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西文期刊刊名缩写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西文期刊, 期刊刊名, 文献著录规则, 文献工作, 刊名缩写, 国际规则
摘要:GB/ 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指出:西文期刊刊名的缩写可参照 ISO 4:《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的规定。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与近距离放射治疗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根治切除术(LRRP)和近距离放射疗法(BT)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间,前瞻性的收集和登记100例患者,平均年龄(65.9±8.9)岁,其中:A 组50例患者接受 LRRP,B 组50例患者接受 BT。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IEF-5评分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及前列腺癌特异性量表( EORTC-QLQ-C30/ PR25)。并记录两种治疗方法术后5年无瘤存活率,及随访6个月、1年、5年的功能相关性结局指标。结果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87例完成了5年随访评估。LRRP 和 BT 两种治疗方法术后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7%及88.1%。在随访至6个月和1年时,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B 组患者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 A 组,且持续更久,但勃起功能较 A 组好。随访5年后,两组功能相关结局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LRRP 和 BT 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二者的短期并发症,如尿路刺激症状和勃起功能障碍有所不同,但是,二者有着相似的5年生化无瘤存活率。因此,为进一步评估二者的总体有效率,我们需要开展更大样本量及更长随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作者:李伟;刘梓良;李胜;刘可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及术前影像学(如超声内镜、CT、MRI 等)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直肠肿瘤患者特别是 Tis期、T1期、直肠良性腺瘤患者被发现。由于外科手术器械及手术技巧的重大进步,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逐渐成为治疗 Tis 期、T1期、直肠良性腺瘤的首选手术方式,国内外部分医院已开展这项手术。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 TEM 能否用于 T2期直肠癌的治疗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近30年来 TEM 的临床应用并展望其治疗直肠恶性肿瘤的前景。

    作者:李方;钟克力;陈杰;潘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对子宫巨大肌瘤剔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或开腹在子宫巨大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肌瘤直径≥8 cm 的经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3例(开腹组)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2例(腔镜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和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且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失血(48.24±9.72)ml、术后平均卧床时间(12.89±2.10)h 和术后平均肛管恢复排气时间(22.46±2.21)h 等指标均小于开腹组(P <0.05)。结论由于腹腔镜切口美观、患者术后恢复快,在条件许可的医疗单位可用于子宫巨大肌瘤剔除术。

    作者:黄群欢;黄燕;蒋宋薇;黄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机体创伤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60岁老年患者术后的创伤反应。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患慢性胆囊疾病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组(TUEC,30例),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30例)。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 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 IL-6和 CRP 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止痛药的使用、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常规项目。结果 LC 组的 IL-6和 CRP 水平略高于 TUEC 组,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恢复饮食的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项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止痛药的使用 TUEC 组明显小于 LC 组,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经脐入路内镜胆囊切除术与多孔 LC 一样,创伤反应小,安全、可行;同时美容效果好、切口疼痛轻,可应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谢晓峰;顾伟民;朱江帆;王恺京;黄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3年06月,直肠内肿瘤6例,肿瘤距肛缘8~15 cm,其中5例为广基直肠管状腺瘤,另1例为管状腺瘤局部癌变,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微创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肛门单孔腹腔镜肠腔内直肠肿瘤切除术,切缘干净,创面愈合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利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一样具有优良的术野显露和宽敞的操作空间,具有可行性。

    作者:高德山;晁宏伟;刘雄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致黄疸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王某,女,48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腹胀6 h”于2014年1月18日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入院后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化验示:白细胞12.6×109/ L,中性粒细胞84%,红细胞4.02×1012/ L,血红蛋白121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7 U/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5 U/ L,总胆红素17.6μmol/ L,直接胆红素4.2μmol/ L。当地医院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后,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遂于2014年1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于术后第三天出院回家休养。2014年2月5日,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及腰背部胀痛不适,阵发性加剧,伴皮肤黏膜黄染,且呈进行性加重,遂急诊前往兰大二院就诊,入院后急诊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腹腔局部肠管扩张明显,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胸腹部立位平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右上腹部金属夹影,下腹部及盆腔肠管积气扩张;腹部 MRI + MRCP 示: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下段截断,局部软组织肿块,考虑壶腹周围癌可能。急诊化验示:白细胞9.86×109/ L,中性粒细胞78%,红细胞4.30×1012/ L,血红蛋白104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1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49 U/ L,总胆红素62.8μmol/ L,直接胆红素55.7μmol/ L,r-谷氨酰基转移酶650 U/ L,碱性磷酸酶974 U/ L。在完善入院检查和围手术期准备的同时,立即给予患者抗炎、补液、抑酸、止痛、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腹痛症状逐渐缓解,但黄疸体征明显加重。立即组织全科讨论后初步考虑患者诊断为:黄疸原因待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狭窄?壶腹周围癌?)。2月7日急诊化验示:白细胞16.61×109/ L,中性粒细胞92%,红细胞4.22×1012/ L,血红蛋白113 g/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8 U/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7 U/ L,总胆红素383.2μmol/ L,直接胆红素375.7μmol/ L,r-谷氨酰基转移酶763 U/ L,碱性磷酸酶1023 U/ L,由于患者胆红素急剧升高,全科讨论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粘连严重,大网膜包裹胆囊床,有少量黄色腹水位于右肝后,胃壁上缘与肝脏粘连,仔细分离腹腔内粘连,游离肝脏右下缘和胆囊床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粘连组织,见部分小肠和升结肠肠管积气扩张,内有大便,在结肠肝曲的位置可见肠管缩窄,触及肠管壁厚、僵硬,结肠系膜根部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结肠中动脉被融合肿大的淋巴结包裹,游离十二指肠降部和胰头后,于胰头下方可见一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 cm ×3 cm,质硬,压迫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处,切除部分淋巴结送术中快速冰冻示:转移性粘液性腺癌。术中诊断:(1)结肠癌侵犯周围组织脏器并广泛淋巴结转移;(2)梗阻性黄疸;(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由于无法行肿瘤根治术,遂行胆肠吻合术,升结肠造瘘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给予抗炎补液营养对症支持治疗,于2014年2月24日出院回家休养。

    作者:周辉年;李玉民;杜志兴;杨洁;焦作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与本刊编辑部的互动方式

    投稿、稿件查询、杂志订阅、腔镜学术会议、腔腹镜新设备介绍等有关资讯或学术疑难问题,您可以发邮件至 Emai:zhonghuaqiangjing@126. com,或拨打电话与编辑部联系:010-66937562,还可以关注本刊微信号:zhonghuaqiangjing。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操作要领与技巧》新书介绍

    近日,《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操作要领与技巧》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已上架销售。本书包括了几乎所有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术式,并介绍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脏手术。本书著者刘荣教授,是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荣教授在吴孟超院士和黄志强院士指导下,从1996年开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迄今为止用腹腔镜做了包括肝、胆、胰、脾各类手术约3000余例,积累了大量手术经验。每年完成各种肝胆胰肿瘤手术400余例,其中各类腹腔镜手术所占比例超过50%,相继开展了腹腔镜下免置"T"管胆总管切开取石、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脾脏切除、腹腔镜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肝动脉瘤的微创治疗、腹腔镜胰腺体尾部联合脾脏切除、腹腔镜肝脏切除以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胆胰肿瘤切除、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后腹腔镜胰腺肿瘤切除等手术,其中有许多手术为国内或国际首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方法全身麻醉后,根据 CT 片定好钻孔位,横行作长约3~4 cm 皮肤切口,钻孔并扩大骨孔至直径1.5 cm,切开硬膜及血肿包膜,并悬吊于骨窗四周给予电凝止血。应用神经内镜通过钻孔处进入血肿腔,一边清除血肿一边观察,处理血肿腔的纤维分隔和出血点等问题,后在内镜直视下置入引流管于血肿前端作外引流。结果本组63例 CSDH 均在神经内镜下钻孔引流,全部治愈。术中见11例血肿腔内有絮状物和血块,给予清除,术后复查 CT 未见1例血肿腔内积气,8例有少量积液,随访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行 CSDH 钻孔引流术,安全可靠,侵袭性小,可以达到血肿引流充分和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的目的。

    作者:袁志诚;湛利平;于强;李巧玉;陆培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腔镜专业学术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标准刊号:ISSN 1674-6899,CN 11-9296/ R,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1例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1例,其中甲状腺腺瘤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结果5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一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2例,一侧次全切除术23例,一侧次全切除另侧部分切除术4例,双侧次全切2例。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甲状旁腺损伤。手术时间60~120 min,出血量5~20 ml。颈部皮肤瘀斑8例,未予特殊处理,出院后两周自行吸收。皮下气肿15例,经过挤压、负压吸引痊愈。切口渗出较多、脂肪液化2例,经过局部引流、压迫在一周内痊愈。手术区域巨大血肿1例,术后4 h 再次局部麻醉下从胸部切口吸引清除,加置1根引流管,压迫止血后痊愈。51例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所有患者对美体效果满意。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很好的选择,颈部无痕的美容效果受到部分患者的欢迎,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变异较多,内镜下操作空间小,操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开展初期应该选择合适的病例,循序渐进,逐步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王斌;王福荣;朱海峰;董文亮;陈安杰;冷晗;汪颖厚;蔡相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本出版物对来稿图片格式的要求

    本刊要求来稿中照(图)片,每张照(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电子图片采用 jpg 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并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术下的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通过配合10例全机器人辅助低温灌注下肾部分切除手术,对术前物品准备、手术间布局,术中体位摆放及手术精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准备好特殊手术物品,熟练的手术操作步骤,与手术医生积极沟通,掌握机器人各系统的使用情况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涛;李丽霞;董薪;蔡康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对比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的益处和可行性。方法总结11例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的操作经验,并与20例传统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作比较,观察二者适应证、手术时间、出血、术后疼痛、并发症等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11例患者大多应用以软性入路平台为主的入路方式,部分配合使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操作。其术前β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内出血量、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指标与传统腹腔镜技术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手术时间较后者延长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用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适于单孔腹腔镜操作技术入门学习的手术方式,且手术切口美观,手术效果确切。

    作者:张颖;孙大为;刘珠凤;朱兰;冷金花;张俊吉;孙智晶;郎景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在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经腹直肠悬吊及盆底抬高、固定术联合经会阴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切术或经肛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直肠前膨出修补术)对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电话及门诊密集随访,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12例 OCC 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并评估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0 min(80~14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 ml(10~50 ml),无伤口感染,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无粘连性肠梗阻,无顽固性腹泻,无术后死亡。5例临床治愈,5例有显著疗效,2例无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 OOC 效果明显,手术恢复快,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

    作者:屈兵;姚磊;司徒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机器人取乳内动脉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体会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获取左乳内动脉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技术要点,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机器人获取左乳内动脉左前外侧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24例,分析结果并作以总结。结果术后患者均于手术当日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时间5.3±2.8 h,并均于术后18 h 内搬出 ICU。机器人获取乳内动脉时间在40~60 min 左右,术中出血量50 ml 左右,术后引流量较常规手术显著减少,平均90 ml 左右。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和围术期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无再发心血管事件,其中11例患者术后复查冠脉 CT,9例接受冠脉造影复查发现桥血管通畅。结论机器人获取左乳内动脉左前外侧小切口搭桥手术的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明显减少了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率。该手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恢复快和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吴海波;徐殊;赵科研;王辉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喉返神经分段解剖在腔镜甲状腺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根据甲状腺切除方式的不同选择喉返神经分段解剖方法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在47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经乳晕入路腔镜手术中,根据甲状腺切除方式不同分段解剖喉返神经,观察患者术后发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手足口周麻木或手足抽搐、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05(85~195)min,平均出血量25(5~115)ml,平均住院时间4.5(3~7)d,术后均无声音低沉或嘶哑、无饮水呛咳、术后创面无大出血,术后第1天诉双手及口周轻微麻木1例,未经治疗第2天上述症状自行消失。随访3个月~1年均无不适。结论经乳晕腔镜甲状腺良性疾病切除术中,根据甲状腺切除方式不同选择喉返神经分段解剖的方法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梅锋;王淳;邱凌;徐伟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顽固性气胸的进展

    顽固性气胸是气胸治疗时的一个棘手问题,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外科手术因为术后复发率低而被多个专业指南推荐作为难治性气胸的主要治疗手段,电视辅助胸腔镜由于创伤较小而被多个指南推荐作为首选的外科干预手段。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因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还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对于这些患者,指南不推荐行外科手术治疗,而仅建议行内科胸膜固定术。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顽固性气胸因为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避免了麻醉和手术风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反复探索的重要方向,本文就相关技术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杨震;姜丹丹;田庆;陈良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倾向性匹配研究的系统性评价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综合分期Ⅰ、Ⅱ期)在电视胸腔镜(VATS)下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开胸(OPEN)比较分析。方法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制作方法,收集所有倾向值匹配研究的病例对照试验,研究内容包括围手术期死亡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采用 RevMan5.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病例对照试验,共4040例患者,Meta 分析表明:VATS 能明显降低术后肺部(P <0.0001,OR =0.67,95% CI:0.55~0.81)和全身(P <0.00001,OR =0.66,95% CI:0.57~0.76)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肿瘤复发率(P <0.00001,OR =0.62,95% CI:0.53~0.71)、对总死亡率(P =0.32,OR =0.78,95% CI:0.47~1.27)与开胸术相比没有优势。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综合分期Ⅰ、Ⅱ期),与传统开胸术相比,VATS 能明显减少肺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肿瘤复发率,但总死亡率相比没有优势。

    作者:郭睿;金澄宇;努尔兰·阿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中超声刀与电刀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中超声刀与电刀的作用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探讨超声刀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07-2013年逆行阑尾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的38例及使用电刀的44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超声刀组为(43.05±3.65)min,电刀组为(47.25±6.36)min,与电刀组相比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下降(P <0.01)。出血量分别为(3.51±1.05)ml、(10.05±2.33)ml,超声刀组显著低于电刀组(P <0.01)。超声刀组无开腹病例,术后无肠梗阻发生,电刀组开腹7例,术后肠梗阻3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声刀在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中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切割止血、手术操作安全性方面超声刀应用效果优于电刀。

    作者:谢宗敬;范猛;王宁;彭正;董昆仑;郭培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腔镜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