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粪肠球菌耐高浓度庆大霉素转座子Tn5281的检测

沈洪;许淑珍

关键词:粪肠球菌, 转座子, 庆大霉素, 耐药性
摘要:目的 研究转座子Tn5281在粪肠球菌耐高浓度庆大霉素(HLGR)中的作用.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4株HLGR粪肠球菌Tn5281,扩增产物用斑点杂交和测序法验证;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滤膜法;CLSI/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4株粪肠球菌Tn5281转座子总检出率为50.0%,其中6株含完整型,17株含缺失Ⅰ型(缺失右侧IS256末端),4株含缺失Ⅱ型(缺失左侧IS256末端),各型均位于质粒上;4株接合转移成功中,3株为缺失Ⅰ型,1株为完整型;含Tn5281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于不含Tn5281的菌株,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低于不含Tn5281的菌株.结论 Tn5281普遍存在于HLGR粪肠球菌中,可整合到接合性质粒上,在粪肠球菌HLGR播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75%乙醇与0.5%碘伏眼部消毒后睑缘存菌的调查

    目的 了解75%乙醇与0.5%碘伏两种不同消毒方法 眼部消毒后睑缘存菌状态,对比不同消毒方法眼部消毒效果,探讨采用碘伏消毒法作为眼科手术眼部消毒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以38例实施眼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手术侧眼为对照组采用75%乙醇进行外眼皮肤常规消毒,取对侧眼为实验组采用0.5%碘伏进行外眼皮肤消毒,消毒3 min后分别进行两眼睑缘细菌学培养.结果 实验组合格率为81.58%,对照组合格率为60.53%;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睑缘存菌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0.5%碘伏消毒眼部皮肤范围可达睑缘,此方法 可有效控制眼部术后感染、保证眼部消毒效果.

    作者:文玉琴;金莉;何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CE)医院下呼吸道感染(NLRTI)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ICU内NLRT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7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作为观察组,43例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作为对照组,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多发生于机械通气后约1周,两组在住ICU时间、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联合使用抗菌药物、H2受体拮抗剂或制酸剂及深静脉穿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ICU时间、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联合使用抗菌药物、H2受体拮抗剂或制酸剂及深静脉穿刺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的重要危险因素,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作者:袁小玲;高绍衍;夏秀琼;黄宇筠;区秀燕;缪炯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626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医院感染现状,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年10月-2005年9月住院患者40 554例,医院感染626例.结果 2005年医院感染率为1.54%, 医院易感人群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住院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高危感染科室为老年监护室和血液科,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医院感染病种以恶性肿瘤居多,侵入性诊疗技术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结论 医院感染率偏低,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统计软件进行辅助监控,从统计规律性的角度发现感染缺陷.

    作者:代伟;曹秀堂;林海丽;高筠;郝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头孢米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评价

    目的 观察头孢米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1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采用头孢米诺治疗,2 g/次静脉滴注,1次/12 h或1次/8 h,治疗5~10 d,再减量为1 g/次,疗程4~6周.结果 治疗痊愈率89.4%,总有效率97.6%,药物不良反应率2.4%.结论 头孢米诺经验性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其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刘劲;于宁;万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洁净手术部刷手间空气中细菌动态调查分析

    我院洁净手术部建成后,按国家建设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规定验收合格后,于2000年10月交付使用.使用前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手术部的各类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后,对其环境分别在空气净化后的动态和静态下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基本无菌生长,而刷手间空气静态下细菌浓度平均值为20 CFU/m3,动态下平均值为511.89 CFU/m3,有致病菌,对此进行了目标性追踪监测.

    作者:朱永健;赵九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考试在工作评奖中的效果

    四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1996年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1次大型的医院感染考试,并设立了医院感染考试联系实际工作的奖励制度.增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光;刘海峰;徐艳凤;金桂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调查与防治对策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 调查2000年1月-2004年12月,某院4 564例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菌株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监测采用KB法.结果 手术切口感染率为4.1%,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为主,占71.1%;G-杆菌中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17.2%)、铜绿假单胞菌(16.7%)、肺炎克雷伯菌(12.7%),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必须采取切实的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徐正富;石玉玲;余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各种标本经分离培养,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鉴定,用ATB PSE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7 395份标本分离出非发酵1 106株,分离率为14.9%,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高(45.7%),各种临床标本中以痰液标本的检出率高;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外,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 非发酵菌在各种临床标本中分布不同,种类较多,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及时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沈建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调查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资料完整的白血病病例129例,其中男83例,女46例.年龄6~68岁,平均年龄(35.36±2.15)岁.住院时间≤20 d 15例, 21~30 d 12例,31~40 d 12例,>40 d 17例,长住院时间165 d.

    作者:徐勋彪;蒋景华;陶映;郭亚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

    抗菌药物滥用,包括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性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多种联用;频繁更换品种;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现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策略报道如下.

    作者:潘祖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多部位医院感染123例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多部位医院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4年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前瞻性监控与分析.结果 2004年发生医院感染病例为1 645例,其中多部位感染 123例,占7.4%;123例共发生 267例次感染,其中2个部位 105例、3个部位17例、4个部位1例,平均为2.17例次;以下呼吸道部位感染多见,占35.58%;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血液、手术切口等,分别占24.34%、14.23%、8.99%、6.74%;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为主,占54.49%,而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与真菌各占29.64%及15.57%;相关因素为高龄、基础疾病、多器官损伤、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交叉感染等;其严重后果为病程延长、病死率增高、费用增大.结论 多部位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测对象,预防与及时发现、控制多部位感染,可有效减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周瑞微;陈谦;柳彩珍;陈永康;陈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用于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病原学检测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兔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兔侵袭性烟曲霉感染动物模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兔血清中烟曲霉抗原;以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兔肺、肝、脾、肾组织中烟曲霉抗原.结果 血清中烟曲霉抗原检测:接种烟曲霉抗原后24、48、72、96 h,血清中烟曲霉抗原检测阳性;免疫酶组织化学检测:接种后96 h,肺、肝、脾、肾组织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结论 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侵袭性烟曲霉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钟晓祝;郝卫;潘玉先;余力;车小燕;封志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疗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

    医疗废物是高污染、高危险性的垃圾,虽然其产量仅占城市固体废物的3%,但它可能含有多种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针头锐器及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1].国际上已将其列入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我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也将其列为头号危险废物[2].医疗废物如果处置不当,将对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作者:侯铁英;廖新波;胡正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IRAB)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N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34例IRAB及68例亚胺培南敏感鲍氏不动杆菌(ISAB)NP作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常用抗菌药物对该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发生IRAB-NP的危险因素,在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前15 d接受氟喹诺酮抗菌药物(OR=5.738)、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治疗(OR=7.129),IRAB耐药率高,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30%.结论 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及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的应用是IRAB-NP的危险因素,IRAB仅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冯加喜;林云;吕冬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自我防护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在现代化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尤其是生物因素,手术室护士受感染的机会很多,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在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可怕的是艾滋病.它经过血液传播的概率高,一次即可感染.因此,如何做好手术室护士对艾滋病职业防护,是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衡秀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病原菌对3种消毒剂抗力的研究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4种常见病原菌对医院常用的3种消毒剂的抗力水平.方法 采集培养鉴定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用实验室消毒定量杀菌方法,测定病原菌的抗力水平.结果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从医院感染病例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有效氯消毒剂的抗力低于标准菌株(ATCC1544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3种消毒剂的抗力均低于标准菌株(ATCC6538);肺炎克雷伯菌对碘伏和有效氯消毒剂的抗力低于标准菌株(ATCC46117);大肠埃希菌对3种消毒剂的抗力与标准菌株(809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力水平研究应引起关注.

    作者:应庆茹;谈介凡;朱冬胜;沈燕雅;李如莺;胡雅瑛;宋秋菊;黄美娟;沈伟;葛忆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表型测定及基因分型

    目的 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确证试验,同时对VRE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及含6 μg/ml万古霉素的脑心浸液琼脂平板上点种,确证6株VRE,聚合酶链反应检测vanA、vanB、vanC,并对1株vanB的屎肠球菌进行测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rmB、qacE△1-sul1基因.结果 160株肠球菌属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粗筛出17株低抑菌浓度(MIC)≥4 mg/L的肠球菌属,用浓度梯度法只有6株MIC≥4 mg/L的肠球菌属,并在含6 μg/ml万古霉素的脑心浸液琼脂平板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17株肠球菌属对红霉素ermB耐药基因检测,有10株含有ermB基因;未检测到qacE△1-sul1基因.结论 VRE确认试验以及准确检测其MIC值是筛查VRE的可靠方法 ,对VRE的基因分型,为VRE的进一步研究及流行病学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余晓君;段荣;周红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环境寄生及烧伤患者多重耐药表型、产酶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方法 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VITEK-32);改良三维法对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金属酶试验用Etest条;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扩增(RAPD)方法对患者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分型,从检出时间、地点或部位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4 246份样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52株,分离率为8.3%;患者与环境及医护人员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未见有关联;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烧伤病房的患者及环境中;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外源性因素不主要,患者多是自身感染.

    作者:庄文平;朱德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做好供应室夏季消毒灭菌工作

    1 强化灭菌质量关改建后的消毒供应科,做到了合理分流,物品流程无逆行,充分利用了作业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得各工作区集中,布局合理;使供应科的工作符合物品消毒、灭菌质量、防止交叉感染的原则.

    作者:张芳;张秀銮;李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种含氯消毒剂对手术器械预消毒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3种常用含氯消毒剂用于手术器械预消毒,进行效果比较研究.方法 分别用3种消毒剂对污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手术器械进行预消毒,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两种分子生物技术,分别检测HBV-D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观察HBV灭活情况,比较3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用于手术器械预消毒的3种消毒剂均有一定效果,消佳净20/500浓度组效果相对好,但HBV阳性率仍然较高.结论 含氯消毒剂用于术后手术器械预消毒,可减少器械准备人员医源性感染的风险,但仍须加强个人保护.

    作者:黄龙淳;曾庆民;李春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