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霞;富秀玉;张莉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同期接受头孢吡肟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 223例次住院患者中共发生87例次医院感染,细菌培养共获得35株病原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头孢吡肟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疗效相当(P=0.655),三代头孢菌素组总有效率为55.56%,较前两组为低(P=0.034);各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高效、安全,可作为一线的经验性用药.
作者:化范例;邬扬炯;高松;李莹;袁轶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情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test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是否产生MBL,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在分离的18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碳青霉烯类的有54株(28.6%),其中产MBL的有13株(24.1%);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与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产MBL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因为之一,临床医师应参考微生物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崔巍;陈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为彻底清洁手术器械,提高医院手术器械清洗质量,防止医院感染.方法 选择手术窜的污染器械随机分为2组,采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分别设置1:100和1:200两种不同浓度多酶清洗剂对污染医疗器械进行处理,同时将STF器械清洗效果检测卡放入器械筐内与器械一起进入清洗程序,两种不同配比浓度多酶清洗剂清洗器械后,分别对手术器械的清洗过程进行检测,目测STF检测卡是否有残留印记,判断清洗结果.结果 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内1:100多酶清洗剂清洗器械合格率为96.5%,明显优于1:200浓度组(合格率76.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28.9,P<0.01).结论 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清洗手术器械使用1:100多酶清洗剂可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保证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董薪;于秀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监测并分析南京地区2006-2009年中段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新依据.方法 采用VITEK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Rosco纸片法,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中段尿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2006-2009年的尿路感染仍然以细菌感染为主,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占42.3%~46.1%,有下降趋势;肠球菌属和真菌感染的比例有所升高,2009年分别升高至14.6%和12.7%;大肠埃希菌产ESBLs酶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从2006年的12.5%升至2009年的34.1%;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依然较高,对头抱菌素类的耐药率明显升高;肠球菌属在2009年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5.3%和3.0%;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高度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 定期监测和分析当地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变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贵玲;韩崇旭;曹艳;顾兵;梅亚宁;刘根焰;潘世扬;童明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淋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纸片扩散法检测86株淋菌对6种β-内酞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菌阳性菌株30株,占34.88%;淋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8.14%,75.58%,90.70%,93.02%,86.05%,94.19%;青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显著低于头孢呋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36,P<0.01);头孢呋辛的药物敏感性比头孢曲松的药物敏感性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头孢呋辛有5株耐药菌株;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淋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作者:刘明章;沈翠芬;吴原;张晓祥;王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眼科手术多数是在抵抗力很低、血管组织较少的眼球组织内进行,而且手术比较精细,一旦感染可造成失明.因此,加强眼科专科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陈艳;李娟;郑艳萍;何为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我科于2009年12月4日收治一对双胞胎早产极低体重儿,因为孕母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其孕母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等行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快速复苏,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隔离,由于消毒隔离方法得当,使其住院期间未传染上甲型H1N1流感和交叉感染,现将消毒隔离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长青;李文芳;万芳;王燕;柯琴;刘经芳;陈霞;吴庆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心血站垂直管理后,如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整体水平,保障血液安全.方法 以业务科(负责全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主导,通过允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的作用并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职工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大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物资等配备,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结果 全体职工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及医院感染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血液质量与输血安全得到保障.结论 实施科学管理,保证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英兰;孙森;闫慧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探讨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 将192例HAP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的167株病原菌中包括69株革兰阴性杆菌、58株真菌、40株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41.3%、34.7%、24.0%;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高,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 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真菌引起的感染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严重.
作者:杨运彩;刘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d内所有住院病例进行调查,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专职人员将所有的调查结果进行审核、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466例,医院感染16例,现患率为3.43%.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56.25%、上呼吸道18.75%,皮肤、口腔、术后切口、泌尿道均为6.2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14%,其中治疗用药占55.90%,预防用药占27.95%.治疗+预防用药占16.15%;一联用药占82.53%,二联用药占17.47%.结论 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有效,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马桂霞;富秀玉;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89株胆汁感染病原菌进行常规鉴定,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73例患者胆汁中分离出病原菌23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为72.96%,革兰阳性杆菌分离率为24.89%,胆汁感染中除了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0%,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敏感率为100.00%,屎肠球菌对氯霉素、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以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胆汁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可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梅莉;唐志华;肖幸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近两年来我们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为导向,将其应用于工作中,较好地控制了医院感染:(1)制定标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办、科室院感控制小组三级网络组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并针对各科室重点环节的特点,将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和要求展开、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熊艳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洁净手术室内使用的干置无菌持物钳的保存时间.方法 选择医院在百级、万级和30万级洁净手术室使用的干置无菌持物钳各80把为研究对象.分别在4、6,8、12 h 4个时间点采样,并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在百级、万级和30万级洁净手术室使用的干置无菌持物钳12、8、6 h组分别与4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级别洁净手术室内使用的干置无菌持物钳保存时间应当有区别,在百级、万级和30万级洁净手术室内使用的干置无菌持物钳分别可以保存12、8、6 h.
作者:王志成;黄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近年来艾滋病(AIDS)疫情在我国发展迅猛,AIDS患者数急剧增加.我们麻醉工作者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或疑似病例.现报道1例AIDS患者股骨切开内固定术的麻醉措施.
作者:郑向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救护车及车载器械易受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污染,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切断造成急救患者感染的各个环节是急救过程中控制医院感染的首要任务.
作者:李建华;李秀花;付玉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荆州市性病高危人群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T2支原体试剂盒对2671例性病高危人群进行Uu培养和药敏试骏.结果 Uu检测阳性率49.0%,Uu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很高,分别为100.0%,100.0%,98.5%,Uu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低(环丙沙星14.5%,氧氟沙星36.00%);Uu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在69.0%~90.9%.结论 Uu在性病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且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作者:易光明;雷鸿斌;黄娥;段六生;范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一种易于控制交叉感染的台式压脉带.方法 用金属支架支撑压脉带,使被压脉者的手臂悬空于操作台面>70 mm,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的一次性隔离纸巾衬挚于压脉带与被压脉者的手臂之间,用气体供给装置提供适宜压力进行静脉穿刺.结果 台式压脉带在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的血液标本采集处共试用6 d,实施静脉穿刺786例,操作安全、方便、快捷.结论 此压脉带改变了传统上肢静脉穿刺的压脉方式,省去静脉穿刺时的枕垫,实现多人共用一条压脉带,不仅满足了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还避免频繁更换老化的橡胶止血带,节省消毒液,有利于环境保护.
作者:姚振国;王振良;范秋连;周剑涛;张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试验依据.因此,应做好微生物的质量控制.1:加强人员素质培养从事微生物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广泛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等的学习和专业化实验技能的培训.还需通过各类培训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在人员配备,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内应至少有1名经严格训练并长期从事于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全面负责实验室工作.
作者:李巧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综合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综合ICU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2008年11月-2009年10月患者感染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患者1082例,发生医院感染77例,106例次,感染率为7.12%,例次感染率为9.80%;导尿管插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3.7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1.35‰,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21.66‰.结论 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高,应加强引起感染相关因素控制.
作者:林江;刘淑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医院感染应急处理的管理经验,为医院感染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用危机管理理论应急处理46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果 医院在此次医院感染的事件中化险为夷,使原来要求赔偿400万元降低至25万元,医院的损失降到了低程度,所有患者均满意出院.结论 医院感染的应急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仍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周先蓉;曾令蓉;熊昌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