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08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金晨慈;蒋欢欢;蒋龙翔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 调查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到5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61株(77.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67株(27.9%)、肺炎克雷伯菌85株(14.2%)、鲍氏不动杆菌64株(10.7%);革兰阳性菌137株(2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95株(15.9%)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株(5.4%)为主;上述常见细菌,均表现出了极高的多药耐药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r较高的敏感性,而肠杆菌科细菌则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离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菌的耐药性高,临床上及时掌握医院病原菌变化规律及耐药情况,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获得性感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等离子体灭菌器对管腔器械灭菌的效果检测方法探讨

    目的 通过使用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设备处理临床上管腔类器械,检测其灭菌效果是否充分.方法 采用常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选用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模拟试验菌株,以细不锈钢丝为染菌载体,用聚四氟乙烯管和不锈钢管模拟金属和非金属导管类器械、用心脏导管和腹腔镜管腔作为样品进行挑战性灭菌试验.结果 3个试验菌种组共进行15锅次灭菌试验,各灭菌锅次中的4个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经培养后均无菌,4个化学指示卡均变色充分,10个放在模拟金属和非金属导管以及心脏导管和腹腔镜器械样品中的染菌载体经培养后均无菌生长.结论 常温等离子灭菌器可对内径1 mm长度400 mm和内径2 mm长度600 mm的金属导管以及内径1 mm长度2 m的非金属管腔类器械进行有效的灭菌.

    作者:李水云;刘川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并发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败血症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以医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血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50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15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分别占54.0%、43.3%、2.7%,分离菌株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酿脓链球菌;药敏结果对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耐药较低的药物有碳青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和万古霉索.结论 导致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常见,需对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以便临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沈华江;王志炜;郭亚光;金法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003株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有效预防该菌的感染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08年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003株,其年检出细菌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他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近年来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妥布霉素耐药率>70%,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多药耐药及全耐药菌株的检出数量及比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动态监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佳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同时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婧;都鹏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株耐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医院内获得性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同源性、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配套药敏试剂GNS-448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通过改良三维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分析耐药机制.结果 7株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显示出同样的耐药情况,对13种抗菌药物均耐药,仅头孢哌酮/舒巴坦有一定的敏感性;PFGE结果表明,7株CRAB为同一克隆株;均产不能被克拉维酸和氯唑西林所抑制的酶;PCR扩增产酶基因检测结果以blaPER、blaVEB、blaVIM、blaIMP、blaOXA-24、blaOXA-51、blaOXA-58的特异引物扩增均未出现阳性条带,blaOXA-23群阳性,并经测序证实为blaOXA-23.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严重,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是医院感染所致,CRAB均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

    作者:杨毓芳;许小敏;陈琳;毛联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手段,分析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7%,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73.8%);其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13.3%),表皮葡萄球菌(26.6%),金黄色葡萄球菌(9.5%),大肠埃希菌(17.1 %),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6.7%),白色假丝酵母菌(9.5%);早产儿的感染率(18.8%)较足月儿(4.7%)高,出生后<3 d新生儿较>3 d新生儿感染率高(P<0.05);感染组体重、侵人性操作、住院时间、母乳喂养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与基础因素和护理行为紧密相关,采取隔离及无菌操作等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徐莲香;徐康立;邓军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EXCEL软件打印3M指示胶带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打包、消毒、灭菌与发放工作.随着医院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对消毒灭菌物品的需求增多、要求提高,所以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人工手写方式,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的需求.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它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便于管理.

    作者:章敏青;陈琼飞;戴小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鄂州市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鄂州地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南.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244 株PAE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脑外科和胸外科;PAE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均为84.0%;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95.5%)、氨曲南(69.3%)、头孢噻肟(68.0%)、庆大霉素(60.7%)、环丙沙星(59.4%)、左氧氟沙星(54.1%)、哌拉西林和头孢吡肟(均50.0%).结论 医院感染PAE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预防耐药菌的传播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洪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004~2008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到5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61株(77.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67株(27.9%)、肺炎克雷伯菌85株(14.2%)、鲍氏不动杆菌64株(10.7%);革兰阳性菌137株(2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95株(15.9%)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株(5.4%)为主;上述常见细菌,均表现出了极高的多药耐药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r较高的敏感性,而肠杆菌科细菌则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离病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菌的耐药性高,临床上及时掌握医院病原菌变化规律及耐药情况,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获得性感染.

    作者:金晨慈;蒋欢欢;蒋龙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12月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7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8.40%;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59.72%);住院时间>2周者、有基础疾病者、抗菌药物使用者、侵入性操作者感染例数分别为10.69%、8.70%、11.37%、76.81%}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8.43%.结论 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加强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晓红;戴妙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神经外科尿路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发牛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862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发生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862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4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16例,尿路感染率为1.86%,留置尿管>5d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居首(4.1%),其次是女性患者(4.0%)及使用抗菌药物>5 d患者(3.8%);尿路感染发生与性别、留置导尿显著相关,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而与手术史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针对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护理监管,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惠珍;秦惠琳;魏全珍;刘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整合子及其相关基因盒在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

    目的 检测Ⅰ~Ⅲ类整合子及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对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Ⅰ~Ⅲ类整合子;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进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检测.结果 108株菌中有58株(53.70%)含有I类整合子,未检测到Ⅱ类整合子及Ⅲ类整合子阳性菌;在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有52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占89.66%;分离自同一科室的部分菌株携带大小相同的基因盒;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结论 Ⅰ类整合子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分布广泛,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金锋;方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细菌性阴道病和对照组(包括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和正常育龄妇女)两组,进行白带常规检查,观察乳酸杆菌的阳性率,分析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结果 3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55例,阳性率18.33%,pH值为5.2±0.68,1000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680例,阳性率68.00%,pH值为4.1±0.25,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43例,pH值为4.2±0.59,阳性率47.78%,50例正常育龄妇女中阴道乳酸杆菌50例,阳性率100.00%,pH值为3.9±0.32.结论 乳酸杆菌能提高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赵学静;朱爱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 研究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2例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高为大肠埃希菌,约占所有菌株的31.8%,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占9.9%.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赫兢;孙效;杨静;唐彦;聂为民;姜天俊;张秀;文萃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儿童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儿科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9年1~6月入住医院儿科4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做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12株,检出率50.5%,其中革兰阴性菌148株,占69.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3.1%、26.4%、13.5%和8.1%,占革兰阴性菌的前4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等敏感;嗜血菌属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等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堵南敏感.结论 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沈美萍;王良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防范措施.结果 5年中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53%,明显低于相关报道,感染率从2004年的32.37%下降至2008年的19.78%,感染率逐年明显下降.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掌握熟练的置管技术,注意每一环节的操作技巧对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金小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口腔医院供应室人员的职业防护

    口腔医院供应室应强化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建立并遵守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程序,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使供应室工作人员降低职业损伤,从而保护自己.

    作者:石艳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26所医院血液透析室预防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调查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其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河北省血液透析安全管理评估考核标准>,对A、B两市6所三级医院和20所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考核评估,内容包括资质、环境及设备器材要求、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及透析器复用、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及透析治疗具体要求、评估和改进意见等5部分,分值分别为10、20、30、35、5分.结果 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总分和资质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境及设备器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存在环境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治疗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及透析器复用得分分别为25.70±2.60、24.0o±2.60(P=0.18);在透析具体治疗方面三级医院明显优于二级医院(10.00±0.00、9.80±0.40,P<0.01);定期对血液透析质量进行评估和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均为5.00±0.00.结论 各级医院均应加强血液透析室环境布局和工作流程及洗手设施的合理化建设,强化治疗室的管理,提高血液透析室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作者:许亚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的规范管理

    存在于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切断其经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手的传播途径,加强和规范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汪春红;陶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巢式PCR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方法学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巢式PCR(nPCR)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方法学及作临床应用.方法 以MY09/MY11为外引物,GP5~+/GP6~+为内引物建立nPCR,优化体系,评价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检测了54 例 HPV DNA 阳性、4例弱阳性、42例阴性的标本,与基因导流杂交法作一致比较.结果 检测到单一目的片段;低能检测到1:16 384稀释的HPVl8阳性对照品,明显高于MY09/MY11方法;nPCR法检测到60例HPV DNA阳性标本,40 例HPV DNA阴性的标本,与基因导流杂交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X~2=39.518,P<0.001;Kappa=0.628,P<0.001).结论 所建立的nPCR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基因导流杂交法具有较好一致性.

    作者:王瑜敏;陈洁;陶志华;陈占国;周武;何晶晶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泛耐药菌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发展,各种耐药菌趋于增多和复杂化,特别是近年来临床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泛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泛耐药菌(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是指对5~7个种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等非发酵菌.综述主要介绍泛耐药菌的预防措施及治疗.

    作者:杨亚敏;李强;阚志超;张富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