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毛剑锋;徐伟珍
目的 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则敏感性较低,在2.3%~58.8%.结论 根据医院耐药监测结果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
作者:张静萍;朱婉;陈佰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鲍氏不动杆菌(ABA)在儿科临床分离株的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整合酶基因(IntⅠ1)以及与该基因阳性细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28株ABA收集自2006年分离的儿科住院肺炎患儿的深部痰培养标本,均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NI和GNS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qacE△1-sul1与IntⅠ1基因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 检测的28株ABA中3株呈多药耐药性,阳性率10.71%,复方新诺明(SXT)检出4株耐药菌株,耐药率14.29%,qacE△1-sul1基因检出11株,阳性率为39.29%,IntⅠ1基因检出4株,阳性率14.29%;4株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包括3株多药耐药株)均检出qacE△1-sul1和IntⅠ1基因,其余7株qacE△1-sul1基因阳性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表型敏感.结论 ABA儿童分离株对SXT耐药的主要原因是获得了qacE△1-sul1基因;对于复方新诺明表型敏感,但qacE△1-sul1基因阳性菌株也应引起重视,防止在抗菌药物的压力下,出现耐药;因qacE△1-sul1、IntⅠ1基因两者之一为阳性即可表明该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即可能含有多药耐药基因,其对抗菌药物表现多药耐药性,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赵瑞珍;郑跃杰;陈乾;糜祖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3次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从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基本环节入手,查找原因,跟踪调查,制定对策.结果 包装材料不符合灭菌要求、包装方法不规范、灭菌前查对不认真、装载过挤均是引起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员工相关知识的培训,注重待灭菌物品的质量,熟练掌握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卓娅;王丽君;李兰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老干部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医院老干部病房2005年1月-2007年12月HAP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前5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7.82%)、肺炎克雷伯菌(14.94%)、金黄色葡萄球菌(13.22%)、鲍氏不动杆菌(9.20%)和白色假丝酵母菌(8.62%);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普遍呈现多药耐药性.结论 综合性医院老干部病房HAP发病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呈多药耐药,及时掌握HAP的常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有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剑江;余晶波;李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组成一个上至领导、下至临床医护人员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人重视、层层把关、处处落实.结果 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各项医院感染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 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可行手段.
作者:牛延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改善复杂医疗器械清洗难度.方法 以清洗难度大的各类穿刺针为供试品,自行设计清洗架,以超声等清洗方法为主,设手工清洗为对照组,与超声1、多酶2、超声加喷淋3为观察组;试验多个时间段并重复3次,每次取不同供试品各3枚;完成程序后用血迹残留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观察1、2组血迹残留检测试验棉拭子变为蓝色或浅蓝色,示有血迹残留,观察3组清洗20 min血迹残留试验结果棉拭子达到不变色,说明清洗合格.结论 特定清洗架和超声加喷淋清洗,清洗洁净度提高.
作者:王素珍;刘正祥;杨帆;季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防治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提供借鉴.方法 对肾内科近1年出院的1000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为感染组(A组),无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为非感染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结果 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3%;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67.3%)、泌尿道(21.2%)和胃肠道(11.5%);A组患者中糖尿病所占比率、平均年龄、使用抗菌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人均天数、透析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有创检查的人均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尤以呼吸道易感染;糖尿病、高龄、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透析等均会增加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
作者:万启军;何永成;栾韶东;许慧丽;廖莹;陈洪滔;贺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分离自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PAE)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3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ATB微生物鉴定仅鉴定细菌,用PCR法检测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ph(3')-Ⅵ、ant(3″)-Ⅰ和ant(2″)-Ⅰ等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6株PAE中aac(6')-Ⅱ阳性19株52.8%、aac(3)-Ⅱ阳性17株47.2%、aac(6')-Ⅰ阳性4株11.1%和aph(3')-Ⅵ阳性1株2.8%,而其他基因均阴性,共有28株(77.8%)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很高.
作者:赵书平;李琳;姜梅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的主要G-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床送检的痰液、血液,泌尿道、创面分泌物、体液等各类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用VITEK-ATB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数据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2006年7月-2007年6月共分离临床各类标本主要G-杆菌707株,居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3种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堵南耐药率均为0,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3.3%~34.0%;在非发酵菌中,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外,其余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均<10.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结论 临床医生应关注耐药菌株出现,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合理化选用抗菌药物,以控制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巍;吴甲文;黎日海;莫庆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假丝酵母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假丝酵母菌属分离培养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药敏试验采用K-B法,观察111株假丝酵母菌属对益康唑(ECO)、制霉菌素(NYS)、伊曲康唑(ITR)、酮康唑(KET)、氟康唑(FLU)、5-氟胞嘧啶(FCT)、两性霉素B(AMB)的敏感性.结果 111株假丝酵母菌属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占70.2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1.62%,其他假丝酵母菌占8.1%;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原发疾病依次为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泌尿系统疾病;假丝酵母菌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益康唑.结论 真菌感染与原发病及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玉林;郭凤玲;史跃杰;郭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和监控工作,对杜绝医院感染起到了重婴作用.1 落实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作者:李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换药包和拆线包是外科常用的两种消毒包.为确保临床使用,便于管理,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吴嵩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6967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409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8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7.95%,其次是消化道,感染率为18.83%;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22%;真菌感染也占较大比例,占36.91%,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首;感染与年龄、抗肿瘤治疗、侵入性操作和滥用抗菌药物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 恶性肿瘤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易感因素,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英;陈艳华;陆一平;李晖;朱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SXT)耐药相关基因的流行状况及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20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PCR法对SXT耐药相关基因(sul1、dfrA1、dfrA12和dfrA17)检则,扩增产物纯化后,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20株大肠埃希菌中,SXT耐药19株(95.0%),3种基因sul1、dfrA12和dfrA17阳性率分别为80.0%、20.0%和65.0%,dfrA1基因为阴性,有17株检出dfrA基因(85.0%),共有18株检出sul 1和(或)dfrA基因(90.0%).结论 大肠埃希菌中dfrA基因和sul1基因同时表达或单独表达均可导致SXT耐药,在大肠埃希菌检出sul1、dfrA12和dfrA17基因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作者:金法祥;汤佳良;李水法;王华钧;钟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便合理地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方法 对近4年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用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在1643例分离到的细菌中,以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铜绿假单胞菌对广谱青霉素、第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显示高耐药率,但亚胺培南对所有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耐药率均<6.52%.结论 加强对综合性医院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连续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林昌锋;邢贻雄;陈如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铜绿假单胞菌(PAE)为条件致病菌,该菌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土壤、医院环境中,同时也是人体的正常菌群.
作者:胡琴;陆学东;陈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控制医院感染,除医务人员做好必要的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外,保洁员正确做好环境卫生,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桂存;卢宝珍;陈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现阶段支原体药敏检测试剂品种多,所用的试验药物浓度不尽相同,将给支原体流行病学、耐药性调查及临床经验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翟文海;王虹敏;王晓丹;张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及致病物质在临床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对医院的114株CNS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同时PCR扩增icaD基因.结果 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高(41.2%);分离的CNS,其ica操纵子携带率以深静脉置管(44.4%)、伤口分泌物(42.1%)和血液(36.8%)较高,而呼吸道标本占24.0%,尿液占14.1%;ica操纵子阳性菌株的比率以表皮葡萄球菌高(42.6%),溶血葡萄球菌为19.0%.结论 ica操纵子可出现在多种CNS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CNS存在于不同部位具不同意义,呼吸道和尿标本中检出的CNS应慎重评价,血液中分离的CNS污染的可能性大;以PCR技术扩增ica操纵子,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梁冰;叶嗣颖;于红;顾大勇;姜美娟;王华强;刘妮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宫腔管吸引头为细管腔器械,使用后管腔内沾染大量干涸的污染物,给清洗消毒工作带来了困难.
作者:罗颖;魏静蓉;周亚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