,腹腔镜下找到患侧内环口,带线针缝合内环口内半周腹膜和外半周腹膜,使疝环口成一荷包缝合,打结后用带线针将脐正中襞缝合覆盖疝内环口及周围.结果 10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单侧疝手术时间10~25 min,平均15 min;双侧疝手术时间20~35 min,平均25 min.术中无出血,住院2~3 d.术后恢复顺利,无肠粘连、腹腔感染、阴囊血肿.105例随访5~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

    作者: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高鹏;郑权;张刚庆;肖金丰;肖方联;谭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曲马多术前骶管阻滞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效果中的应用——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曲马多术前骶管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术前经骶管注入含曲马多100 mg+2%利多卡因5 ml+恩丹西酮4 mg+生理盐水共20 ml溶液,B组手术结束前10 min由莫非氏壶滴入曲马多100 mg+恩丹西酮4 mg.采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拔管后、离室前以及术后1、3、6 h进行痛觉和镇静程度评分,并记录有无躁动、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拔管后,离室前,术后1、3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t=-5.961,-8.362,-4.038,-3.565;P=0.000),术后6 h VAS评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t=-1.403,P=0.166);A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在拔管后,离室前,术后1、3 h明显高于B组(t=9.409,10.407,8.167,4.082;P=0.000),2组术后6 h的镇静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428,P=0.670).B组患者拔管后、离室前躁动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χ2=12.000,P=0.001;χ2=9.600,P=0.002;χ2=13.017,P=0.000).结论 曲马多100 mg术前骶管阻滞是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较好的镇痛方法之一.

    作者:赵国胜;徐丽;张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气囊导尿管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的常见并发症,占颅脑外伤3%~6%,占颅内血肿30%[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对硬膜外血肿量幕上>30 ml,幕下>10 ml,有明显占位效应者,多采用静脉全麻下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近几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微创技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取得良好效果.2001年~2004年12月,我院采用气囊导尿管引流、注药治疗硬膜外血肿,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光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前后肿瘤内部及边缘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的表达、CD8+T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RFA治疗后,肿瘤边缘HSP70表达与肿瘤边缘CD8+T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探讨RFA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局部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例HCC分别在RFA治疗前、后1个月,于肿瘤内部和肿瘤边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样;采用PowerVisionTM二步染色法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测定HSP70的表达、CD8+T细胞的数量;随访HCC复发/新生情况.结果 RFA治疗后肿瘤边缘组织HSP70表达增强(Z=3.337,P=0.001)、CD8+T细胞数量增多(Z=1.996,P=0.049);RFA治疗后,≤4 cm肿瘤组的占位边缘CD8+T细胞数量高于>4 cm肿瘤组(Z=1.966,P=0.048).RFA治疗后,边缘组织HSP70表达与CD8+T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489,P=0.046);RFA治疗后,无复发或新生组的占位边缘组织HSP70表达和CD8+T细胞数量分别高于复发或新生组(Z=2.009,P=0.045;Z=2.007,P=0.045). 结论 RFA治疗后边缘HSP70表达增强、CD8+T细胞数量增多,显示RFA治疗后局部免疫原性提高,抗肿瘤效应细胞浸润增加.

    作者:王艳滨;陈敏华;严昆;张晖;霍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切口开胸术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切口开胸术的可行性.方法 腋下第5、6、7肋间小切口(切口长8.5~13.5 cm),后推背阔肌,沿肌纤维方向切开前锯肌,两肋间正中或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及胸膜,切除肺良恶性病变38例.结果 38例均在小切口下完成手术,其中17例肺叶楔形切除,1例肺隔离症叶外型病灶切除,18例肺叶切除,1例右肺中下叶切除,1例左全肺切除.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96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22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例胸腔积液,穿刺抽液后复查吸收.结论 小切口开胸术暴露充分,创伤小,可行.二次手术、胸膜广泛粘连及肿瘤侵犯胸壁,不宜小切口开胸.

    作者:胡运洲;雷鹏举;胡建琴;温建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在30°鼻内镜下,将硬膜外导管经咽鼓管咽口置入鼓室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50耳).结果 5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6月,治愈26例(52%),好转19例(38%),无效5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 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单,不破坏鼓膜结构,安全,病人无痛苦,效果好,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功能,提高其听力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杨国存;胡建文;曾一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步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2005年2~8月,对肺功能较差、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怀疑存在胸膜腔粘连的8例贲门失弛缓症行腹腔镜下Heller联合Dor胃底折叠手术,并进行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70~184 min,平均103.8 min;1例术中食管穿孔改开腹手术修补成功;术后住院3~10 d,平均5.1 d.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8月,7例症状缓解,1例轻度吞咽困难.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较佳、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腹腔镜下Heller术可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否附加胃底折叠术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蒋伟;谭黎杰;王群;徐正浪;郑如恒;张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Ar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对126例膝关节疾病进行关节镜手术,其中半月板损伤72例,滑膜炎20例,骨性关节炎15例,髌骨半脱位8例,滑膜皱襞综合征6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5例.结果 126例术后3个月均获随访,无一例切口或关节感染.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按Neer 评分标准:优82例,良35例,可9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 使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能使手术简便且精确,有效地止血,创伤小,同时能减少对邻近组织的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林瑞新;张力成;杨国敬;蔡春元;张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4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减少或避免胆管损伤的术中判断和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0月~2005年10月39 860例LC的临床资料,其中胆管损伤46例.结果 行胆管裂口修补,置T管支撑引流26例;游离两断端,做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4例.T管支撑时间3~12个月.胆管空肠的Rouxen-Y吻合11例;副肝管结扎5例.胆管狭窄再手术4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手术2例.结论 深刻的解剖认识,熟练的操作技巧可以避免或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早期诊断和处理胆管损伤避免急性炎症期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作者:范育林;龚仁华;徐正涛;何新苗;李勇;蔡军;王敬民;梁久银;刘其春;徐义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内镜技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内镜技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1月~2005年11月,我院对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乳房良性肿瘤的12例实施内镜手术,其中乳腺纤维腺瘤8例、乳腺囊性增生病4例.采用经腋窝入路6例,乳腺外缘入路3例,乳腺下缘入路3例.所有入路均采用10、5、2 mm三孔法创建皮下隧道,在CO2充气下应用超声刀完成手术.结果 12例均在内镜下成功完成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时间25~126 min,平均75 min.术后皮下积液1例,局部皮肤轻度凹陷1例.术后住院2~5 d,平均3 d,病人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内镜技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兼顾了治疗与美学的优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胡海;所广军;徐鲁白;周斌;王继生;朱江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胆囊的技术对策

    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步提高,器械不断更新改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指征已渐放宽,下例情况常常不得不中转开腹:①急性胆囊炎(包括化脓性、坏疽性)三角区水肿;②胆囊因慢性炎症、壁增厚或充满型结石或颈部结石嵌顿;③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部结石嵌顿或伴胆囊积液;④副肝管;⑤胆囊床肝中静脉分支出血;⑥胆囊床毛细胆管胆漏;⑦汇合部分离性损伤.我们共行2万例LC,本文总结其经验体会,就几种复杂的胆囊切除技术对策做简要介绍.

    作者:梁久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48例

    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48例.48例术后均无出血、粘连、咽鼓管口损伤、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鼻咽镜检查,咽鼓管口区无瘢痕,无腺样体残留,听力正常,耳塞、耳闷消失.4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均无复发.我们认为鼻内镜下治疗腺样体肥大能够较好地避免损伤鼻咽部其他结构,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胡建道;廖建春;金国荣;吴海如;乐惠飞;胡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报告

    78例高血压脑出血在CT引导穿刺抽吸血肿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血肿.按日常生活能力评分,Ⅰ级23例,Ⅱ级19例,Ⅲ级22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9例.

    作者:汤进伟;刘倩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脂肪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目前外科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经常使用脂肪乳注射液作为营养支持,尤其是重大烧伤、外伤、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严重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肠瘘)及肿瘤病人,以满足其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要求.但是近来我们在临床使用脂肪乳的过程中,观察到2例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广艳;刘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开腹胆囊切除术高,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是开腹手术的2倍[1].目前,我国每年开展LC数万例,降低BDI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驰华;朱明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36例有膝关节滑膜炎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科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关节镜下膝下前内、前外常规入路及膝外上、内上入路,对膝关节增生滑膜、血管翳行刨削切除及射频汽化,其中21例附加膝后内、后外侧入路,处理膝后间室病变滑膜.术后3 d开始进行系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36例随访4~2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1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4%(34/36).类风湿膝关节炎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58.6±5.3)分,术后升至(91.6±5.8)分(t=2.723,P=0.003);Lysholm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42.3±3.8)分,术后升至(90.2±4.4)分(t=2.437,P=0.001).结论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有效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可大程度恢复病变膝关节功能.

    作者:陈世强;宋世锋;姚理阳;曾凡;马业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膝骨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所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目的 对比观察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所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1年1月~2005年6月老年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150例(182膝),①收集X线片,记录膝关节面的破坏情况、关节间隙狭窄程度、骨赘形成的部位及数量;②部分行MRI检查,记录膝关节内纤维软骨的改变、半月板的位置.将其结果对比术中所见.结果 150例中内翻畸形108例,内翻角平均12.5°(0°~25°);外翻畸形21例,外翻角平均18.3°(15°~25°);单纯屈曲挛缩畸形21例,平均15.3°(0°~40°).行人工关节表面置换的150例病膝中X线均有膝关节间隙不同程度狭窄、间隙不均的表现,131例152膝后缘或侧方有骨赘、游离体形成.行MRI检查的11例15膝中,图像显示纤维软骨下不连续,囊性变,关节面纤维软骨磨损,间室破坏.内外侧半月板出现侧后方脱位.手术中可见间隙狭窄侧胫股关节面纤维软骨磨损严重,侧副韧带挛缩,胫、股骨后方骨赘、游离体存在,关节间隙纤维软骨磨损侧半月板磨损或向侧后方脱位.结论 老年骨关节炎除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外,仍有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软组织挛缩,游离体、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股骨髁远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纤维软骨损害,半月板磨损或向侧后方脱位的综合表现.

    作者:劳山;赵劲民;肖增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plus T-tube drainage,LCTD)一期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8月~2005年6月,1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保守治疗、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行LCTD.结果 12例均完成LCTD,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0~180 min,(135.3±31.2)min.11例术中取净胆管内结石,无皮下气肿、出血、腹腔脓肿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周拔T管;1例残余结石,术后6周再次经T管胆道镜取尽残余结石.1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2月,无胰腺炎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 LCTD一期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牛建华;杨宏强;张示杰;彭心宇;阿杜瓦;吴向未;孙红;何家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86例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CT引导定位,血肿中心为靶点,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穿刺冲洗粉碎引流联合尿激酶(2万~6万U)溶解血肿治疗硬膜外血肿86例.结果 大血肿组(血肿量30~100 ml)44例,无效10例(22.7%,10/44),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痊愈;余34例中术后3~5 d血肿引流干净25例,血肿少量残留(≤5 ml)9例.小血肿组(血肿量<30 ml)42例,术后1~3 d内均引流干净.出院时ADL分级:Ⅰ级72例,Ⅱ级14例.76例随访3~12个月,(5.3±3.7)月,按GOS分级均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微创,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郭效东;王本瀚;王庆宣;熊家锐;张长远;张月高;刘明辉;李经纶;唐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