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与目标性监测的效果评价

蒋景华

关键词: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综合性监测
摘要: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它能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环节监测.笔者对2007年1-6月肾内科出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并对2008年1-6月出院患者有针对性采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质量.医疗机构应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作者:米娜瓦尔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消毒供应中心对止血带治疗弯盘实施集中管理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各部门输液使用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实施集中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管理方法.对输液使用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进行处理,分别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护理管理质量、职业防护、消毒剂成本、医院感染管理的影响.结果 集中组处理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其清洁、包装、抽样培养合格率(集中组100.00%,分散组97.47%)明显优于分散组,并能节省医院消毒剂成本.减少临床科室治疗审环境污染,节省治疗室空间.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输液使用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实施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节省人力资源、节省治疗室空间、降低医院成本、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贺月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胃镜室的职业安全管理

    医院工作人员是幽门螺杆菌(Hp)的易感人群,而消化内镜的医护人员感染率高,且随工作年限增加而上升,胃镜室人员每天与暴露源密切接触,处于职业暴露的危害中,为预防控制Hp感染,保证职业安全,2007年1月我院开展了Hp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张帆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转归.方法对医院12例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确诊3例,临床诊断4例,高危疑似5例,其中,肺穿刺活检发现新型隐球酵母菌包囊1株,胸水培养发现白色假丝酵母菌1株,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发现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乳胶凝集试验阳性2例,G试验及GM试验均阳性2例,9例CT检查表现为局限性高密度团块影,3例为多发片状及絮状影;10例治疗患者,治愈8例,好转1例,死亡1例;有效率90.0%,治愈率80.0%,死亡率8.3%,2例未治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以曲霉菌属和隐球酵母菌属为主,在临床表现、病程转归及药物耐受性方面有别于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真菌感染.

    作者:陈虹;张庆;张文学;田彦;赵凤翎;王旭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抗菌药物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hld基因转录调控研究

    目的 检测表皮葡萄球菌hld基因在抗菌药物MIC浓度作用下在生物膜形成、细菌脱离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探索抗菌药物是否通过影响hld基因转录,介导了牛物膜相关的耐药和持续感染.方法 以MIC浓度4种抗菌药物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采用SYB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解离不同时段hld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并与无药对照组相应时段的转录水平相对照,了解抗菌药物对hld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 各组细菌hld基因转录水平从黏附时开始下降,随后数小时持续下降,对照组在24 h后缓慢上升,72 h与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抗菌药物组无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菌药物通过对hld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使表皮葡萄球菌黏附作用增强,后期可防止输水通道基质解离和细菌脱离,降低药物渗入,从而导致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韩乾国;雷学忠;张磊;吕晓菊;俞汝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新生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保温箱的污染状况,2008年10-11月对6台暖箱反复采样进行细菌监测,摸索出可行的清洗消毒方法.

    作者:李转芬;马惠敏;李彦芬;王文爱;祁荣;苗勤;白泽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灭菌棉签启封方法的试验研究

    据文献报道开肩后的灭菌棉签在随身携带时,有效时间为4 h.通过改进其开启方法,以达到延长有效时间.

    作者:彭玉莲;李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加强对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我院消毒供应室根据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对无菌物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对无菌物品的包装、发放、存储等环节,实行了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无菌物品的管理达到科学、实用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林天华;刘承军;陈菊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一次性阴道抑菌吸附器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BV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A组口服甲硝唑治疗,B组应用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局部用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B组疗效显著高于A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P<0.05);且复发率低于A组.复发率分别为12.3%及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结论 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V,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维春;刘俊宝;郭丽娟;冷馨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葡萄球菌属医院感染的耐药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属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属129株,对其进行细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K-B法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29株葡萄球菌属分为6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高,为39.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9.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离率为60.5%,其中耐甲氧西林药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32.1%;药敏结果显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耐药率明显低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株.结论 基层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比较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作者:陈经艾;涂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行政后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

    由于行政后勤人员不直接接触患者,在医院感染的防护方面,是一个易被忽略的群体.笔者对行政后勤人员自我防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防护对策.

    作者:陈秀琴;李建慧;贾立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效力

    近些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和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由于目前IFI的病原学构成正在发牛改变,即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其他假丝酵母菌及曲霉菌属感染)逐渐增多,而且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其敏感性逐渐下降[1-3],因此,IF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4 6],这使得会球对IFI的流行病学和抗真菌药物效力的监测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了假丝酵母菌属和新型隐球酵母菌菌株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7],2002年又制定了曲霉菌属菌株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8],使得真菌菌种及菌株鉴定、对抗真菌药物的效力检测全球范围内得到统一,有助于了解全球IFI的流行病学及药物作用效果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綦颖;夏国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4种品牌支原体液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检测解脲脲支原体(Uu)及5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评价不同厂家支原体试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T2)、珠海岍珠(ICS)、黑马(IES)、上海其昌达等4种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在相同条件下,对260份临床标本做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比较5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一致性程度.结果 4种品牌支原体液体培养试剂盒48 h对解Uu的检出率分别是IST2为45.4%、ICS为36.2%、IES为37.7%、上海其昌达为36.9%.药敏试验结果:IST2中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低,明显优于其他3种试剂结果,不同厂家支原体试剂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做支原体培养时,选用支原体液体培养鉴定试剂盒应慎重.

    作者:陈杨芳;邹珂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原因

    脉动真空灭菌器故障的发生不仅与零部件使用寿命和内在质量有关,还与使用方法正确与否及日常维护保养有很大关系,凼此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作者:薛淑芳;林杰;李玉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医院对呼叫系统手柄的管理

    为了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及时迅速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医院病房床头均设置了呼叫系统,而呼叫系统手柄常经住院患者、陪护、探视者等随时使用接触,因此细菌污染机会较多,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我院自2007年1月将全院呼叫系统手柄清洁消毒处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明显.

    作者:王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目的 分析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进入医院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示医疗机构应重视医疗器械的验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进入医院验收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结果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主要存在着产品环氧乙烷残留量超标,无合格证明产品灭菌合格,包装破损,失效期不清晰,产品型号内外不符.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与产品分类目录不符等.结论 以上存在的问题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指标不相符合,医疗机构验收中发现类似的问题,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杜绝进入临床,这样才能达到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使用.

    作者:刘新明;杜显峰;卢光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HIV感染女性患者生殖道机会性感染的表现

    目的 探讨HIV感染女性患者生殖道机会性感染的表现特点,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中非共和国116例女性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病程、症状、体征、全身情况及首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116例HIV感染的患者均以女性生殖道疾病为首诊原因,其中89例(76.72%)有乍殖道感染表现,68例(58.62%)同时有>2种生殖道疾病存在;生殖道感染者,以慢性盆腔感染及不孕症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急性盆腔炎、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67例CD4+细胞值降低,31例CD8+细胞值下降,其中35例同时伴有慢性消耗性症状和体征.结论 HIV感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女性生殖道多种机会性感染,我国HIV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对女性生殖道反复感染或常规治疗不理想的患者要高度重视.

    作者:沈美娟;姜雅儿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同一所医院两个院区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在相同管理模式下,同一所医院的两个院区医院感染的特点是否有所不同.方法回顾分析某三甲医院的两个院区在2007年1-12月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主要的感染部位、主要的科室分布、病原菌的分离情况.结果 院本部和院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9%、4.8%;两者的感染部位及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基本相同,但院本部的真菌感染率在所有检测的病原菌中高;两者医院感染发牛率高的主要的科室分布有所不同.结论 在相同管理模式下,不同的医院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既有共同点,也有本身的特点.在医院感染的防治过程中,对不同医院和科室防治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作者:张常然;彭丹心;杨永洁;林建聪;谭清华;刘霞;李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延迟放瓶对两种血培养系统BacT/AlERT3D与BACTEC 9120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延迟放瓶对两种血培养系统BacT/AlERT 3D与BACTEC 9120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将4种常见临床菌种制成不同浓度菌液分别接种到BacT/AlERT FA与Bactec Plus(Aerobic)培养瓶中,将培养瓶分为立即放入BacT/AlERT 3D和BACTEC 9120培养仪中和分别在室温(22℃)和35℃孵育条件下延迟8、16、24 h后放入上述培养仪中等各组,记录报阳时间和计算阳性检出率.结果 无论是室温(22℃)还是35℃孵育,BacT/AlERT 3D中的培养瓶在分别延迟0、8、16、24 h放入时.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汁学意义;而BACTEC 9120中的培养瓶分别延迟0、8、16 h时其阳性榆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延时24 h放瓶时其阳性检出率则显著下降;BacT/AlERT 3D和BACTEC 9120在延时放瓶0、8、16 h时两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延迟24 h放瓶时前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两种血培养仪在22℃孵育的阳性检出率和35℃孵育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血培养瓶应尽可能早的放人培养仪,BacT/AlERT 3D的延迟放瓶时间应在24 h以内,BACTEC 9120则应在16 h以内,延时孵育温度应为室温.

    作者:孙景勇;周敏;倪语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 建立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从阳性血培养瓶中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方法 以293份阳性血培养瓶中的细菌为检测对象,采用盐酸胍-苯甲醇法提取细菌DNA,然后以LAMP技术扩增ssa和mecA基因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并将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结果 在293份阳性血培养瓶中,采用LAMP法检测到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传统方法比较,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100%,且检测时间缩短约1 h.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方便快速,适合从阳性血培养瓶中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周义正;王昌富;李向阳;邱小燕;付千钧;杨锦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