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进;冯旰珠;陈莹莹;秦涌;赵水娣
目的 探讨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脑膜脓毒金黄杆菌247株,采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4年的变迁情况.结果 美罗培南、氨苄两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呋喃妥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90.00%;耐药率较低的有左氧氟沙星(10.12%)、复方新诺明(11.34%)、环丙沙星(9.13%),但三者均出现一定上升趋势;敏感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4.0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3%).结论 医院感染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作者:陈洁;潘景业;王瑜敏;王晓蓉;马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8年8月1日~2009年3月31日ICU重症肺炎患者83例,分成传统治疗组和降阶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恰当率、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 降阶梯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的初始治疗恰当率为81.37%与5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81.0%与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所需天数(7.7±2.4)d与(18.3±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重症肺炎使用降阶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高炜;高景;邢丽华;李振华;王宁;焦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从医院ICU患者感染性标本中,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出149株ABA;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06~2008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AB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达72.5%,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20.8%,ABA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6.0%.结论 应重视ICU中ABA耐药性监控工作,预防多药耐药AB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李萍;董明驹;史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5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的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分析,并将临床分离菌进行替考拉宁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85%,细菌清除率为85.71%,进步及无效患者均为重症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5%;替考拉宁对痰培养所得的3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敏感.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学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医务人员医用口罩的技术要求,选择与使用合格产品.方法 将常用口罩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医院采购部门、发放部门及使用人员应知晓各类医用口罩的技术指标.结果 医院内的采购部门、发放部门及使用人员均能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合理选择与使用医用口罩.结论 医务人员佩戴合格的、适用的医用口罩,起到有效地防护作用.
作者:杜显峰;刘新明;卢光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细菌感染的标本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从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Scepter细菌鉴定仪和API系统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6年版标准进行判读.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347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8.0%,革兰阳性球菌占20.8%,真菌占11.2%;347株病原菌标本的主要来源:208株来源于呼吸道,87株来源于泌尿道,17株来源于血液.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存在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定期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行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极有必要.
作者:张水娥;周齐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打包、消毒、灭菌与发放工作.随着医院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对消毒灭菌物品的需求增多、要求提高,所以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人工手写方式,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的需求.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它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便于管理.
作者:章敏青;陈琼飞;戴小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本次调查2005~2008年尖锐湿疣(CA)的流行病学状况、高发年龄、男女比例等,为性病及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在2005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被临床医师诊断为尖锐湿疣的1248例患者.
作者:傅亚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了解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及其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泌尿外科2008年发生的医院感染和期间分离的病原菌,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的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金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手段,分析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7%,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73.8%);其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13.3%),表皮葡萄球菌(26.6%),金黄色葡萄球菌(9.5%),大肠埃希菌(17.1 %),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6.7%),白色假丝酵母菌(9.5%);早产儿的感染率(18.8%)较足月儿(4.7%)高,出生后<3 d新生儿较>3 d新生儿感染率高(P<0.05);感染组体重、侵人性操作、住院时间、母乳喂养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与基础因素和护理行为紧密相关,采取隔离及无菌操作等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徐莲香;徐康立;邓军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完善防护设备,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加强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很重要.1 微生物室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危害1.1 病原微生物危害主要指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实验室污染,由于每天要接种和处理大量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标本,这就增加了工作人员接触标本发生感染的机会.另外,在灼烧接种环时,标本飞溅、稀释和移加菌液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呼吸道感染机会,也污染了工作台面和地面.
作者:车文忠;杨江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我院应用牛皮纸做无菌物品包外标识,每天550~600个无菌物品包,收到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A4规格大小牛皮纸,根据无菌物品的种类及数量,应用电脑Excel表格,设计成2~3行共3列的标签格式.第1列分别填上物品名称及配包者工号,第2列为空白,第3列分别填上灭菌有效期及灭菌锅号及批次.
作者:潘灵波;周爱玉;黄广平;屈庆兰;彭燕;林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医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运用抽样调查法、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频度分析法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顺性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130例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较高的药品足奥硝唑、头孢替安、头孢唑林;相对用药频度DDD费用高的品种为头孢替安、五水头孢唑林、奥硝唑等;术后抗菌药物一般用药3~4 d,术后无并发感染;联合用药率99.2%.结论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术后的使用时间长、抗厌氧菌药物选用档次高、无指征使用三联、四联抗菌药物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南>为参照标准,优化抗菌药物使用.
作者:刘晓军;李冬梅;张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骨科手术病历103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0例骨科手术患者100.0%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1种抗菌药物者601例(58.3%),先后使用2种抗菌药物者330例(32.0%),使用了3种抗菌药物者99例(9.7%);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频率高的是二线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地嗪、头孢米诺等,占71.0%;其次是其他β-内酰胺中氨曲南,占22.0%;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少数为口服或外用,抗菌药物给药平均时间为7 d.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存在用药时间长、剂量大、选药档次高,亟须加强规范化管理.
作者:朱国庆;王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腹腔镜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但由于腹腔镜的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使用后清洗的难度大,常规灭菌方法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并且往往由于灭菌时间长,难以满足其较高的使用频度.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项较新的理化结合的灭菌技术,能够对一些怕热又怕湿的高精度器械进行冷灭菌.为此,我们对易路牌ETP-100型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腹腔镜的灭菌效果进行了检测.
作者:陈石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发展,各种耐药菌趋于增多和复杂化,特别是近年来临床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泛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泛耐药菌(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是指对5~7个种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等非发酵菌.综述主要介绍泛耐药菌的预防措施及治疗.
作者:杨亚敏;李强;阚志超;张富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医院工人每天都要传送大批患者的标本,包括大量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同时还要运送接触各类患者,清理医用垃圾,清洁、消毒医院环境、器具等.医院工人手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15名工人进行了有关手卫生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贤贞;吴华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12月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8.40%;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59.72%);住院时间>2周者、有基础疾病者、抗菌药物使用者、侵入性操作者感染例数分别为10.69%、8.70%、11.37%、76.81%}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8.43%.结论 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加强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晓红;戴妙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为提高管理质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6707例出院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 感染627例,感染率为9.35%,检出病原菌19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12%,真菌占33.67%,革兰阳性球菌占5.10%;627例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59.97%,感染率高的科室为呼吸科(煤矿尘肺为主)占15.0O%,肿瘤内科占9.60%.结论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住院时间、年龄、侵入性诊疗操作、放化疗、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环境污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作者:万继跃;刘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肿瘤患者在抗肿瘤化疗中,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导致白细胞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并发医院感染,为了探讨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3826例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蒋超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