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敏青;陈琼飞;戴小丫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发牛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862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发生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862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4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16例,尿路感染率为1.86%,留置尿管>5d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居首(4.1%),其次是女性患者(4.0%)及使用抗菌药物>5 d患者(3.8%);尿路感染发生与性别、留置导尿显著相关,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而与手术史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针对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护理监管,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惠珍;秦惠琳;魏全珍;刘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在体外研究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联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富集浓度为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以及两药以不同浓度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结果 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MPC分别为1.0μg/ml和>480μg/ml,MSW分别为10和>30000;在联用利福平浓度由0.008 16.38μg/ml时,左氧氟沙星对ATCC25923的MPC由1.0μg/ml降至0.25/μg/ml,在联用左氧氟沙星浓度由0.25~0.80μg/ml时,利福平对ATCC 25923的MPC由4.096/μg/ml降至0.016μg/ml.结论 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可降低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MPC,缩小MSW.
作者:姚国新;张丽华;汤远亮;张丽;刘治安;李超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Ⅰ~Ⅲ类整合子及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对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Ⅰ~Ⅲ类整合子;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进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检测.结果 108株菌中有58株(53.70%)含有I类整合子,未检测到Ⅱ类整合子及Ⅲ类整合子阳性菌;在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有52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占89.66%;分离自同一科室的部分菌株携带大小相同的基因盒;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结论 Ⅰ类整合子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分布广泛,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金锋;方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医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运用抽样调查法、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频度分析法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顺性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130例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较高的药品足奥硝唑、头孢替安、头孢唑林;相对用药频度DDD费用高的品种为头孢替安、五水头孢唑林、奥硝唑等;术后抗菌药物一般用药3~4 d,术后无并发感染;联合用药率99.2%.结论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术后的使用时间长、抗厌氧菌药物选用档次高、无指征使用三联、四联抗菌药物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南>为参照标准,优化抗菌药物使用.
作者:刘晓军;李冬梅;张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为PAE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09年1~9月PAE感染情况,对分离的329株PAE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活性好的依次是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32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90.0%;对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头孢噻肟耐药率也达到73.9%.结论 PAE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应严格控制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作者:余月芳;沈巨信;王宗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接触式培养皿和显色培养基在采血人员手部消毒效果榆测中的作用.方法 采血人员手部消毒前后,左右手分别采用接触式培养皿法和棉签擦拭法进行取样培养、菌落计数,并将菌落转种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鉴别培养基上进行鉴别.结果 32名采血人员手部消毒前,接触式培养皿法和棉签擦拭法检出的细菌总数分别为27 CFU/30 cm~2和15 CFU/30 cm~2,消毒后分别为5 CFU/30 cm~2和3 CFU/30 cm~2.结论 接触式培养皿法操作简单,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鉴别培养基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采血人员手部消毒效果的监测.
作者:朱立苇;杨雪梅;徐霄勤;孟忠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血透室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集中治疗的场所,治疗患者多,操作复杂,因此,探讨血透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付惠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疝气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凋查的方法对120例疝气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疝气手术的患者中11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00%,其中一联用药占86.64%,二联用药占12.28%,三联用药占0.88%;预防用药共6种,头孢菌素类占45.74%,而且多为二、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在清洁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作者:钱丽华;童瑞琦;李燕;吴群;曹胜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我院自2002年3月~2008年11月对84例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配合安全有效的护理,使病程缩短,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祝茂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手段,分析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7%,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73.8%);其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13.3%),表皮葡萄球菌(26.6%),金黄色葡萄球菌(9.5%),大肠埃希菌(17.1 %),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6.7%),白色假丝酵母菌(9.5%);早产儿的感染率(18.8%)较足月儿(4.7%)高,出生后<3 d新生儿较>3 d新生儿感染率高(P<0.05);感染组体重、侵人性操作、住院时间、母乳喂养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与基础因素和护理行为紧密相关,采取隔离及无菌操作等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徐莲香;徐康立;邓军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从医院ICU患者感染性标本中,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出149株ABA;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06~2008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AB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达72.5%,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20.8%,ABA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6.0%.结论 应重视ICU中ABA耐药性监控工作,预防多药耐药AB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李萍;董明驹;史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2例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高为大肠埃希菌,约占所有菌株的31.8%,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占9.9%.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赫兢;孙效;杨静;唐彦;聂为民;姜天俊;张秀;文萃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为提高管理质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6707例出院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 感染627例,感染率为9.35%,检出病原菌19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12%,真菌占33.67%,革兰阳性球菌占5.10%;627例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59.97%,感染率高的科室为呼吸科(煤矿尘肺为主)占15.0O%,肿瘤内科占9.60%.结论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住院时间、年龄、侵入性诊疗操作、放化疗、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环境污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作者:万继跃;刘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人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菌是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的表面,以细菌生物膜(BBF)方式生长,而不是以浮游方式生长.尽管Antony在1676年就使用自制的原始显微镜从牙齿上刮取的菌斑中观察到微生物群落,但直到1978年Costerton才开始对细菌生物膜进行研究并提出生物膜理论.BBF对抗菌药物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从而导致严莺的临床问题,尤其是慢性和难治的感染性疾病.脂质体可包封抗菌药物靶向BBF,笔者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唐辉;郑天娥;徐永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了解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及其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泌尿外科2008年发生的医院感染和期间分离的病原菌,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的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金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5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的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分析,并将临床分离菌进行替考拉宁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85%,细菌清除率为85.71%,进步及无效患者均为重症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5%;替考拉宁对痰培养所得的3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敏感.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学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防范措施.结果 5年中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53%,明显低于相关报道,感染率从2004年的32.37%下降至2008年的19.78%,感染率逐年明显下降.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掌握熟练的置管技术,注意每一环节的操作技巧对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金小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医院47例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及96例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耐药情况,对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凶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就鲍氏不动杆菌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株与定植株的耐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导致鲍氏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周内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及糖皮质激素4种因素;对临床常用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株明显高于定植株;感染株中多药耐药株比例为100.0%,而定植株中多药耐药株为27.1%;感染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 病情严重、罹患COPD、近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糖皮质激素易出现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且感染株耐药现象严重.
作者:崔进;冯旰珠;陈莹莹;秦涌;赵水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4230例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口感染发生率1.42%;机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大,阴检、导尿、肛查多,急诊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非主刀缝合,术后预防用药,住院时间长等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切口感染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医院工人每天都要传送大批患者的标本,包括大量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同时还要运送接触各类患者,清理医用垃圾,清洁、消毒医院环境、器具等.医院工人手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15名工人进行了有关手卫生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贤贞;吴华美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