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芹
为了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及时迅速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医院病房床头均设置了呼叫系统,而呼叫系统手柄常经住院患者、陪护、探视者等随时使用接触,因此细菌污染机会较多,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我院自2007年1月将全院呼叫系统手柄清洁消毒处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明显.
作者:王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例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原因与老年性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绝经后不及时取出节育器及合并子宫内膜癌有关;3例患者合并子宫穿孔、1例合并感染性休克,4例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积液;5例行宫腔引流治愈,3例子宫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病程进展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应针对原因进行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冷馨;王立岩;盛敏佳;冷维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近些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和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由于目前IFI的病原学构成正在发牛改变,即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其他假丝酵母菌及曲霉菌属感染)逐渐增多,而且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其敏感性逐渐下降[1-3],因此,IF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4 6],这使得会球对IFI的流行病学和抗真菌药物效力的监测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了假丝酵母菌属和新型隐球酵母菌菌株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7],2002年又制定了曲霉菌属菌株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8],使得真菌菌种及菌株鉴定、对抗真菌药物的效力检测全球范围内得到统一,有助于了解全球IFI的流行病学及药物作用效果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綦颖;夏国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阶段监测和总结北京天坛医院NSICU 1995-2009年3月所有细菌分离株及耐药性.结果 细菌共计1314株,革兰阴性菌830株(63.2%),革兰阳性菌484株(36.8%);排前6位菌株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91.2%、脑脊液感染3.8%、其他感染4.9%.结论 NSICU中以肺部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多见;系统监测NSICU感染的特点及其细菌耐药动态,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前提;降低NSICU感染率的重点是控制肺部感染,其他综合性治疗措施也应予以重视.
作者:赵立红;王强;徐明;唐明忠;张艳;周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286株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居第1位,62.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是36.5%和40.9%;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平均检出率为35.7%.结论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的流行趋势.
作者:陶智;王艳;齐金海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平产、家庭化分娩一体化产房实施的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一体化产房作观察组,普通产房作对照组,将两组施行不同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生物监测、产妇会阴切口及新牛儿脐部感染率、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一体化产房的医院感染平均感染率为0.27%,远低于普通产房的平均感染率4.73%(P<0.01),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P<0.01及0.05),会阴切口及脐带感染率(P<0.05),手术切口感染率(P<0.05)亦低于普通产房.结论 一体化产房采用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立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它能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环节监测.笔者对2007年1-6月肾内科出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并对2008年1-6月出院患者有针对性采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据文献报道开肩后的灭菌棉签在随身携带时,有效时间为4 h.通过改进其开启方法,以达到延长有效时间.
作者:彭玉莲;李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我院消毒供应室根据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对无菌物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对无菌物品的包装、发放、存储等环节,实行了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无菌物品的管理达到科学、实用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林天华;刘承军;陈菊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简称感染办)和疾病预防控制处(简称疾控处)的工作关系.方法 对北京地区36所三级甲等医院成立疾控处的情况以及其与感染办的工作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结果 调查中有25所医院设立了疾控处,设立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感染办兼疾控处的17所医院,由相对同定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尚无一个兼管疾控处的感染办能够履行疾控处的全部职责.结论 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设立疾控处,是防止传染病医院感染暴发的有利措施.
作者:李夏明;田立华;陈颖;束冬兰;伍冀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抗菌药物是人类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武器,合理应用,不仅是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临床药学部门及各临床科室的重要任务,更是当今公共健康关注问题之一.为此,我院为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力度,特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作者:刘姝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的活动中,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和制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并且实施质量改进.结果 经过连续5年持续质量改进,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得到明显提高,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领导之间融洽度逐年上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率由60%上升到100%,灭菌物品的监测率由70%上升到100%,待灭菌包的合格率55%上升到95%,相关科室的满意度由85%上升到100%,由于重视工作环节质量管理,杜绝或减少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安全、医疗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供保障.
作者:韩平平;吕永杰;赵云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我院手术室于2005年10月引进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STERRAD NX低温灭菌器,作为一种新技术有其特殊性,掌握特殊的操作流程对完成灭菌过程起决定作用.现将两年使用情况及灭菌过程取消原因分析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燕姿;王美女;雷旭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延迟放瓶对两种血培养系统BacT/AlERT 3D与BACTEC 9120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将4种常见临床菌种制成不同浓度菌液分别接种到BacT/AlERT FA与Bactec Plus(Aerobic)培养瓶中,将培养瓶分为立即放入BacT/AlERT 3D和BACTEC 9120培养仪中和分别在室温(22℃)和35℃孵育条件下延迟8、16、24 h后放入上述培养仪中等各组,记录报阳时间和计算阳性检出率.结果 无论是室温(22℃)还是35℃孵育,BacT/AlERT 3D中的培养瓶在分别延迟0、8、16、24 h放入时.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汁学意义;而BACTEC 9120中的培养瓶分别延迟0、8、16 h时其阳性榆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延时24 h放瓶时其阳性检出率则显著下降;BacT/AlERT 3D和BACTEC 9120在延时放瓶0、8、16 h时两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延迟24 h放瓶时前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两种血培养仪在22℃孵育的阳性检出率和35℃孵育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血培养瓶应尽可能早的放人培养仪,BacT/AlERT 3D的延迟放瓶时间应在24 h以内,BACTEC 9120则应在16 h以内,延时孵育温度应为室温.
作者:孙景勇;周敏;倪语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0例应用国产替考拉宁治疗和72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患者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均较好,国产替考拉宁的有效率为87.5%,细菌清除率为87.5%;万古霉素的有效率为86.1%,细菌清除率为88.9%;两者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均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万古霉素组略多.结论 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有效药物,国产替考拉宁较万古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更小.
作者:彭红;瞿云中;陈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阴道抑菌吸附器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BV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A组口服甲硝唑治疗,B组应用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局部用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B组疗效显著高于A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P<0.05);且复发率低于A组.复发率分别为12.3%及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结论 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V,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维春;刘俊宝;郭丽娟;冷馨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36株G+球菌分离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临床各类感染性标本,G+球菌的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 336株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居首位,占45.8%;其次为凝崮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23.2%;粪肠球菌居第3位,占1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1.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35.9%;药敏结果显示,G+球菌除对万古霉索耐药率为0以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各级医院必须重视G+球菌的耐药性检测,预防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李惠;杨玉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由于行政后勤人员不直接接触患者,在医院感染的防护方面,是一个易被忽略的群体.笔者对行政后勤人员自我防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防护对策.
作者:陈秀琴;李建慧;贾立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各部门输液使用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实施集中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管理方法.对输液使用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进行处理,分别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护理管理质量、职业防护、消毒剂成本、医院感染管理的影响.结果 集中组处理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其清洁、包装、抽样培养合格率(集中组100.00%,分散组97.47%)明显优于分散组,并能节省医院消毒剂成本.减少临床科室治疗审环境污染,节省治疗室空间.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输液使用后的止血带、治疗弯盘实施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节省人力资源、节省治疗室空间、降低医院成本、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贺月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地区、县级医院是医疗卫生的基础,是百姓看病的第一站,关注和研究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将有助于我们医疗卫生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本调查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索一条符合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水平.2006-2007年我们以督察的方式对新疆43所地区、县级医疗机构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进行了实地查验.考核汇总如下.
作者:李辉;杨忠礼;张朝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