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莲;牛淑芳
目前使用的双层棉布包由于棉布带有微粒、保存有效期短等缺点,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两年来,我院开展了纸塑包装灭菌包,投入临床使用,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承军;李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口腔正畸科患者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疾病的健康人群,因此正畸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如口腔内、外科的医务人员.由于口腔正畸的特点,需要各种不同的器械,尤其是各种各样的钳子.目前看来一人一套很难实现,由于消毒很不方便,又受着消毒液消毒质量与消毒时间的制约,医疗器械便成了交叉感染的载体.
作者:刘丽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难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变异,耐药菌株的变异,以及大量老年人群及慢性患者的存在,加之医疗技术的进展,化疗、放疗等手段的广泛应用,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这一切使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加的趋势.而尿沉渣检验是住院患者必查的常规项目,探讨用UF-100检测尿液细菌的阳性率及其能否对尿道感染的检出有筛查作用,无疑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
作者:李慧;张晓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利用快速导流杂交法对人乳头瘤病毒进行快速基因分型,并探讨该技术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 144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脱落细胞或组织中提取DNA,PCR扩增后与9种常见HPV亚型探针进行反斑点印迹杂交(reverse dot blot, RDB)检测HPV DNA,通过与传统膜杂交结果做对比,评估导流杂交法的效果. 结果 144例样本中得到134例PCR阳性结果;HPV分型包括:高危HPV亚型16、18、31、33、58;低危亚型6、11、53;未知危险程度的亚型CP8304;68例样本中包括了2~4种亚型的混合感染. 结论两种杂交方法检测结果97%一致;快速导流法优势主要具有更高速度、操作更方便,和节省试剂用量;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传统杂交方法相同.
作者:吕晓萍;李体远;戴勇;童秋生;熊峰;李放娟;季卉;许小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36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分析他们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
作者:杨梅英;马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23例次烧伤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感染原因,指导药物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 方法对23例次不同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培养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情况十分严重,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稍高,分别为52.2%和30.4%;于6~9月间监护病房危重患者检出次数多,为15次. 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被褥消毒、强化洗手等是减少烧伤病区内交叉感染的必要措施.
作者:李峰;柴家科;常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医院广泛使用含氯消毒液的同时,监测有效氯的含量是评价其消毒灭菌方法可靠的手段,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刘子群;王玉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真菌感染相关治疗因素. 方法回顾我院肺癌患者 6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类,分析真菌感染因素并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肺癌患者的真菌感染率为15.06%,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感染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组内,Ⅲ、Ⅳ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Ⅳ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化疗、放疗+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组和放疗+化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感染组和预防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感染组和预防感染组内随着联合用药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化疗、联合应用抗生素、激素、导管侵入治疗增加真菌的感染率.
作者:周涛;陆红;邹冰心;谢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检验医、技师同其他医务工作者一样,面临多种潜在危险,如接触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各种体液及分泌物,给患者抽血和各种穿刺、涂片时的误刺伤,被污染的细菌接种针的误碰触等,这种接触污染的概率远大于其他人群,现就针对如下问题及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伟宏;伦国有;邓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8月颁布,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加强了医疗废物感染的管理,完善了各项制度,管理职责,严格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运送与贮存及监督管理,防止医疗废物外流.
作者:刘国英;李雅琴;郭立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1995~2001年上海地区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方法对上海地区11所医院1995年1月~2001年12月所有血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按统一方案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1995~2001年血培养获分离菌4 00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6.5%,革兰阴性杆菌占43.5%;常见的分离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以及肠球菌属和伤寒沙门菌;1995~2001年血培养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由44.4%增至53.1%;葡萄球菌及肠球菌中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高度敏感. 结论 1995~2001年革兰阳性菌,尤其是CNS在血液感染中占重要地位,血培养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增多明显;血培养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耐药明显.
作者:李光辉;朱德妹;张婴元;汪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院检验科的医用垃圾,尤其是接触过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的垃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有回收价值的物品,若处理不好,不但易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流向社会,后果难以想象.
作者:丁新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方法以主动监测与系统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对2003年全年入住ICU 38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判,并与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 ICU的医院感染率是28.8%,显著高出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23.6个百分点;因医院感染而导致死亡的占ICU总死亡的36%;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0%,而双重感染达78.7%;下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61.7%,但多部位多器官感染占29.6%. 结论 ICU医院感染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性;其相关因素有病情重、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侵入性诊疗操作多与交叉感染等.
作者:周瑞微;陈永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建立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长期留置非住院期间预防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的有效措施. 方法对2003年1~4月放置PICC的18例老年肿瘤患者120次门诊换药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对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用咽拭子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 结果规格为10cm×12cm 的3M透明敷料有效覆盖期为7 d,敷料周围皮肤经采样培养有条件致病菌生长. 结论合理的换药时间、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严格遵守自我防护可有效的避免老年肿瘤患者PICC医院外携管期间感染的发生.
作者:蔡兰萍;蔡力力;贾晓清;张晓霞;李金梅;唐丽君;孔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院感染中医务人员所造成的感染因素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承担对各类标本进行分析.因此,提高检验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尤为重要.
作者:王艳;马瑞宣;牛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筛选出较好的高耐庆大霉素粪肠球菌质粒接合转移的试验方法. 方法使用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筛选临床分离36株高耐庆大霉素(HLGR)粪肠球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肉汤接合法和滤膜接合法. 结果 36株粪肠球菌用普通肉汤(NB)、普通肉汤加马血清(NBH)、心脑浸液(BHI)、心脑浸液加马血清(BHIH)4种培养基作为接合前及接合过程培养介质,HLGR接合转移率分别为50%、75%、89%、89%,滤膜接合法转移率达到100%,所形成的HLGR接合子也不同程度的获得了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结论采用BHI或 BHI加马血清的肉汤培养基接合转移效果较好,结果一致,滤膜接合法可获得更高的转移通过率.
作者:刘志远;许淑珍;马纪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 方法将40例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按照伤口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伤口脓性分泌物多时使用优赛填充伤口,待伤口渗出较少时改用清得佳凝胶填充伤口,安舒妥薄膜或安普贴封闭固定;对照组使用普通敷料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对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可缩短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效果优于普通敷料.
作者:孟凡慧;王嘉茹;王丽华;杨晓秋;王淑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研究全国11个地区大肠埃希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其耐药性分布情况. 方法 应用荟萃分析法分析全国11个地区2 265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 结果全国11个地区E.coli. ESBLs检出率从18.33%到45.00%,呈现从北到南逐步升高的趋势;全国11个地区E.coli BSBLs的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次为SHV型,但成都主要型为SHV型和TEM型;全国11个地区产ESBLs E.coli IPM耐药率均低于90.00%, 大部分地区SCF和AMK耐药率<50.00%, 绝大部分地区FEP和CIP耐药率均>50.00%. 结论全国11个地区E.coli.检出率均较高, 并呈现从北到南逐步升高的趋势;E.coli所产ESBLs的基因型主要为CTX-M型,次为SHV型;产ESBLs E.coli对IPM敏感,SCF和AMK次之,FEP和CIP基本无效.
作者:明德松;吴一波;朱焱;谢尊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PNS患者138例,进行医院感染分析. 结果 138例PNS医院感染率为34.06%,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血清IgG含量、住院时间、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 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疾病本身护理,合理用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
作者:胡美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1年来,我们供应室着重抓了质量管理,取得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1 存在不足1.1 人员素质低下消毒员文化程度较低,相关理论知识缺乏,无菌技术观念薄弱,往往只追求结果而忽略操作的过程.
作者:骆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