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时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心型肺癌

马炎炎;丁悌;邱志钧;冯守山;郑炳祥

关键词:支气管, 肺动脉, 形术, 肺癌
摘要:自1987年至1995年,对23例中心型肺癌病人采用同时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其中支气管完全袖式切除20例,楔形袖式切除3例;肺动脉干侧壁切除18例,袖式切除5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5.5%、33.3%.采用同时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进一步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比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瓣上狭窄的外科治疗

    1990年4月至1996年11月收治7例主动脉瓣上狭窄(SVAS)病人,其中4例为Williams综合征.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定跨狭窄段压力阶差为8.0~19.2kPa(1kPa=7.5mmHg),平均11.09±4.33kPa.所有病人均行主动脉扩大补片成形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随访2~80个月,平均25.7个月,解除狭窄满意,仅1例出现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运用菱形补片直接进行主动脉扩大成形术仍然是矫治沙漏型SVAS的首选方法.Williams综合征病人应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畸形.超声心动图对于SVAS的诊断具有独特作用.

    作者:来永强;周其文;陈宝田;顾承雄;韦华;毛斌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扩清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脓胸41例

    1989年3月至1995年3月对41例病程为1周至3个月的急性及亚急性脓胸病人采用脓胸扩清纤维板刮除术,术中、术后脓腔冲洗、持续负压引流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荣;徐毅春;席启;郭远林;史平旺;李朝晖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围术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变化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可引起体内各重要脏器的生化及病理生理改变.1995年2月至1995年5月我们对20例CPB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血中糖、淀粉酶、胰岛素及C肽进行了测定,试图探讨CPB对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20例病人中男9例,女11例.年龄6~45岁.

    作者:陈琳;徐建军;陈朋;余茜;胡大仁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活性同种血管重建下腔静脉治疗布加综合征

    观察6例深低温冻贮活性同种主动脉(CVAH)移植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包括CVAH肝前径路腔房转流术1例,部分体外循环下施行根治术并以CVAH补片重建狭窄段下腔静脉(IVC)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及远期死亡.例2术后3个月因外压致IVC阻塞,再次手术扩张并置内支架2枚,术中证实原补片处内膜光滑无血栓形成,再次术后9个月造影证实IVC通畅.另外5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4~56个月,全组临床征象消失完全,多普勒超声或造影均显示重建IVC通畅.结论:CVAH治疗布加综合征近、中期效果优良.

    作者:王吉秋;崔向东;唐国建;林乐胜;汪忠镐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替换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替换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动态检测30例心脏瓣膜替换病人术前和术后1、3、7、14天多项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显示:术后早期T、B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亚群分布异常,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转化后白细胞介素2受体阳性表达细胞数低下;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及其诱生能力低下,血中补体水平低下和C反应蛋白增高.结论:体外循环换瓣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是术后易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应强调围术期采用综合性预防感染措施的重要性.

    作者:黄毅;蓝鸿钧;蔡俊坚;孙宗全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左房-主动脉转流辅助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为评估左房-主动脉转流作为左心辅助循环在心内直视术后顽固性左心衰竭的应用效果,为27例术后出现顽固性左心衰竭的病人,经左心房-辅助泵-主动脉建立左心辅助循环,结果23例脱离人工心肺机,20例痊愈出院.死亡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果:左心辅助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胡克俭;叶磊;蒋振斌;王依明;庄杏妹;刘祖赟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经检测采用抗生素灭菌、超低温(-196℃)方法保存同种异体血管效果可靠,可有效的保存动脉壁的组织结构和细胞活性.这种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可作为血管移植的代血管材料,与人工血管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我们为14例尿毒症病人应用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作透析移植血管搭桥术,近期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广明;王笑云;陈华群;邵永丰;吴延虎;骆金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附31例报告)

    报告1980年至1996年10月手术治疗3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结果.3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120例重症肌无力之25.8%.按Masaoka分期属Ⅰ期7例,Ⅱ期8例,Ⅲ期15例,Ⅳ期1例,术后15例发生危象,均采用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1例死于危象.随访半年至8年,平均37个月,5年内死亡6例,其中Ⅲ期4例,Ⅱ期2例.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危象的发生率远较未合并胸腺瘤者高,及时气管切开行辅助呼吸是处理的关键;胸腺瘤的Masaoka病理分期与预后明显相关,肌无力的严重程度对预后亦有重要影响.

    作者:蒋耀光;王如文;范士志;陈建民;雷军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

    1985年3月至1995年12月我们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9例.

    作者:梁家立;张广福;姜冠华;杨文东;李凡东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闭合性颈部外伤致食管破裂1例

    病人男,38岁.骑摩托车摔伤颈部6天,当时神志清,无恶心、呕吐.伤后第2、3天左颈部进食时出现肿胀,食后可消退,局部逐渐出现红、肿、痛,再未进食.查体:颈前左侧有5cm×5cm局部隆起,红肿,触痛,有波动感.食管碘水造影显示食管平第7颈椎处有造影剂外溢,形成不规则团块影.

    作者:王玉亭;王军;姜曰读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9例食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我们自1965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9例食管囊肿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9例中男7例,女2例.

    作者:王福顺;王晓玲;田子强;王其彰;吴国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中下段食管癌术式的改进

    长期以来外科切除食管癌后,习惯用胃重建消化道;对曾因胃及十二指肠疾患而行胃大部切除的食管癌病人,常采用结肠或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或改行放疗.

    作者:徐勉;张双林;周勇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4例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外科治疗

    近10年来我们共收治4例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病人,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8~38岁,平均19岁;病史0.5~6年.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寒冷季节发作频.

    作者:赵惠民;郝玉增;高茹;靳传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食管癌肉瘤的外科诊治

    食管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食管中段.我们15年间手术治疗食管癌3234例,遇到食管癌肉瘤5例,发生率为0.15%,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55~69岁.

    作者:刘炳学;李迎新;周广华;张申;高连方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475例高原地区急慢性脓胸治疗体会

    我院自1982年6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各种急慢性脓胸47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75例急慢性脓胸中男342例,女133例.

    作者:高哲俊;夏拉;曹智理;郭玉林;杨林江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心肺联合移植的进展

    心肺联合移植(combined 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CHLT)现已被公认是治疗终末期心肺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苏业璞;赵砚丽;陈伯銮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室缺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

    自1989年5月至1996年5月,我们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57例,死亡11例,死亡率3.1%;其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者30例,死亡6例,死亡率20%.可见影响VSD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合并重度PH.

    作者:肖德绵;杨光;谷天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肺上沟瘤的外科治疗

    自1981年至1990年我们手术治疗7例肺上沟瘤病人,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44~64岁.

    作者:魏成宽;李荫良;陈松峰;郑永利;肖军;王林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提高中、下叶肺癌袖状肺叶切除率的方法

    1991年至1996年,我们对17例中、下叶肺癌伴叶间裂冰冻的病人,进行了右肺中、下叶袖式切除术,并对手术径路进行探讨.

    作者:王伟;李前生;刘凤林;朱良明;侯庆宝 刊期: 1998年第05期

  • 外伤性二尖瓣腱索断裂2例

    例1男,53岁.心悸气促6个月.病前1个月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左足挫伤.查体:心尖部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SM),向左腋下传导.

    作者:林链凤;邱明义;吴健;林江泉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管: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