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光明;雷鸿斌;黄娥;段六生;范文
目的 分析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真菌性败血症的感染因素,探讨控制感染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7-17日集中出现的感染病例,对其临床特征,病原学检查结果、侵入性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等进行研究,采取多科合作、启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控制真菌性败皿症感染在病室内流行.结果 同期NICU内真菌性败血症感染罹患率为5.43%,真菌均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引起感染高危因素有早产、原发疾病、免疫力低下、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侵人性治疗等;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后,所有感染病例均痊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NICU真菌性败血症感染属局部暴发流行,早期发现、从各个环节予以分析、早期开展经验性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李晖;钟巧;高晓玲;王晨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眼科手术多数是在抵抗力很低、血管组织较少的眼球组织内进行,而且手术比较精细,一旦感染可造成失明.因此,加强眼科专科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陈艳;李娟;郑艳萍;何为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更换集尿袋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561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279)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对照组(n=282)每天更换集尿袋,比较集尿袋更换频率对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分别为3.78‰和2.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严格执行预防尿路感染的各项措施同时,保持导尿管和集尿系统密封不打开前提下,将集尿袋更换时间由每日1次延长至每周2次,不会显著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左亚沙;罗盛鸿;杨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调查、报告和应急处理能力.方法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及时准确地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果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结论 从根本上防止并杜绝恶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医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儿科病房2008年7月-2009年6月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3%,胃肠道医院感染居感染部位之首;轮状病毒是导致医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年龄以6月龄~1岁易发生胃肠道医院感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是胃肠道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住院时间长与胃肠道医院感染的机会呈正相关.结论 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监测重点是胃肠道感染;重点监测的易感人群是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防止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郭子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时野战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方法 临时组建野战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工作,必须把握环境要求、启用前的准备、卫生标准、消毒要求,人员管理、物品管理、特殊感染的预防控制处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要点.结果 系统、规范的工作模式有利于野战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实.结论 加强野战手术室感染控制对于在灾难环境下做好医疗防护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龚珊;张丽华;李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8-2009年住院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检索,对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阳性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平均43.8 d,患者病情均较重,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00%,碳青霉烯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7.9 d,敏感抗菌药物只有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00%,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95.24%,中敏率为4.76%.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做好多药耐药菌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与督查,做好手卫生,是控制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冯堃;姚源;黄伟;高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铜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双纸片协同试验及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ESBLs,根据NCCLS 2005年判断标准分析结果.结果 从790株阳性标本中检出产ESBLs菌株275株,总检出率为34.8%,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 177株,肺炎克雷伯菌98株,检出率分别为22.4%和12.4%;产酶菌株对头孢菌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大多耐药,而对哑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性好.结论 ESBLs产酶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及时监测产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作者:姚毅;严谦;严仔敦;赵凯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综合ICU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分析氧气湿化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防范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感染、非感染患者使用后和安装未使用共3组氧气湿化瓶标本和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常见细菌的耐药率.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率分别为86.79%和79.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装未使用组(3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氧气湿化瓶和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64.81%和75.38%,两者的细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湿化瓶之间的细菌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培养的细菌耐药率远高于氧气湿化瓶培养的细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氧气湿化瓶污染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定期更换氧气湿化瓶对于防治因其导致的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荆伟丽;杜春燕;毛桂杰;傅蓉;张倩;赵振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医院感染应急处理的管理经验,为医院感染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用危机管理理论应急处理46例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果 医院在此次医院感染的事件中化险为夷,使原来要求赔偿400万元降低至25万元,医院的损失降到了低程度,所有患者均满意出院.结论 医院感染的应急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仍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周先蓉;曾令蓉;熊昌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阿萨希毛孢子菌系毛孢子菌属中的一种,为酵母样真菌.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等的应用,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数量日益增多,近来发现阿萨希毛孢子菌是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的免疫受损患者和新生儿的条件致病菌.本例导致肝胆系统损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永红;郭学青;李雪莲;夏梦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肿瘤患者因疾病本身以及反复多次化疗,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笔者为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现将351例感染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支彩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淋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纸片扩散法检测86株淋菌对6种β-内酞胺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菌阳性菌株30株,占34.88%;淋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8.14%,75.58%,90.70%,93.02%,86.05%,94.19%;青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显著低于头孢呋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36,P<0.01);头孢呋辛的药物敏感性比头孢曲松的药物敏感性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头孢呋辛有5株耐药菌株;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淋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作者:刘明章;沈翠芬;吴原;张晓祥;王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2003-2008年我科先后从1例住院诊断为陈旧性肺结核和1例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液中培养分离出星形奴卡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近些年,随着呼吸道病毒感染如SARS、甲型H1N1流感在局部地区或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病毒感染对肺部的损伤,特别是造成肺的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研究证实,许多肺纤维化患者在病变初始均有病毒感染史,提示病毒感染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1],某些治疗因素还可促进或加速其发生.为进一步了解病毒感染所致肺纤维化发生机制,有效加强其防治,笔者对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建民;刘政;刘珊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老年医院血流感染患者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感染史(OR=14.075),白蛋白<35 g/L(OR=4.155)、血精>6.1 mmol/L(OR=3.459)、中性粒细胞<2.0×10-9/L(OR=7.417)、中心静脉置管≥14 d(OR=100.465)是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石娜;徐卫;章虹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肿瘤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近3年抗菌药物的发放记录,每年随机抽取并抽查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1500份.结果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抗菌药物销售总金额在全院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构成比分别为5.2%、5.0%、4.9%,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品种销售金额排名和用药频度排名前10位的主要为β-内酰胺类;全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依次为31.9%、34.7%、35.7%;抗菌药物单一使用率>79.0%;治疗用药中,药敏用药率约为32.0%.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较为合理,但在临床用药选择上有不妥之处,建议在使用前应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此来调整用药并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制度.
作者:刘孟娟;周陈西;王增;毛彩萍;翁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荆州市性病高危人群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T2支原体试剂盒对2671例性病高危人群进行Uu培养和药敏试骏.结果 Uu检测阳性率49.0%,Uu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很高,分别为100.0%,100.0%,98.5%,Uu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低(环丙沙星14.5%,氧氟沙星36.00%);Uu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在69.0%~90.9%.结论 Uu在性病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且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作者:易光明;雷鸿斌;黄娥;段六生;范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常用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疾病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医院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PM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结果 319株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9.8%;鲍氏不动杆菌占30.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0.3%;其他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占9.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13.2%和13.5%;3种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其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已普遍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多药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陈国强;曹华英;陈格林;姚振国;李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的试验依据.方法 对医院尿路感染老年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 195株大肠埃希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ECO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91.3%)、头孢唑林(87.2%)、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70.3%)耐药率高,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堵南敏感率为100.0%,对含酶抑制剂复合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单剂型同种抗菌药物.结论 大肠埃希菌已产生了多药耐药性,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
作者:常勇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