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冰;孙英姿;刘蓬蓬;苏维奇
目的了解纤维喉镜污染情况,同时对受检者进行追踪调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方法采集标本62份,对50份合格标本进行培养. 结果使用后的纤维喉镜均存在严重污染,并有较多细菌,除了有鼻咽部分布的正常菌群外,还有较多的致病菌;侵入性操作对人体有一定损伤,本组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有两例发生了医院感染. 结论只有正确的应用消毒灭菌方法,才能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定期监测纤维喉镜,以了解病原菌与医院感染的关系,防止侵入性操作引起的医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锦葵;杨雪英;黄云平;杜忠坚;李大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后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对35例中心静脉置管后导管败血症(CRS)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导管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防治措施等.结果 14例患者经拔管2~3 d后体温降至正常,10例均在拔管次日体温降至正常,3例拔管后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感染得到控制,8例因原发病重、恶性肿瘤加上CRS而间接导致死亡;CRS常见病原体真菌、革兰阴性杆菌、然后是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的敏感率60%.结论 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拔除深静脉的导管.
作者:陈宝勤;李美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前言随着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认识和重视,1972年美国成立了感染控制者协会(Association for Practitioner in Infection Control),简称APIC;由于该组织的不断成熟和工作范围的扩展,包括研究一些非感染性的副作用和传统医疗保健系统尤其是医院以外的问题,在1994年该组织的名称正式更改为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 in Infection Control and Epidemiology) ,仍然简称为APIC.
作者:李六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变形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及评价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变形杆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筛选产ESBLs变形杆菌提出建议. 方法收集1998年8月~199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和304医院临床分离的45株变形杆菌,进行纸片扩散法、双纸片协同试验、Etest试验和纸片确认试验检测. 结果所有变形杆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其次为头孢他啶、氨曲南和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低;双纸片协同试验、Etest试验和纸片确认试验3种方法结果一致性好;头孢噻肟检测产ESBLs变形杆菌的敏感性高于头孢他啶(P<0.05). 结论亚胺培南可为治疗产ESBLs变形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案;纸片扩散法初筛实验与DDST结合判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简单、易行、廉价,不失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头孢噻肟检测产ESBLs变形杆菌的敏感性高于头孢他啶,建议北京地区筛选产ESBLs变形杆菌时两种药物同时使用,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贾宁;林茂虎;陈世平;索继江;邢玉斌;江朝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利用链延伸反应的原理延长引物链以提高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表面的质量负载,从而提高传感器检测MRSA的灵敏度.方法以不对称PCR的反应产物做为长链探针,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为短链探针,在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分别固定上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及femA的长链及短链探针共4种探针片段,与相应的靶序列杂交后,加入Klenow酶,37℃进行链延伸反应1 h.结果长、短链探针均有效地固定在了传感器表面.mecA、femA短链探针在链延伸反应前的检测灵敏度为0.5 nmol/L,但经链延伸反应后检测灵敏度提高到了0.05 nmol/L;而长链探针却无法与相应的基因组靶序列发生杂交.结论短链探针链延伸反应有效地提高了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的灵敏度,但该法不适用于长链探针.
作者:陈鸣;府伟灵;刘明华;张波;蒋天伦;公衍文;蔡国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以含氯消毒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灭活试验效果的观察,探讨消毒剂杀灭病毒试验方法.方法试验采用细胞感染法,以活细胞染色法(MTT法)和观察细胞病理变化(CPE)法测定中和剂、消毒剂及中和产物对狗肾细胞(MDCK)存活性的影响;通过流感病毒对细胞感染情况的观察、计算半数细胞感染剂量(TCID50)的值,确定消毒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 结果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 mg/L时,作用于细胞,仍可影响细胞的存活性,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仅为26.15%,与CPE法测定含氯消毒剂对狗肾细胞存活性影响的结果基本一致;用MTT法筛选出的含0.07% 硫代硫酸钠的PBS的中和剂,可作为含氯消毒剂杀灭甲型流感病毒试验的中和剂;有效氯含量400 mg/L、作用10 min,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平均杀灭率为99.91%.结论以细胞感染法确定消毒剂对病毒杀灭效果的试验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佟颖;邓小虹;石伟先;丁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石蜡油、滑石粉的灭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将生物菌种按5×105-6CFU/ml各20 μl滴染于石蜡油和滑石粉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菌片直接放入石蜡油和滑石粉内,用聚乙烯袋双层封装后,环氧乙烷灭菌,临床应用122件次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做细菌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石蜡油、滑石粉混合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等生物菌株全部杀灭,灭菌指数为5×105-6CFU/ml,临床应用122件次灭菌后均无菌生长.结论环氧乙烷对石蜡油、滑石粉的灭菌效果可靠.
作者:吴修荣;孙伯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深部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鉴定酵母菌的常规方法包括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玉米-吐温80培养基及血清的接种,通过菌落、显色特征、芽管试验、厚膜孢子、假菌丝等形态学观察以及商品试剂盒包括API 20C AUX和VITEK YBC生化卡鉴定菌种;血培养使用VITAL血培养检测仪. 结果 1998年5月~2002年5月4年间从深部标本中共分离出酵母菌307株,其中念珠菌占94.79%;检出率前4位的菌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47.88%)、热带念珠菌(26.72%)、光滑念珠菌(8.47%)、近平滑念珠菌(7.49%). 结论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虽高,但不同标本中各菌种所占比例有所不同.
作者:杨继勇;赵慧;张军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探讨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供医院工作人员参考,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小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院消毒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医疗高新技术的发展,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和一次性医用物品的逐步推广,很多医疗器械不能高温高压灭菌,而化学消毒剂又易发生腐蚀和老化现象,因此医院消毒灭菌的方法正逐步向现代化、标准化和法规化的方向发展.我院在1998年引进安达信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箱,在2002年引进3 M公司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用于临床多种医疗器械的灭菌.
作者:邵为民;邵世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B-D试验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的试验.我们将3 M一次性B-D标准试验包和自制的布巾试验包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护理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有关情况.结果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操作环节比较均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规范.结论护理人员应主动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改进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方法和尽快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
作者:任小英;邓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7年来我院烧伤病区病原菌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烧伤病区病原菌分离、鉴定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逐渐升高,1996年至今始终占病原菌构成比的第1位.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的的构成比逐年下降;同时原来不是主要病原菌的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构成比有明显升高. 结论临床抗生素使用方面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抗感染措施的采用是导致病原菌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了解病原菌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对于加强抗感染治疗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取得佳的感染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勇;盛志勇;柴家科;常东;蒋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预防老年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方法对395例老年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33例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395,感染率为24.19%,其中呼吸道感染率高为53.17%.依次为切口、泌尿道、静脉置管. 结论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特点,免疫力下降,手术打击,各种管道介入及抗生素使用易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肖西平;周静;李娟;郭洪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力博消毒液浸泡口腔器械的杀菌效果和腐蚀现象. 方法力博消毒液浸泡牙科污染器械,观察不同作用时间的杀菌效果,在连续浸泡30 d后,观察腐蚀及锈斑;力博消毒液中加入定量产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08 CFU/ml,观察不同作用时间的杀菌率. 结果改良力博消毒液浸泡牙科器械,5 min灭菌率为99%,10 min为100%,连续浸泡30 d,全部器械无腐蚀及锈斑;在消毒液中模拟加入产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08 CFU/ml,5 min,杀灭率达99.99%,10 min,杀菌率达100%. 结论改良力博消毒液浸泡器械高效,安全无腐蚀,是牙科器械理想的消毒剂.
作者:陈敏芳;张卫红;张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环氧乙烷灭菌物品的包装材料有纸/塑包装和双层布包装两种,为了解这两类包装材料的环氧乙烷灭菌效果,对两种包装材料各进行160次的灭菌测试,现将测试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静蓉;邹英;李彬;张渝;张琦霞;施建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pH值对有机氯和无机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染有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的器械与物品进行消毒前后采样,用悬液定量杀灭实验检测不同含氯消毒剂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结果次氯酸钠消毒剂在pH值4.5~9.5的变化中,对物生物的杀灭率从99.9%下降至53.6%;而有机氯的杀灭率只下降0.03%.结论酸碱性对无机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对建立有排除酸碱性干扰功能的有机含氯消毒剂影响甚微.
作者:邱豫伟;伍冀湘;皮镇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中寻找高效快速、简单方便、无刺激的手消毒方法. 方法对传染病区医务人员100人随机分5组进行监测(实验组:健之素牌手消毒剂、洁芙柔消毒喱、0.2%过氧乙酸液毛巾擦洗手、酸化电位水液毛巾擦手;对照组:肥皂流动水洗手). 结果按上顺序排列其除菌率为97.38%、79.19%、100%、74.6%、68.26%,健之素和过氧乙酸组相仿,与其他几组比,差异有统计意义. 结论 0.2%过氧乙酸和健之素对手的消毒效果好,但健之素使用较方便简单易掌握.
作者:杨翠芳;张顺玲;罗少儒;陈万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手机是目前应用很普遍的通讯工具,由于医院特殊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手机容易受到污染,为此我们对我院医务人员手机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刘培跃;朱召明;孙永习;代俊合;石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对7年间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不动杆菌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动杆菌属在全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有明显的升高趋势,2001年的构成比已居第4位;其构成比增加幅度和比例在所有病原菌中是高的;同时该菌在临床科室的分布也越来越广;该菌感染的构成比在炎热季节和老年患者以及危重患者集中科室中的构成比较高;不动杆菌在痰标本中的构成比高于其他种类标本.结论随着在临床感染病原菌中构成比的不断增高,不动杆菌已成为常见病原菌.根据其分布特征针对其高发人群、高发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可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常东;蒋伟;于勇;黄志红;张素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