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莎;薛菊兰;艾彪
无菌干镊子容器其传统包装方法是采用双层棉布包装.由于棉布易破损,使用中回收、清洗成本高,耗费人力物力,且阻菌效果差.因此,我科在实践中通过反复试验,采用一次性皱纹纸加无纺布包装干镊子容器,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琼华;谭家琼;陈春丽;曾庆菊;林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2例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应用米卡芬净,剂量100~150mg/d静脉滴注,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68.2%,临床诊断病例有效率为68.7%,拟诊病例有效率为66.7%;2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米卡芬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温景芸;魏丽;林曲;董敏;马小琨;陈展洪;李星;吴祥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对儿童眼内炎患者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 对13例(13眼)儿童眼内炎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改变、眼压维持、视网膜改变等情况.结果 13例(13眼)患儿术后均保持了完整的眼球形态,有12例(12眼)患儿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2个级别).结论 儿童眼内炎患者,术后尽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可获得尽可能多的视功能.
作者:忻双华;王惠云;陆勤康;赵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中,5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2.25%;VAP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占61.9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各占25.40%、12.70%,革兰阴性菌中,占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23.81%、16.67%、7.14%,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87%;革兰阴性菌存在严重耐药性,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 VAP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存在明显的耐药现象,应加强VAP预防控制细则实施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慧宁;王鲜平;张娜;吕岩;高敏;杨玉兰;吕晓丽;李爱玲;曹安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结果 2008- 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论 领导重视,各部门互相配合,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严格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传播,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杨国存;徐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方式,统计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共收治23 013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29例、62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0%,例次感染率2.72%;626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体602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46.51%,革兰阳性菌占9.80%,真菌占27.58%,病毒占15.62%;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3.35%,泌尿道占23.16%;23 013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用以预防和治疗的19 106例,使用率83.02%,使用皮质激素的342例,使用率1.49%,229例医院感染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结论 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护易感人群.
作者: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使用管道观察表预防有多管道危重患者发生管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3月109例置入多种管道危重患者,应用管道观察表,实施多种特殊管道护理,及时进行检查与维护,预防医院管道感染.结果 109例危重多管道患者在使用特殊管道观察表后,对要定期更换的特殊管道时间一目了然,无1例因护理不到位而并发管道感染.结论 应用特殊管道观察表能加强危重患者多管道的管理,预防管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贻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预防美容皮肤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分析目前美容皮肤科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防范.结果 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美容皮肤科内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采取可靠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范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对于所有美容皮肤科患者,都应该采用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感染,医务人员在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因素后,应大限度地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作者:李建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利福平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6所医院共47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5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该组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3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结论 携带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3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是该组菌对利福平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马兆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将手术室温度设置为24~26 uC,湿度40%~60%,手术床加铺电子恒温毯,加盖恒温毯,输入液体、血液用液体加温仪加温、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比较综合保温措施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在手术结束时为36.8℃,高于对照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7.8%;观察组57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可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手术的危险因素,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作者:牟德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2010年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37.5%、34.8%、34.2%;MRSA以外科检出高,标本分布以分泌物为主;3年间MRSA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8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氯霉素、利福平外,其他药物耐药率>60.0%,且表现为多药耐药.结论 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周淑群;韦柳华;周定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与不孕不育之间的关系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培养技术,对医院不孕不育门诊的160对不孕不育夫妇及30对正常妊娠夫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生殖道Uu检测,同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对比两组人群生殖道Uu感染的差异性.结果 160对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女性Uu感染率分别为31.25%、40.62%,30对正常妊娠夫妇中,男、女Uu感染率分别为10.00%、16.67%,不孕组与对照组Uu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敏感性较高的依次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耐药性高的是红霉素.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Uu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人群,Uu感染可能是男女不孕不育的一种诱因,治疗时首先选用敏感性较高的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
作者:李东辉;颜志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就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主要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0年4月临床腹泻就诊患者的资料及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并进行分型.结果 在214例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6.8%;其中19.4%患者伴有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发热、水样便为主;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但在冬春季节出现明显的发病高峰,约占全年病例数的58.3%,基因型以GⅡ型为主.结论 腹泻就诊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不容忽视,基因型以GⅡ为主.
作者:贾宁;谢丽君;索继江;邢玉斌;高岩;何蕾;刘运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和减少SMA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患者130例,其中发生SMA医院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SM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医院感染SMA的发生率为6.15%;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提示,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恶性肿瘤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恶性肿瘤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年龄、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恶性肿瘤为医院感染SMA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宋晓玉;张莉;叶波;李力;全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院血库为患者提供血液,也接收患者的血液标本和进行末梢采血定型,血液标本有的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体,属于生物危险品.我院血库虽然对医院感染极为重视,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为有效预防医院血库感染的发生,对血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1 危险因素1.1标本传染性 血液标本有的含有强传染性或多药耐药性的病原体,可以直接或通过手污染周围环境,从消化道、伤口、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致病.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RICU的8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82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3%,其中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33.3%、11.7%、11.7%,真菌居第2位,占20.0%,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50.0%.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为ARDS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动态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崔青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3-9月住院患者手术病历242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100.00%;Ⅰ类切口手术平均使用抗菌药物4.3d,Ⅱ类切口平均使用抗菌药物7.2d,Ⅲ类切口平均使用抗菌药物11.4 d;术后单用1种抗菌药物和二联、三联用药的分别占44.63%、48.35%、7.02%.结论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黄霄;梁燕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方法 以萨布罗培养基分离真菌,用API 20 CAUX假丝酵母菌属鉴定板和ATB 3 Fungus假丝酵母菌属药敏板进行假丝酵母菌属的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共分离假丝酵母菌属189株,检出率为9.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居首位,占76.2%,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占8.5%、6.3%、5.3%;189株假丝酵母菌属所致的临床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共检出114株,占60.3%,其次为清洁中段尿、粪便,分别占15.3%、9.0%;189株假丝酵母菌属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率较高.结论 必须重视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詹燏;汤贝贝;刘水逸;卢忠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感染控制策略.方法 重视外科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等措施.结果 对术前、术中、术后3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做好手术部位监控工作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邢虎;葛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呼出气冷凝液pH值水平与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ICU住院的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7例及健康体检者60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并同步收集患者的呼出气冷凝液,测量pH值;之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7例迟发型VAP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期间下呼吸道分泌物共分离出病原菌173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4.86%及23.70%;迟发型VAP诊断当天呼出气冷凝液pH值较插管后第3天及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t=5.802,P<0.05;t=12.146,P<0.05).结论 呼出气冷凝液pH值检测有助于迟发型VAP的诊治.
作者:齐天杰;阎锡新;李帅;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