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新;谢国强;盛裕芬;赵琪;李琴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 特治星)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护肝、利尿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每日3次,静脉注射;对照组在护肝、利尿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使用头孢噻肟2 g,每日2次,静脉注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腹水常规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总有效率可达88.2%,优于对照组78.1%,而且对于肝功能的恢复、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9.4%.结论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细菌感染,控制内毒素血症的扩散,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提高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陈学福;陈小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否达标,是标志着一个医院感染控制好坏的标准或控制程度.在2001年度,将部分效果监测超标项目进行原因分析.目的是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不断提高.
作者:李淑英;周伟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医院优质服务,必须要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而洗衣房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的具体实施者.为了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必须努力做好洗衣房工作人员培训与教育,加强洗衣房管理,保证所洗涤物品的整洁合格.目前,我院采用内部设置洗衣房,将全部衣被由洗衣房工作人员清洗,虽然设备完整,人员相对稳定,但洗衣房管理千万不能被忽视,医院感染管理十分重要的就是各种物品的整洁度.衣被的整洁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因此本人就洗衣房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作一下分析、探讨,以重视洗衣房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这项工作,提高医院优质服务满意率.
作者:王梅素;施杏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在加强了岗前培训同时进行了培训前的问卷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世娟;康丽艳;朱秀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寻找理想的手指消毒方法,院感科于2001年6月~2002年6月对100人次护士手的细菌谱及消毒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喻红波;邓温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 方法对我院2001年5 258例住院病历进行调查. 结果有298例患者感染,发病率5.67%,检出致病菌133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15%,革兰阳性球菌为21.80%,其他菌占18.05%. 结论通过监控和加强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沈连香;姜岩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62年Pepper等[1]在双醛化合物中发现戊二醛(glutaraldehyde)有明显的杀芽胞活性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其理化特性、杀菌活性、杀菌机理和毒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戊二醛具有杀菌谱广、高效、刺激性小、腐蚀性弱、低毒安全、易溶于水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戊二醛的发现和应用在化学消毒剂发展史上被称为第三个里程碑.目前,戊二醛作为一种高效消毒剂和灭菌剂已在国内医院广泛使用,由于各种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不同,其灭菌活性存在差异,同时,戊二醛的规范化使用也是值得临床重视的问题,现就戊二醛类消毒剂国内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莉;米志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2年2月,我们从1例骨髓移植术后患者腿部脓肿引流液标本中分离到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新;谢国强;盛裕芬;赵琪;李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1999~2002年上半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1.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已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与未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相比,几种常见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对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临床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在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林红燕;叶晓光;魏衍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地区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暴发流行.现将我院来自发热患者的血、骨髓标本中分离的1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药敏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俞连琴;骆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压力蒸汽与化学消毒剂两种方法对人工污染及临床使用后自然污染牙科手机、车针等口腔科器械进行灭菌处理,观察比较灭菌效果. 方法将牙科手机、车针等口腔科器械人工浸泡于试验标准菌株或病毒悬液中,沥干,置37℃恒温干燥30 min,用双层布包装后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灭菌处理. 结果压力蒸汽灭菌可完全杀灭口腔器械上污染的各种细菌及病毒;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法能够杀灭充分暴露于化学消毒剂中的细菌及病毒;对具有狭小缝隙结构复杂、消毒剂浸泡难以达到的部位,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对各种细菌及病毒杀灭作用有限. 结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可靠.
作者:邓小虹;武迎宏;罗薇;高承志;佟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连续对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了解细菌分布及变迁,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变化趋势. 方法对1992~2001年从临床标本分离7 386株细菌统计及对常见细菌耐药率分析. 结果历年分离细菌中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0.21%),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近3年克雷伯菌属分离率明显增加.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高,占革兰阳性球菌的38.32%.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耐药率>6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初期使用低耐药率分别增高到2001年的44.9%、83.6%、47.6%;近年来,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为50%~60%;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在2001年的统计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已达80.5%~82.4%;对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是72.0%. 结论临床医师要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掌握细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动向,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古东东;段蕴铀;张红鹰;郝秀红;潘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伤口不愈合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规律,以利防范. 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2年3月间,骨折后不愈合伤口分泌物标本,细菌学培养不动杆菌阳性的33例住院患者的多种临床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多种不同因素与骨折后伤口不愈合不动杆菌感染有关,诸如伤口开放、手术实施、联合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关,而与年龄、慢性疾病的有否、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与否无关. 结论骨折患者不愈合伤口预防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伤口开放时间及手术时间.
作者:李英;王君韬;齐宝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凡士林纱布厚度及在锅中位置的灭菌效果,对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布片,夹置于凡士林纱布的中心放于铝储物盒中,经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做细菌定性分析,对比多次进行实验检测.结果 32层以内的凡士林纱布由直接污染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全部杀灭,杀灭指数为(5×105~5×106).结论采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方法可靠,但应控制凡士林纱布的厚度,不易过厚,置于锅中上层为消毒效果佳位置.
作者:董薪;刘春艳;刘则扬;张华琳;李爱国;乔军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99年10月以来,我院供应室浸泡清洗金属器械将以往用的1∶3金星消毒液改为三效灭活剂浸泡清洗,其结果表明三效灭活剂浸泡效果较金星消毒液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玲;宋黎明;王桂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9月~2000年12月收治的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145例重型肝炎患者9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62.8%,医院感染率为64.8%,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医院感染例次率分别为94.1%、60.9%(P<0.05);145例重型肝炎中病死率56.6%,感染组病死率74.7%,未感染组病死率25.9%(P<0.01).结论感染是重型肝炎多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组感染率高,感染组病死率高;感染是肝衰竭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原因,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曾跃萍;李秀兰;郜桂菊;何林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增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了解自我防护状况.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查医护人员关于卫生保健、防护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36名医护人员中做过上岗前体检40.3%,做过定期体检25%;每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89%,>30次11%;皮肤被利器刺伤过86.9%;掌握常用消毒剂作用40.2%,正确掌握戊二醛灭菌时间5.9%;因物品供应不上较少应用防护措施57.1%;认为必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95.3%;感染过常见医院感染性疾病有49.6%.结论要加强卫生保健、卫生洗手、做好标准预防、加强学习宣教、预防感染.
作者:张小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防止交叉感染,我们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强化管理,效果很好,基本杜绝了因一次性用品而引起的院内及院外感染.1 院领导重视,特别是医院感染办公室的同志已将管理一次性用品纳入议事日程.科领导班子统一认识齐抓共管,护士长直接督促,并负责检查落实情况,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有奖惩,反复强化学习制度和有关措施规定,使人人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行动上有落实.
作者:王成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预防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综合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我们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儿科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高琦;李桂臻;高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4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 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乳胶凝集试验(TPLA)4种方法对76份可疑梅毒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RPR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TPPA敏感性稍差;TP-ELISA敏感性高. 结论 TP-ELISA敏感性高,适合大批献血员筛查;TPLA与其他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高,且操作简便,适合作确认试验.
作者:徐雅萍;肖征;沈定霞;张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