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48例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调查

傅亚飞

关键词:流行病, 尖锐湿疣, 调查
摘要:本次调查2005~2008年尖锐湿疣(CA)的流行病学状况、高发年龄、男女比例等,为性病及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在2005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被临床医师诊断为尖锐湿疣的1248例患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6~2008年急症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急症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急症科病房临床分离的110株PAE,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头孢他啶等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的110株PAE中,PAE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庆大霉素、氨曲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5.5%、19.1%、22.7%、30.0%、30.9%、32.7%、35.5%、36.4%、37.3%、38.2%、39.1%、40.0%、41.8%、44.5%、49.1%.结论 急症科病房PAE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低,3年比较,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李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

    目的 找出血液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污染途径、环节,以加强管理.方法 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测细菌含量,进行查找原因和管理效果观察.结果 透析液细菌含星超标,对透析液配制系统进行监测,污染来源为B液、反渗水;经加强消毒措施和严格无菌操作,B液、反渗水、透析液培养合格.结论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是反渗水、B液,由于水处理系统的消毒不完善和B液配制容器的污染所导致.

    作者:孙焱;高虹;任维宁;常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手段,分析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7%,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73.8%);其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13.3%),表皮葡萄球菌(26.6%),金黄色葡萄球菌(9.5%),大肠埃希菌(17.1 %),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6.7%),白色假丝酵母菌(9.5%);早产儿的感染率(18.8%)较足月儿(4.7%)高,出生后<3 d新生儿较>3 d新生儿感染率高(P<0.05);感染组体重、侵人性操作、住院时间、母乳喂养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与基础因素和护理行为紧密相关,采取隔离及无菌操作等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徐莲香;徐康立;邓军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研究进展

    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与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发生.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手术器械上污染的血液、组织液等有机物会保护与其混同存在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若洗涤中除不掉这些有机物,即使器械正确进行了消毒、灭菌操作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活的可能性~([1-3]).

    作者:魏静蓉;李斌;施建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EXCEL软件打印3M指示胶带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打包、消毒、灭菌与发放工作.随着医院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对消毒灭菌物品的需求增多、要求提高,所以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人工手写方式,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的需求.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它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便于管理.

    作者:章敏青;陈琼飞;戴小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医院2年来IRP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B法对铜绿假单胞菌(PAE)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6株PAE中,IRPA占总数的35.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 医院应重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尤其要关注PAE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作者:董明驹;史莉;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4230例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口感染发生率1.42%;机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大,阴检、导尿、肛查多,急诊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非主刀缝合,术后预防用药,住院时间长等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切口感染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疝气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疝气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凋查的方法对120例疝气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疝气手术的患者中11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00%,其中一联用药占86.64%,二联用药占12.28%,三联用药占0.88%;预防用药共6种,头孢菌素类占45.74%,而且多为二、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在清洁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作者:钱丽华;童瑞琦;李燕;吴群;曹胜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003株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有效预防该菌的感染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08年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003株,其年检出细菌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他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近年来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妥布霉素耐药率>70%,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多药耐药及全耐药菌株的检出数量及比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动态监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佳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同时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婧;都鹏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牛皮纸在无菌包标识的应用

    我院应用牛皮纸做无菌物品包外标识,每天550~600个无菌物品包,收到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A4规格大小牛皮纸,根据无菌物品的种类及数量,应用电脑Excel表格,设计成2~3行共3列的标签格式.第1列分别填上物品名称及配包者工号,第2列为空白,第3列分别填上灭菌有效期及灭菌锅号及批次.

    作者:潘灵波;周爱玉;黄广平;屈庆兰;彭燕;林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004~2008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到5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61株(77.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67株(27.9%)、肺炎克雷伯菌85株(14.2%)、鲍氏不动杆菌64株(10.7%);革兰阳性菌137株(2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95株(15.9%)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株(5.4%)为主;上述常见细菌,均表现出了极高的多药耐药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r较高的敏感性,而肠杆菌科细菌则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离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菌的耐药性高,临床上及时掌握医院病原菌变化规律及耐药情况,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获得性感染.

    作者:金晨慈;蒋欢欢;蒋龙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重症肺炎的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策略与替考拉宁的临床应用

    目的 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8年8月1日~2009年3月31日ICU重症肺炎患者83例,分成传统治疗组和降阶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恰当率、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 降阶梯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的初始治疗恰当率为81.37%与5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81.0%与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所需天数(7.7±2.4)d与(18.3±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重症肺炎使用降阶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高炜;高景;邢丽华;李振华;王宁;焦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细菌性阴道病和对照组(包括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和正常育龄妇女)两组,进行白带常规检查,观察乳酸杆菌的阳性率,分析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结果 3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55例,阳性率18.33%,pH值为5.2±0.68,1000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680例,阳性率68.00%,pH值为4.1±0.25,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43例,pH值为4.2±0.59,阳性率47.78%,50例正常育龄妇女中阴道乳酸杆菌50例,阳性率100.00%,pH值为3.9±0.32.结论 乳酸杆菌能提高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赵学静;朱爱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泛耐药菌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发展,各种耐药菌趋于增多和复杂化,特别是近年来临床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泛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泛耐药菌(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是指对5~7个种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等非发酵菌.综述主要介绍泛耐药菌的预防措施及治疗.

    作者:杨亚敏;李强;阚志超;张富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鄂州市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鄂州地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南.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244 株PAE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脑外科和胸外科;PAE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均为84.0%;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95.5%)、氨曲南(69.3%)、头孢噻肟(68.0%)、庆大霉素(60.7%)、环丙沙星(59.4%)、左氧氟沙星(54.1%)、哌拉西林和头孢吡肟(均50.0%).结论 医院感染PAE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预防耐药菌的传播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洪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并发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败血症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以医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血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50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15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分别占54.0%、43.3%、2.7%,分离菌株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酿脓链球菌;药敏结果对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耐药较低的药物有碳青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和万古霉索.结论 导致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常见,需对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以便临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沈华江;王志炜;郭亚光;金法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使用等离子体灭菌器对管腔器械灭菌的效果检测方法探讨

    目的 通过使用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设备处理临床上管腔类器械,检测其灭菌效果是否充分.方法 采用常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选用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模拟试验菌株,以细不锈钢丝为染菌载体,用聚四氟乙烯管和不锈钢管模拟金属和非金属导管类器械、用心脏导管和腹腔镜管腔作为样品进行挑战性灭菌试验.结果 3个试验菌种组共进行15锅次灭菌试验,各灭菌锅次中的4个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经培养后均无菌,4个化学指示卡均变色充分,10个放在模拟金属和非金属导管以及心脏导管和腹腔镜器械样品中的染菌载体经培养后均无菌生长.结论 常温等离子灭菌器可对内径1 mm长度400 mm和内径2 mm长度600 mm的金属导管以及内径1 mm长度2 m的非金属管腔类器械进行有效的灭菌.

    作者:李水云;刘川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 研究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2例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高为大肠埃希菌,约占所有菌株的31.8%,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占9.9%.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赫兢;孙效;杨静;唐彦;聂为民;姜天俊;张秀;文萃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用于腹腔镜消毒的临床应用评价

    腹腔镜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但由于腹腔镜的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使用后清洗的难度大,常规灭菌方法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并且往往由于灭菌时间长,难以满足其较高的使用频度.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项较新的理化结合的灭菌技术,能够对一些怕热又怕湿的高精度器械进行冷灭菌.为此,我们对易路牌ETP-100型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腹腔镜的灭菌效果进行了检测.

    作者:陈石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血透室医院感染隐患及防范对策

    血透室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集中治疗的场所,治疗患者多,操作复杂,因此,探讨血透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付惠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