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奇异变形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

王晓慧;王银存

关键词:奇异变形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奇异变形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奇异变形菌385株,采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3年的变迁情况.结果 分离到的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率高为100.0%,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匹美、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90.0%;对呋喃妥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50.0%,头孢哌酮/舒巴坦为0.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升高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奇异变形菌分离率较高,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对某些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骨科手术患者580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0例,观察组Ⅰ类手术术前30~60 min,用头孢替安,静脉滴注,手术时间>3h追加一剂量;Ⅱ类手术术前、术中同Ⅰ类手术,术后静脉滴注头孢替安,1次/8h,共3次;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应用头孢替安静脉滴注,2次/d,连续3~5 d.结果 观察组术后病率11.0%、退热时间(5.88±2.56)d、切口感染2.8%与对照组的12.1%、(5.65±2.67)d、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5.18±6.56)d,短于对照组的(19.89±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前应用单剂、术后短时问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桂枫;胡定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特殊抗菌药物的用约金额、科室分布、用药频度(DDDS)、审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量较大;头孢吡肟存在严重的超量;呼吸科与ICU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与金额高;抗真菌药人均费用高;头孢吡肟的分级管理较差.结论 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和分级管理进行干预.

    作者:王长江;杜鹏飞;涂厉标;王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笔者通过多年病房管理,对医院感染及预防控制的认识总结如下.1 加强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病区建立医院感染小组,护士长任组长.负责贯彻执行各项规定、监管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质量考评标准.每月定期检查、考核、量化评分,对监测不合格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奖罚制度.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的重要环节,清洗质量是消毒灭菌的重要保证,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实现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至关重要.1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开展培训,对用后的再生器械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与扩散,防止附着在再生器械血液、体液于结而影响清洗质量.

    作者:张飞云;李莹;王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嘉兴地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回顾性研究

    目的 对嘉兴地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6年来医院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率及药敏率,药敏试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FUNGUS3真菌药敏试剂条.结果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从无到有,6年共分离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14例,自2006年起开始分离到,2007年以后呈逐年增加趋势,2010年占总分离率的0.60%;感染者年龄1月龄~89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区分布以ICU为主,占32.07%,其次为手足外科占16.30%、儿科占9.78%、脑外科占8.70%、烧伤科占8.15%等;标本分布中以尿液、分泌物、导管、血液居多;药敏试验共82例,对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药敏结果显示,除1株对伏立康唑耐药外,其余均敏感.结论 及时监测医院中病原菌,对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国蓉;吴晓燕;倪侃翔;陈松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龟脓肿分枝杆菌引起关节感染1例

    患者,男,62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钝痛,伴局部肿胀,以左膝骨性关节炎入院.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膝关节腔清理、滑膜骨赘切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5d,开始间断发热,高体温39℃,关节液培养无菌生长,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仍间断发热.择期行左膝关节腔清理,感染灶清除术.术后进行关节液培养,进行革兰染色:革兰阳性杆菌;抗酸染色:抗酸阳性杆菌,呈分枝状;转种萨布罗培养基,24 h即可出现淡黄色的菌落,初步报告非结核分枝杆菌,测序结果为龟脓肿分枝杆菌.

    作者:郭玲;叶丽艳;赵强;杨继勇;罗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应用抗菌药物原则的探讨

    急诊医师要面对感染合并发热的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其发病急、病情复杂,在短时间内要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往往非常困难,就此问题,报道如下.1 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与观念急诊科医师每天要面对具有发热症状的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等急症患者,要求急诊科医师了解各种疾病诊断及抗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具备快速、准确地判断及果断地处置能力,切不可对所有发热患者均简单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郭晓东;刘鹰;孙鲲;马立芝;刘亚华;王立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 医疗废物的分类其类别:(1)病理性废物:手术中产生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作者:吕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供应室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小型供应室落实卫生部3项强制性管理标准的新模式,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有效规避医疗风险.方法 制定一整套精细化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通过检查检测和临床调研无菌物品使用情况,评价精细化管理在供应室管理中的作用.结果 清洗后物品质量一次合格率>98.0%;灭菌后物品抽检细菌培养合格率、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检测合格率、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临床无菌物品过期率由原来的1.0%下降至0.2%.结论 供应室管理精细化,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无菌物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田昭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的送检情况进行比较,为提高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前1周对各科室感染管理联络员进行培训,完善病历及病原学检查,以床旁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974例,实查973例,实查率为99.9%;发生医院感染74例,感染现患率为7.6%,社区感染88例,感染率为9.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微生物检验送检率为30.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47.2%.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促进抗菌约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邢亚威;杨兴肖;刘志广;王媛;陈俊卓;贾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病区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执行情况,针对现状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及保洁质量.方法 抽取病区保洁员40名,通过内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保洁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执行情况,对培训、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保洁员的系统培训及督查考核,规范保洁员的管理,能有效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率、执行率和职业安全防护能力,从而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及职业暴露的发生,被调查的病区保洁员相关项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严格的监管,使保洁员真正认识到其工作质量与医院环境、医院感染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性,从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及要求.

    作者:陆美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预防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预防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1年6月在医院进行胸部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吸氧,将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创通气率及术前、术后1、3h的PaO2、PaC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创通气率均为3.3%,均低于对照组的16.7%、10.0%,术后1、3h的PaO2、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存预防胸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明显,并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

    作者:陈达;徐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2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WalkAway 96 PLUS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4月临床分离的12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及分布.结果 收集的12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6.8%、30.6%、12.1%和9.7%;12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科室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占70.2%;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标本占89.5%.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重症监护病房痰液标本中常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上应根据约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魏绪廷;孙启英;刘广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调查与对策

    随着通讯设施的发达,手机已成为重要而普及的通讯工具,医务人员由于环境及条件限制,接打手机时很不注意清洁操作,因此成为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但对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调查研究甚少,笔者通过对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的监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柴红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方法 选取H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使用特治星(4.0g哌拉西林+0.5g他唑巴坦,8∶1的配比)和佐朋(1.0g哌拉西林+0.25g他唑巴坦,4∶1的配比)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安全性与经济学效果.结果 特治星组与佐朋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7%、8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3%、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特治星组与佐朋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3.3%,日均治疗费用分别为(360.5±60.8)元、(192.0±42.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佐朋与特治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相当,但佐朋的剂量更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日均治疗费用更低、更符合用药经济学原理.

    作者:姜建洋;田明庆;陆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肠埃希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以ATB仪器检测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PCR技术扩增大肠埃希菌中的qnr基因.结果 qnr阳性菌株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qnr阴性菌株;PCR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中qnr基因的检出率为24.0%;PCR阳性扩增产物DNA测序结果显示,产qnrB-4基因和qnrS-1基因菌株分别为35、7株,未检测到qnrA和qnrC基因;42株产qnr基因的菌株中,95.0%为产ESBLs菌株.结论 产qnr基因菌株在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已较为普遍,且绝大多数为多药耐药株,临床应重视此类菌株的出现.

    作者:郭美丽;潘孝勇;曾松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辅助生殖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意义

    目的 了解辅助生殖前患者感染性指标的存在状况,以制定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辅助生殖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苍白密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进行检测,并从年度、性别及年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8年结果,HBsAg、HBeAg、TP、HCV和HIV的阳性率分别为4.93%、0.96%、0.84%、0.37%和0.02%;各项指标阳性率均为男>女,并且HBsAg、HBeAg两个指标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sAg、TP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而且前者在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在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Be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结论 在辅助生殖前患者中存在各项感染性指标,并以HBV为主,女性HBsAg阳性率、男性TP阳性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男性HBeAg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通过检测,可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并达到优生目的,同时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邵明明;钱燕;许林波;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探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监控措施.方法 对2010年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株数以及耐药性,并对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结果 全年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87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菌株构成比为31.2%;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全院未发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暴发和流行.结论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数较多,耐药率较高,应该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郑金鼎;王予川;杨怀;徐艳;牟霞;罗湘蓉;袁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7-2010年柳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属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探讨2007-2010年柳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属的药物敏感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支原体属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07-2010年4年支原体属的阳性分离率为41.9%、46.0%、50.0%、53.9%,支原体属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的敏感性均>75.0%,为柳州地区临床首选治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结论 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张海琼;唐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放射科医院感染预防及管理措施

    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医院感染在加剧,医护人员必须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有的放矢有效控制医院感染.1 放射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由于放射科选址和布局的特点,加上门窗紧闭等诸多原因,使空气质量差;每天大量患者,检查室内的物体很容易被污染;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各种医疗废弃物未及时有效处理与各种侵入性操作所造成的污染.

    作者:唐钢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