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和护理

汤叶;董许英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后6h,24h,72h后,观察患者PH值、PaCO2、PaO2、RR、HR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使用无创呼吸后6h,24h,72h后患者的PH值、PaCO2、PaO2、RR、HR有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或缓解,发绀情况得到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模式能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取得满意的疗效、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SLIPA喉罩预氧无正压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中的作用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应用SLIPA喉罩,在麻醉诱导时,采用预氧无正压通气,观察对胃胀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ASA分级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A组气管插管组和B组SLIPA喉罩组,A组常规正压通气诱导气管插管,B组诱导前面罩吸入纯氧3min,静脉诱导期间不实施正压辅助通气,诱导后插入SLIPA,记录两组插入前(T0),插入时(T1),插入后1min (T2),插入后3min (T3)的HR,BP,PETCO2的变化及胃膨胀程度.结果: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喉罩置入后血流动力血变化轻微,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胃膨胀程度B组SLIPA喉罩组远远低于A组气管插管组.结论:SLIPA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采用预氧无正压通气,无胃膨胀,手术视野佳,更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何小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实施廉价药物制度的成效看财政补偿的重要性

    宁波市自2008年3月起,在9家市级医院实施廉价药物制度及经济补偿机制,取得成效.截至2010年12月底,财政补助1亿余元,减少患者药品费用3.98亿元,给群众带来实惠.实施廉价药物制度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群众“看病贵”、保障医院正当权益的“双赢”之举.

    作者:应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

    目的:探讨双腔管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宣城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间施行单肺通气麻醉的胸外科手术病例共计3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57例患者行双腔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顺利,胸外科手术均获成功.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均得到纠正和康复.结论: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不仅仅是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而是在手术室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中充分体现临床科室普遍实施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作为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娴熟的技术及敏捷的应急能力,在麻醉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保持良好的双肺隔离,加强气道管理和围手术期监测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姝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前列腺炎对男子性功能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对男子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诊治的220例CP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观察CP病程与发生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220例CP患者中发生性功能障碍70例,发生率占31.38%;18例病例突发性勃起障碍;有12例在性交中间突然痿软;50例先表现为勃起无力,继而完全不能自主勃起.CP病程3年以内者80例发生性功能障碍12例,发生率16.25%;病程3~6年发生率44.44% ;CP6年以上发生率54.00%,随着CP病程增加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结论:CP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随着CP病程增加发生率随之增加,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对CP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心理疏导治疗.

    作者:余文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概况及对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启示

    从1938年起,日本用20多年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从理念到现实的蜕变.50年来,日本在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任静;程念;汪早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后6h,24h,72h后,观察患者PH值、PaCO2、PaO2、RR、HR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使用无创呼吸后6h,24h,72h后患者的PH值、PaCO2、PaO2、RR、HR有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或缓解,发绀情况得到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模式能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取得满意的疗效、预防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汤叶;董许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0年衢州市柯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2010年衢州市柯城区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人群类型、分布情况以及求询动机,为进一步深化VCT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0年柯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共有609人接受HIV检测,求询原因主要为发生危险性行为(66.83%),检出HIV阳性数4例,HIV感染检出率为0.66%.其中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播2例,HIV感染检出率为10.53%.结论:VCT服务有助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减少HIV的进一步传播,是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魏苏江;陈卫国;郝晓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难点探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亟待立法.新农合条例制定工作已进行3年,期间面临诸多难点,如怎样界定新农合的走向、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界定参加主体及在自愿原则和强制原则之间进行抉择等.文章针对上述难点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以期促进新农合立法工作.

    作者:宋大平;任静;赵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门诊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与预防

    目的:观察泛福舒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以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泛福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呼吸道感染次数、持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观察治疗前后IgA、IgM和Ig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持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IgA和IgG水平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IgM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M和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福舒可能通过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增强患儿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在门诊中可给予小儿预防性运用,达到防治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目的.

    作者:黄熊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度混合痔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及观察.方法:PPH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83例,与同期外剥内缝术治疗重度混合痔53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水肿、出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肛门异物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水肿、切口渗血、疼痛、肛门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对照组小,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尿潴留、肛门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对照组小,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PPH联合肛门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PPH术的适应证范围,可以加以推广.

    作者:黄城鑫;沈锋;刘军平;罗静泳;高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余姚市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方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要方式,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在工作模式上,专线负责,责任到人;组建联村医生责任团队,上门提供服务;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结果:2010年与2007年比较,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体弱儿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提高了4.66、4.11、3.49、0.93、12.43个百分点,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新生儿访视率99.84%.结论:余姚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实践成效显著.同时,尚存在人才匮乏、保健与临床结合不够等问题.

    作者:王佩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优质护理病房降低陪护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优质护理病房降低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陪护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住院病人平均陪护率从65.6%降低到38.8% (P<0.01).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降低了陪护率,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沈新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市综合性民营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

    目的:了解民营医院住院病人的基本特征和住院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我研制的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并收回.用Epidata3.0软件对调查表数据进行双录入实时校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满意度用满意率表示.结果:实际调查到119人,有效问卷119份,有效应答率90.8%.调查对象对民营医院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医疗结果与质量、医患沟通、服务流程、住院价格等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98.3%、99.2%、100.0%、96.6%、99.2%和94.1%.在对所有条目的评价中,不满意的是医院的绿化情况,满意率为10.9%.结论:该市的综合性民营医院发挥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主要针对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群,有医疗保障的群体,从事慢性病的治疗.民营医院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是其发展优势,同时民营医院应规范收费,完善病房设施.

    作者:叶晶晶;马颖;胡志;丁宏;陈任;王晓虎;陶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950-2010年宁波市鄞州区疟疾监测与防制成效分析

    目的:了解鄞州区1950-2010年疟疾流行概况,总结疟疾防治经验,评价疟防成果,分析消除可能性.方法:回顾鄞州区61年来疟疾防治历程,阐述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防制措施、成效及经验教训.结果:鄞州区1970年代前间日疟高度流行,发病率自1979年来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87年达到基本消灭后进入监测阶段,2006-2009年输入性病例增加,疫情有所回升,但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2010年降到1/10万以下.其防制过程可分为重点调查及防治试点研究、控制流行、降低发病率、巩固防治成果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论:61年以来的防治经验为消除疟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须大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努力提高疟防人员素质和技能,坚持多部门协作,及时发现病人并有效处置,从而达到消除的目标.

    作者:江一芬;徐来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Beers准则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患者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评价Beers准则在我国社区的适用性,为社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石家庄市416例社区多重用药的老年非住院患者的潜在用药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2.7±7.1岁,平均用药4.9±1.6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4.5%,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的发生率为14.7%,用药数量、服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呈正相关(r=0.498,P<0.01;r =0.729,P<0.01).结论:Beers准则在预测药物不良反应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国可借鉴之构建老年安全用药指南.

    作者:赵欢;薛鹏;刘建秋;包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金华市2004-2009年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金华市2004-2009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2004-2009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以后,金华市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2004-2009年HIV/AIDS报告累计数为601例,占历年总累计数的95.85%;男女发病比例为2.36∶1,HIV/AIDS报告病例中以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为主,20~49岁者有403例,占67.05%,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多数(391,65.06%),夫妻均为感染者为78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445例,占74.04%;职业以农民工为主(254,42.21%);报告途径主要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61,60.13%).结论:应加大宣传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形成以“政府主导,各部门积极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以遏制金华市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趋势.

    作者:胡跃强;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目的:进行静脉输液的专业化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及时、准确的输液服务.保证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及社会安全.方法:制定输液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开展静脉输液知识培训与考核,规范处理医疗垃圾和锐器物.结果:成绩显著,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外周静脉炎和外渗的发生率下降,化疗药物输入的合理率不断上升,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逐渐下降.结论:开展输液专业化管理能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前馈控制是专业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火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东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2008年东莞实施医保改革后,东莞政府决定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捆绑运作,进一步与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联动.文章探讨了东莞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相应的社区首诊制和逐级转诊制度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

    作者:黄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普陀区2005-2010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5种疫苗接种率调查

    目的:了解舟山市普陀区2005-2010年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肝炎疫苗(HepB)5种疫苗的预防接种现状.方法:2005-2010年期间每年分别在13个乡镇(街道)流动人口聚集地随机抽取居住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1~7周岁外地户籍儿童,同时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调查本地12~24月龄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流动儿童建证(卡)率93.54%;卡疤率91.18%;BCG、OPV、DTP、MV、HepB五苗接种率分别是91.36%、98.05%、96.290%、92.57%、97.86%;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9.60%,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92.66%,低于本地儿童.结论:对流动儿童的疫规划管理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郑红元;王松治;张世宏;李雪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实践

    目的:对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护理.方法:选择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化疗前心理护理、化疗后的强化护理及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化疗后护理.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减轻了毒副作用及其他不适,提高了疗效.结论: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经过相应的护理,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护理效果好,延长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金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