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梅毒感染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王强;凡瞿明;汪光蓉;何兰;程吉兵;杜娟;毛明;张国元

关键词:梅毒, 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IgM抗体, 相关性
摘要:目的 通过对梅毒感染人群血清学检测项目之间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评价梅毒感染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化学发光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梅毒特异性抗体(Anti-TP)和特异性IgM抗体(TP-IgM)进行半定量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对梅毒非特异性反应素滴度进行检测,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之间以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0例Anti-TP阳性病例中,TP-IgM阳性占26.82%,TRUST 阳性占54.14%;TP-IgM阳性病例中,88.18%TRUST 阳性,Anti-TP index≥10.01同时TP-IgM阳性的病例中,95.87%的病例TRUST阳性;相关性分析发现TP-IgM和TRUST滴度与Anti-TP之间及TRUST滴度与TP-IgM之间明显相关,而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与感染者年龄无关.结论 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在评价梅毒感染情况时应充分对比分析3项结果之间的关系.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抗菌药物外排泵基因adeB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9种AMEs基因、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抗菌药物外排泵基因adeB.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4种AMEs基因:aac(3)-Ⅰ 11株为55.0%、aac(6′)-Ⅰb 12株为60.0%、ant(3″)-Ⅰ15株为75.0%、aph(3′)-Ⅰ15株为75.0%,抗菌药物外排泵基因adeB 17株为85.0%,其余7种基因未检出.结论 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株检出的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率较高,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未检出,抗菌药物外排泵基因adeB阳性率高;在氨基糖苷类耐药株中抗菌药物外排泵基因adeB检出率高.

    作者:童辉;蒋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的效果及评价

    目的 应用二氧化氯自然挥发法消毒医院病房的空气,以提高病房空气质量,降低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同时监测和评价消毒效果.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每间面积<30 m2病房角落里放置3个挥发容器,容器内加入水150 ml+二氧化氯消毒剂250 mg,通过二氧化氯持续自然挥发消毒病房空气,并对病房空气进行检测.结果二氧化氯的持续作用,可杀灭悬浮在病房空气中的结核菌及病原微生物,合格率为98.0%;经持续监测,菌落数低于卫生部的标准;消毒效果满意.结论应用二氧化氯自然挥发进行医院病房空气消毒,其消毒效果可靠.

    作者:唐萍;王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梅毒感染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梅毒感染人群血清学检测项目之间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评价梅毒感染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化学发光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梅毒特异性抗体(Anti-TP)和特异性IgM抗体(TP-IgM)进行半定量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对梅毒非特异性反应素滴度进行检测,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之间以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0例Anti-TP阳性病例中,TP-IgM阳性占26.82%,TRUST 阳性占54.14%;TP-IgM阳性病例中,88.18%TRUST 阳性,Anti-TP index≥10.01同时TP-IgM阳性的病例中,95.87%的病例TRUST阳性;相关性分析发现TP-IgM和TRUST滴度与Anti-TP之间及TRUST滴度与TP-IgM之间明显相关,而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与感染者年龄无关.结论 Anti-TP、TP-IgM和TRUST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在评价梅毒感染情况时应充分对比分析3项结果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强;凡瞿明;汪光蓉;何兰;程吉兵;杜娟;毛明;张国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南昌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南昌地区4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用K-B法测定南昌地区临床分离的4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型,对扩增的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网上相似性检索确定其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 46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7%、52.2%、74.0%及76.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0%;有8株菌对10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46株鲍氏不动杆菌金属酶表型筛选试验均为阴性,PCR扩增后有32株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出 IMP、VIM、OXA-24基因;产OXA-23型鲍氏不动杆菌株对阿米卡星高度耐药.结论 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是南昌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因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可作为这部分菌株感染的治疗选择.

    作者:夏国际;张伟;宋宁燕;肖群;王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科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目标性监测

    目的 了解产科医护人员在HIV/AIDS孕产妇助产过程中的职业暴露情况和防护措施.方法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统一调查表格,对每名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医护人员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05年1月-2007年6月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3例,2007年7月-2009年12月未发生职业暴露,暴露率分别为5.8%和0,感染率为0,防护措施落实率100.0%.结论提高医护人员整体防护能力,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牢固掌握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方法,准确监测,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防护流程,是避免产科医护人员在HIV/AIDS孕产妇诊疗助产过程中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敏芬;彭根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等血清学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检测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医院收治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LN、AL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结果观察组HA、LN、ALT水平分别为(225.8±17.6)、(158.4±17.8)ng/ml及(88.1±11.5)U/L,对照组分别为(99.04±12.1)、(89.6±16.3)ng/ml及(25.3±6.4)U/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组间HA、LN、ALT与肝脏受损程度成正比(P<0.05),且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重度组LN、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等血清学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肝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指导依据.

    作者:江明凤;华肖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洗手依从性现状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研究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从而制定手卫生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查8个临床科室部分医务人员手污染现状,研究医务人员手携带病原菌的种类及性质,分析其污染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手细菌携带率为100.0%,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30.4%;携带的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变形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等.结论医务人员手部污染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理念教育,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对洗手的认知性和依从性,才能有效预防与控制由手传播的医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范文;黄娥;段六生;雷鸿斌;易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雾化室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而且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小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陪护较多,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容易发生交叉感染,雾化室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1)完善雾化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进行考核考评.

    作者:姜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脲支原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检测解脲脲支原体(Uu)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8例未经治疗的门诊就诊者和35例确诊为Uu感染的患者经抗菌药物应用两周停药1周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和培养技术进行Uu的检测.结果 278例首次就诊者经实时荧光PCR检测Uu阳性125例,阳性率44.96%,培养阳性113例,阳性率40.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确诊为Uu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后停药1周,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12例,阳性率34.29%,但病原体含量要远远低于用药初期,35例患者经培养阳性5例,阳性率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在判断是否存在Uu感染时要较培养法灵敏,对经抗菌药物治疗停药后判断是否治愈时培养法要较荧光PCR更为准确.

    作者:蒋新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妇科中心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率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22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采用液体培养法进行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522例标本中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为48.3%,其中Uu阳性率为36.6%,Uu合并Mh阳性率为11.3%,Mh阳性率为0.4%;支原体属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耐药率较低,对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Uu合并Mh混合感染的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单纯Uu感染患者.结论支原体属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已出现多药耐药菌株,及时有效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掌握支原体属的流行状况和耐药程度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蓉;谢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组人干扰素a-2b栓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a-2b栓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128例宫颈糜烂,实验室检查证明有HPV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泡腾片.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重组人干扰素a-2b栓的有效率为81.25%,甲硝唑泡腾片组有效率为5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2b栓治疗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用透析器存放方式的改进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于专用的柜中,分开放置,标识清楚.2010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改进复用透析器存放方式,减少了透析器转运、贮存及使用诸环节污染机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春燕;陈翠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2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变迁,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琼脂糖纸片扩散法.结果 3年共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520株,以痰标本为主,感染分布以ICU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低,分别为4.8%~21.1%和5.6%~28.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2.8%~34.4%.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利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后用0.5%聚维酮碘湿敷会阴切口的效果观察

    会阴切口缝合是产科经常实施的手术,而会阴切口感染和会阴切口裂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会阴水肿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 18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行会阴侧切术,于产后缝合侧切切口完毕后用0.5%聚维酮碘液纱布持续湿敷侧切切口2 h,效果满意.

    作者:张秀平;陈桂莲;朴桂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质量控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EO)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通过利用循证法开展人员培训,并应用于EO灭菌器的安装及质控灭菌物品的洁净度、正确选用包装材料及控制灭菌过程的EO气体浓度、温湿度和过程追溯,并通过对灭菌器运行的每锅次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对无菌物品定期进行无菌试验,综合评判EO的灭菌效果.结果 72锅次4835件物品的灭菌合格率100.0%.结论应用循证法可做好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的控制.

    作者:何惠燕;徐凤琴;李丽娇;古小玲;刘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浆膜腔非特异性积液细胞图文报告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浆膜腔非特异性积液细胞图文报告模式与临床诊断及积液生化结果之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非特异性炎症(A组)、非特异性间皮细胞脱落组(B组)和渗出性积液对照组(C组)的分析比较,确定浆膜腔非特异性积液细胞图文报告模式,并分析积液细胞图文报告及积液生化指标,以探讨其对临床浆膜腔非特异性积液诊断的价值.结果非特异性积液中性粒细胞均减少,C组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A组较C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有增多,B组间皮细胞比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者GLU明显高于A、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Pro、LDH、ADA显著高于A、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图文报告模式提示结核性积液为渗出性积液,为浆膜腔非特异性积液的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作者:周麟;吴茅;林慧君;盛增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治现状及展望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0%~40.0%.在这些尿路感染的病例中,有75.0%~80.0%是由留置导尿管所引起,称之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CAUTI作为一种良性疾病,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其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甚至可导致菌血症、败血症、脓尿症,增加病死率.另外,导致CAUTI的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其治愈带来了麻烦[1].所以,如何预防和治疗CAUTI成为了国内外医疗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袁望舒;刘忠良;张海娜;黄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县级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隐患及管理措施

    目的 调查县级医院检验科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调查分析县级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结果县级医院检验科的实验室布局、工作环境、生物安全防护设备方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无菌操作意识和工作习惯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规范之处.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重视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董华;陈红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清洗剂研究进展

    2009年4月1日,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明确指出: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而消毒和灭菌的前提是清洁,而只靠常水清洗是不够的,清水不能替代清洗剂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必须使用合适的清洗剂,恰当地使用清洗剂能保障清洗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医疗市场上的清洗剂分为5类:酶清洗剂、中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润滑剂.

    作者:徐文娟;蒋礼恒;李薇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危害及治疗方法.方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炎的同时积极控制糖尿病.结果血糖<13.9 mmol/L时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对已发生感染者,应控制血糖利于抗感染治疗.结论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同时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效果好.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