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李丰良
目的 研究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与不孕不育之间的关系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培养技术,对医院不孕不育门诊的160对不孕不育夫妇及30对正常妊娠夫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生殖道Uu检测,同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对比两组人群生殖道Uu感染的差异性.结果 160对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女性Uu感染率分别为31.25%、40.62%,30对正常妊娠夫妇中,男、女Uu感染率分别为10.00%、16.67%,不孕组与对照组Uu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敏感性较高的依次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耐药性高的是红霉素.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Uu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人群,Uu感染可能是男女不孕不育的一种诱因,治疗时首先选用敏感性较高的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
作者:李东辉;颜志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感染控制策略.方法 重视外科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等措施.结果 对术前、术中、术后3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做好手术部位监控工作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邢虎;葛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制定相关的医院感染干预对策.方法 细菌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新版本.结果 712株革兰阳性球菌中分离率居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各占40.6%、31.9%、10.9%;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0%敏感;MRSA检出率为60.9%,MRCNS检出率为61.2%.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力度,遏制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的不良趋势.
作者:鲁艳;李从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医院收治的30例产褥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30%,阴道分娩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产褥感染的发生与分娩方式不相关;产褥感染主要与妊娠、分娩的并发症相关,有妊娠并发症患者产褥感染率为1.04%,明显高于无妊娠并发症的0.05%(x2=51.6292,P<0.01),可能是由于妊娠并发症致机体的免疫及防御功能下降而致病.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时治疗妊娠相关并发症,是降低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杰;高志英;卢彦平;孙婷婷;熊丽华;李亚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输血科医院感染.方法 调查医院输血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结果 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滞后、工作区域布局不够科学、污染分区不够规范、洗手依从性不达标、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力度不足等.结论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杜绝医院感染,输血科务必建立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作者:丁玲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对儿童眼内炎患者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 对13例(13眼)儿童眼内炎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改变、眼压维持、视网膜改变等情况.结果 13例(13眼)患儿术后均保持了完整的眼球形态,有12例(12眼)患儿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2个级别).结论 儿童眼内炎患者,术后尽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可获得尽可能多的视功能.
作者:忻双华;王惠云;陆勤康;赵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2例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应用米卡芬净,剂量100~150mg/d静脉滴注,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68.2%,临床诊断病例有效率为68.7%,拟诊病例有效率为66.7%;2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米卡芬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温景芸;魏丽;林曲;董敏;马小琨;陈展洪;李星;吴祥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AS-4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同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阳性198株,阳性率为48.89%;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所测抗菌药物显著高于产ESBLs阴性菌,并且出现5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医院产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存在相当比例,ESBLs阳性菌的耐药率远较阴性菌更加严重,应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寿叶女;陈建江;单平囡;甄国东;娄晓寅;鲁玲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结果 2008- 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论 领导重视,各部门互相配合,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严格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传播,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杨国存;徐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RICU的8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82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3%,其中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33.3%、11.7%、11.7%,真菌居第2位,占20.0%,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50.0%.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为ARDS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动态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崔青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肠球菌标本的来源分布与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 选取2009年感染患者的肠球菌属分离株,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粪肠球菌检出20株,占57.1%,屎肠球菌共分离到15株,占42.9%;21株多药耐药肠球菌中,阳性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Ⅰ、ermB、tetM分别检出19、11、11、19、10株,检出率分别为90.5%、52.4%、52.4%、90.5%、47.6%.结论 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多药耐药严重;携带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菌株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姝;莫非;黄志卓;渠巍;梁璐;夏曙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作者:夏胜瓯;张韶;王一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属的菌种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和药敏试验,支原体属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 IST2支原体检测与药敏试剂盒.结果 2431例女性患者中,支原体属检测阳性率为51.0%;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率高,占80.8%,人支原体(Mh)感染占1.7%,Uu和Mh混合感染率占1 7.5%;支原体属耐药率高的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低的是普那霉素、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高,应加以重点预防控制.
作者:叶湘;张真;王群兴;彭传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10年全国非ICU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据CLSI 2010年标准,使用WHONET5.4软件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数据中非ICU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非ICU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到细菌47 203株(按患者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其中革兰阴性菌株33 110株占70.1%,革兰阳性菌14 093株占29.9%,前5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7.8%、11.3%、10.7%、9.4%、8.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头孢西丁菌株分别占48.9%和64.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对替考拉宁出现少量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有0.6%和2.3%对万古霉素耐药,0.4%和1.2%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8.6%和41.9%,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及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5.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明显,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于往年监测数据;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喹诺酮类、米诺环素的耐药率<25.0%.结论 我国住院非ICU患者细菌以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为主,MRSA、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非发酵菌以及对喹诺酮耐药肠杆菌科十分突出,且呈增长趋势.
作者:沈萍;魏泽庆;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开放、前瞻性研究方式,选择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用药第7天及用药结束后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及安全性.结果 18例患者纳入该研究,临床诊断12例,占66.7%,确诊6例,占33.3%;假丝酵母菌属感染阳性率为83.3%,曲霉菌属感染阳性率为16.7%,无隐球酵母菌属及其他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常见的为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其次为侵入性操作、有创机械通气;用药7d后临床有效率为55.6%,真菌清除率为61.1%,治疗结束时临床有效率为77.8%,真菌清除率为83.3%,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孙文萍;关望;宋丽清;邓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感染,为了选择一种高效保守治疗方式,我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确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先行青霉素皮试,皮试阴性者先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粉针剂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并辅以激素,然后行扁桃体脓肿穿刺抽脓,将脓液吸净后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溶液冲洗脓腔,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18个临床科室1620份住院病历按照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前瞻性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620例住院患者中,126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其中单一用药占46.5%、二联占44.0%、三联占3.7%、≥四联占5.8%;抗菌药物使用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胸外科、普外一、儿科、呼吸科、五官科;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指征过宽,围术期使用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结论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并不规范,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现状,前瞻性调查分析能及时发现各种不合理使用现象,可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小明;李红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PAE分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依据CLSI新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167株PAE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居首位,占68.2%,在泌尿道标本居第2位,占12.6%;药敏结果表明,PA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耐药性,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30.5%,PAE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3.8%.结论 应重视PAE耐药性的监测工作,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PAE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刘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院血库为患者提供血液,也接收患者的血液标本和进行末梢采血定型,血液标本有的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体,属于生物危险品.我院血库虽然对医院感染极为重视,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为有效预防医院血库感染的发生,对血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1 危险因素1.1标本传染性 血液标本有的含有强传染性或多药耐药性的病原体,可以直接或通过手污染周围环境,从消化道、伤口、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致病.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无菌干镊子容器其传统包装方法是采用双层棉布包装.由于棉布易破损,使用中回收、清洗成本高,耗费人力物力,且阻菌效果差.因此,我科在实践中通过反复试验,采用一次性皱纹纸加无纺布包装干镊子容器,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琼华;谭家琼;陈春丽;曾庆菊;林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