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陈崇翔;袁健烨;肖云云;熊蕊;赵擎宇

关键词: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医院感染, 病原菌
摘要:目的 调查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4年7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施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4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检测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率为16.82%;共检出20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5株占47.2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77株占38.31%,真菌29株,占14.43%;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均>30.00%.结论 三切口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重较大,依据常见药物的耐药性,推荐使用较为敏感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利奈唑胺进行经验性治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研究

    目的 为探究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管理风险,明确医院感染防控重点,有效利用感控资源,实现精细化感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设计风险评估表对2017年1月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外科系统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及风险评价.结果 按照百分位的不同,根据评估分值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神经外科为极高风险科室,外科ICU、急诊外科、普外科为高风险科室;不同的科室其风险指标的特点有所不同,耳鼻喉科、肝胆外科和颌面外科管理指标风险高;外科ICU、神经外科和乳腺外科过程指标风险高;神经外科、外科ICU和普外科结果指标风险高.结论 客观、科学、循证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找到风险防范重点,提升感控效能.

    作者:徐艳;杨怀;张曼;贺玲;刘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

    目的 通过调查多药耐药菌(MDRO)的分布与流行特点,为有效降低MDRO医院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干预前资料来自回顾性收集2015年MDRO数据;干预后资料为采用目标性监测后2016年MDRO监测资料,对比评价防控及干预措施落实效果;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DRO发现率由2015年的0.3%降至2016年0.25%,医院MDRO感染率由2015年的0.15%降至2016年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监测期间隔离医嘱、隔离标识、医疗废物处理、宣教等较2015年改善显著,防控措施落实有效(P<0.05).结论 掌握MDRO的耐药特点及分布,加强防控措施的监管,查找防控薄弱环节,是有效预防或降低MDRO医院感染的关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下一步目标性监测督导重点.

    作者:李霞;张家华;孔庆玲;张娥;孙彦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相关医院感染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趋势,评价防控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1-2016年入住RICU 1 199例患者的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前瞻性记录相关防控措施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分析器械相关感染发生趋势,评价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RICU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常发生的部位,千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以VAP高为3.43‰;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千日感染例次率为1.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千日感染例次率为2.50‰;2011-2016年器械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防控措施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实施器械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并持续推进相应的控制措施,VAP、CLABSI和CAUTI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贾建侠;吴菲;姚希;李六亿;赵秀莉;赵艳春;任军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术后肛周感染患者行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术后肛周感染的临床价值,为术后肛周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临床诊断为术后肛周感染的患者80例,行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检查,分析结果并与手术结果.结果 80例患者手术证实为单纯性肛周脓肿58例、肛瘘12例、复合型肛周脓肿10例,分别占72.50%、15.00%、12.50%;2例单纯性肛周脓肿漏诊,漏诊率2.50%,3例复合型肛周脓肿误诊为肛瘘;腔内超声诊断单纯性肛周脓肿的敏感度为96.55%、特异度为100.00%,诊断肛瘘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5.59%;患者直肠腔内超声下71.25%表现为边界不清、77.50%为不规则回声区、58.75%为低回声区,27.50%患者可见长条管状低回声瘘管并与皮肤或肛管相连.结论 直肠腔内超声三维成像诊断术后肛周感染的准确性高,对肛瘘患者能显示肛瘘管走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郑磊;韩碧波;魏海东;宋喜亮;周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甘肃省不同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管理情况,为改善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选取甘肃省28所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对2016年其安全注射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被调查的28所医疗机构中,有25所明确设立安全注射的管理部门,仅3所医疗机构未设立;其中,39.29%医疗机构负责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的管理部门为护理部;有22所占78.57%组织(参加)安全注射培训,其中市级比例为83.33%,县级医疗机构为77.27%;有21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对针刺伤造成的额外医疗费用有减免政策,其中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分别占83.33%和72.72%;仅5所医疗机构按照《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开展了培训、考试、督查、考核等安全注射专项工作,其余医院均未开展. 结论 甘肃省各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管理工作不容乐观,遵循区域特色,建立健全管理组织,积极开展有效培训,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是提高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浩军;张肖红;张映华;杨亚红;蔡玲;胡兰文;周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强度和预防分值,为制定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取医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137 69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营养不良、住院时间长、使用抗菌药物、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物表清洁不合格、空气消毒效果不合格、泌尿道插管、患肺部疾病、动静脉插管、放置引流管、使用呼吸机和使用激素为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动静脉插管、手术、使用呼吸机的病因分值比较高,手术、住院时间长和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归因分值较高.结论 加强对手术、动静脉插管和使用呼吸机人群的管理和对住院患者严把手术适应证、缩短其住院天数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华;李春玲;李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调查医院鲍氏不动杆菌(Ab)肺炎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探讨其传播途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Ab进行分子分型,采用琼脂扩散法(K-B)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114名医院获得性Ab肺炎患者的病死率为43.86%;菌株共分为A~Q 17种基因型,包括:99株流行株(A~E)和15株散发株(F~Q),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流行株均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占95.96%,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加环素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 医院存在Ab多克隆流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感染者间存在交叉传播,途径可能为患者间传播和环境传播;Ab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差,需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预防耐药菌的播散.

    作者:王伊伦;胡必杰;陈洪友;高晓东;单玉璋;史庆丰;周春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感控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大数据分析

    目的 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影响我国感控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因素及其内在规律,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记录五个公众号从其创立之日到2016年12月1日的平均阅读量和文章推送频率(即每月推送文章篇数)并计算两者间相关系数;对五个公众号所有文章的阅读量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别记录其排名前10名的热门文章的阅读量和标题字符数;计算每一类文章的累计阅读量.结果 感控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频率与其平均阅读量并无直接相关性;感控微信公众号热门文章的标题字符集中于21~30个,且有很多文章标题配以设问、质问的词汇来吸引读者;不同内容性质的感控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量有显著差别,其中科普、评选与指南三类性质的文章传播热度高. 结论 感控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标题字符数应控制在20~30个,并配以问号、感叹号等带有强烈引导性质的标点符号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的兴趣;在推送文章内容性质方面要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挥运行团队的力量,多推高品质的科普类文章和多开展形式新颖的线上线下用户互动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转发.

    作者:杨乐;戴小明;宋舸;朱梦捷;林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及炎性指标在ICU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其他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在ICU导尿管留置并发泌尿系统感染(CAUTI)患者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158例医院收治的ICU病房留置导尿管患者,按照患者CAUTI感染的情况分为两组,CAUTI组82例,非CAUTI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CAUTI组不同时间节点CRP、TNF-α与PC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AUTI组(P<0.05);留置尿管3 d后和7 d后比,CAUTI组留置尿管3 d各项指标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7 d后(P<0.05);尿管留置3 d后与7 d后相比,CAUTI组尿管留置3 d后IL-2、IL-6、IL-8均显著低于7 d后(P<0.05),非CAUTI组尿管留置3 d后与7d 后IL-2、IL-6、IL-8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TNF-α、PCT、IL-2、CRP、IL-6、IL-8的表达水平均在ICU医院感染CAUTI患者中有一定表达意义.

    作者:李艳玲;安山;冯文静;王娜;李景景;安可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非痰标本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研究

    目的 了解非痰标本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11-2015年非痰标本分离肺炎克雷伯菌468株,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并测定MIC,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ESBLs,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非痰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占6.17%,占肠杆菌科15.15%;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青霉素、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上升趋势明显(P<0.05);ESBLs与AmpC酶检出率逐年上升(P<0.05). 结论 非痰标本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与AmpC酶检出率与耐药性逐年上升,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谢朝云;杨怀;熊芸;孙静;杨忠玲;胡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4年7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施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4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检测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率为16.82%;共检出20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5株占47.2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77株占38.31%,真菌29株,占14.43%;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均>30.00%.结论 三切口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重较大,依据常见药物的耐药性,推荐使用较为敏感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利奈唑胺进行经验性治疗.

    作者:陈崇翔;袁健烨;肖云云;熊蕊;赵擎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泌尿系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与淋病奈瑟菌和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及耐药情况,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就诊的泌尿系感染的患者200例,采集尿道分泌物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Ng、Uu感染状况,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结果 65例检出Ct、Ng、Uu感染,感染率为32.50%;病原体单一感染者42例、混合感染者23例,分别占64.62%、35.38%;Ct对红霉素、甲砜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0.00%、60.00%、43.33%,Ng对甲砜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5.00%、55.00%、45.00%,Uu对甲砜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0.98%、58.54%、53.66%.结论 泌尿系感染患者Ct、Ng、Uu感染率高,主要以单一病原体感染多见,部分患者可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Ct、Ng、Uu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不同.

    作者:张志红;张娜;李小改;谢林森;张晓燕;王东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临床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临床特点. 结果 共3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60%;年龄、住院时间、透析总次数、肝炎病史、透析器复用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感染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低于非感染患者,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均高于非感染患者,感染患者的各项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低于非感染患者,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较为严重,危险因素较多,患者遭受感染后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营养状况下降、肝脏受损情况加剧、机体免疫能力低下等.

    作者:谢泉琨;刘书真;陈慧娜;曹宏敏;于芳;胡芳芳;李晓燕;党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医务人员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并探讨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月,研究人员对医院临床科室工龄≥1年的医务人员进行鼻前庭采样,根据MSSA检出排名分重点科室和普通科室;采样后对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使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一步判定是否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收集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1个临床科室,349名医务人员,采集标本349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其中MSSA12株,医务人员人群定植率3.44%;MRSA6株,医务人员人群定植率1.7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与医务人员年龄、性别、工龄、职业无关;重点科室医务人员鼻前庭的金黄色葡萄球(MSSA和MRSA)定植率均高于普通科室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鼻前庭定植率较低,重点科室医务人员鼻前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的定植需要关注.

    作者:董宏亮;张默吟;范珊红;任碧云;周捷;索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病理确诊的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了解IPFI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特点,加深对IPFI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14年医院病理确诊的IPFI患者32例,对资料记载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原学、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结果,比较继发性和原发性IPFI的临床特点. 结果 IPFI临床表现不特异,继发性IPFI年龄大,更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或咳痰、呼吸困难;原发性IPFI影像学表现以结节或肿块为主;32例确诊IPFI患者,25例继发性IPFI患者中13例为曲霉菌感染;7例原发性IPFI中6例隐球菌感染;8例死亡病例均为继发性IPFI. 结论 IPFI以曲霉菌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不特异;继发性IPFI患者年龄大、病死率高,原发性IPFI临床症状少,需尽早行侵袭性治疗协助诊断.

    作者:居阳;钟雪锋;方芳;王和;李燕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CT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寻找早期可靠诊断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恶性血液病患者123例,其中60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为试验组,63例合并其他肺部并发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部CT检查结果. 结果 试验组患者合并晕征与空气新月征分别为71.67%和5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68%和3.17%,而合并肺叶段实变与支气管血管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霉菌、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种类真菌,其中曲霉菌感染主要表现为空气新月征,而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主要表现为晕征和空气新月征. 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IPFI患者早期进行CT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是其表现和诸多的肺内疾病CT表现具有交叉和重叠,因此仍然需要与临床资料以及其他检查配合共同进行分析和诊断.

    作者:胡铁波;朱海东;陈露苗;王咏涛;金瑶;王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分子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发生及耐药情况,探讨耐药与产酶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1-2012年医院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15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小抑菌浓度(MIC),改良Hodge试验和EDTA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及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分析.结果 共收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15株;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敏感性较高,均>90.0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黏质沙雷菌均检出产KPC酶菌株,占73.33%;11株产KPC酶菌中10株为KPC-2+ESBLs,1株为KPC-2+AmpC,其中3株为KPC-2+ESBLs+AmpC,4株非产KPC酶菌株中有2株ESBLs+AmpC,各有1株仅检测到ESBLs或AmpC酶,未检测到产金属酶及OXA酶菌株;MLST分型以ST11为主,共4株.结论 医院产KPC-2酶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多,产KPC菌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与高度耐药相关;ST11型为医院优势流行型别.

    作者:蒋伟;王思淼;金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患者周围物品与医务人员携菌对ICU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患者周围物品与医务人员污染对ICU 多药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影响, 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为降低ICU MDRO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5-9月ICU患者周围物品、医护人员工作衣及其鼻腔、手部、咽部MDRO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进行干预,对其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患者周围物品、医护人员工作衣、鼻腔、手部及咽部MDRO总检出率为3.71%,其中患者周围物品MDRO检出率高,显著高于医护人员鼻腔、手部及咽部的MDRO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衣MDRO检出率仅次于患者周围物品MDRO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后,送检标本MDRO总检出率呈逐月下降趋势;ICU患者MDRO医院感染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应高度重视患者周围物品及医护人员工作衣污染MDRO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尤其要认真做好ICU患者周围物品中床单和被套及医护人员工作衣的妥善处置等细节管理工作,提高感染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张俊;张新玲;向大伟;牛晓红;李菊莲;樊玉清;潘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预警信息对医院感染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中病原菌培养阳性等十二个预警指标对明确鉴别医院感染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取医院2015年疑似医院感染19 1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估医院感染信息系统中的预警提示对医院感染诊断的价值.结果 细菌培养送检阳性、手术后抗菌药物升级、特殊抗菌药物升级、手术后特殊抗菌药物升级、住院体温升高>3 d,腋温≥38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占比较大,确诊医院感染例数较高.结论 上述预警指标中病原菌培养阳性、抗菌药物升级、特殊抗菌药物升级、体温升高等预警值较敏感,均能作为诊断医院感染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指标.

    作者:王鹏;丁丽丽;喻玲丽;齐敏克;古丽米热·阿尔肯;修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感染评分及小野寺指数在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感染评分及小野寺指数在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术后感染的防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8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63例,术前计算感染评分及小野寺指数;观察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追踪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 术后感染患者37例,感染率为22.70%,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7例占45.94%;患者术后1年时随访到患者152例,生存132例,生存率86.84%;3年时随访到患者102例,生存64例,生存率为62.75%;术前小野寺指数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5.74%、72.4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03%、3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评分高及小野寺指数值低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感染风险明显增高,感染评分对术后生存时间无影响,小野寺指数值用于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文文;喻婷;刘佳;汲广岩;杜东霖;丁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