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潘恬;许晓妹;何慧芬;程亚菲;葛玉英;费晓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医学科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2008年1月-2011年2月医院感染的3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SA检出357株,检出率为92.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98.6%,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率高,为100.0%.结论 重症医学科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及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ICU耐药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马步青;杨莹;潘金波;吴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护理人员每日需要接触和处理含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多种致病微生物的各种体液和分泌物,加之就医患者的增多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现对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所发挥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护理毕业生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实习期间,也是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工作者之一.笔者在2010-2011年招聘护理新员工,通过考核护理操作过程中现场观察的方法,记录护理毕业生手卫生的执行情况,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2010-2011年护理毕业生应聘人员1178名,其中本科936名,专科242名,应聘者分别来自浙江、江苏、安徽、武汉、上海、重庆、黑龙江、江西、北京、山东等省市高等护理院校.
作者:许瑛;沈慧珠;李君;陈芳;汤红鹰;周娟华;张兰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乌司他丁是从人尿液中提取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可调控炎性介质的水平,减轻各种炎症介质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向多脏器功能障碍发展.笔者选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作为检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作者:董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并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及保胆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率.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1月医院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组和保胆取石组,观察术后胆道感染的情况,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术无1例发生术后胆道感染(胆管炎),感染率为0;保胆取石手术55例患者中,6例发生胆道感染,感染率为10.91%,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在减少甚至避免术后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海;孙可望;孙国强;刘庭华;徐文卓;程林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56例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目标监测,对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抗菌药物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23.81%,其次为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34.92%~53.97%,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5.56%~100.00%;共检出34株耐亚胺培南PAE,3株泛耐药菌株.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VAP感染已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治疗应选择科学的联合用药方案;首选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作者:吴丽丽;王丽君;胡勤辛;沈世恩;于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所以,采用相关的措施处理及预防VAP是当今临床上一个重要的课题.我科在控制和预防VAP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 选择2010年1-12月入住呼吸科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35例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70.01±8.19)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重症肺炎6例,肺癌3例.选择2009年1-12月入住呼吸科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3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73.23±6.3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重症肺炎5例,肺癌3例,有机磷中毒1例.两组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在年龄、性别、病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海英;万晓蓉;张彩云;杜国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自2010年开始我科尝试制定供应室各项工作的操作步骤,依据管理规范将各种操作制定详细的操作要领和评分方法与标准,形成考试卷形式,便于护士对操作方法的掌握.现报道如下.1 资料供应室承担了全院各临床科室各类器械包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及无菌发放的全过程.每日高压灭菌两次,手工清洗器械50~100件次.现有护士7名,年龄29~48岁;本科1名,大专2名,中专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1名,工人4名.
作者:孙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谱的变化,为临床预防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标本,对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与社区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从351份标本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73株,分离率为20.8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性好,敏感率为100.00%;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5.65%、50.00%、26.09%,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41%、14.81%、22.22%、18.52%;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73.91%,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25.93% (P<0.01).结论 大肠埃希菌在肺炎患者中的分离率及耐药率较高,其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严重;对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应以预防为主,建立耐药监控体系,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朱锦宏;王瑶瑶;金小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预防与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急诊科医院感染的管理,我们对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急诊科的创伤患者3605例进行了前瞻性监测和回顾分析.1 对象与方法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605例创伤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2 结果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次调查3605例发生医院感染44例,感染发生率1.22%.2.2感染系统 44例感染系统分布及构成,其中,呼吸系统21例占47.73%,创面11例占25.00%,泌尿系统5例占11.36%,消化系统4例占9.09%,口鼻腔2例占4.55%,血液系统1例占2.27%.
作者:杨建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改革传统医院感染管理的模式,建立信息化的医院感染监控方法.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建立医院感染信息网上直报、抗菌药物监测管理、病原菌及药敏信息监测、目标性监测、信息反馈功能为一体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结果 实时、准确的医院感染信息,提高了感染控制的时效性,2009年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监控实施前平均漏报率为40.40%,2010年实施后平均漏报率为6.53%,漏报病例明显减少,医院感染报告、管理和控制的时效性、防控性增强,现患率调查的效率明显提高,有效地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的使用.结论 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了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效率.
作者:李超;闫洪泉;袁崇光;刘苏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针对新生儿的易感因素,加强了医疗、护理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病房感染,现报道如下.1 易感因素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使新生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胎龄越小或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的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病房内患儿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和侵入性操作多等为其共同特点,因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医护人员手是造成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滥用易导致菌群失调,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患儿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数可降低医院感染率;病房布局不合理、面积较小、床位多,也增加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吴慧杰;杨丽丽;尹建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选择2009-2010年出院病例,每月随机抽查各科室当月约10.0%的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应用及治疗用药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两年共监测出院病历5782份,使用抗菌药物434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75.2%,联合用药:单用3497例,占80.5%,二联用药804例,占18.5%,≥三联用药44例,占1.0%,特殊用药92例,使用率为2.1%;4347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治疗用药1873例,占43.1%,预防用药1893例,占43.5%,治疗+预防例581例,占13.4%;治疗用药病原学检查1331例,送检率为54.2%,特殊用药92例,特殊用药病原学检查90例,送检率为97.8%.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治疗用药病原学检查得到进一步改善;应加强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黄冠新;廖丹;莫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535例,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接种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3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共感染6种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24株,占60.56%,热带假丝酵母菌108株,占20.19%,啤酒假丝酵母菌42株,占7.85%,克柔假丝酵母菌36株,占6.73%;另有光滑假丝酵母菌18株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株;535株假丝酵母菌属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以及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5.51%、94.39%以及81.87%.结论 调查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感染菌株及其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姚慕崑;刘玮;高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以207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乙型肝炎(HBV)及丙型肝炎(HCV)感染率,研究HBV及HCV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肿瘤类别、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癌的HBV、HCV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高,分别为82.87%、6.71%和4.86%;45~55岁年龄段HBV及HCV单项感染率高,为22.26%、3.71%;而55~65岁年龄段HBV及HCV混合感染率高,为2.91%;肝癌及胃癌HBV和HCV单项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而肺癌及结肠癌HBV及HCV单项感染率男性低于女性,肝癌及结肠癌的HBV及HCV混合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肺癌及胃癌则男性低于女性.结论 肝癌的HBV、HCV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高;在HBV及HCV单项感染情况下,45~55岁年龄段感染率高并且男性高于女性.
作者:李晓阳;王金英;李致远;郑燕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以便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供应室护理质量.作为护士长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娴熟的技术水平及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为临床服务更加完善.现将人性化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陈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慢性重症脓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4月共26例慢性重症脓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其中12例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8例采用胸廓成形术,6例采用胸膜肺切除.结果 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康复时间14~68 d、平均28.7 d、脓腔全部清除,空洞消除、瘘口闭合,肺功能改善明显,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测定大肺活量为(38.8±4.87)%,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1.48±0.21)L,大通气量为(37.6±5.29)%,出院前上述3项值分别为(77.2±7.41)%、(2.62±0.47)L、(71.9±6.88)%.结论 对慢性重症脓胸要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李红晨;汪卫平;卢斌;韩连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集中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9年8月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医疗护理用具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拓展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频次,并分析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消毒供应中心不仅为临床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清洁用具,实现无菌物品的信息追踪,而且降低污染器械对诊疗环境的污染,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结论 集中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在为全院提供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萍;郭卫华;梁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共行中心静脉置管术112例,对其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中,2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6%;股静脉感染率为21.9%,稍高于颈内静脉的17.1%及锁骨下静脉的15.4%,然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10 d患者的感染率为11.5%,低于置管10~20、>20 d患者的17.4%及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1.6%,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疾病(P<0.05);中心静脉置管血流通畅患者感染率为17.9%,血流不通畅感染率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减少感染发生,首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部位,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要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作者:吕忠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脂肪酸气相色谱方法能否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同源性分析.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43株MRSA;分别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和脂肪酸气相色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43株菌有8个克隆;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结果,43株菌存在6个克隆,符合率仅32.56%.结论 在菌株同源性判断的准确性上与脉冲场电泳分型还有差距;脂肪酸气相色谱应用于MRSA的同源性分析仍需严谨.
作者:毛璞;吴松林;叶丹;单靖岚;林美仪;李常安;黎毅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