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色假丝酵母菌与细菌混合生物膜的研究

高媛;刘萍;陈旭;李岩;孙淑娟

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 细菌, 混合生物膜, 感染, 耐药性
摘要:生物膜(BF)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生存坏境而吸附于惰性或活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种与浮游细胞(planktonic cell)相对应的生长方式,由微生物和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组成[1].研究表明,人体中80%的感染涉及到BF的形成[3];根据美国国家卫生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有>60%的感染与BF的形成有关[2].临床常见的BF相关感染有两种,一种是医疗材料相关性感染,即病原菌黏附于医疗材料表面如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和人工心脏瓣膜等表面,形成BF而导致感染;另一种是慢性感染,微生物在人体腔道表面吸附生长而引起的感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接种门诊感染控制的探讨

    预防接种门诊的感染控制工作,相对于医院有其特殊性,需要落实以下措施.1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接诊的人群不同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首先,大部分来门诊预防接种的是健康的儿童及其家长;其次,其中不排除传染病带菌者或隐形感染者,但其发现和甄别却非常困难;再者,儿童免疫功能不够健全,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一旦发生接种对象感染事件,影响巨大.为搞好感染控制,应成立感染控制组织,建立单位-职能科室-门诊三级管理机制,门诊成立感染控制工作小组,制定感染控制规章制度,使感染控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职责明确化.

    作者:江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慎独”教育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慎独”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约束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想问题、办事情.

    作者:魏洁;魏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住院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0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药敏系统及配套进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439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965株占67.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分别为55.3%%和32.8%;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223株占15.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耐药率较高,尚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真菌251株占17.4%,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多且耐药率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的发生.

    作者:凌宙贵;刘卫;汪春梅;蒋连强;蒋荣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方法 选取H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使用特治星(4.0g哌拉西林+0.5g他唑巴坦,8∶1的配比)和佐朋(1.0g哌拉西林+0.25g他唑巴坦,4∶1的配比)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结果 特治星组与佐朋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7%、8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3%、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特治星组与佐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3.3%,日均治疗费用分别为(360.5±60.8)元、(192.0±42.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佐朋与特治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相当,但佐朋的剂量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日均治疗费用更低、更符合用药经济学原理.

    作者:姜建洋;田明庆;陆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状况,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 2010年临床标本检出多药耐药菌的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0.4%,2009、2010年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2.4%和18.8%;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科室分布多的为ICU.结论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春梅;钟晓祝;杨金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甘露醇静脉输注方式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为寻求预防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每天采用头皮针进行不同部位静脉穿刺输注甘露醇和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注甘露醇两种方法,并进行临床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均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腰腿痛,经腰椎X线、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

    作者:李小潘;覃兴乐;黄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病区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执行情况,针对现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及保洁质量.方法 抽取病区保洁员40名,通过内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保洁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执行情况,对培训、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保洁员的系统培训及督查考核,规范保洁员的管理,能有效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执行率和职业安全防护能力,从而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及职业暴露的发生,被调查的病区保洁员相关项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严格的监管,使保洁员真正认识到其工作质量与医院环境、医院感染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性,从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及要求.

    作者:陆美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奇异变形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奇异变形菌385株,采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3年的变迁情况.结果 分离到的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率高为100.0%,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匹美、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90.0%;对呋喃妥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50.0%,头孢哌酮/舒巴坦为0.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升高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奇异变形菌分离率较高,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对某些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晓慧;王银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门诊检验采血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门诊检验采血人员手卫生状况,加强洗手环节的管理,提高检验采血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 对采血操作前、后的检验人员的手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整改前对门诊检验采血人员于进行采样检测共80份,其中有41份检出细菌,23份样本细菌数超标,手卫生合格率为43.8%;共检出细菌62株,其中致病菌8株;检验采血人员手卫生状况差与手卫生知识认识不到位、洗手设施不完善、监督不力相关,实施干预措施后,检验采血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提高到79.7%,洗手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加强门诊检验人员手卫生监管,能有效提高门诊检验采血人员手卫生的合格率和洗手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蒋乾坤;梁曼莉;李线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9月-2011年3月5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利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经回访均完全缓解,缓解率为100.0%;其中29例占51.8%连续4年未复发,16例占28.6%连续3年未复发,11例占19.6%连续两年未复发;使用激素治疗共56例,持续缓解时间(5.5±0.7)个月;使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共56例,持续缓解时间(9.5±0.8)个月;使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共33例,持续缓解时间(8.0±0.7)个月;使用激素+雷公藤治疗共25例,持续缓解时间(7.5±0.6)个月;使用激素+来氟米特治疗共56例,持续缓解时间(38.5±12.0)个月;使用激素+来氟米特治疗持续缓解时间明显长于其他药物治疗者.结论 来氟米特能够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次数,减低感染率,延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持续缓解时间.

    作者:吴金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病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约物.方法 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6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痰液标本54株,占90.0%,尿液等其他标本6株,占1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低为5.0%、其次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6,7%、环丙沙星为26.7%、头孢哌酮/舒巴坦为28.3%,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96.7%.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监测.

    作者:卢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2010年1-12月出院的1683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01例,10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6.0%,例次感染率6.1%;下呼吸道感染多为81例占78.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9.6%,革兰阳性球菌占16.1%,真菌占4.3%,分布多的3种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1.5%、17.2%、16.1%.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丽华;童瑞琦;谢家政;李燕;吴群;曹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的零风险管理

    我院自2010年7月将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针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取得良好效果.1 儿科外来器械的特点与质量风险因素1.1 特点 儿科手术器械因儿童的生理特点,数量繁多,形状小巧复杂,精密度高,各种器械多关节、缝隙;齿槽、钩纹;细孔、管腔等,这些专科特色很强的器械无疑增加了清洗处理的难度.

    作者:高宇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骨科病房患者常见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

    目的 了解骨科病房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08版判断结果.结果 73株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6株占63.0%,革兰阳性球菌22株占30.1%;革兰阴性菌中含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是主要菌种;大多数病原菌耐药性高,假单胞菌属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5.6%,其次头孢他啶为11.1%,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7.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100.0%敏感,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37.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2.4%.结论 条件致病菌成为骨科病房中主要的分离菌株,革兰阴性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耐药率高,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苏伟;王起印;赵永新;王宏伟;刘晓谭;高义斌;宋君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合并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1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13.5%,以下因素患者的感染率为:年龄≥60岁为15.2%、手术时间≥4h为25.0%、术前放疗患者为40.0%、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为16.3%、喉返神经损伤为80.0%、术后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为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镇痛情况均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林晓铭;池闯;刘瑜;谢德耀;蒋成榜;郑亮承;孙成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有关防护的概念、安全操作行为及报告等问题.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针刺伤情况调查表,随机对医院130名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护士中有118名在近1年曾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90.8%,其中有67.9%被污染针头所刺伤,16.0%被有血液传播性疾病患者使用过的针头刺伤;而针刺伤发生时的操作环节主要集中在输液完毕拔针、药物配制和处置医疗废物时,分别达到41.1%、21.7%和21.7%;护士在操作时戴手套率仅为13.6%,在刺伤后向上级报告的占39.8%.结论 临床护士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对护士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针器废弃物的管理,避免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陈火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与临床治疗

    鲍氏不动杆菌(AB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主要发生在病情严重的住院患者,如肺炎、菌血症、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脑膜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为非发酵糖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表面,由于其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可在环境中长期存活.根据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数据(NNIS)和中国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ABA在医院感染中占第4位,成为仪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另一重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

    作者:习慧明;姚彬;徐英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探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监控措施.方法 对2010年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株数以及耐药性,并对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结果 全年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87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菌株构成比为31.2%;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全院未发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暴发和流行.结论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数较多,耐药率较高,应该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郑金鼎;王予川;杨怀;徐艳;牟霞;罗湘蓉;袁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科门诊留观室医院感染隐患及干预措施

    目的 调查、了解儿科门诊留观室医院感染的隐患,进一步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干预措施.方法 调查医院儿科门诊留观室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结果 门诊及留观室的医师缺乏较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儿科门诊留观室空气质量差、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薄弱、手卫生重视不够、抗菌药物的不规则使用等方面存在着医院感染隐患.结论 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注重消毒、隔离与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以达到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田茂强;任洋;姚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的送检情况进行比较,为提高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前1周对各科室感染管理联络员进行培训,完善病历及病原学检查,以床旁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974例,实查973例,实查率为99.9%;发生医院感染74例,感染现患率为7.6%,社区感染88例,感染率为9.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微生物检验送检率为30.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47.2%.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促进抗菌约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邢亚威;杨兴肖;刘志广;王媛;陈俊卓;贾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