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陈红梅;王静
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真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病菌之一.正确诊断和检测真菌十分重要,真菌一般诊断检测方法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由于真菌感染的隐匿性,有时临检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难以达到目的,故必须选择病理活检特殊染色法才能正确诊断.
作者:曾秋林;李长如;陈灵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国2000年以来各地区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趋势.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质量合格文献,文献中的数据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种类肠杆菌科细菌菌株进行归类、计算和分析.结果共筛选文献68篇,经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种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0-2008年分别增长了18.4%、18.8%,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与产ESBLs检出率增加密切相关,而非产ESBLs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2005年来有增长趋势.结论 2000-2008年我国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耐药率的增长可能主要由产ESBLs菌的流行所致,其次同非产ESBLs菌耐药率升高有关.
作者:陈昭丽;张兴艳;李苌青;王广基;王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对策.方法以检验科工作人员为中心,分析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结果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检验科本身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危险因素.结论检验科的职业安全防护亟需得到重视,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综合考虑改善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顾长国;张新颜;李硕;周琳瑶;曾琳;裴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结果 126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101例,阳性率为80.1%,检出细菌14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0株占28.4%,粪肠球菌28株占19.9%,肺炎克雷伯菌11株占7.8%,阴沟肠杆菌12株占8.5%,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占12.1%,产气肠杆菌9株占6.4%,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17.0%;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耐药性较高,在革兰阴性菌中,亚胺培南的药敏率很高,在革兰阳性菌中,万古霉素的药敏率高.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志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MexGHI-OpmD 5种外排泵表达情况,探讨主动外排泵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克隆载体pMD18-T-mexB、pMD18-T-mexD、pMD18-T-mexF、pMD18-T-mexF、pMD18-T-mexY及pMD18-T-rpsL作为定量模板,建立标准曲线;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并分析30株MDRPA临床分离株外排基因mexB、mexD、mexF、mexH、mexY的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MD18-T-mexB、pMD18-T-mexD、pMD18-T-mexF、pMD18-T-mexF、pMD18-T-mexY及pMD18-T-rpsL的标准曲线;在30株MDRPA中,16株高表达MexAB-OprM(53.33%),7株高表达MexCD-OprJ(23.33%),8株高表达MexEF-OprN(26.67%),2株高表达MexGHI-OpmD(6.67%),3株高表达MexXY-OprM(10.00%).结论主动外排泵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春明;宋建新;曹家麟;朱小区;欧阳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眼内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针对引起眼内手术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制度,严格管理无菌植入物品使用,强化手术环境管理及无菌技术制度及眼科医师、护士管理制度.结果完善了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眼内手术的安全,降低了眼内手术感染率.结论完善的眼内手术管理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的正确实施,是预防眼内手术感染的关键.
作者:陈艳;李娟;郑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随着高速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出现,车祸及坠落伤所致的截瘫患者,越来越多,截瘫患者因膀胱功能障碍常导致尿潴留或尿失禁,目前采用多的护理措施是留置导尿,但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我院骨科于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住2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我们重视心理护理,做好留置尿管的一系列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率.
作者:潘有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时胆汁中致病菌菌群及耐药变化趋势.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培养阳性的269例胆汁标本,共304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4株细菌中包含了52种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9.5%,革兰阳性球菌占40.5%,排列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0.4%、粪肠球菌16.8%、肺炎克雷伯菌11.2%、铜绿假单胞菌8.9%、阴沟肠杆菌7.9%;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普遍下降,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保持相当高的敏感率.结论胆道感染菌种在增加,菌群在变化,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在增加;治疗胆道感染应动态监测菌群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袁兴贵;严培军;俞南松;朱小祥;崔昱春;鲁葆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寻找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引流瓶清洗消毒方法.方法将使用后引流瓶分为两组,试验组:2010年7月全院引流瓶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共清洗858只引流瓶;对照组:2010年6月全院引流瓶由各病房分散处理,共清洗786只引流瓶;比较两种引流瓶处理方法的清洗质量(目测、菌落数合格率)、消毒液的消耗量、耗费的时间.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清洗质量合格率目测96.7%、56.1%,菌落数(抽查)100.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7月份节约施康1287片,节约时间42.9 h.结论引流瓶由供应中心集中式处理,既能保证清洗质量,还能减少消毒液的用量,节省时间,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作者:肖丽妹;殷秀娟;朱学红;沈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9年15 516例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性调查和监测.结果 23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8%,感染235例次,例次感染率1.51%;感染高科室为肿瘤内科,占6.77%,其次为综合科、普泌外科、神经外科,分别占3.16%、3.04%、2.04%;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34.47%、17.87%,表浅切口及泌尿道感染率分别占14.47%、10.21%.结论做好重点科室、人群、部位的目标性监测,减少或避免侵入性操作,重视手卫生、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文灵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2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变迁,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琼脂糖纸片扩散法.结果 3年共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520株,以痰标本为主,感染分布以ICU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低,分别为4.8%~21.1%和5.6%~28.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2.8%~34.4%.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利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发生医院感染的4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按照1∶2配比设立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检验χ2、t检验显示,9个变量是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与性别构成、体重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相关因素:年龄小、实施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重症监护(参数估计值分别为8.89、8.12、5.98、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3.34、2.79、2.47、2.14.结论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尤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2009年4月1日,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明确指出: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而消毒和灭菌的前提是清洁,而只靠常水清洗是不够的,清水不能替代清洗剂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必须使用合适的清洗剂,恰当地使用清洗剂能保障清洗效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医疗市场上的清洗剂分为5类:酶清洗剂、中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润滑剂.
作者:徐文娟;蒋礼恒;李薇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清洗器对眼科齿类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眼科器械随机分为A、B、C组3组,每组100件分别放置在不同频率的超声清洗器中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齿类器械采用目测法和潜血试验法,检测评估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齿类器械目测合格率92.0%~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潜血检测合格率72.0%~90.0%,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A、B、C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1,P<0.01).结论进口单频清洗器适用于眼科精密器械的清洗;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相匹配的超声清洗器,可以大程度保障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吕永杰;佟庆波;赵云霞;潘艳梅;韩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也是一个很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做好检验人员和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定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 检验科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与存在的问题1.1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检验标本的生物危害性认识不足,操作时不戴手套、帽子及口罩,检测后标本随意处置,受污染的台面地面不及时消毒,检验人员的手污染严重.
作者:曾正莲;谭云昌;倪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统计与分析海军总医院2008-2010年分离的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了解肠球菌属在临床各病区的分布情况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从而为肠球菌属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肠球菌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的鉴定;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试验,Bio-Mic药敏分析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用Whonet5.4软件进行药敏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海军总医院共分离出243株肠球菌属,其中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铅黄肠球菌、鹑鸡肠球菌、鸟肠球菌、耐久肠球菌、海氏肠球菌分别占56.0%、28.8%、7.0%、4.1%、2.1%、1.6%、0.4%,分离率占前3位的标本类型依次为尿液、分泌物和血液,共206株,占84.8%;尿路感染中以粪肠球菌为主,其次是屎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耐药率更高;检出率占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ICU、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对屎肠球菌耐药率高的前3位抗菌药物分别是氨苄西林、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0%、97.1%和93.4%;对粪肠球菌耐药率高的前3位抗菌药物分别是红霉素、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是80.0%、42.9%和38.6%.结论海军总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属以屎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属间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耐药性差异选择相应的药物,目前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钱扬会;郭建巍;马骢;郝秀红;刘丽娟;李艳君;马学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520例妊娠28~38周的孕妇进行BV筛查,118例BV阳性;对60例筛查阳性孕妇予以唯阴康治疗(设为A组),睡前 1枚置阴道,次晨取出,连续用药10 d;比较干预组(A组),非干预组(B组)及阴性组(C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中晚期BV的检出率为22.7%,发生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A组,分别为15.0%、5.0%、5.0%、8.3%、3.3%,B组分别为20.7%、10.3%、8.6%、13.8%、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相应不良发生率均高于C组(C组分别为6.3%、3.7%、1.5%、4.5%、1.9%),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妊娠中晚期BV的发病率较高,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BV阳性孕妇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朱继文;李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脑脊液急性期和恢复期的IL-6和TNF-α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检测NSE的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NSE和TNF-α3项指标的急性期水平分别为(83.5±22.9)ng/L、(13.6±4.5)μg/L和(57.4±15.6)μg/L,恢复期水平分别为(48.6±14.2)ng/L、(6.7±2.9)μg/L和(31.0±12.5)μg/L,急性期水平均明显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重症组3项指标明显高于轻症组,轻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项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联合2、3项检测能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结论 IL-6、NSE和TNF-α是评价病毒性脑炎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2、3项检测能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喻长法;解晶;楼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危害及治疗方法.方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炎的同时积极控制糖尿病.结果血糖<13.9 mmol/L时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对已发生感染者,应控制血糖利于抗感染治疗.结论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同时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效果好.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隐球酵母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新生隐球酵母菌,该菌存在于鸽粪、土壤中,现该菌已成为艾滋病(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致死率高.现就医院近发现的2例AIDS合并系统性隐球酵母菌病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于军校;徐艳;府伟灵;张晓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