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调查分析

冯堃;姚源;黄伟;高玲

关键词:产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8-2009年住院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检索,对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阳性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平均43.8 d,患者病情均较重,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00%,碳青霉烯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7.9 d,敏感抗菌药物只有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100.00%,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95.24%,中敏率为4.76%.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做好多药耐药菌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与督查,做好手卫生,是控制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的试验依据.方法 对医院尿路感染老年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 195株大肠埃希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ECO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91.3%)、头孢唑林(87.2%)、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70.3%)耐药率高,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堵南敏感率为100.0%,对含酶抑制剂复合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单剂型同种抗菌药物.结论 大肠埃希菌已产生了多药耐药性,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

    作者:常勇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病原性真菌的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选择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假丝酵毋菌属;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197例假丝醉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5种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位,占75.15%,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占9.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5.6%,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均占5.1%;5种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均为100.0%,对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4%~22.3%.结论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病原真菌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重视假丝酵母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作者:袁学华;陈秀兰;罗卉丽;田方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子宫腔吸引管五步清洗法的研究

    目的 改进子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提高清洗、干燥质量.方法 将子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A、B、C组;A组采用五步清洗法,多酶浸泡,专业刷刷洗,高压水枪冲洗,超声波多酶清洗,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清洗;B组采用四步清洗法,按A组的前4个步骤清洗,再用普通方法漂洗、消毒、润滑、干燥;C组采用三步清洗法,多酶浸泡,专业刷刷洗,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清洗;目测洁净程度和潮湿程度.结果 A、B、C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6.02%、85.96%、85.09%,A组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干燥合格率分别为:99.66%、91.23%、99.53%,A组和C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按程序综合运用多酶浸泡、专业刷刷洗、高压水枪冲洗、超声波多酶清洗、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清洗5种清洗方法,对提高子宫腔吸引管清洗、干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金凤;冯章伶;王春玲;卢红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儿童患者血培养分离人苍白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儿科病房患儿人苍白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依据CLSI 2008规则判断结果.结果 人苍白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00%、100.00%、93.93%、90.91%.结论 人苍白杆菌可引起血流感染,检出率呈逐年增多趋势,该菌所致感染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段纯;朱岩;李素丽;龙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集中处理外来手术器械控制外科感染的调查

    目的 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保证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将外来手术器械集中处理,制定有效科学的处理流程,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外来手术器械处理情况.结果 器械公司业务员分散处理时手术部位总感染率为0.58%,供应室集中处理后手术部位总感染率为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结论 通过强化规范处理流程及监测、质量追溯管理,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安全,是控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商玲;初玉云;李冰;陈美英;范静;康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质谱在乳腺癌血清蛋白组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初步探讨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和2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52名健康人血清,采用弱阳离子交换型(WCX)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各血清标本获得蛋白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找出差异蛋白,再用Biomarker Patterns建立诊断模型;扩大样本量,通过盲法分析进一步验证诊断模型.结果 初步筛选出6个差异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立由3164、3403m/z两个差异蛋白峰组成的乳腺癌诊断模型,其敏感率为90.0%,特异性为93.3%;扩大样本盲法验证结果其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90.9%;另外2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有21例可以检出.结论 由两个差异表达蛋白及其特定组合构成的诊断模型可以区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人.

    作者:颜怀军;郑智国;孟旭莉;丁小文;许沈华;陈斌;许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术器械喷雾润滑的效果观察及成本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喷雾润滑的效果以及使用成本分析.方法 38个器械包按包种类平均分成两组,随机编号为A组和B组,A组器械清洗、烘干后采用1:10的润滑防锈剂溶液浸泡润滑;B组器械清洗、烘干约15 rain直接用1:10的润滑防锈剂溶液喷雾润滑;观察两组清洗合格率、3个月累加的生锈率以及每月平均费用.结果 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和生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器械润滑防锈每月的平均费用A组为6252元、B组为917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喷雾润滑可达到满意器械保养效果而且能明显降低器械润滑防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倪乐丹;张丽萍;徐海丽;郑淑智;徐姜涛;章敏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60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的分离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评价结果.结果 260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问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0.4%,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哑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5.0%.结论 医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流行.

    作者:吕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观察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30例颈髓损伤患者分为呼吸训练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肢体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冶疗组患者增加呼吸操训练2次/d,连续训练1个月,比较训练前后肺部感染、肺通气功能.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6.67%、40.0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髓损伤患者经过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美红;顾旭东;徐学青;时美芳;姚云海;金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09年12月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32例患者共发生尿路感染126例,发生率38.0%;共分离病原菌147株,革兰阴性杆菌93株,占63.3%,革兰阳性球菌42株.占28.6%,真菌12株,占8.1%;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尿路感染与原发病导致尿液滞留、留置尿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结论 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控制留置导尿时间,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和加强术后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施娟娟;钱小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尿病足感染葡萄球菌属临床及耐药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精尿病足感染(DFI)创面分离的葡萄球菌属临床及耐药特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从医院277例DFI溃疡中分离出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及48株表皮葡萄球蒲(SEP),总结132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耐药菌与下肢血液循环及溃疡深度(Wagner分级)间的关系;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耐药特点.结果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及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中分离自缺血性和Wagner3、4级溃疡的菌株所占比例均高于单纯神经性和Wagner1,2级溃疡;与MSSA相比,MRSA更多分离自Wagner3、4级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SAU、SEP中多药耐药菌分别占60.7%和72.9%,MRSA、MRSE分别占SAU与SEP的27.4%、33.3%,均为多药耐药菌;MRSA、MRSE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均>75.0%;MRSE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81.3%)比MRSA(34.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SA、MSSE对青霉素G、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均>6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耐药葡萄球菌属多见于合并深部溃疡和下肢血运差的患者,DFI中葡萄球菌属多药耐药问题较严重,及时进行正确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及播散.

    作者:丁群;李代清;冯书红;王鹏华;褚月颉;孟树优;孙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控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方法对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作用.方法 将2008年入住ICU患者设为对照组,仅落实医院相关医院感染制度防范VAP发生,2009年入住ICU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失效原因列为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子,分别是呼吸机管理及应用、吸痰操作规范程度、手卫生落实、病房管理与病床周转率等,针对每一项风险进行FMEA管理,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结果 2008年VAP发生率为40.12%,2009年的VAP发生率为19.27%,两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年每季度VAP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发生率低为第四季度,仅为8.69%.结论 ICU应用FMEA能有效控制VAP发生.

    作者:冯雁;姚小红;周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

    目的 总结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方法,保证灭菌物品质量的安全.方法 通过完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的方法,保障灭菌质量.结果 通过近年来严格注重环节监测,保证临床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了物品的无菌保障水平.结论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有灭菌时间短、灭菌后物品干燥、损害轻微、灭菌彻底等优点而被各级医院广泛采用,而有效的灭菌效果的监测是保证灭菌物品质量的安全.

    作者:王晶晶;叶素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胆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胆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89株胆汁感染病原菌进行常规鉴定,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73例患者胆汁中分离出病原菌23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为72.96%,革兰阳性杆菌分离率为24.89%,胆汁感染中除了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0%,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敏感率为100.00%,屎肠球菌对氯霉素、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以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胆汁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可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梅莉;唐志华;肖幸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再生医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与管理

    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5月,对再生医疗器械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管理,为临床科室提供无菌器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效果满意.

    作者:李江涛;李礼;蔡得芳;吴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耐碳青霉烯酶鲍氏不动杆菌(CRAB)之间的同源性,了解有无流行暴发以及流行变迁.方法 对医院2007-2008年以及2005年上半年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CRAB复活后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同源性.结果 PFGE方法分析发现,2007-2008年所复活的63株细菌中共有A、C-L等11种基因型,主要为流行株C和流行株E,各有20株,各占31.7%;此时期,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分离的25株CRAB主要来源于流行株C(72.0%),该病区中流行株C早分离于2007年12月,之后在2008年引起持续而频繁的感染;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分离的细菌以流行株G1为主(40.0%),呼吸科病房及留院观察室均以克隆株E为主;SICU 2005年2-6月分离的CRAB有A和B两种基因型,以流行株B为主,占80.0%;克隆株A首次分离于2005年2月的SICU的痰标本.之后(2007-2008年)在所研究的各个病区同断出现.结论 近两年医院CRAB主要的PFGE基因型为流行株C和流行株E,克隆株G1和克隆株E可引起暴发流行;同一克隆株可在同一病房内发生交叉感染从而引起流行暴发;流行相关的克隆株可在病区长期生存,从而引起病区内持续感染,需要积极采取感染控制措施;与2005年相比,近两年SICU中的主要流行株由克隆株B变为克隆株C,推测同一个病区的流行基因型可能存在流行变迁.

    作者:陈海红;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陈雪华;周春妹;高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胰岛素加贴膜对糖尿病感染伤口的疗效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表浅组织及皮肤感染采用胰岛素注射液伤口换药加贴新鲜鸡蛋内膜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伴浅组织及皮肤感染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液局部用药进行伤口换药,伤口长平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对伤口贴新鲜鸡蛋内膜,贴新鲜鸡蛋内膜后伤口不再换药,直至痊愈.结果 组内比较,观察组糖尿病伴软组织及皮肤感染患者的伤口总体愈合检验值t=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愈合检验值t=1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注射液用于糖尿病软组织及皮肤感染伤口换药加伤口贴新鲜鸡蛋内膜对伤口愈合十分有效.

    作者:耿爱花;李培秀;孙充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做好基层医院微生物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是获得准确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试验依据.因此,应做好微生物的质量控制.1:加强人员素质培养从事微生物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广泛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等的学习和专业化实验技能的培训.还需通过各类培训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在人员配备,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内应至少有1名经严格训练并长期从事于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全面负责实验室工作.

    作者:李巧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因其生理特点,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之一.自2008年以来,我科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新生儿病房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萍;辛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合理使用一次性物品预防内镜室医院感染

    目的 合理使用一次性物品可有效控制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诊疗质量.方法 对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区域和项目.结果 一次性物品使用得当可降低内镜室交叉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 合理使用一次性物品足确保内镜安全诊治的需要.

    作者:赵丽霞;殷积美;王晓芬;于洪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