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宁;王鲜平;张娜;吕岩;高敏;杨玉兰;吕晓丽;李爱玲;曹安乡
目的 了解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成员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脑脊液标本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59所医院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出细菌7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67株,占60.4%,革兰阴性菌304株,占39.6%;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5株、肠球菌属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和链球菌属22株;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不动杆菌属109株(主要来自于外科系统)、克雷伯菌属46株、大肠埃希菌35株和铜绿假单胞菌2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0.6%和64.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87.5%和74.1%.结论 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外科组不动杆菌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内科组;脑脊液来源的MRSA发生率、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较高.
作者:魏泽庆;沈萍;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国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59所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成员单位分离自尿标本的细菌,常规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测定细菌的耐药性,按CLSI 2010年版折点判断结果并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细菌19 6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887株占30.0%,革兰阴性菌13 734株占70.0%,分离率高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8338株占42.5%、粪肠球菌1569株占8.0%、屎肠球菌1521株占7.8%、肺炎克雷伯菌1358株占6.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67.8%、65.6%,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耐药率<5.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20.0%;屎肠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VRE)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4.6%、0.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比例分别为54.6%、76.9%,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我国尿路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有所增多,多药耐药菌株增加,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及时了解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非常重要.
作者:杨青;陈晓;孔海深;张伟丽;魏泽庆;沈萍;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国门急诊患者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MIC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5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门急诊来源的细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452株,包括革兰阳性菌2279株占35.3%、革兰阴性菌4160株占64.5%,其中大肠埃希菌1501株占23.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25株占11.2%、铜绿假单胞菌670株占10.4%、金黄色葡萄球菌564株占8.7%、克雷伯菌属细菌561株占8.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4.0%和75.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链球菌属主要对大环内酯类与克林霉素耐药,β-溶血链球菌和酿脓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0.0%;嗜血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3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结论 我国门急诊来源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细菌耐药率较住院患者低,但主要细菌耐药率较为突出.
作者:陈云波;沈萍;魏泽庆;肖永红;李兰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医院血培养结果;药敏数据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共收集血培养标本12 384份,培养阳性1203份,阳性率9.71%;120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706株,占58.69%,革兰阳性菌390株,占32.42%,真菌107株,占8.89%;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分别占15.96%、10.56%、11.22%、12.14%、11.1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65.67%、70.1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血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徐宁;李丰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8-2010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8份送检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241株,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96株占39.8%,革兰阴性菌145株占60.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结论 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控制医院感染和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意义重大.
作者:韩福禄;王文艳;庞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感染控制策略.方法 重视外科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等措施.结果 对术前、术中、术后3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做好手术部位监控工作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邢虎;葛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2009年调查1680例患者,其中9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5.36%,2010年调查2144例患者,140发生感染,感染率为6.53%,感染率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病原菌均以克雷伯菌属为第一;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5.83%,15.62%;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分别占28.11%、55.82%;标本送检率分别为55.56%、56.4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显示,年龄、放化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肿瘤专科医院医院现患率的调查,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高危人群加强目标监测和采取防控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苏建萍;张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通过内镜引起的感染不断受到关注,国内外已有经内镜检查传播幽门螺杆菌(H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报道,其均与细菌生物膜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消化内镜的清洗质量必须以能彻底去除细菌生物膜为目的,我院使用生物膜清洗剂对内镜进行清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2例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应用米卡芬净,剂量100~150mg/d静脉滴注,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68.2%,临床诊断病例有效率为68.7%,拟诊病例有效率为66.7%;2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米卡芬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并侵袭性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温景芸;魏丽;林曲;董敏;马小琨;陈展洪;李星;吴祥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有效的手术预防用药管理办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2010年1-12月通过增加用药环节问责点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干预效果.结果 1年中Ⅰ类切口手术共2532例,正确用药时机比例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升高,12月份与1月份相比,由10.71%升至55.86% (P<0.01),正确用药品种比例和用药时间虽也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点监督有助于改善手术预防用药,尤其是改善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但预防用药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谭晓风;王春莉;王卫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旦发生感染,终导致手术失败,有的被迫移除假体,甚至要做膝上截肢,给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造成很大的负担.但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的早期深部感染,如处理及时,一般预后较好.现将某院骨科成功治疗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季也蒙假丝酵母菌感染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莎;薛菊兰;艾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预防美容皮肤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分析目前美容皮肤科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防范.结果 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美容皮肤科内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采取可靠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范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对于所有美容皮肤科患者,都应该采用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感染,医务人员在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因素后,应大限度地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作者:李建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利福平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6所医院共47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5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该组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3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结论 携带1种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和3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相关基因是该组菌对利福平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马兆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使用管道观察表预防有多管道危重患者发生管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3月109例置入多种管道危重患者,应用管道观察表,实施多种特殊管道护理,及时进行检查与维护,预防医院管道感染.结果 109例危重多管道患者在使用特殊管道观察表后,对要定期更换的特殊管道时间一目了然,无1例因护理不到位而并发管道感染.结论 应用特殊管道观察表能加强危重患者多管道的管理,预防管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贻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感染,为了选择一种高效保守治疗方式,我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确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先行青霉素皮试,皮试阴性者先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粉针剂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并辅以激素,然后行扁桃体脓肿穿刺抽脓,将脓液吸净后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溶液冲洗脓腔,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改变供应室原始的手工管理模式,我们借鉴了电子物流的管理方法,开发了供应室管理系统软件,并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开发商取得联系,不断改进,使供应室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扩展到适应医院感染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要求.1 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1.1 供应室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 统计全院使用物品的种类、产地、库存量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录入完善电脑字典;结合供应室物品的入库、申领、回收、灭菌、发放的运转流程,设置了日常业务处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查询系统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软件的设计侧重人性化,尽量简便操作界面.
作者:柴剑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留取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评价.结果 168株PAE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黏膜,分别占50.6%、18.5%、1 2.5%;药敏结果表明,PAE耐药率>40.0%的抗菌药物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敏感率>90.0%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结论 医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PAE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监控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程光敏;姜玲;尧兴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3-9月住院患者手术病历242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100.00%;Ⅰ类切口手术平均使用抗菌药物4.3d,Ⅱ类切口平均使用抗菌药物7.2d,Ⅲ类切口平均使用抗菌药物11.4 d;术后单用1种抗菌药物和二联、三联用药的分别占44.63%、48.35%、7.02%.结论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黄霄;梁燕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作者:夏胜瓯;张韶;王一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老年革兰阴性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 老年肺炎患者分离的158株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1.0%、25.9%、20.9%、12.0%;以上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也产生了耐药性,耐药率为14.3%、18.4%.结论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杨金平;陶宏坤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