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徐升强;詹燏

关键词:老年患者, 泌尿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对312例泌尿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分离的406株病原菌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老年泌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7.0%,主要有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9.1%,主要有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同时还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6株(4.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应定期监测病原菌的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患者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艰难梭菌带菌及感染状况,分析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收集20例要求做粪便培养的患者标本,采用艰难梭菌毒素A/B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对标本进行厌氧培养与分离,并进行耐氧实验,用API 20A生化条进行确证.结果 20例患者经艰难梭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后,8株疑似菌落进行涂片镜检和耐氧实验,6株革兰阳性杆菌耐氧实验阳性,再经API 20A鉴定,4株为艰难梭菌,占所有患者的20%;毒素阳性1例,占5%.结论艰难梭菌的感染与某些内科基础性疾病的存在相关;水样的粪便标本更易于培养出艰难梭菌.

    作者:程颖;卢金星;鄢盛恺;王靖;李杰;刘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我院从2008年5月2日收治第1例手足口病开始,共收治疗277例,其中重症1例.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医院内传播,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无1例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徐逸呜;杨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1-2007年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分析

    病原菌感染性疾病在住院患者中有较大的比率,由于各地区和各时期病原菌感染都有所不同,了解和分析趋势对治疗和预防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本院2001-2007年住院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菌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徐荣佳;黄占苗;赵阿丽;朱春华;王立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阴道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7年9月-2008年4月女性409例阴道分泌物样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09例样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34例,阳性率为57.2%;其中Uu阳性170例,阳性率72.6%,Mh阳性8例,阳性率3.4%,Uu和Mh混合阳性56例,阳性率23.9%;Uu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耐药性较低的5种药物耐药率依次为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司帕沙星;Uu+Mh混合感染除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余8种药物均表现高度耐药性.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同时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2007年肺结核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出的576株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革兰阴性杆茵占73.6%.列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9.4%)、鲍氏不动杆菌(12.0%)、肺炎克雷伯菌(11.1%)、大肠埃希菌(9.9%)、金黄色葡萄球菌(9.2%)和白色假丝酵母菌(8.2%);对哑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2.7%~30.3%,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8.7%~30.4%,MRSA对β-内酰胺、氟喹诺酮、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为64.7%~10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分别为52.6%和45.3%.结论肺结核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对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呈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较高,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延缓病原菌耐药的产生及医院感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炳福;金法祥;杨越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法探讨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我院2007年3月将医院感染管理从护理部分离,形成独立科室.现将我院2007-2008年感染病例监控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孙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肥皂代替橡皮泥在测微量血胆红素中的应用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测量微量血胆红素概率相对增加,2007年5月我科对测量微量血胆红素方法进行改进,经过20例患儿实践,效果满意.

    作者:范业华;谭启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49株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全身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249株来自临床送检的无菌体液、血液及尿液分离出的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MIC值.结果 249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117株、屎肠球菌132株,粪肠球菌在尿中的分布68.4%高于屎肠球菌50.0%,而血液及其他无菌部位中分离的屎肠球菌(50.0%)高于粪肠球菌(31.6%);粪肠球菌对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G、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高于屎肠球菌,而屎肠球菌对米诺环素的敏感性(74.8%)明显高于粪肠球菌(23.7%);249株肠球菌属除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外,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100.0%敏感;无论粪肠球菌还是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几乎100.0%耐药;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敏感率39.5%高于屎肠球菌15.3%;血液中粪肠球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尿液,血液中屎肠球菌对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红霉素5种抗菌药物均100.0%耐药.结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目前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引起感染的好药物.

    作者:李琴春;罗燕萍;杨继勇;叶丽艳;梁新秀;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更昔洛韦致小儿心力衰竭1例

    1 病例患儿,男,3岁7个月,因发热伴咳嗽于2008年3月24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查体:体温40℃,心率104次/min,呼吸21次/min,体重14 kg,血压105/70 mmHg,无寒颤、抽搐,有鼻塞、流涕,伴刺激性咳嗽,无恶心、呕吐,查血白细胞5.6×109/L,淋巴细胞39.5%,中性粒细胞58.6%,红细胞4.39×1012/L.胸片诊断:支气管肺炎.该患儿无药物过敏反应史,给予更昔洛韦5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口服小儿清肺颗粒,6 g,3次/d.

    作者:仲华;刘洋;王向党;陈红英;王凤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56件作为研究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四槽法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50件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研究组内壁消毒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壁消毒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的应用,提高了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

    作者:厉挺;强明珠;徐春娥;陈月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发热门诊患者疾病谱回顾性分析及诊前教育对策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疾病谱及发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发热患者的就诊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及相应的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3月就诊的9376例发热及肠道感染患者,做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发热病例的疾病谱中,呼吸道感染占57.99%,急性胃肠炎(包括食物中毒及感染性腹泻)占18.60%,明确原因的其他部位感染占12.74%,扁桃体炎占4.59%;病情急、重、变化快的患者需首先安排就诊.结论发热门诊发热病例比较复杂,病情变化快,医务人员掌握发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情变化特点,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做好接诊及诊前教育工作,使每例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作者:李凯燕;张小群;张婷;张红;肖红菊;刘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1例烧伤患者中有257例发生感染,感染率75.4%;3 d内发生感染的的概率仅为12.9%,而4~10 d的感染率上升至72.7%;烧伤面积(BSA)越大,发生创面感染的可能性也越大,当BSA≤20.0 0A时,感染发生率仅为43.8%,BSA41.0~60.0%时,感染率上升至88.0%,而BSA≥61.0%的患者,则100.0%发生感染;此外,抗菌药物使用、医疗操作规范程度等也是影响创面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在及时就诊的前提下,强化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严密病房环境、物品消毒,及时清创,适时引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创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芳;钱小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紫外线消毒的环节质量管理

    由于紫外线直照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对人体有损伤,如穿透能力差、消毒范围有限、对人的眼睛、皮肤有损伤等.因此,如何保证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减少人体损伤等均为消毒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萍;徐逸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幽门螺杆菌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引起世界性的广泛重视,其医源性传播在国外已被证实,国内调查亦表明医院内传播严重,胃镜室和消化科医务人员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其传播途径主要为口-粪-口、口-唾液-口、内镜传播.

    作者:彭怀英;郭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贫困地区基层医院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

    贫困地区基层医院由于经济落后、资金困难、医疗废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2007-2008年对我市10所二级医院评审过程中,就医疗废物处理发现的问题制定对策.

    作者:席维岳;虎淑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晚期肺癌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晚期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现状,探讨其预防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调查2003年5月-2007年7月晚期肺癌患者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对真菌感染的菌种构成、感染部位及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75例真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5.3%,其次为口腔,占14.7%;各种感染标本培养出真菌82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3.7%,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4.6%.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其原因与肺癌患者原发病,外周血白细胞、侵入性操作、年龄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丽娟;亓久德;亓瑞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

    目的 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方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制度,并予以现场调查、实施监督、管理,及时整改.结果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锐器使用一次性锐器盒收集,修建了医院医疗废物贮存处并按要求进行交接登记,原来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的混装的现象基本解决;在运送医疗废物时,使用密闭式医疗废物运送车运送,避免过去在运送过程中造成的医疗废物的洒落;由于措施实施到位,工作取得了成效.结论加强各级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的规范化培训,完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强化督导检查,持续整改,长抓不懈.

    作者:周敏;刘滨;周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传染科床单位臭氧消毒机的临床应用

    我科是传染病专科,为避免患者污染被服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在2007年下半年使用LK/CXD型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对被褥、床垫、枕芯进行消毒,共消毒了4000余次,效果较好,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率,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段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随州市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随州市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鉴定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结果 25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60.3%;肠球菌属第2位,占10.5%,尿路感染病原菌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以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0.0%和37.5%.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对其加强监测与控制.

    作者:朱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金华地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谱变迁

    目的 了解金华地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谱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金华市区4所综合性医院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分别从2005年的41.0%和25.3%上升到2007年的56.0%和53.2%,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低耐药(0.8%);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维持在约20.0%;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27.0%上升至2007年的41.0%.结论 2005-2007年金华地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进行合理规范的抗感染治疗.

    作者:王惠姣;朱以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