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红玉
目的 使消毒供应工作流程畅通、有序,提升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制定规范的消毒供应交接班流程、内容、要求、评价标准,实施消毒供应工作人员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制.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对培养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提高消毒供应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每月的临床科室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显示满意度从96.0%上升至100.0%;每季度的专科知识考核中,从45.0%的合格率提升至80.0%.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的方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ICU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病原菌采用VITEK-32金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纸片扩散法相结合,应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检测结果.结果 1632例血培养阳性237例,检出病原菌256株,检出阳性率为14.5%;其中革兰阳性菌110株占43.0%,革兰阴性菌86株占33.6%,真菌60株占23.4%,革兰阳性菌以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为100.0%,革兰阴性菌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除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外,其他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均较敏感,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常用抗真菌药均较敏感.结论 医院ICU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范围比较广,耐药性差异较大,对血培养分离株进行早期监测和耐药性分析非常必要,可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马小琴;沈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奴卡氏菌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3月医院临床标本培养结果为奴卡氏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标本中检出13株奴卡氏菌,其中星形奴卡菌4株,巴西奴卡菌3株,新奴卡菌1株,未分型奴卡氏菌5株,奴卡氏菌引起的感染依次是肺部感染占53.8%、皮肤感染占30.8%、播撤感染占15.4%.结论 奴卡菌病不仅是免疫抑制患者的条件致病菌,也可发生在有免疫力的健康者,由于症状不典型,奴卡菌病易漏诊.
作者:陈杏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2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5例,其中急性眼内炎2例,迟发性眼内炎3例,均发生于薄壁滤过泡患者;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有危险因素、局部因素及其他因素.结论 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控制丝裂霉素C的使用、强化眼部消毒处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重视健康教育,能防范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作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例、15例次,感染率12.7%,呼吸道感染常见,尿路感染其次;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术前住院≥2周、心功能Ⅲ~Ⅳ级、肾功能不全,肌酐≥221μmol/L;感染者死亡率高.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常有多种相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作者:林苗;章耀;杨丽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鲍氏不动杆菌(AB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主要发生在病情严重的住院患者,如肺炎、菌血症、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脑膜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为非发酵糖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表面,由于其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可在环境中长期存活.根据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数据(NNIS)和中国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ABA在医院感染中占第4位,成为仪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另一重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
作者:习慧明;姚彬;徐英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嘉兴地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6年来医院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率及药敏率,药敏试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FUNGUS3真菌药敏试剂条.结果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从无到有,6年共分离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14例,自2006年起开始分离到,2007年以后呈逐年增加趋势,2010年占总分离率的0.60%;感染者年龄1月龄~89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区分布以ICU为主,占32.07%,其次为手足外科占16.30%、儿科占9.78%、脑外科占8.70%、烧伤科占8.15%等;标本分布中以尿液、分泌物、导管、血液居多;药敏试验共82例,对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药敏结果显示,除1株对伏立康唑耐药外,其余均敏感.结论 及时监测医院中病原菌,对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国蓉;吴晓燕;倪侃翔;陈松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进痰培养标本筛选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653份痰标本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703份痰标本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痰标本采用传统筛选方法,试验组痰标本采用改进筛选方法,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标本合格率为25.9%、试验组合格率为52.9%,两组合格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培养阳性率对照组为37.9%、试验组为33.3%,两组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痰培养标本筛选方法可提高标本合格率,不影响细菌学检验的质量.
作者:傅石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现将2010年1月-2011年5月医院使用中的几个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出现的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我院有山东新华医疗器械生产的TMQ.J型台式灭菌器5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将生物培养指示剂(自含式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生物指示剂,挤破内含安瓿,与一支对照管均放于56℃培养箱内,48 h后,阅读结果.
作者:郭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某医院围手术期及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查阅相关病历,片填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表.结果 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8%,围手术期给药时机符合规范的占94.1%;使用频率位居前3 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氨氯西林占21.6%、头孢硫脒占16.7%和头孢噻肟占11.8%.结论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执行情况较好,且部分清洁手术已做到术前、术后均不使用抗菌药物,部分预防性抗菌药物选药种类符合规范,但存在选药级别过高和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等问题.
作者:李晓凤;滕铁楠;李静;高峻;卡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预防接种门诊的感染控制工作,相对于医院有其特殊性,需要落实以下措施.1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接诊的人群不同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首先,大部分来门诊预防接种的是健康的儿童及其家长;其次,其中不排除传染病带菌者或隐形感染者,但其发现和甄别却非常困难;再者,儿童免疫功能不够健全,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一旦发生接种对象感染事件,影响巨大.为搞好感染控制,应成立感染控制组织,建立单位-职能科室-门诊三级管理机制,门诊成立感染控制工作小组,制定感染控制规章制度,使感染控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职责明确化.
作者:江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骨科病房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08版判断结果.结果 73株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6株占63.0%,革兰阳性球菌22株占30.1%;革兰阴性菌中含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是主要菌种;大多数病原菌耐药性高,假单胞菌属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5.6%,其次头孢他啶为11.1%,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7.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100.0%敏感,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37.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2.4%.结论 条件致病菌成为骨科病房中主要的分离菌株,革兰阴性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耐药率高,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苏伟;王起印;赵永新;王宏伟;刘晓谭;高义斌;宋君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的送检情况进行比较,为提高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前1周对各科室感染管理联络员进行培训,完善病历及病原学检查,以床旁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974例,实查973例,实查率为99.9%;发生医院感染74例,感染现患率为7.6%,社区感染88例,感染率为9.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微生物检验送检率为30.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47.2%.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促进抗菌约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邢亚威;杨兴肖;刘志广;王媛;陈俊卓;贾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监测分析医院临床用药医嘱中潜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医院病历用药医嘱,采取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结合行政干预,进行合理用药监测与管理.结果 经综合干预后,警示医嘱发生率降低,医嘱修改率显著提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PASS有助于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结合行政和技术干预,更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朱光君;张新春;王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辅助生殖前患者感染性指标的存在状况,以制定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辅助生殖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苍白密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进行检测,并从年度、性别及年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8年结果,HBsAg、HBeAg、TP、HCV和HIV的阳性率分别为4.93%、0.96%、0.84%、0.37%和0.02%;各项指标阳性率均为男>女,并且HBsAg、HBeAg两个指标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sAg、TP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而且前者在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在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Be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结论 在辅助生殖前患者中存在各项感染性指标,并以HBV为主,女性HBsAg阳性率、男性TP阳性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男性HBeAg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通过检测,可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并达到优生目的,同时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邵明明;钱燕;许林波;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三级医院64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特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通过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3.6%;标本送检率为33.6%.结论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监控中存在问题,确定目标性监测方向,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连桂真;陈毅文;张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方法 选取H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使用特治星(4.0g哌拉西林+0.5g他唑巴坦,8∶1的配比)和佐朋(1.0g哌拉西林+0.25g他唑巴坦,4∶1的配比)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结果 特治星组与佐朋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7%、8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3%、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特治星组与佐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3.3%,日均治疗费用分别为(360.5±60.8)元、(192.0±42.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佐朋与特治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相当,但佐朋的剂量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日均治疗费用更低、更符合用药经济学原理.
作者:姜建洋;田明庆;陆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WHONET软件对耐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6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4.9%,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0.0%、大肠埃希菌占22.9%、铜绿假单胞菌占9.9%;革兰阳性菌次之,占16.0%,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0%、肺炎链球菌占4.2%、溶血葡萄球菌占2.4%;真菌位居第3,占9.1%;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药物有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也较敏感.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用药.
作者:王根芬;胡海燕;杨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产气肠杆菌在临床的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3年临床分离的138株产气肠杆菌,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结果 菌株分离多的临床科室是ICU、烧伤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和肝胆外科;检出率高的标本是痰液、咽拭子、血液和创面;产气肠杆菌对青霉素类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74.6%~99.3%,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也高达53.6%,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株,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仅为8.0%和25.4%;此外,喹诺酮类药物药耐率较低,为2.9%~5.1%,氨基糖苷类药物在17.4%~48.6%,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为74.6%;三维试验产ESBLs菌和产AmpC的检出率分别为22.5%和29.7%,有13株菌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结论 产气肠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且耐药率日趋严重,对高危病区应完善和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易感患者的监测.
作者:钱晓琴;钱小毛;金海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62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钝痛,伴局部肿胀,以左膝骨性关节炎入院.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膝关节腔清理、滑膜骨赘切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5d,开始间断发热,高体温39℃,关节液培养无菌生长,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仍间断发热.择期行左膝关节腔清理,感染灶清除术.术后进行关节液培养,进行革兰染色:革兰阳性杆菌;抗酸染色:抗酸阳性杆菌,呈分枝状;转种萨布罗培养基,24 h即可出现淡黄色的菌落,初步报告非结核分枝杆菌,测序结果为龟脓肿分枝杆菌.
作者:郭玲;叶丽艳;赵强;杨继勇;罗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