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5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连桂真;陈毅文;张莉莉

关键词: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 了解某三级医院64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特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通过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3.6%;标本送检率为33.6%.结论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监控中存在问题,确定目标性监测方向,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色假丝酵母菌与细菌混合生物膜的研究

    生物膜(BF)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生存坏境而吸附于惰性或活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种与浮游细胞(planktonic cell)相对应的生长方式,由微生物和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组成[1].研究表明,人体中80%的感染涉及到BF的形成[3];根据美国国家卫生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有>60%的感染与BF的形成有关[2].临床常见的BF相关感染有两种,一种是医疗材料相关性感染,即病原菌黏附于医疗材料表面如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和人工心脏瓣膜等表面,形成BF而导致感染;另一种是慢性感染,微生物在人体腔道表面吸附生长而引起的感染.

    作者:高媛;刘萍;陈旭;李岩;孙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E)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存在状况.方法 分离自贵州省贵阳地区(A组)和江苏省苏南地区(B组)PAE各20株,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smr、smr-2、qacE△1),质粒遗传标记(traF、trbC),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1133、ISEcp1),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tnpU、tnp513),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又为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等可移动遗传元件;对阳性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进行Biast分析.结果 两组PAE呈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药耐药;A组检出qacE△1、merA等两种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5.0%;B组检出qacE△1、merA、tnpU、tnp513等4种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85.0%、5.0%、55.0%.结论 两组为多药耐药的表型,与携带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

    作者:渠巍;莫非;黄志卓;张姝;夏曙华;糜祖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预防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预防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1年6月在医院进行胸部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吸氧,将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创通气率及术前、术后1、3h的PaO2、PaC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创通气率均为3.3%,均低于对照组的16.7%、10.0%,术后1、3h的PaO2、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存预防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明显,并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

    作者:陈达;徐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清洁手术围术期及术后抗菌药物应用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兰州市某医院围手术期及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查阅相关病历,片填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表.结果 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8%,围手术期给药时机符合规范的占94.1%;使用频率位居前3 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氨氯西林占21.6%、头孢硫脒占16.7%和头孢噻肟占11.8%.结论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执行情况较好,且部分清洁手术已做到术前、术后均不使用抗菌药物,部分预防性抗菌药物选药种类符合规范,但存在选药级别过高和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等问题.

    作者:李晓凤;滕铁楠;李静;高峻;卡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放射科医院感染预防及管理措施

    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医院感染在加剧,医护人员必须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有的放矢有效控制医院感染.1 放射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由于放射科选址和布局的特点,加上门窗紧闭等诸多原因,使空气质量差;每天大量患者,检查室内的物体很容易被污染;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各种医疗废弃物未及时有效处理与各种侵入性操作所造成的污染.

    作者:唐钢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牙龈炎冲洗器在防治肿瘤泵注化疗致口腔炎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牙龈炎冲洗器对恶性肿瘤患者泵注化疗所致口腔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80例行泵注化疗的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使用牙龈冲洗器,对照组39例,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观察两组口腔炎发生率、口腔炎的构成、愈合所需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口腔炎发生率为2.44%,愈合所需时间为3d;对照组口腔炎发生率为15.38%,口腔炎愈合所需时间波动于3~14 d,平均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龈炎冲洗器对防治肿瘤泵注化疗所致口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梅;蔡燕琴;杜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兰方用于呼吸内科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自2010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在呼吸内科采用中药汤剂使用加湿器挥发对空气进行消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医院病房中药空气消毒剂研发提供依据,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随机选择自愿参加两种空气消毒患者155例,男95例,女60例,平均年龄44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1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支气管哮喘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住院时间>14 d.

    作者:齐会玲;何素娟;胡士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5-2010年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强度分析

    目的 分析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强度及趋势.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5-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记录,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 自2005年该院AUD值持续快速增长,6年均值为88.53,与国内外医院比较该院AUD值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与国外某院有较大差异,AUD排名前20位药品均来自于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咪唑类,且绝大多数为注射剂.结论 该院明显存在抗菌药物AUD过高,用药过度、集中、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等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以防止AUD继续快速增长.

    作者:吴玮峰;张晔;陆赛花;刘秀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9月-2011年3月5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利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经回访均完全缓解,缓解率为100.0%;其中29例占51.8%连续4年未复发,16例占28.6%连续3年未复发,11例占19.6%连续两年未复发;使用激素治疗共56例,持续缓解时间(5.5±0.7)个月;使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共56例,持续缓解时间(9.5±0.8)个月;使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共33例,持续缓解时间(8.0±0.7)个月;使用激素+雷公藤治疗共25例,持续缓解时间(7.5±0.6)个月;使用激素+来氟米特治疗共56例,持续缓解时间(38.5±12.0)个月;使用激素+来氟米特治疗持续缓解时间明显长于其他药物治疗者.结论 来氟米特能够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次数,减低感染率,延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持续缓解时间.

    作者:吴金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特殊抗菌药物的用约金额、科室分布、用药频度(DDDS)、审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量较大;头孢吡肟存在严重的超量;呼吸科与ICU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与金额高;抗真菌药人均费用高;头孢吡肟的分级管理较差.结论 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和分级管理进行干预.

    作者:王长江;杜鹏飞;涂厉标;王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状况,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 2010年临床标本检出多药耐药菌的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0.4%,2009、2010年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2.4%和18.8%;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科室分布多的为ICU.结论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春梅;钟晓祝;杨金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45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某三级医院64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发生特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通过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3.6%;标本送检率为33.6%.结论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监控中存在问题,确定目标性监测方向,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连桂真;陈毅文;张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探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的监控措施.方法 对2010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株数及耐药率,并对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结果 全年检测结果发现,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215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22.3%;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全院未发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暴发和流行.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数较多,耐药率较高,应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杨怀;王予川;郑金鼎;徐艳;牟霞;罗湘蓉;袁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合并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1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13.5%,以下因素患者的感染率为:年龄≥60岁为15.2%、手术时间≥4h为25.0%、术前放疗患者为40.0%、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为16.3%、喉返神经损伤为80.0%、术后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为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镇痛情况均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林晓铭;池闯;刘瑜;谢德耀;蒋成榜;郑亮承;孙成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慎独”教育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慎独”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约束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想问题、办事情.

    作者:魏洁;魏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例、15例次,感染率12.7%,呼吸道感染常见,尿路感染其次;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术前住院≥2周、心功能Ⅲ~Ⅳ级、肾功能不全,肌酐≥221μmol/L;感染者死亡率高.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常有多种相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作者:林苗;章耀;杨丽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的全成本核算与管理

    我院自2007年始采用集中式供应的模式,为了降低运行成本,规范使用无菌物品,2009年我科与财务部门共同完成对各类无菌包的全成本核算.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 成本细化我们将各类无菌包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非固定成本.

    作者:庄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α-2b干扰素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8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9例、观察组(加用α-2b干扰素组)39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7.18%,发热、腹泻及脱水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58±0.27)d、(2.55±0.49)d、(1.72±0.45)d,均短于对照组的(2.37±0.30)d、(3.98±0.52)d、(2.95±0.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5.13%.结论 α-2b干扰素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及时地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安全性较高.

    作者:丁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住院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0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药敏系统及配套进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439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965株占67.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分别为55.3%%和32.8%;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223株占15.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耐药率较高,尚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真菌251株占17.4%,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多且耐药率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的发生.

    作者:凌宙贵;刘卫;汪春梅;蒋连强;蒋荣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交接班制度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 使消毒供应工作流程畅通、有序,提升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制定规范的消毒供应交接班流程、内容、要求、评价标准,实施消毒供应工作人员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制.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对培养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提高消毒供应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每月的临床科室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显示满意度从96.0%上升至100.0%;每季度的专科知识考核中,从45.0%的合格率提升至80.0%.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的方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