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斌;王雪莎;何代平;黄云红
目的研究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3种主要抗结核药复方制剂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结果药物单独抗结核菌作用以异烟肼强,利福平次之,吡嗪酰胺体外抗结核菌活性较低;从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看,利福平与异烟肼有相加作用,利福平与吡嗪酰胺、异烟肼与吡嗪酰胺皆有协同作用;将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按120∶80∶250的比例联合用药,其抗菌作用比单独的利福平、异烟肼强1~2倍.结论体外实验结果与其他报道中的动物模型实验及人在结核病化疗实验联合证明,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的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单药的抗结核效能,使结核病的短程化疗得以实现.
作者:刘勇;张智洁;王群;党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我市10所基层医院感染率的统计学资料调查中发现从1994~19 99年,每年度的医院感染率均在2%~3%之间,处于较低水平,分析主要原因除了与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措施认真有效落实外,还与以下4个方面的客观原因有关.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启云;孙希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0年4月,我院从一患者小腿皮肤瘘管深部分泌物中检出尖端单孢子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华;李国伟;周中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掌握消毒剂知识的情况,笔者以问卷调查形式随机抽查了106名医务人员掌握消毒剂知识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秀华;冯少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致小儿腹泻鼠伤寒沙门菌R质粒的携带率及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流行病学监控提供依据.方法质粒的检测采用Kako-Liu快速法和改进的Meyer法进行.结果西安地区致小儿腹泻鼠伤寒沙门菌R质粒的携带率为60.9%;并有48%的耐药性质粒可发生转化;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为4.88%,其次头孢曲松为9.76%,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为14.64%,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为90.24%,其次氨苄西林为8535%,对其他多种抗生素也有不同的耐药.结论西安地区致小儿腹泻鼠伤寒沙门菌R质粒的携带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彭道荣;于文彬;孙怡群;丁振若;徐修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98年11月~1999年6月,产科造成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
作者:刘春荣;王飞;刘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常规工作中提高嗜血杆菌检出率的方法,探讨嗜血杆菌在患儿身体各部位、年龄、季节的感染特点和耐药状况.方法改进培养基分离儿科4 924份标本中的该菌并归纳分析.结果 [ HT5”SS 检出该菌583株,标本检出率:咽30.2%,痰8.7%,阴道15.4%,支气管1.9%,胸水 0.8%;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8%、28%;β-内酰胺酶16.6%.结论使用300 γ/片杆菌肽可提高检出率;重视该菌呼吸道外感染;以药敏指导治疗.
作者:郭玉芬;张美和;甄景慧;曹立;李奕;吴秀珍;董芳;张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皮肌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皮肌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 62例皮肌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为41. 9%,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和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者医院感染率达60.0%,与单独应用激素者医院感染率29.7%比较, 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占前3位;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共检出2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株(47.6%)、革兰阳性球菌5株(23.3%)、真菌6株(28.6%); 发生医院感染后的病死率(34.6%)与无医院感染者的病死率(11.1%)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皮肌炎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影响预后.
作者:王卫兵;石尧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医院感染(HAI)管理水平,抓好有关H AI管理系统的各项工作.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网络,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做好HAI监控、管理工作. 结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效果.结论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使HAI发生率由4.25%下降至3.35%.
作者:许志平;井玉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例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下肢多处骨折3 d而入院,入院后第11 d行左股骨颈、髋骨、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顺利,术后一般情况可,入院24 d左膝创口破溃流脓,入院35 d又出现髋部伤口破溃流脓,两处伤口脓液培养均为阴沟肠杆菌感染.药物敏感试验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黄胺类等18种抗生素耐药,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敏感,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入院70 d出现咳嗽、咯痰、胸片示肺不张,痰培养为真菌感染.共住院75 d,由于患者感染伤口情况改善不明显,高热,加之选用抗生素困难,转上级医院治疗.
作者:甘慧芝;彭双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实施整体护理与血液疾病医院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进行临床观察与资料分析.结果实施整体护理的1998年与未实施整体护理的1997年比较,医院感染率有明显下降,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血液疾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但通过整体护理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皮海珍;易霞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产ESBL菌株, 同时监测其耐药性,指导此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用Etest法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药敏试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药敏试条.结果医院感染产ESBL为66.67%,非院感为11.84%;主要产酶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次为大肠埃希菌,其他细菌也有产酶株;产酶菌对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药物也有较高耐药性.结论检测ESBL菌株,有助于临床治疗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防止医院感染产ESBL病原菌的暴发性流行.
作者:张勇昌;赵桂兰;赖伟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使用中消毒剂污染的种类及其耐药性 .方法选择四川某地15所县级以上医院,以无菌技术随机抽取230 份使用中消毒剂,按<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对消毒剂中球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WH O推荐的Kirby-Bauer法对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54株球菌,菌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微球菌和链球菌,其比例分别为59.26%、38.89%和1.85%;对青霉素等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表明,具有1种以上耐药的耐药率为100.0%;其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高,分别为81.25%和85.71%;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90.62%和85.71%.结论目前使用中消毒剂污染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它们普遍耐药且多重耐药性严重.
作者:陈昭斌;张朝武;叶梅君;殷强仲;余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治疗小儿血液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DFI)的治疗效果.方法 5例小儿血液病患者中急性白血病2例,重型再障2例,恶性淋巴瘤1例;DFI感染种类:曲霉素1例,热带白色念珠菌1例,念珠菌1例,余为临床诊断;L-AMB静滴从0.5mg/kg*d增至4 mg/kg*d,使用达6周者3例,1周~10d者2例.结果 4例治愈,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主要副作用为高热、寒战等,1例出现肾损害.结论 L-AMB治疗小儿DFI无严重的副作用,且疗效肯定.
作者:陈纯;黄绍良;方建培;钟凤仪;薛红漫;夏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从1997年8月~2000年8月对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支患者进行了病原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勤;石德秀;廖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工人,诊断为宫内孕第1胎临产,于2000年8月15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骨盆较小,行剖腹产术.术后第5天,体温39℃,感觉鼻塞、咽痛、血白细胞:15.9×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占89%,淋巴细胞占11%,予速感宁2片,每日3 次,头孢唑林(先锋霉素Ⅴ号)2 g,静脉滴注.术后第7天,体温39℃,发现伤口纱布全部浸湿,伤口缝针处可见黄绿色脓性分泌物且恶臭味,拆线后充分引流脓汁约30 ml,查脓腔深约4 cm,急查脓汁培养,药敏试验.伤口用盐水冲洗,庆大霉素冲洗脓腔.放置凡士林纱条充分引流.脓汁分泌物培养为黄杆菌Ⅱb群(F.Ⅱb),对庆大霉素、
作者:高萍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白塞病与结核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白塞病(BD)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结核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片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78例患者中48例合并明确的结核感染,并且经抗结核治疗后BD症状减轻;在这48例结核感染的BD患者中,肺部结核感染为25例,占52.1%, 其他部位结核感染为23例,占47.9%.结论结核感染与白塞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白塞病的诊断治疗中,应注意发现结核感染的线索,并进一步做出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系统的治疗.
作者:关英齐;李晓兰;李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阴沟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细菌对药物敏感性进行测定.方法分析33例阴沟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症状与体征、X线检查、治疗与转归等;以及痰细菌培养方法和测定阴沟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 80%患者有基础疾病, 其中COPD常见,混合菌感染11例(33%),混合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真菌 ;药物敏感测验提示阴沟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而氨曲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为较敏感抗生素.结论阴沟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87.8%为老年人、84.4%为医院感染,多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困难;应重视痰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的测定,选用有效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作者:李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外源性感染(EI)减少, 而内源性感染(EnI)增多,致病菌有易位细菌(TB)和原位细菌(IB),前者有细菌移位(BD)和细菌移生(BC),移位方向有横向移位(HD)和纵向移位(LD),后者由细菌复能(BR)所致.常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菌群失调等有关[1,13,14].
作者:孟宪意;刘爽;孟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实验对新开盒、刚调配的根充材料,与放置于治疗台上24 h后的根充材料及对放置于24 h后再进行甲醛熏蒸消毒的根充材料进行细菌检测,初步探讨了目前根充材料的使用情况.
作者:陈细多;郭华;黄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