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hld基因转录调控研究

韩乾国;雷学忠;张磊;吕晓菊;俞汝佳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耐药, hld基因, 转录
摘要:目的 检测表皮葡萄球菌hld基因在抗菌药物MIC浓度作用下在生物膜形成、细菌脱离过程中的转录水平变化,探索抗菌药物是否通过影响hld基因转录,介导了牛物膜相关的耐药和持续感染.方法 以MIC浓度4种抗菌药物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采用SYB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解离不同时段hld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并与无药对照组相应时段的转录水平相对照,了解抗菌药物对hld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 各组细菌hld基因转录水平从黏附时开始下降,随后数小时持续下降,对照组在24 h后缓慢上升,72 h与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抗菌药物组无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菌药物通过对hld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使表皮葡萄球菌黏附作用增强,后期可防止输水通道基质解离和细菌脱离,降低药物渗入,从而导致抗菌药物耐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与目标性监测的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它能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环节监测.笔者对2007年1-6月肾内科出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并对2008年1-6月出院患者有针对性采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葡萄球菌属医院感染的耐药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属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属129株,对其进行细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K-B法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29株葡萄球菌属分为6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率高,为39.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9.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离率为60.5%,其中耐甲氧西林药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32.1%;药敏结果显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耐药率明显低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株.结论 基层医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比较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作者:陈经艾;涂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新生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保温箱的污染状况,2008年10-11月对6台暖箱反复采样进行细菌监测,摸索出可行的清洗消毒方法.

    作者:李转芬;马惠敏;李彦芬;王文爱;祁荣;苗勤;白泽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替考拉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比较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0例应用国产替考拉宁治疗和72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患者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均较好,国产替考拉宁的有效率为87.5%,细菌清除率为87.5%;万古霉素的有效率为86.1%,细菌清除率为88.9%;两者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均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万古霉素组略多.结论 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有效药物,国产替考拉宁较万古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更小.

    作者:彭红;瞿云中;陈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新疆县级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分析

    地区、县级医院是医疗卫生的基础,是百姓看病的第一站,关注和研究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将有助于我们医疗卫生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本调查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索一条符合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水平.2006-2007年我们以督察的方式对新疆43所地区、县级医疗机构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进行了实地查验.考核汇总如下.

    作者:李辉;杨忠礼;张朝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8例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例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原因与老年性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绝经后不及时取出节育器及合并子宫内膜癌有关;3例患者合并子宫穿孔、1例合并感染性休克,4例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积液;5例行宫腔引流治愈,3例子宫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病程进展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应针对原因进行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冷馨;王立岩;盛敏佳;冷维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各调查因素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筛选出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26%,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80%,Ⅱ、Ⅲ类切口感染率为7.03%;性别、年龄、肥胖、糖尿病、切口分类、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均是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与调控有利于降低普通外科切口感染发病率.

    作者:丁杰;张忠民;潘扬;王润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目的 分析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进入医院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示医疗机构应重视医疗器械的验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进入医院验收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结果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主要存在着产品环氧乙烷残留量超标,无合格证明产品灭菌合格,包装破损,失效期不清晰,产品型号内外不符.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与产品分类目录不符等.结论 以上存在的问题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指标不相符合,医疗机构验收中发现类似的问题,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杜绝进入临床,这样才能达到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使用.

    作者:刘新明;杜显峰;卢光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ICU所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 5年中共分离到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386株,多见的依次是不动杆菌属219株、铜绿假单胞菌117株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6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高耐药性,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3.7%、28.3%和42.9%;2007年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升高至21.7%;近2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明显升高(58.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总耐药率低(20.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较敏感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 非发酵菌是ICU重要的病原菌,加强其流行及耐药性监测可以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葛庆岗;汪宗昱;阴桢宏;朱曦;么改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效力

    近些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和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由于目前IFI的病原学构成正在发牛改变,即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其他假丝酵母菌及曲霉菌属感染)逐渐增多,而且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其敏感性逐渐下降[1-3],因此,IF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4 6],这使得会球对IFI的流行病学和抗真菌药物效力的监测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了假丝酵母菌属和新型隐球酵母菌菌株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7],2002年又制定了曲霉菌属菌株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8],使得真菌菌种及菌株鉴定、对抗真菌药物的效力检测全球范围内得到统一,有助于了解全球IFI的流行病学及药物作用效果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綦颖;夏国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加强对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我院消毒供应室根据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对无菌物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对无菌物品的包装、发放、存储等环节,实行了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无菌物品的管理达到科学、实用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林天华;刘承军;陈菊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灭菌棉签启封方法的试验研究

    据文献报道开肩后的灭菌棉签在随身携带时,有效时间为4 h.通过改进其开启方法,以达到延长有效时间.

    作者:彭玉莲;李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在牙科手机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应用于牙科手机灭菌.方法 240支牙科手机按照注油方式和包装方式不同,分为8组,经强生STERRAD 100S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后,通过无菌检验检测火菌效果,并进行转速检测和外观检查.结果 自动注油组灭菌后的牙科手机在4种包装形式下,无菌检验均无菌生长,灭菌效果可靠;牙科手机经10次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循环,转速无明显下降,外观完好,无明显氧化现象.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牙科手机灭菌效果可靠,未见牙科手机机械性能损耗.

    作者:苏静;邓小虹;孙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行政后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

    由于行政后勤人员不直接接触患者,在医院感染的防护方面,是一个易被忽略的群体.笔者对行政后勤人员自我防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防护对策.

    作者:陈秀琴;李建慧;贾立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转归.方法对医院12例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确诊3例,临床诊断4例,高危疑似5例,其中,肺穿刺活检发现新型隐球酵母菌包囊1株,胸水培养发现白色假丝酵母菌1株,支气管镜灌洗液培养发现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乳胶凝集试验阳性2例,G试验及GM试验均阳性2例,9例CT检查表现为局限性高密度团块影,3例为多发片状及絮状影;10例治疗患者,治愈8例,好转1例,死亡1例;有效率90.0%,治愈率80.0%,死亡率8.3%,2例未治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肝移植术后中远期肺部真菌感染以曲霉菌属和隐球酵母菌属为主,在临床表现、病程转归及药物耐受性方面有别于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真菌感染.

    作者:陈虹;张庆;张文学;田彦;赵凤翎;王旭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质量.医疗机构应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作者:米娜瓦尔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疾病预防控制处工作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简称感染办)和疾病预防控制处(简称疾控处)的工作关系.方法 对北京地区36所三级甲等医院成立疾控处的情况以及其与感染办的工作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结果 调查中有25所医院设立了疾控处,设立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感染办兼疾控处的17所医院,由相对同定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尚无一个兼管疾控处的感染办能够履行疾控处的全部职责.结论 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设立疾控处,是防止传染病医院感染暴发的有利措施.

    作者:李夏明;田立华;陈颖;束冬兰;伍冀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观察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阶段监测和总结北京天坛医院NSICU 1995-2009年3月所有细菌分离株及耐药性.结果 细菌共计1314株,革兰阴性菌830株(63.2%),革兰阳性菌484株(36.8%);排前6位菌株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91.2%、脑脊液感染3.8%、其他感染4.9%.结论 NSICU中以肺部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多见;系统监测NSICU感染的特点及其细菌耐药动态,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前提;降低NSICU感染率的重点是控制肺部感染,其他综合性治疗措施也应予以重视.

    作者:赵立红;王强;徐明;唐明忠;张艳;周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调查

    目的 调查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11株SAU的标本来源和临床科室分布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SAU均由VITEK 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 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为48.9%;SAU除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以外,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结论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邹启富;闵文静;范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一体化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措施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平产、家庭化分娩一体化产房实施的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一体化产房作观察组,普通产房作对照组,将两组施行不同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生物监测、产妇会阴切口及新牛儿脐部感染率、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一体化产房的医院感染平均感染率为0.27%,远低于普通产房的平均感染率4.73%(P<0.01),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P<0.01及0.05),会阴切口及脐带感染率(P<0.05),手术切口感染率(P<0.05)亦低于普通产房.结论 一体化产房采用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立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