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砚玲;王洪娈
作为3M公司ETO灭菌器在中国的第1个用户,从1995年ETO灭菌器重新安装到我们现在的厂址也有12年了.我公司需要ETO灭菌的产品是人工晶体和眼科手术缝合针线,产品属于国家严格管理的3类(高级别)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同时,产品制造成本大、价值高.因此,灭菌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各亚型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阳性的菌株进行DNA序列测定,测得序列与已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登录的aac(6')-Ⅰb基因家族序列比对,确定型别.结果 6株aac(6')-Ⅰb阳性的大肠埃希菌,经DNA序列测定,其中4株为经典型,1株为aac(6')-Ⅰb-Cr型,另外1株为aac(6')-Ⅰb新亚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至少存在3种型别,以经典型为主,同时存在aac(6')-Ⅰb-Cr型和aac6-Ⅰb新亚型.
作者:俞莲花;潘春琴;胡大康;刘池波;张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菌种分布及应对措施.方法 调查15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真菌感染的菌种种类、感染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结果 1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真菌感染6例(40.0%);从6例患者的口腔分泌物、痰、尿中共培养出真菌8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株(75.0%)、曲霉菌属1株(12.5%)、其他酵母菌1株(12.5%);感染部位为口腔6例、肺部1例、膀胱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黏膜型假丝酵母菌病、曲霉菌性肺炎和真菌性膀胱炎;经制霉菌素加甘油制剂涂敷口腔局部、制霉菌素稀释后膀胱冲洗、静脉滴注氟康唑或(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治疗,所有病例在7~21d治愈.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真菌感染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体内菌群失调、有易感因素及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措施不严有关,感染的真菌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另有少量曲霉菌属和其他酵母菌,对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真菌感染应采取立体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
作者:谢屹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急诊工作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造成急诊科医护人员承受职业安全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受到多种明确的和潜在的危害因素的伤害,严重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职业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保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NI)的特点,分析引起NI的危险因素,寻求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428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8.93%,例次感染率9.41%,位于前5位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上呼吸道、皮肤,其构成比分别为47.66%、17.76%、15.19%、9.81%、6.31%;医院感染的发生除基础疾病严重外,与环节护理质量、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 脑卒中患者NI的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其危险因素,加强护理管理,强化环节护理质量控制,从源头和
作者:张玉莲;黄茹琴;高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7年6月医院大肠埃希菌945株,采用API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C酶,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4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测出18株产SSBLs株;ESBLs阳性与阴性株大肠埃希菌相比较,其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SSBLs株与仅产ESBLs株者相比较对以上3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对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头孢三代加酶抑制剂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SSBLs菌株及其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范秋连;姚振国;郭华国;陈国强;汪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细菌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青岛地区4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286株葡萄球菌属,采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葡萄球菌属128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0株(45.1%),居第1位;表皮葡萄球菌382株(29.7%),位居第2;其他如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等均占有一定比例;1286株葡萄球菌属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954株,占74.2%;384株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181株,占47.1%;MSS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3%~81.9%和45.1%~52.3%;MR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和利福平等敏感性高,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临床分离菌中的葡萄球菌属日益增多,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高,应重视MRS的检测和药敏试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有效地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蓬蓬;刘宁宁;何宏;王娟;苏维奇;梁冰;孙英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行政干预减少头孢三代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能否减少病原菌的耐药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年内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6591株病原菌,排在前5位的是大肠埃希菌(24.7%)、肺炎克雷伯菌(20.8%)、铜绿假单胞菌(12.0%)、金黄色葡萄球菌(11.4%)、表皮葡萄球菌(6.8%);2006年经行政干预后,革兰阴性杆菌减少,病原菌的耐药率有所下降.结论 行政干预控制头孢三代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减少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发生.
作者:刘霞;张常然;谭妙莲;王大清;刘小云;李晖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烧伤病房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6年从烧伤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13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846株,占63.85%,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G+)球菌464株,占35.0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肠球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15株,占1.13%,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病原菌抗药性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检出率为82.12%;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0.71%和41.89%.结论 烧伤病房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加强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
作者:阮建春;施耘;刘群;熊宏强;张希成;张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自2005年5月起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分类收集、回收利用、集中处置、防止损伤的原则进行流程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泽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加强质量控制与监测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是切断接触传播医院感染的简便、有效的措施,同时也为医院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礼霞;夏桂兰;王惠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对189名小学生用10μg的乙型肝炎酵母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砚玲;王洪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开展目标性监测,使抗菌药物应用趋于合理化.方法 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标准、培训、前瞻性调查、信息反馈通报、规范术前用药等干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005年3月-2006年12月每月抽取各科室10%出院病历作为调查样本,比较目标性监测开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降低(P>0.05),预防性用药率明显降低(P<0.01),术前2 h内预防给药趋于规范(P<0.05),术后用药天数缩短(P<0.05),无指征用药及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 开展抗菌药物目标性监测可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若能多部门综合治理效果更佳,并应健全制度以巩固成效.
作者:陶西萍;范旭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给药方案,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中,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作者:杨传辉;仲华;王凤林;刘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给临床防治手术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菌株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DADE BEHRING专用细菌鉴定药敏复合板.结果 14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82株,占58.6%;革兰阳性球菌58株,占41.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铜绿假单胞菌(PAE)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3%与27.1%;菌株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U总数的3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0.9%.结论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谢明水;晏文强;熊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新型变异性亚急性海绵体脑病(CJD)的出现,以及CJD可能与食用疯牛病牛肉及其制品相关的研究报道,CJD是一类具有传染性、朊蛋白所致的散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具有传染性.
作者:田黎;张丽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以提高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质量,达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方法 以PDCA循环法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管理.结果 实施本法后,医院感染的管理质量稳步提高,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及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要求.结论 导入PDCA循环法,要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是提高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余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2006、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对比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21.44%;死亡以5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死亡与住院天数无必然因果关系;医院感染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科、呼吸科;各季度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高居首位,2007年真菌跃居死亡病例病原菌第1位,万古霉素使用率在2007年医院感染死亡病例中高居第1位.结论 严格侵入性操作的细节管理,依据病原学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等医疗行为是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夏明;李红;施颖;束冬兰;陈晨;伍冀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其数量已经>200种.绝大多数产ESBLs菌株主要是临床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呈国际性分布,因此,由ESBLs菌株引发的感染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种类、流行特点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玲;黄留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验证纳米光催化动态空气消毒净化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JBL-400系列的自循环移动式、自循环镶嵌式、加载空调风口式等类型的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器,参照<消毒技术规范>分别对监护室病房、普通手术室、治疗室等医疗用房进行空气消毒的模拟现场试验与现场试验.结果 自循环移动式对人工染菌消毒30min的杀灭率>99.9%,应用3种类型消毒净化器分别对不同医疗用房持续消毒,静态细菌总数均可达到Ⅱ类区域标准(≤200CFU/m3),自然菌动态消亡率为56.8%~78.4%,动态细菌总数维持在低水平,达到Ⅱ类或Ⅲ类区域标准.结论 JBL-400系列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器应用形式多样,消毒作用快,效果可靠,正确合理使用,可适用于各类医疗用房的动态空气消毒.
作者:邢玉斌;索继江;魏华;刘运喜;高岩;邓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