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机相关事件研究现状

陈志强;马秀珍;姜倩倩;赵月秀;谈锦艳;张艳君;薛晨;黄怡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机相关事件, 监测, 预防策略
摘要:传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监测一直存在诊断标准主观性大、不易于比较、归因病死率低以及收集数据困难等问题,为克服这些不足,2013年1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呼吸机相关事件(VAE)的监测定义,用以取代长期以来使用的VAP监测定义;VAE监测定义采用客观的、可量化的标准,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的不良结局,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提高监测的可靠性以及监测效率;然而VAE的监测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对新生儿和儿童的监测尚不明确、不能够很好地识别多数VAP患者、预防策略缺乏足够的证据、容易被人为干涉等以及如何将VAE的预防策略与既有的VAP预防策略相融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感染评分及小野寺指数在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感染评分及小野寺指数在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术后感染的防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8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63例,术前计算感染评分及小野寺指数;观察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追踪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 术后感染患者37例,感染率为22.70%,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7例占45.94%;患者术后1年时随访到患者152例,生存132例,生存率86.84%;3年时随访到患者102例,生存64例,生存率为62.75%;术前小野寺指数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5.74%、72.4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03%、3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评分高及小野寺指数值低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风险明显增高,感染评分对术后生存时间无影响,小野寺指数值用于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文文;喻婷;刘佳;汲广岩;杜东霖;丁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术后肛周感染患者行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术后肛周感染的临床价值,为术后肛周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临床诊断为术后肛周感染的患者80例,行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检查,分析结果并与手术结果.结果 80例患者手术证实为单纯性肛周脓肿58例、肛瘘12例、复合型肛周脓肿10例,分别占72.50%、15.00%、12.50%;2例单纯性肛周脓肿漏诊,漏诊率2.50%,3例复合型肛周脓肿误诊为肛瘘;腔内超声诊断单纯性肛周脓肿的敏感度为96.55%、特异度为100.00%,诊断肛瘘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5.59%;患者直肠腔内超声下71.25%表现为边界不清、77.50%为不规则回声区、58.75%为低回声区,27.50%患者可见长条管状低回声瘘管并与皮肤或肛管相连.结论 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术后肛周感染的准确性高,对肛瘘患者能显示肛瘘管走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郑磊;韩碧波;魏海东;宋喜亮;周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014年6月-2016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血培养标本进行鉴定,西门子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 02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50株占63.2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85.00%;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亚胺培南等耐药率均较高>6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6.7%.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对可引起血流感染的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茜;张霞;高梅兰;邱会芬;宋德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科感染患者分诊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科感染患者分诊误区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急诊感染患者的分诊误区率,提高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急诊科急诊感染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 病情确诊后,共有18例患者在就诊时发生分诊误区,分析分诊误区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中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占34.51%;但影响因素显示疾病本身、隐瞒病史、沟通障碍、急诊人数多、慢性病误导、护士年资低、岗位设置欠缺、分诊护士少是影响分诊误区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本身原因、隐瞒病史、沟通障碍、急诊人数>300人/d、慢性病误导、护士年资≤5年、岗位设置欠缺、分诊护士≤5人是导致急诊感染分诊误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急诊科急诊感染患者分诊误区的因素较多,应加强患者相关急诊感染知识的宣教,设置数量足够、经验丰富的分诊人员分诊,以降低急诊科急诊感染分诊误区发生率.

    作者:郑寒;陈岚;何龙英;盛红梅;吴孙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相关医院感染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趋势,评价防控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1-2016年入住RICU 1 199例患者的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前瞻性记录相关防控措施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分析器械相关感染发生趋势,评价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RICU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常发生的部位,千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以VAP高为3.43‰;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千日感染例次率为1.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千日感染例次率为2.50‰;2011-2016年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防控措施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实施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并持续推进相应的控制措施,VAP、CLABSI和CAUTI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贾建侠;吴菲;姚希;李六亿;赵秀莉;赵艳春;任军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

    目的 通过调查多药耐药菌(MDRO)的分布与流行特点,为有效降低MDRO医院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干预前资料来自回顾性收集2015年MDRO数据;干预后资料为采用目标性监测后2016年MDRO监测资料,对比评价防控及干预措施落实效果;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DRO发现率由2015年的0.3%降至2016年0.25%,医院MDRO感染率由2015年的0.15%降至2016年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监测期间隔离医嘱、隔离标识、医疗废物处理、宣教等较2015年改善显著,防控措施落实有效(P<0.05).结论 掌握MDRO的耐药特点及分布,加强防控措施的监管,查找防控薄弱环节,是有效预防或降低MDRO医院感染的关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下一步目标性监测督导重点.

    作者:李霞;张家华;孔庆玲;张娥;孙彦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4年7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施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4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检测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率为16.82%;共检出20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5株占47.2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77株占38.31%,真菌29株,占14.43%;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均>30.00%.结论 三切口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重较大,依据常见药物的耐药性,推荐使用较为敏感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利奈唑胺进行经验性治疗.

    作者:陈崇翔;袁健烨;肖云云;熊蕊;赵擎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ICU医务人员呼吸机集束化策略执行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机集束化策略(VCB)干预,并利用综合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VCB的执行率,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5-7月和2015年9月-2016年8月入住重症ICU且行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37例和151例,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基线调查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找出综合ICU医护人员对VCB不执行的原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VCB的执行率及患者VAP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ICU医护人员中认为VAP是可预防的仅占43.5%,对各项防控措施的知晓率为21.7%~52.2%,所有人员均认为表格繁琐是VAP防控措施未执行的主要原因;干预前后患者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26.8%和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VCB整体执行达标率为19.2%,干预后达到76.5%;床头抬高30~45°、每日拔管撤机评估、洗必泰口腔护理、气囊压力≥20 cmH2O和手卫生的执行达标率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医护人员对VAP防控措施知晓率及规范执行率较低,综合措施可提高ICU医护人员对患者VCB的执行率,降低VAP发病率,但呼吸机使用率未见显著降低.

    作者:李颖;许文;戈伟;曹小琴;马黎黎;伍艳兰;王逸;范珊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及炎性指标在ICU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其他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在ICU导尿管留置并发泌尿系统感染(CAUTI)患者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158例医院收治的ICU病房留置导尿管患者,按照患者CAUTI感染的情况分为两组,CAUTI组82例,非CAUTI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CAUTI组不同时间节点CRP、TNF-α与PC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AUTI组(P<0.05);留置尿管3 d后和7 d后比,CAUTI组留置尿管3 d各项指标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7 d后(P<0.05);尿管留置3 d后与7 d后相比,CAUTI组尿管留置3 d后IL-2、IL-6、IL-8均显著低于7 d后(P<0.05),非CAUTI组尿管留置3 d后与7d 后IL-2、IL-6、IL-8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TNF-α、PCT、IL-2、CRP、IL-6、IL-8的表达水平均在ICU医院感染CAUTI患者中有一定表达意义.

    作者:李艳玲;安山;冯文静;王娜;李景景;安可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非痰标本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研究

    目的 了解非痰标本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11-2015年非痰标本分离肺炎克雷伯菌468株,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并测定MIC,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ESBLs,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非痰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占6.17%,占肠杆菌科15.15%;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青霉素、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趋势明显(P<0.05);ESBLs与AmpC酶检出率逐年上升(P<0.05). 结论 非痰标本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与AmpC酶检出率与耐药性逐年上升,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谢朝云;杨怀;熊芸;孙静;杨忠玲;胡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孕妇血清辅助性T细胞和乙肝病毒基因载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Th)和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载量的变化,分析替比夫定对于CHB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医院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CHB孕妇92例为观察组,将仅接受保肝治疗的HBeAg阳性CHB孕妇9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孕妇血清Th因子和HBV-DNA载量变化,比较新生儿出生时HBV DNA载量和乙肝抗原抗体阳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孕妇血清INF-γ和IL-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IL-6、HBV DNA阳性率、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HBeAg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比夫定能够改善HBeAg阳性CHB孕妇血清Th因子表达水平,降低HBV DNA载量,对于阻断CHB母婴垂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亚平;商倩楠;赵芳;李会纳;岳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医务人员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并探讨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月,研究人员对医院临床科室工龄≥1年的医务人员进行鼻前庭采样,根据MSSA检出排名分重点科室和普通科室;采样后对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使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一步判定是否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收集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1个临床科室,349名医务人员,采集标本349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其中MSSA12株,医务人员人群定植率3.44%;MRSA6株,医务人员人群定植率1.7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与医务人员年龄、性别、工龄、职业无关;重点科室医务人员鼻前庭的金黄色葡萄球(MSSA和MRSA)定植率均高于普通科室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鼻前庭定植率较低,重点科室医务人员鼻前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的定植需要关注.

    作者:董宏亮;张默吟;范珊红;任碧云;周捷;索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口腔颌面部医院感染患者不同部位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颌面部医院感染患者不同部位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口腔颌面外科40 0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39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0.99%;手术部位感染和肺部感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为168株、150株,分别占70.59%、89.82%;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耐药率基本一致.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从而减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何淳;林海燕;刘翠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围产期孕妇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围产期孕妇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感染情况与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9月围产期孕妇送检的各类泌尿生殖道标本1 162份,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菌株做D试验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 162份标本中分离出无乳链球菌229株,感染率为19.7%;不同标本类型间阴道分泌物检出率高,占22.0%;不同年龄段41岁~50岁患者感染率高,占28.4%;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率较低,均<10.0%;5年间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D试验阳性率为29.5%.结论 临床应重视对围产期孕妇无乳链球菌的筛查,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用药,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

    作者:彭捷;黄荣富;钟文;陈韡;齐育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病原学诊断水平现状分析与展望

    目的 探讨中国临床微生物室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病原学诊断水平,进而展望微生物室对医院感染管理的促进作用.方法 2016年4月参与全国统一部署调研,对187所医院临床微生物室与临床的沟通、标本采集及运送方式等培训、标本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临床微生物室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及不足,展望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发展与意义.结果 参加调查的187所医疗机构中,有96所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参与不同形式的临床医院感染病例会诊工作;132所微生物室开展标本采集、运送方式等培训;163所微生物室在痰培养前开展了常规痰涂片镜检,描述WBC是否吞噬或伴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或真菌等情况的医疗机构有102所;血培养推行双侧双份的实验室有112所. 结论 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与临床沟通及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推动医院感染学科的发展.

    作者:张曼;徐艳;杨怀;陈黎媛;张满;朱艳秋;杨廷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罹患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高龄退伍老兵吸入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罹患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病变高龄退伍老兵重症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5年医院神经内科以及呼吸科住院的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病变的重症高龄退伍老兵73例,根据患者有无发生吸入性肺炎分为两组,吸入性肺炎组35例及无吸入性肺炎组38例,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管饲喂养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73名患者中有35人发生了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47.9%;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误吸、喂养持续时间及喂养时床头抬高角度<30°是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建议在这类患者护理管理中,优化喂养持续时间以及床头抬高30~45 °以减少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王志燕;高艳红;黄莉;方向群;王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2-2016年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12-2016年临床各科室分离1 414株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VITEK-2系统进行菌株鉴定,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判定参照CLSI 2012标准.结果 2012-2016年共分离18 069株病原菌,其中鲍氏不动杆菌1 414株,2012-2016年该菌呈逐年上升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检测结果显示耐药性普遍较高,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耐碳青霉烯类、多药耐药、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也不断增加.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阻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菌株在医院内定植和交叉传播.

    作者:李怡;马翠萍;许婷;余淑霞;王志翔;邓丽;郑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12年3月-2016年1月糖尿病足患者123例,其中,初发溃疡组57例,再发溃疡组66例,两组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治疗3~13周后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糖尿病足初发组治愈率为36.84%,再发组治愈率为19.70%,两组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初发组无效率为7.02%,糖尿病足再发组无效率为21.21%,两组无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再发溃疡的疗效较初发溃疡差,可能与再发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外周动脉疾病发生率高、混合感染率高等相关.

    作者:李惠东;杨乾坤;李书慧;张清君;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VIP、CBM、CNKI数据库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个研究,共2 456例老年痴呆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吞咽障碍、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留置导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病房床位数≥3张是重要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 A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繁多,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AD患者的医院感染.

    作者:胡潇云;龙盛双;邱隆敏;张啟鹏;钟鸣;王勰;吕鑫;周远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医院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26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情况、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17.1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共26例占56.52%;共分离出22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70株占75.89%;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及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在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增加患者的营养补给,提高自身免疫力,规范手术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而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赵文利;贾晓辉;张建红;杨滢瑞;孙明洁;王宁;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