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裴保香;秦攀;罗燕萍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并探讨其发展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年中10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年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只有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的年用药频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年用药频度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P<0.05)有相关性;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的用药频度与环丙沙星耐药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5年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并发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败血症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以医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血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50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15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分别占54.0%、43.3%、2.7%,分离菌株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酿脓链球菌;药敏结果对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耐药较低的药物有碳青酶烯类、加酶抑制剂和万古霉索.结论 导致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合并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常见,需对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以便临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沈华江;王志炜;郭亚光;金法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临床常见持续高产AmpC β-内酰胺酶菌株中染色质ampD及其突变的研究

    目的 检测临床常见AmpC β-内酰胺酶产酶菌株中染色质ampD及其高概率突变位点.方法 41株临床常见AmpC β-内酰胺酶产酶菌株(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医院感染患者样本,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确定持续高产产酶类型,经抽提细菌染色质DNA,PCR法扩增ampD基因并连接入pMD19-T载体,双链测序后与同种非突变标准菌株的ampD序列比对,得到高概率突变位点.结果 41株细菌的基因组中,使用PCR法扩增出染色质ampD基因有36株,并成功测定了其ampD基因的序列;并且统计出突变率>50.00%的位点,其中阴沟肠杆菌有62个,肺炎克雷伯菌1个,鲍氏不动杆菌23个,铜绿假单胞菌4个.结论 ampD基因不伴随ampC基因同时存在;ampD基因的高概率突变位点可能成为致持续高产酶的关键位点.

    作者:赵虎;涂婉;王寅;方毅;庞立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防范措施.结果 5年中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53%,明显低于相关报道,感染率从2004年的32.37%下降至2008年的19.78%,感染率逐年明显下降.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掌握熟练的置管技术,注意每一环节的操作技巧对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金小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对医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运用抽样调查法、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频度分析法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顺性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130例手术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较高的药品足奥硝唑、头孢替安、头孢唑林;相对用药频度DDD费用高的品种为头孢替安、五水头孢唑林、奥硝唑等;术后抗菌药物一般用药3~4 d,术后无并发感染;联合用药率99.2%.结论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术后的使用时间长、抗厌氧菌药物选用档次高、无指征使用三联、四联抗菌药物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南>为参照标准,优化抗菌药物使用.

    作者:刘晓军;李冬梅;张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性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医院47例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及96例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耐药情况,对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凶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就鲍氏不动杆菌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株与定植株的耐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导致鲍氏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周内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及糖皮质激素4种因素;对临床常用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株明显高于定植株;感染株中多药耐药株比例为100.0%,而定植株中多药耐药株为27.1%;感染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 病情严重、罹患COPD、近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糖皮质激素易出现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且感染株耐药现象严重.

    作者:崔进;冯旰珠;陈莹莹;秦涌;赵水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株耐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医院内获得性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同源性、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配套药敏试剂GNS-448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通过改良三维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分析耐药机制.结果 7株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显示出同样的耐药情况,对13种抗菌药物均耐药,仅头孢哌酮/舒巴坦有一定的敏感性;PFGE结果表明,7株CRAB为同一克隆株;均产不能被克拉维酸和氯唑西林所抑制的酶;PCR扩增产酶基因检测结果以blaPER、blaVEB、blaVIM、blaIMP、blaOXA-24、blaOXA-51、blaOXA-58的特异引物扩增均未出现阳性条带,blaOXA-23群阳性,并经测序证实为blaOXA-23.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严重,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是医院感染所致,CRAB均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

    作者:杨毓芳;许小敏;陈琳;毛联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儿童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儿科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9年1~6月入住医院儿科4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做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12株,检出率50.5%,其中革兰阴性菌148株,占69.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3.1%、26.4%、13.5%和8.1%,占革兰阴性菌的前4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等敏感;嗜血菌属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等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堵南敏感.结论 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沈美萍;王良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巢式PCR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方法学建立及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巢式PCR(nPCR)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方法学及作临床应用.方法 以MY09/MY11为外引物,GP5~+/GP6~+为内引物建立nPCR,优化体系,评价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检测了54 例 HPV DNA 阳性、4例弱阳性、42例阴性的标本,与基因导流杂交法作一致比较.结果 检测到单一目的片段;低能检测到1:16 384稀释的HPVl8阳性对照品,明显高于MY09/MY11方法;nPCR法检测到60例HPV DNA阳性标本,40 例HPV DNA阴性的标本,与基因导流杂交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X~2=39.518,P<0.001;Kappa=0.628,P<0.001).结论 所建立的nPCR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基因导流杂交法具有较好一致性.

    作者:王瑜敏;陈洁;陶志华;陈占国;周武;何晶晶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84例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护理

    我院自2002年3月~2008年11月对84例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配合安全有效的护理,使病程缩短,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祝茂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

    目的 探讨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脑膜脓毒金黄杆菌247株,采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4年的变迁情况.结果 美罗培南、氨苄两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呋喃妥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90.00%;耐药率较低的有左氧氟沙星(10.12%)、复方新诺明(11.34%)、环丙沙星(9.13%),但三者均出现一定上升趋势;敏感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4.0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3%).结论 医院感染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作者:陈洁;潘景业;王瑜敏;王晓蓉;马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627例次医院感染患者易感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为提高管理质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6707例出院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 感染627例,感染率为9.35%,检出病原菌19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12%,真菌占33.67%,革兰阳性球菌占5.10%;627例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59.97%,感染率高的科室为呼吸科(煤矿尘肺为主)占15.0O%,肿瘤内科占9.60%.结论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住院时间、年龄、侵入性诊疗操作、放化疗、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环境污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作者:万继跃;刘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鄂州市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鄂州地区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南.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244 株PAE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脑外科和胸外科;PAE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均为84.0%;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95.5%)、氨曲南(69.3%)、头孢噻肟(68.0%)、庆大霉素(60.7%)、环丙沙星(59.4%)、左氧氟沙星(54.1%)、哌拉西林和头孢吡肟(均50.0%).结论 医院感染PAE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预防耐药菌的传播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洪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030例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骨科手术病历103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0例骨科手术患者100.0%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1种抗菌药物者601例(58.3%),先后使用2种抗菌药物者330例(32.0%),使用了3种抗菌药物者99例(9.7%);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频率高的是二线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地嗪、头孢米诺等,占71.0%;其次是其他β-内酰胺中氨曲南,占22.0%;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少数为口服或外用,抗菌药物给药平均时间为7 d.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存在用药时间长、剂量大、选药档次高,亟须加强规范化管理.

    作者:朱国庆;王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细菌性阴道病和对照组(包括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和正常育龄妇女)两组,进行白带常规检查,观察乳酸杆菌的阳性率,分析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结果 3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55例,阳性率18.33%,pH值为5.2±0.68,1000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680例,阳性率68.00%,pH值为4.1±0.25,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43例,pH值为4.2±0.59,阳性率47.78%,50例正常育龄妇女中阴道乳酸杆菌50例,阳性率100.00%,pH值为3.9±0.32.结论 乳酸杆菌能提高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赵学静;朱爱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重症肺炎的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策略与替考拉宁的临床应用

    目的 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8年8月1日~2009年3月31日ICU重症肺炎患者83例,分成传统治疗组和降阶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恰当率、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 降阶梯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的初始治疗恰当率为81.37%与5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81.0%与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控制所需天数(7.7±2.4)d与(18.3±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重症肺炎使用降阶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高炜;高景;邢丽华;李振华;王宁;焦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248例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调查2005~2008年尖锐湿疣(CA)的流行病学状况、高发年龄、男女比例等,为性病及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在2005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被临床医师诊断为尖锐湿疣的1248例患者.

    作者:傅亚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替考拉宁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5例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35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的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分析,并将临床分离菌进行替考拉宁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85%,细菌清除率为85.71%,进步及无效患者均为重症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5%;替考拉宁对痰培养所得的3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敏感.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呼吸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学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 研究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2例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高为大肠埃希菌,约占所有菌株的31.8%,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占9.9%.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赫兢;孙效;杨静;唐彦;聂为民;姜天俊;张秀;文萃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人类偏肺病毒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 评价人类偏肺病毒感染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变.方法 选择因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的患儿,同时采集咽喉部分泌物和肝素抗凝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人类偏肺病毒RNA和细胞免疫指标,将人类偏肺病毒RNA阳性和阴性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就细胞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变化.结果 感染人类偏肺病毒后患儿外周血中CD_3~+、CD_4~+CD_(25)~+、CD_3~+、CD_8~+、CD_(19)~+、CD_(19)~+CD_(23)~+细胞数量有显著上升.而CD_4~+、CD_(16)~+CD_(56)~+细胞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染人类偏肺病毒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上升.

    作者:朱宏;缪美华;徐俊;季正华;计雪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整合子及其相关基因盒在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

    目的 检测Ⅰ~Ⅲ类整合子及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对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Ⅰ~Ⅲ类整合子;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进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检测.结果 108株菌中有58株(53.70%)含有I类整合子,未检测到Ⅱ类整合子及Ⅲ类整合子阳性菌;在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有52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占89.66%;分离自同一科室的部分菌株携带大小相同的基因盒;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结论 Ⅰ类整合子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分布广泛,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金锋;方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