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乳房再造

徐军;靳小雷;刘元波;穆兰花;朱晓峰;杨红岩;晏晓青;于浩

关键词:乳房再造术,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总结应用该方法进行乳房再造的临床经验. 方法切取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穿支游离皮瓣,将腹壁下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进行乳房再造. 结果自2000年以来,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再造乳房共15例,10例皮瓣100 %成活,2例皮瓣远端局部皮肤坏死,1例皮瓣远端脂肪硬结,2例皮瓣完全坏死.随访6个月至1年,再造乳房外形满意,供区无腹壁疝、腹壁膨出、腹壁薄弱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是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的技术改良与发展,该皮瓣具有血运丰富、组织量大、易于塑形、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乳房再造方法.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缩窄术及并发症的处理

    阴道缩窄术以其操作简单、愈合快、患者痛苦小而易被求术者所接受.2002~2003年,我科采用部分黏膜切除及肌层重叠缝合法行阴道缩窄术2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铸;郎继春;余江;张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美容文刺术后引起扁平疣五例

    文刺术引起皮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病例国外常有报道.近年来,随着文刺术在国内美容界应用的日益增多,我们在皮肤科门诊也常见到其副作用及不良后果.

    作者:肖嵘;张其亮;文海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防范美容外科纠纷的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医疗保障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优质医疗服务为特征的我国医疗市场格局正逐步形成. 但医疗纠纷已成为在医院管理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发生医疗纠纷的频率有上升的趋势,尤以美容外科为明显.究其原因,不仅与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责任心、服务态度、职业道德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作风和医院对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关,而且与公民的社会保健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解决纠纷和防范纠纷具有同等重要性.笔者仅谈谈对预防美容外科纠纷的思考.

    作者:彭晓云;周志刚;陈德添;邵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析美容外科医师的素养与继续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容外科市场亦随之日益扩大.许多大专院校相继开展了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专业,培养了具备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1].随着美容外科专业的飞速发展,美容外科医师需要有更高的素养和更新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然而,如何提高美容外科在职人员的素养、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及相关解剖学知识,如何更好的接受现代医学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工作,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赵新祥;王艳梅;郭智龙;党进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3年严重血肿一例

    病例患者女,25岁,已婚.于3年前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下简称凝胶)注射隆乳,双侧各为200 ml,术后外形良好.入院前20 d,在单杠上作引体向上锻炼,当时感觉右乳房疼痛,未引起注意,2 d后右乳房出现间歇性针刺样疼痛,乳房进行性增大,疼痛加剧,乳头无异常分泌物,无发热、寒战等症状.

    作者:陈艳清;李世荣;曹川;王珍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激光祛除文眼线误伤角膜一例

    病例患者女,40岁.5年前在外院文下眼线,因对文刺形象不满到我院要求祛除.于2001年3月进行了美肤激光治疗,祛除了绝大部分色素,同年10月再次到我院进一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没戴眼球保护罩,患者诉较痛,未引起经治医师的注意,治疗完毕冷敷后回家.1 h后病人诉左眼剧痛、畏光、流泪、不能睁眼.即接病人回院,请眼科医师急会诊,发现左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4~9点钟部位片状上皮剥脱,染色(+),视网膜未见异常,给予阿托品散瞳、迪可罗眼膏预防感染、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等处理,病情逐渐好转,3周后基本痊愈.

    作者:韦文朗;郝小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氯灭痛对豚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比值及前列腺素E2含量影响的实验观察

    目的研究双氯灭痛对豚鼠皮肤前列腺素E2含量变化及自体全厚皮片表皮内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KC/MC)比值与色素沉着的影响.方法借助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动态观察皮片内前列腺素E2 (PGE2)含量的变化及双氯灭痛的影响;借助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皮片表皮内KC/MC比值变化.结果在手术对照组,移植早期PGE2含量升高伴随着KC/MC比值的升高;而实验后期KC与MC的比值(KMR)减小.在双氯灭痛组,早期PGE2不升反降,KMR减小;相应的实验后期KMR增大,皮片色泽较浅.结论在移植早期应用双氯灭痛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对表皮黑色素单位的损伤,减弱其增殖反应,从而降低KMR,减轻皮片色素沉着的程度.

    作者:田绪标;李海洋;荣秀花;姜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Q755nm激光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

    我们自1997年3月至2001年12月期间,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 nm)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416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余文林;曾海玲;刘春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对337例超瓷材/纤维冠桥(Targis/Vectris)修复体患者进行12~50个月的随访复查,其中嵌体16件、全冠252件(其中桩核冠87件)、贴面32件、三单位固定桥70件.采用美国公共卫生部(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6例修复体破损、脱落,331例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的颜色、界面、磨耗、边缘完整性及表面纹理等均未见明显改变,也未见继发龋的发生,未发现修复体对牙合天然牙有过度磨耗现象.修复的成功率达95.4%.结论超瓷材/纤维冠桥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比较可靠.

    作者:程辉;程祥荣;章少萍;汪宏晖;郑明;郑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

    目的探寻一种保证乳房肥大缩小手术后乳头乳晕的良好血运和感觉及哺乳功能、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术式.方法选择乳头乳晕深部中心区的乳腺组织做乳头乳晕蒂,蒂中包含支配乳头乳晕的乳腺中央支血管、感觉神经,术中一直可观察到刺激乳头后的勃起反应,并使中心区保留的乳腺组织与乳头间有输乳管相连,以保留该部的哺乳功能.术中切除多余的乳腺及相应脂肪组织,缩小后的乳房容易塑形.结果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共已完成17例,无1例发生乳头乳晕的并发症,感觉正常,并有1例曾经历哺乳.结论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不但可以保证乳头乳晕的血运,而且可避免对感觉神经的损伤,保留部分哺乳功能,并获得良好形态.

    作者:刘立刚;陈刚;王进;杨倩;王亮;滕志坤;李长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两种手术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两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其中12岁以内者69例,12岁及大于12岁者17例,根据年龄及畸形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术式: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和胸锁乳突肌上、下端切断术加术后牵引治疗. 结果本组86例中随访72例,随访时间1~7年,平均4.5年.从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了术后评价:12岁以下57例,其中优52例(91.2%),良5例(8.8%),无劣级;12岁及大于12岁15例,其中优11例(73.3%),良4例(26.7%),无劣级.结论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术式,一般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卓阳;胡志奇;高建华;曾兴业;黄大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乳房填充和重建材料的临床应用进展

    乳房对于现代女性已经不仅是一个功能器官,更是女性形体美显著的标志之一.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外伤、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女性小乳症,以及由于肿瘤切除或外伤、烧伤等原因造成的乳房缺失,给患者带来自卑的心理.乳房填充和重建可以较好地使之得到改善,不仅治疗了患者的形体缺陷,更是一种心理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视,隆乳术和乳房重建术也比以往更加普遍.

    作者:席菁乐;罗盛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

    目的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是常见的牙颌面畸形之一,临床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通过对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正颌手术和正畸联合矫治对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按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模式,对58例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矫治,行单颌手术、双颌手术、颌骨整形、颏成形术、牵引成骨术共计82例次,设计三级疗效评定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正畸、正颌联合矫治的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58例,满意53例(91.4%),基本满意4例(6.9%),不满意1例(1.7%),该例经二次手术得以矫正.结论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矫治必须坚持正颌与正畸的紧密配合,通过严格的术前术后正畸,可达到改善面形、恢复牙合关系、提高矫治效果,减少畸形复发的目的.

    作者:程波;东耀峻;杨学文;李祖兵;叶翁三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乳房再造

    目的通过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总结应用该方法进行乳房再造的临床经验. 方法切取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穿支游离皮瓣,将腹壁下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进行乳房再造. 结果自2000年以来,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再造乳房共15例,10例皮瓣100 %成活,2例皮瓣远端局部皮肤坏死,1例皮瓣远端脂肪硬结,2例皮瓣完全坏死.随访6个月至1年,再造乳房外形满意,供区无腹壁疝、腹壁膨出、腹壁薄弱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是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的技术改良与发展,该皮瓣具有血运丰富、组织量大、易于塑形、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乳房再造方法.

    作者:徐军;靳小雷;刘元波;穆兰花;朱晓峰;杨红岩;晏晓青;于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调Q开关Nd∶YAG532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276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用调Q开关Nd∶YAG532 nm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27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小红;涂彩霞;郭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隆乳术并发症的超声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隆乳术后并发症行7.0~11.0 MHz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全部检测所见均得到手术证实.结果隆乳术后出现假体折叠、移位、包膜挛缩、硬化、硅胶囊破裂渗漏等,均有较特异的二维超声图像,其邻近组织有少量或较多的彩色血流信号和多普勒频谱表现.结论超声影像学检查是隆乳术并发症的可靠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郭金才;王玉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血液动力学动物模型

    目的为了明确胸廓内动脉远心端供血能力,以及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回流能力.方法选择2头小型猪,每头猪形成髂腰部皮瓣左右侧各1个,共4个,均为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轴型皮瓣.测量蒂部的压力、流量,分别与胸廓内动脉远近心端的压力相比较,将皮瓣蒂部的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行端端吻合的游离移植,测量吻合口于吻合后即刻、30、60 min流量,测量皮瓣原位及吻合血管后皮瓣相应状态下包括术后7 d、14 d的灌注值(PU).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胸廓内动脉远心端压力为近心端压力的61 %~65 %,单独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可使15 cm×30 cm×2cm游离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虽然胸廓内动脉远心端的压力较低,但具有足够的供血能力,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具有足够的回流能力;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是理想的轴型皮瓣动物模型;建立了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游离皮瓣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直接吻合的动物模型,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穆兰花;刘元波;张连清;杨红岩;晏小青;靳小雷;刘玉磊;黄磊;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矫治阻生尖牙的美容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矫治阻生尖牙在颌面美容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8例阻生尖牙患者,应用翻瓣、牵引助萌的方法,使尖牙在牙弓中正确就位.结果 28例37个阻生尖牙全部导萌成功,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翻瓣助萌矫治阻生尖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美容牙科技术.

    作者:彭文波;缪颖;陈歆;邱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瘢痕疙瘩治疗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keloi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以皮损后真皮异常纤维增生反应为特征的病理性组织.其形成机制尚未明了.目前虽仍没有能达到完全满意的治疗方法,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惠斌;蔡景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伴泪腺脱垂的上睑皮肤松垂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上睑皮肤松垂症的病理特征和美容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按照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手术切口;将脱垂的泪腺复位于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然后酌情去除上睑松弛之皮肤和部分眼轮匝肌,以及疝出之眶隔脂肪,并形成满意的重睑形态.结果自1998~2002年,共治疗23例46只眼,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重睑形态满意.结论对上睑皮肤松垂症应有全面认识,治疗重点是泪腺的复位和眼睑形态的重新塑造;同期行重睑成形术,可实现功能治疗与美容效果的双重目的.

    作者:郑永生;孙强;马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