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对子宫巨大肌瘤剔除的疗效分析

黄群欢;黄燕;蒋宋薇;黄玲玲

关键词:子宫巨大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或开腹在子宫巨大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肌瘤直径≥8 cm 的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3例(开腹组)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2例(腔镜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和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且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失血(48.24±9.72)ml、术后平均卧床时间(12.89±2.10)h 和术后平均肛管恢复排气时间(22.46±2.21)h 等指标均小于开腹组(P <0.05)。结论由于腹腔镜切口美观、患者术后恢复快,在条件许可的医疗单位可用于子宫巨大肌瘤剔除术。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本出版物对来稿图片格式的要求

    本刊要求来稿中照(图)片,每张照(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电子图片采用 jpg 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并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中超声刀与电刀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中超声刀与电刀的作用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探讨超声刀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07-2013年逆行阑尾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的38例及使用电刀的44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超声刀组为(43.05±3.65)min,电刀组为(47.25±6.36)min,与电刀组相比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下降(P <0.01)。出血量分别为(3.51±1.05)ml、(10.05±2.33)ml,超声刀组显著低于电刀组(P <0.01)。超声刀组无开腹病例,术后无肠梗阻发生,电刀组开腹7例,术后肠梗阻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声刀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中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切割止血、手术操作安全性方面超声刀应用效果优于电刀。

    作者:谢宗敬;范猛;王宁;彭正;董昆仑;郭培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与本刊编辑部的互动方式

    投稿、稿件查询、杂志订阅、腔镜学术会议、腔腹镜新设备介绍等有关资讯或学术疑难问题,您可以发邮件至 Emai:zhonghuaqiangjing@126. com,或拨打电话与编辑部联系:010-66937562,还可以关注本刊微信号:zhonghuaqiangjing。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第12届北京微创外科论坛邀请函

    欢迎辞尊敬的各位外科同仁:第12届北京微创外科论坛将于2014年11月28-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作者:刘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对子宫巨大肌瘤剔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或开腹在子宫巨大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肌瘤直径≥8 cm 的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3例(开腹组)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2例(腔镜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和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且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失血(48.24±9.72)ml、术后平均卧床时间(12.89±2.10)h 和术后平均肛管恢复排气时间(22.46±2.21)h 等指标均小于开腹组(P <0.05)。结论由于腹腔镜切口美观、患者术后恢复快,在条件许可的医疗单位可用于子宫巨大肌瘤剔除术。

    作者:黄群欢;黄燕;蒋宋薇;黄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关于论文著作权的说明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社出版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为保护作者和杂志的合法权益,避免引起著作权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相关法规,遵照中华医学会相关规定,在《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刊登文章的作者(著作权人)必须在文章刊登前签署《中华医学会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否则不能采用。特此说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于西文期刊刊名缩写的几个问题

    GB/ 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指出:西文期刊刊名的缩写可参照 ISO 4:《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的规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3年06月,直肠内肿瘤6例,肿瘤距肛缘8~15 cm,其中5例为广基直肠管状腺瘤,另1例为管状腺瘤局部癌变,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肛门单孔腹腔镜肠腔内直肠肿瘤切除术,切缘干净,创面愈合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一样具有优良的术野显露和宽敞的操作空间,具有可行性。

    作者:高德山;晁宏伟;刘雄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顽固性气胸的进展

    顽固性气胸是气胸治疗时的一个棘手问题,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外科手术因为术后复发率低而被多个专业指南推荐作为难治性气胸的主要治疗手段,电视辅助胸腔镜由于创伤较小而被多个指南推荐作为首选的外科干预手段。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因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还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对于这些患者,指南不推荐行外科手术治疗,而仅建议行内科胸膜固定术。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顽固性气胸因为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避免了麻醉和手术风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反复探索的重要方向,本文就相关技术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杨震;姜丹丹;田庆;陈良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致黄疸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王某,女,48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腹胀6 h”于2014年1月18日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入院后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化验示:白细胞12.6×109/ L,中性粒细胞84%,红细胞4.02×1012/ L,血红蛋白121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7 U/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5 U/ L,总胆红素17.6μmol/ L,直接胆红素4.2μmol/ L。当地医院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后,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遂于2014年1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于术后第三天出院回家休养。2014年2月5日,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及腰背部胀痛不适,阵发性加剧,伴皮肤黏膜黄染,且呈进行性加重,遂急诊前往兰大二院就诊,入院后急诊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腹腔局部肠管扩张明显,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胸腹部立位平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右上腹部金属夹影,下腹部及盆腔肠管积气扩张;腹部 MRI + MRCP 示: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下段截断,局部软组织肿块,考虑壶腹周围癌可能。急诊化验示:白细胞9.86×109/ L,中性粒细胞78%,红细胞4.30×1012/ L,血红蛋白104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1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49 U/ L,总胆红素62.8μmol/ L,直接胆红素55.7μmol/ L,r-谷氨酰基转移酶650 U/ L,碱性磷酸酶974 U/ L。在完善入院检查和围手术期准备的同时,立即给予患者抗炎、补液、抑酸、止痛、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腹痛症状逐渐缓解,但黄疸体征明显加重。立即组织全科讨论后初步考虑患者诊断为:黄疸原因待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狭窄?壶腹周围癌?)。2月7日急诊化验示:白细胞16.61×109/ L,中性粒细胞92%,红细胞4.22×1012/ L,血红蛋白113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8 U/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7 U/ L,总胆红素383.2μmol/ L,直接胆红素375.7μmol/ L,r-谷氨酰基转移酶763 U/ L,碱性磷酸酶1023 U/ L,由于患者胆红素急剧升高,全科讨论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粘连严重,大网膜包裹胆囊床,有少量黄色腹水位于右肝后,胃壁上缘与肝脏粘连,仔细分离腹腔内粘连,游离肝脏右下缘和胆囊床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粘连组织,见部分小肠和升结肠肠管积气扩张,内有大便,在结肠肝曲的位置可见肠管缩窄,触及肠管壁厚、僵硬,结肠系膜根部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结肠中动脉被融合肿大的淋巴结包裹,游离十二指肠降部和胰头后,于胰头下方可见一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 cm ×3 cm,质硬,压迫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处,切除部分淋巴结送术中快速冰冻示:转移性粘液性腺癌。术中诊断:(1)结肠癌侵犯周围组织脏器并广泛淋巴结转移;(2)梗阻性黄疸;(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由于无法行肿瘤根治术,遂行胆肠吻合术,升结肠造瘘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给予抗炎补液营养对症支持治疗,于2014年2月24日出院回家休养。

    作者:周辉年;李玉民;杜志兴;杨洁;焦作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鼻窦炎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2013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56例老年人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5年,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治愈率65.4%,好转率24.4%,无效率10.2%。结论内镜经鼻手术损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保留黏膜,对于治疗老年人鼻窦炎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长青;张景华;王玎;董淑萍;王娜;王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机体创伤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60岁老年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患慢性胆囊疾病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组(TUEC,30例),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30例)。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 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 IL-6和 CRP 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止痛药的使用、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常规项目。结果 LC 组的 IL-6和 CRP 水平略高于 TUEC 组,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项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止痛药的使用 TUEC 组明显小于 LC 组,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与多孔 LC 一样,创伤反应小,安全、可行;同时美容效果好、切口疼痛轻,可应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谢晓峰;顾伟民;朱江帆;王恺京;黄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学科技论文中缩略语的使用原则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一般不应超过3~5个。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时,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HBsAb、PCR、CT、WBC 等。不常用、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若为中文,可于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其后的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文摘要中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注明中文全称,无须同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英文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避免全文同一名词的缩略语使用不一致,避免名词术语与其缩略语混合使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避免使用临床口头简称或简写(如“肾衰”应为“肾功能衰竭”,“q8h”应为“每8 h”)。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短隧道 POEM 术在治疗 Ling IIc 型贲门失弛缓症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短隧道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在治疗 Ling IIc 型贲门失弛缓症(AC)中的作用,为 POEM 术的术式探索及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的研究自2010年11月1日至2014年4月4日在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实施 POEM 的25例 Ling IIc型 AC 患者,将其根据隧道开口位置分为短隧道组(A 组)和标准隧道组(B 组),并对比两组短期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隧道长度、肌切开长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B 两组(A 组14例,B 组11例)在术前 Eckardt 评分、术后体重增加值、隧道长度、肌切开长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 Eckardt 评分差异则不显著。术后共有5例患者发生气体相关并发症,其中 A 组1例(气腹+皮下积气),B 组4例(纵膈积气+皮下积气1例、气胸+皮下积气1例、单纯皮下积气2例)。结论针对 Ling IIc 型 AC 患者实施短隧道 POEM 术初步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但其终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予以证实。

    作者:马晓冰;令狐恩强;王楠钧;王向东;杜红;孟江云;王红斌;朱静;唐平;黄启阳;赵新伟;柴国群;孔金艳;邱晓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腔镜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标准刊号:ISSN 1674-6899,CN 11-9296/ R,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学论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写作前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等。有些研究还说明该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前言必须开门见山、简要、清楚、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等。不应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应与摘要雷同。未经检索,前言中不可写“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XX 水平”或“填补 XX 空白”等。前言通常不需要标题。论著文稿的前言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术下的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通过配合10例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手术,对术前物品准备、手术间布局,术中体位摆放及手术精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准备好特殊手术物品,熟练的手术操作步骤,与手术医生积极沟通,掌握机器人各系统的使用情况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涛;李丽霞;董薪;蔡康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作者投稿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

    论著请附300~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按结构式格式书写,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四部分。结果中应用相关数据和统计量值、P 值。同时,附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以及3~5个中、英文关键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方法全身麻醉后,根据 CT 片定好钻孔位,横行作长约3~4 cm 皮肤切口,钻孔并扩大骨孔至直径1.5 cm,切开硬膜及血肿包膜,并悬吊于骨窗四周给予电凝止血。应用神经内镜通过钻孔处进入血肿腔,一边清除血肿一边观察,处理血肿腔的纤维分隔和出血点等问题,后在内镜直视下置入引流管于血肿前端作外引流。结果本组63例 CSDH 均在神经内镜下钻孔引流,全部治愈。术中见11例血肿腔内有絮状物和血块,给予清除,术后复查 CT 未见1例血肿腔内积气,8例有少量积液,随访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行 CSDH 钻孔引流术,安全可靠,侵袭性小,可以达到血肿引流充分和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的目的。

    作者:袁志诚;湛利平;于强;李巧玉;陆培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分析的有关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