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武;尚培中;贾国洪;苗建军;李永庆
治疗和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药物和内镜治疗为第一线治疗(first-line treatment),分流术和断流术为第二线治疗(second-line treatment),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治疗.
作者:杨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方法总结1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治体会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以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及不全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大多需多次手术治疗.11例均为阑尾黏液囊肿破裂所致.治疗应早期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灶及尽可能切除腹腔内其他脏器上的黏液性病变,必要时联合脏器部分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局部腹腔内化疗及放疗.我们强调腹腔化疗.术后随访率100%,10年生存率72.73%(8/11).结论 腹膜假性黏液瘤临床少见,部分预后较差.应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邱芳;王明德;袁文华;齐会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因食管、贲门及胃癌手术切除时常规需要术中置入鼻空肠营养管,为了准确快速把营养管推送到吻合口下方的空肠内,一般在营养管的前端系自制的糖球橡皮,这样手术医师快速、准确、顺利地完成营养管的置入过程[1].少数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可进流食拔营养管时感觉有很大阻力,经胃镜检查发现营养管被缝住.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处理此类患者16例,用多种方法将营养管拔除,过程顺利,无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张铭;张全卯;李慧娟;姜宝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们于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治疗38例Ⅱ度Ⅲ度环状痔,采用静脉套管针痔核电凝术总结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并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尼瓦尔;努尔买买提;阿布力米提;阿地力江;王勇;张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对8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改良Sugiura手术的情况.结果 本组技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2周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吻合口漏1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平均4.1年.随访期间再出血1例,无吻合口狭窄发生,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肝性脑病发生率2.35%.结论 本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何秉;高斌;任重;程志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的一种慢性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和疾病.中重度肥胖症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减少吸收型和限制型手术,其中使用腹腔镜的可调节束带胃减容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LAGB)具有不损伤胃壁和改变胃肠道的结构、对胃的容量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节,且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减肥效果好等优点而应用较多.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LAGB治疗肥胖症患者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荣新;蔡定海;杨彦;汪学伦;张庆仪;付歆颖;邹亮;王云涛;汪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策略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例胃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法发生及预后的因素.结果 31例患者中Child-Pugh A级15例,B级11例,C级5例.行单纯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9例,单纯上半胃根治性切除术5例,远端胃根治性切除+脾切除2例,远端胃根治性切除+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例,上半胃根治性切除+脾切除7例,全胃切除+脾切除1例,姑息性肿瘤切除+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例,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术后1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腹水17例.术后死亡6例.18例接受D2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13例D0或D1清扫的患者5例出现并发症.出院患者术后生存期2月~39月,中位生存期15月,4例尚存活.结论 为胃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手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选择合理术式是关键.胃癌手术应遵循缩小手术的原则,术前肝功能状况、术前有无腹水和肿瘤分期是术后生存期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施长鹰;周鸿;赵刚;陈炜;徐庆;孙勇伟;罗蒙;吴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体尾占位病变切除的手术路径.方法 采用先探查横断胰颈的方法,对5例胰体尾占位患者实施胰体尾切除.其中2例胰体尾癌及1例实性假乳头瘤患者实施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1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接受保留脾脏及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1例潴留性囊肿患者实施保留脾脏、联合睥动静脉切除的胰体尾切除.结果 手术用时2.0~5.5 h,术中出血200~1000 ml.术后均恢复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从探查横断胰颈开始的胰体尾切除术,综合满足了疗效、安全与保脾的需要,具有优势.
作者:高静涛;秦建伟;李庆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例连续收治的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用药24 h后的胃肠减压量、首次用药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并比较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24 h后胃肠减压量分别为(397±115) ml/d和(933±468) ml/d(P<0.01).首次用药至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65±12) h和(101±26) h(P<0.01).治愈率分别为83%(20/24)和69%(18/26)(P>0.05).治疗组均没有肠管缺血坏死的发生,而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小肠缺血坏死.结论 肠梗阻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胃肠减压量,缩短肠梗阻的病程且不减少肠管的血运,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陈雷;高杰;王福顺;朱继业;冷希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穿透性动脉硬化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 PAU)、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s, IMH) 是一组有相似临床症状的主动脉病变,近几年来有人提议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描述主动脉的这组病理改变[1].这几个病变各自的病理生理不同,但有些患者表现为其中的2个或3个病变共存,证明他们相互之间存在某些联系.
作者:景在平;冯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HS在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经验.方法 对41例使用PHS行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马鞍疝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60 min,全组留院观察24~72 h,无阴囊积液、切口感染、血肿及其它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随访6~42个月,无复发,无异物感.结论 PHS修补牢靠,对于腹股沟马鞍疝的手术治疗更有针对性.重视手术的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戴睿武;陈莉萍;何发群;汪涛;薛刚;曹永宽;汤礼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黏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疾患之一,70%~80%是腹部手术引起的黏连[1].黏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传统的开腹手术再黏连发生率高,我院自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利用腹腔镜技术为16例黏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4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子东;李玉成;王凤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女性,71岁,以间断性右上腹疼痛不适2年余,于2008年11月入院.腹部超声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0余年,于2003年查体时发现肝右叶占位,甲胎蛋白(AFP)增高,2003年12月11日在本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肝脏呈结节样硬化,肿瘤位于肝右叶,大小约4 cm×3 cm大小,行肝Ⅵ、Ⅶ段切除.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结节性肝细胞癌.术后患者恢复好,在我院肿瘤科行化疗等后续治疗.
作者:李晓武;尚培中;贾国洪;苗建军;李永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急症,临床上虽不如肢体动脉栓塞常见,但该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而且容易误诊为其他急腹症,因而有较高的死亡率,血管外科医生应对此病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努力提高诊治水平,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吴庆华;王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两年多来经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乳腺肿瘤220例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0例中共有病灶287个,所有乳腺病灶被准确完全切除,切除组织标本均行病理检查,术后1例局部复发、2例出现局部血肿.结论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乳腺微创技术,对良性肿瘤能够完全切除.尤其受到年青女性患者的青睐.
作者:吕振海;王铁山;贾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结核系指肝脏的结核感染,临床少见,主要是本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而导致漏诊或误诊.据统计在以发热为表现的消化道疾病中,本病占4.2%~1.5%,在活动性结核尸检中占2.7%,肝结核瘤是肝结核的一种少见类型[1].自1996年9月至2007年6月,鲁西南十个医院共收治肝结核瘤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继领;李秋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小肠出血约占全消化道出血病例的3%~5%.其常见的病理改变包括:血管畸形、肿瘤、息肉、憩室、溃疡、感染和药物等所致的小肠出血. 由于小肠出血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距消化道两端较远,加之缺乏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故临床上往往长时间得不到确切定位诊断.我们自1996年7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急性小肠出血患者45例,其中急症手术20例,急症手术患者均采用亚甲蓝经肠系膜上动脉注入方法判断定位小肠出血位置,判断切除肠管范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继领;李秋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2例肝胆管难取性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2例均碎石、取石成功,无死亡病例.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3例,T管引流19例,术中经胆囊管操作成功2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8 d.结论 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难取肝胆管性结石创伤小,恢复快,碎石充分,结石取净率高.为肝胆管难取性结石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吴志明;储修峰;娄建平;陈永良;孟兴成;陈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贲门失驰缓症,也称贲门痉挛或巨食道,是食管神经肌肉失常的疾患.本症发病率较低,主要见于成年人,但青少年甚至婴儿亦有报告.本病男性多于女性.本院普外科经治贲门失驰缓症1例,现简要报道如下:
作者:孙治林;魏靖杰;韩向军;冯爱平;邵晓艳;陈强;张中新;刘力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方法回顾分析53例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中成功完成LC49例,中转开腹4例,患者均治愈,LC成功率92.5% .结论 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术前的评估、气腹的建立、穿刺孔的选择、黏连的分离应予以注意.
作者:张爱民;李佳;张昌威;严际慎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