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血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

刘芳

关键词:基层血库,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
摘要:医院血库为患者提供血液,也接收患者的血液标本和进行末梢采血定型,血液标本有的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体,属于生物危险品.我院血库虽然对医院感染极为重视,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为有效预防医院血库感染的发生,对血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1 危险因素1.1标本传染性 血液标本有的含有强传染性或多药耐药性的病原体,可以直接或通过手污染周围环境,从消化道、伤口、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致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探讨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寻求科学依据.方法 对345例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分离细菌菌谱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养出的38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8.2%)、肺炎克雷伯菌(19.9%)、鲍氏不动杆菌(14.5%)、大肠埃希菌(12.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8.3%);5种重要病原菌均显示出严重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检出率达16.5%、19.6%.结论 呼吸内科医师务必做好肺炎患者的细菌学检查,按照药敏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

    作者:谢艳萍;辅桓钦;董朝辉;钟春苗;姚伟;温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儿童口腔科诊疗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与防护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作者:夏胜瓯;张韶;王一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与不孕不育之间的关系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培养技术,对医院不孕不育门诊的160对不孕不育夫妇及30对正常妊娠夫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生殖道Uu检测,同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对比两组人群生殖道Uu感染的差异性.结果 160对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女性Uu感染率分别为31.25%、40.62%,30对正常妊娠夫妇中,男、女Uu感染率分别为10.00%、16.67%,不孕组与对照组Uu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敏感性较高的依次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耐药性高的是红霉素.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Uu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人群,Uu感染可能是男女不孕不育的一种诱因,治疗时首先选用敏感性较高的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

    作者:李东辉;颜志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9-2010年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2009年调查1680例患者,其中9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5.36%,2010年调查2144例患者,140发生感染,感染率为6.53%,感染率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病原菌均以克雷伯菌属为第一;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5.83%,15.62%;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分别占28.11%、55.82%;标本送检率分别为55.56%、56.4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显示,年龄、放化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肿瘤专科医院医院现患率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高危人群加强目标监测和采取防控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苏建萍;张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8-2010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8份送检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241株,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96株占39.8%,革兰阴性菌145株占60.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结论 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控制医院感染和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意义重大.

    作者:韩福禄;王文艳;庞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医院血培养结果;药敏数据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共收集血培养标本12 384份,培养阳性1203份,阳性率9.71%;120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706株,占58.69%,革兰阳性菌390株,占32.42%,真菌107株,占8.89%;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分别占15.96%、10.56%、11.22%、12.14%、11.1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5.67%、70.1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血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徐宁;李丰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药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评价监测与干预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监测与时时干预,利用x2检验比较2009年及2010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分离率、医院获得性MRSA(HA- MRSA)的构成比及在ICU分布.结果 2009年共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165株,检出MRSA75株,检出率为45.5%,其中HA-MRSA为53株,占70.7%;2010年共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228株,检出MRSA 61株,检出率为26.8%,其中HA-MRSA为33株,占54.1%;两年的MRSA检出率及HA MRSA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792,P<0.01;x2=3.972,P<0.05).结论 监测和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作者:张明霞;许铮;周惠琴;余勇;吴永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CU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及干预效果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医院痰标本分离的908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定,并针对多药耐药性进行干预.结果 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比2008年增加,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90.0%,2010年通过干预措施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比2009年有延缓趋势,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耐药率<75.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呈多药耐药性,应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加强口腔护理和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炜;屠传建;金玲玲;罗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吸痰环节致感染的控制

    机械通气是现代呼吸支持技术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VAP).因此,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是控制VAP流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1 VAP发生的原因1.1 内源性感染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胃-肺感染途径和体位的影响易致VAP.1.2 外源性感染 接触吸入性传播、侵入性检查与呼吸机环路的污染导致VAP.

    作者:田玮;田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儿童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对儿童眼内炎患者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 对13例(13眼)儿童眼内炎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改变、眼压维持、视网膜改变等情况.结果 13例(13眼)患儿术后均保持了完整的眼球形态,有12例(12眼)患儿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2个级别).结论 儿童眼内炎患者,术后尽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可获得尽可能多的视功能.

    作者:忻双华;王惠云;陆勤康;赵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2例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应用米卡芬净,剂量100~150mg/d静脉滴注,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68.2%,临床诊断病例有效率为68.7%,拟诊病例有效率为66.7%;2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米卡芬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温景芸;魏丽;林曲;董敏;马小琨;陈展洪;李星;吴祥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置换术后季也蒙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旦发生感染,终导致手术失败,有的被迫移除假体,甚至要做膝上截肢,给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造成很大的负担.但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的早期深部感染,如处理及时,一般预后较好.现将某院骨科成功治疗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季也蒙假丝酵母菌感染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莎;薛菊兰;艾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Mohnarin2010年度报告:非ICU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2010年全国非ICU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据CLSI 2010年标准,使用WHONET5.4软件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数据中非ICU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非ICU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到细菌47 203株(按患者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其中革兰阴性菌株33 110株占70.1%,革兰阳性菌14 093株占29.9%,前5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7.8%、11.3%、10.7%、9.4%、8.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头孢西丁菌株分别占48.9%和64.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对替考拉宁出现少量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有0.6%和2.3%对万古霉素耐药,0.4%和1.2%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8.6%和41.9%,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及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5.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明显,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于往年监测数据;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米诺环素的耐药率<25.0%.结论 我国住院非ICU患者细菌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为主,MRSA、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非发酵菌以及对喹诺酮耐药肠杆菌科十分突出,且呈增长趋势.

    作者:沈萍;魏泽庆;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开放、前瞻性研究方式,选择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用药第7天及用药结束后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及安全性.结果 18例患者纳入该研究,临床诊断12例,占66.7%,确诊6例,占33.3%;假丝酵母菌属感染阳性率为83.3%,曲霉菌属感染阳性率为16.7%,无隐球酵母菌属及其他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常见的为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其次为侵入性操作、有创机械通气;用药7d后临床有效率为55.6%,真菌清除率为61.1%,治疗结束时临床有效率为77.8%,真菌清除率为83.3%,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孙文萍;关望;宋丽清;邓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患者输血与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输血对骨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试验方法,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患者的输血量、输入血的性质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选择200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17例,其中未输血组251例,输异体血187例,输自体血79例;对3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未输血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39%,输异体血组医院感染率为9.63%,输自体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80%,不同输血方式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输异体血组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两组,未输血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与输自体血患者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异体血量各组之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自体血量各组之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自体血患者与输异体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输血成分及输血量等有关;在保证患者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输注自体血.

    作者:张楠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128株耐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耐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ICU、脑病科、肿瘤科,分别占60.9%、21.9%、8.6%;在各类标本中的检出率以痰液、脓液、创面分泌物较高,分别占 60.2%、12.5%、12.5%;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黏菌素B耐药率低为0,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为40.62%、46.09%;耐药率>80.0%的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头孢噻肟、美罗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 50.0%的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现象极为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防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作者:吕春兰;郝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CU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特性调查

    目的 探讨ICU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多药耐药特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结果 296株PAE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为24.0%~25.3%;泛耐药株检出率为24.0%;PAE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0%.结论 医护人员务必对PAE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遏制多药耐药细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郑颖;陈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为提高医院门诊输液室感染质量管理水平,采取各种检查、督导为手段,采用卫生部统一标准进行考核的方法,达到提高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目的.1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医院感染部门和科室两级负责制,并根据输液室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逐项实施.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作者:任爱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强医学生医院感染管理

    目前,医院感染管理临床带教工作尚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带教管理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已迫在眉睫,有效对实习生进行管理不仅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将产生较大影响,也使他们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得力助手.

    作者:任莲花;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327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56.27%,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占18.96%,泌尿道、皮肤切口、血液感染分别占8.87%、5.20%、4.89%;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年龄、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抗肿瘤治疗、恶性肿瘤、腹腔穿刺引流、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白细胞数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住院时间、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恶性肿瘤、白细胞数和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显著关联.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者高龄、住院时间长等多因素有关,必须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熊杰;白生华;汪璐;朱冰;邹自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