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10例超声特征及预后分析

王黎;徐东艳;赵艳丽;邵志艳;尚颖;毛艳杰

关键词:产前, 超声检查, 胎儿, 下肢水肿, 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
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的超声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妊娠晚期超声发现的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出生后每3个月随访测量足背皮下组织厚度.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发现孕周(34.1±2.3)周,超声检查胎儿平均足背皮下组织厚度(1.0±0.5) cm.出生后患儿进行物理治疗,随访3~16个月,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7例患儿下肢水肿逐渐减轻,3例下肢水肿加重,进行手术治疗.结论 超声检查可于早期发现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胎儿,出生后给予物理治疗,大部分下肢水肿可逐渐减轻.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在盆腔器官脱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移植替代物进行盆底重建的新式手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聚丙烯合成网片套盒手术虽能显著降低盆腔器官脱垂的复发率,但一些网片特有的并发症如侵蚀、感染、挛缩等越来越引起关注.寻求理想的移植替代物是医患共同的目标.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有强大的组织再生功能,且胶原丰富,支撑力度较强,近年来国外已应用于盆底重建手术,国内也开始尝试应用.本文概述了猪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盆底重建手术的应用.

    作者:孙秀丽;王建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Ⅲ~Ⅳ度子宫脱垂患者65例,其中35例行聚丙烯网片全盆底重建术(研究组),30例行传统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余尿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余尿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68.48±15.65) min、(127.60±30.21) ml和(37.25±23.40) ml和(6.11±1.62)d,对照组分别是(93.83±15.12) min、(150.40±35.81) ml、(52.33±36.30) ml和(7.23±1.4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阴道总长度[(9.75±1.52) cm]与对照组[(6.40±1.61) 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4~12个月,研究组2例(5.71%,2/35)阴道后壁网片暴露;对照组3例(10.71%,3/28)术后复发.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应用网片的盆底重建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疗效好等优势,但存在网片暴露等远期并发症,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亚丹;王鲁文;张彩丽;马双玲;赵晓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小RNA-27a在子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微小RNA-27a (microRNA-27a,miRNA-27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级和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49例宫颈鳞癌(宫颈癌组)、29例CIN3(CIN3组)患者和11例正常宫颈者(对照组),提取其血清及组织中的小分子R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NA-27a的表达.结果 ①宫颈癌组患者血清和组织miRNA-27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CIN3组增高(P<0.05);②宫颈癌组患者血清及组织中miRNA-27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6,P<0.05);③不同分期及分级宫颈鳞癌患者的血清和组织miRNA-27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7a在宫颈鳞癌和CIN3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均增高,提示其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关.

    作者:师婕;张林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痛经或月经改变并强烈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7例,分别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腹腔镜组,24例)和手术联合醋酸亮丙瑞林4个月(联合组,23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痛经、月经量及子宫大小.结果 术后6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痛经缓解率(91.3%,21/23)与联合组(95.7%,22/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子宫体积[(133.1±28.4)cm3]与联合组[(114.2±31.1) c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月经量减少率(73.9%,17/23)与联合组(100%,23/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痛经缓解率(65.2%,15/23; 95.5%,21/22)、月经量减少率(52.2%,12/23;81.8%,18/22)和子宫体积[(132.3±27.5) cm3,(116.7±25.5) c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的方法.

    作者:徐金贵;兰香;李锦;金晶;忻悦;周柯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胎儿生长受限患者胎盘体积、重量及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胎盘体积、重量及功能指标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对75例FGR患者与80例正常孕妇的胎盘体积、胎盘重量、脐动脉血流S/D值、血清游离雌三醇(uE3)及胎盘泌乳素(HPL)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1分钟Apg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FGR组胎盘体积、胎盘重量、uE3、HPL和脐动脉血流S/D值分别为(528.57±159.04) cm3、(450.65±90.18)g、(22.97±11.12) nmol/L、(3.37±0.92) mg/L和2.54±0.54,对照组分别为(690.50±157.02) cm3、(556.01±81.23)g、(43.63±9.94) nmol/L、(5.77±0.14) mg/L和2.21±0.3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新生儿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均与胎盘体积、胎盘重量、uE3及HPL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4/0.348、0.656/0.539、0.516/0.403、0.472/0.331,P均<0.05),而与脐动脉血流S/D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5和-0.316,P均<0.05).结论 胎盘体积、重量及胎盘功能指标与胎儿生长发育和新生儿结局密切相关,胎盘发育不良导致其大小及功能的异常可能在FGR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高文削;崔世红;李根霞;刘博;杨娜;郭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母细胞激活技术在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卵母细胞激活技术在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和可疑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至少有1次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的患者10例,再次接受助孕治疗时,实施卵母细胞激活技术(作为激活周期);对可疑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3例,实施半数卵母细胞激活处理,将获得的67枚卵子分为常规ICSI组和激活组.观察卵母细胞激活前后的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的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在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中,既往周期的受精率为29.67% (27/91),激活周期的受精率为72.58% (45/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周期和激活周期的卵裂率分别为85.19% (23/27)和95.56% (43/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胚胎量由既往ICSI周期的(0.25±0.45)个提高到激活周期的(1.18±1.33)个(P<0.05);5例患者获得临床妊娠.在可疑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患者中,常规ICSI组和激活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卵母细胞激活技术可提高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史患者的受精率,但是对于没有ICSI受精失败或低下史的患者效果不佳.

    作者:鹿群;陈曦;沈浣;张晓红;梁蓉;李森;张腕碹;赵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微小组织块法培养和胰酶滤纸片克隆消化法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胰酶消化+微小组织块法培养及胰酶滤纸片克隆消化法纯化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取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采用胰酶消化+微小组织块法进行原代培养,并通过胰酶滤纸片克隆消化法提纯腺上皮癌细胞继续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行HE和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3例患者均1次成功提纯癌细胞,其中1例传代至第5代,1例传代至第3代.1例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细胞体外培养成功,命名为EAG3,并子宫内膜稳定生长传代至20代,细胞生长曲线为“S”形.通过HE染色与原组织病理学比较及免疫荧光细胞法检测角蛋白CK表达阳性,均证实原代细胞为腺上皮恶性肿瘤来源.结论 应用胰酶消化+微小组织块培养能缩短原代细胞贴壁时间,应用胰酶滤纸片克隆消化法可以更快捷完成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纯化建系的过程.

    作者:李明珠;赵丽君;李小平;王建六;沈丹华;刘昱;魏丽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脐带帆状附着合并前置血管二例

    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24岁,宫内妊娠39周+5于2012年11月29日入院.1年前妊娠6月死胎引产一次,孕2产0,末次月经2012年2月24日,预产期2012年12月1日,孕期顺利,定期产前检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6次/分,呼吸20/分,血压120/80 mm Hg(1 mm Hg =0.133kpa),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膨隆,宫高32 cm,腹围93 cm,右枕前,胎心148次/分,无宫缩.阴道检查:宫颈管长2.5cm,软,宫口容指尖,头先露,胎膜完整,骨盆外测量在正常范围.B超示:宫内孕单活胎,未发现脐带异常.

    作者:刘月改;王科英;韩文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除术治疗中线性盆腔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腹腔镜骶前神经切除术(laparoscopic presacral neurectomy,LPSN)治疗中线性盆腔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子宫内膜异位症重度盆腔疼痛患者56例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行LPSN+异位病灶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异位病灶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术后均接受醋酸戈舍瑞林治疗6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组术中r-AFS评分、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1.1±8.6)分、(87.4±16.8) ml、(21.4±4.8)h和(5.3±1.2)d,对照组分别为(29.7±8.0)分、(76.2±14.3) ml、(18.2±4.3)h和(4.4±1.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76.7±18.6)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5±12.3) min(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8±4.8)个月.两组术后12个月盆腔疼痛完全缓解率为90.6% (29/32)和71.9% (23/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盆腔疼痛完全缓解率为75.0%(18/24)和43.8% (1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N是一种治疗中线性盆腔疼痛安全、微创、疗效肯定的手术方式.

    作者:邵世清;师冬霞;武艳梅;张凯;贺秀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卵巢绒毛膜癌手术及化疗后4年再次妊娠成功分娩一例

    一、病例摘要患者31岁,6年前因妊娠44 d,突发右下腹疼痛,于2006年4月9日于当地医院就诊.彩超提示: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10.8 cm×6.7 cm,未予特殊处理,下腹痛自然缓解.既往月经规律,孕0产0.于妊娠15周+4复查彩超,右附件囊性包块大小10.9 cm×6.8 cm.于2006年6月14日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附件囊肿切除.术中探查子宫似儿头大,腹腔无腹水,右卵巢肿瘤12 cm×7 cm×5 cm,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剥出时破裂,囊液清亮,肉眼见囊壁内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大者2.5cm×1.5 cm×0.6 cm,实性,切面灰黄色.

    作者:刘久英;顾美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其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腔镜组)38例,经阴道手术(阴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有效率和再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均能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的症状,但各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倩;秦玲;边爱平;郭瑞霞;王春芳;张颖;苏克;李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母婴传播阻断治疗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妊娠期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HIV阳性,并经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诊的11例患者(研究组),给予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和奈韦拉平治疗至临产,新生儿第1天开始AZT治疗4~6周,并与13例未抗病毒治疗孕妇(对照组)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平均开始治疗孕周(28.8±5.1)周,平均用药时间(6.1±1.5)个月.研究组治疗后平均HIV DNA载量为(3.5±2.1)×104 copies/ml.两组患者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研究组新生儿均为HIV阴性,对照组HIV阳性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平均随访(1.5±0.8)年,研究组婴儿人工喂养,生长发育正常.对照组13例患儿中,确诊HIV感染5例.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无过敏反应的HIV阳性孕妇给予抗HIV药物阻断,并选择剖宫产和新生儿人工喂养,可有效阻止HIV母婴传播.

    作者:张同欣;马会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将SD大鼠尾静脉注射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实验组)及普通紫杉醇脂质体(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紫外(HPLC-UV)法检测两组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变化,Excel绘制药物经时曲线,药物代谢统计分析软件(DAS)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①紫杉醇标准品血样在0.07~30 μg/ml浓度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测定的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6%,高(10.0 μg/ml)、中(2.0μg/mD、低(0.2 μg/ml)浓度下的紫杉醇标准品血样的提取回收率均>90%;②实验组血药浓度经时曲线符合1/C2权重的三室模型,对照组符合1/C2权重的二室模型;③实验组药物快、慢分布相半衰期分别是(0.12±0.10)h和(0.40±0.08)h,消肖除半衰期是(3.29±1.02)h,血浆清除率(CL)是(1.37±0.04) L/(kg·h),0~t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及AUC (0~∞)分别是(12.19±0.40) mg/ (L·h)和(14.61±0.40) mg/(L·h);对照组药物分布相半衰期是(0.09±0.08)h,消除半衰期是(2.57±0.51)h,CL是(1.50±0.10) L/(kg·h),AUC (0~t)及AUC (0~∞)分别是(9.30±0.48) mg/(L·h)和(13.39±0.92) mg/(L,h);两组消除半衰期、CL、AUC (0~t)和AUC (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脂质体均能较快地分布于体内并达到平衡,但是前者半衰期较长,清除速度略快,生物利用度高.

    作者:李娜;陈卫;李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黏膜下和肌壁间肌瘤合并不育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结局

    目的 了解子宫黏膜下和肌壁间肌瘤合并不育患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妊娠情况及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13例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或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黏膜下肌瘤53例,肌壁间肌瘤6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或经腹/腹腔镜/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术后妊娠及相关因素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术后妊娠81例(71.7%),其中黏膜下肌瘤患者妊娠率为81.1% (43/53),肌壁间肌瘤患者妊娠率为63.3% (38/60).81例妊娠患者中,71例足月分娩,6例早产,新生儿均存活.无子宫破裂发生.患者年龄>35岁、不孕年限>2年、肌壁间肌瘤大直径≥6 cm和数目≥4个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降低(P均<0.05),而黏膜下和肌壁间子宫肌瘤位置、缝合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对黏膜下和肌壁间子宫肌瘤合并不育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患者年龄、不孕年限、肌壁间肌瘤大小和数目是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江静;单淑芝;吴燕菁;卢士燕;石彬;王振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59对接受助孕治疗不孕症夫妇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接受助孕治疗的不孕症夫妇支原体和衣原体携带情况及其与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无下生殖道感染症状且接受助孕治疗的159对不孕症夫妇,在取卵日或人工授精日分别取宫颈分泌物和精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结果 女性患者支原体阳性29例(18.2%,29/159),其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分别为26例(16.4%,26/159)和3例(1.9%,3/159),未检出衣原体.男性患者支原体阳性4例(2.5%,4/159),均为UU;衣原体阳性3例(1.9%,3/159).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支原体阳性10例(16.9%,10/59),非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支原体阳性19例(19.0%,19/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支原体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获卵数[(11.8±6.0)个,(14.6±6.2)个]、优质胚胎率(37.6%,43.2%)和临床妊娠率(48.2%,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入助孕治疗周期的不孕症夫妇仍有一定的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携带率,支原体携带与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阳阳;周应芳;薛晴;肖冰冰;廖秦平;徐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下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下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46例PPROM患者宫颈分泌物培养有菌生长者为研究组,62例培养无菌者为对照组,比较其母婴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分别为23.91% (11/46)、15.22% (7/46)和6.52% (3/46),对照组分别为14.52% (9/62)、16.13% (10/62)和17.74% (11/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肺炎和死亡率分别为10.87% (5/46)和2.17% (1/46),对照组分别为12.90% (8/62)和4.84% (3/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下生殖道感染在积极抗感染及期待治疗下,未增加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发病率.

    作者:武茜;于俊平;刘宏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水中分娩120例母儿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水中分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孕足月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并自愿选择水中分娩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传统阴道分娩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疼痛程度、总产程和母儿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孕妇Ⅱ+Ⅲ级分娩疼痛率(3.33%,4/120)低于对照组(96.67%,116/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会阴侧切,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为45.83% (55/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456.78±102.90) min、(146.13±18.16) ml和1.67% (2/120),对照组分别为(480.54±113.85) min、(148.04±21.13) ml和3.33% (4/12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产褥感染发生.结论 水中分娩可降低孕妇分娩疼痛程度,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作者:曾娴;曾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性发育异常中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患者1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中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因和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65例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患者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8例(17.0%),早孕期外源性雄激素过多3例(1.8%),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69例(41.8%),45,XO/46,XY性腺发育不全56例(33.9%),真两性畸形7例(4.2%),睾丸退化综合征2例(1.2%).165例患者均行外阴阴道整形术,其中133例切除了性腺.结论 引起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有多种病因,临床需根据病因、外生殖器发育情况、染色体与性腺、社会性别、患者心理和个人意愿等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杨春波;钱洪浪;谢臻蔚;金杭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合并其他阴式手术的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合并其他阴式手术的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近期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至2012年5月南京军区福州总院收治的SUI患者184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阴式手术将其分为联合TVT-O组(57例)和TVT-O组(12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疗效,并采用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问卷-6 (UDI-6)和尿失禁影响程度相关问卷-7(ⅡQ-7)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TVT-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80.52±53.68) ml、(65.37±33.12) min和(75.31±47.84)h;TVT-O组分别为(16.26±11.72) ml、(17.45±8.92) min和(23.69±11.11)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TVT-O组并发症发生率(14.04%,8/57)与TVT-O组(11.02%,14/1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TVT-O组与TVT-O组随访时间分别为(36.82±22.34)个月和(38.30±25.75)个月,联合TVT-O组治愈率(94.74%,54/57)与TVT-O组(97.64%,124/1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联合TVT-O组UDI-6和ⅡQ-7评分分别为(0.72±0.70)分和(0.74±0.69)分,TVT-O组分别为(0.69±0.72)分和(0.71±0.71)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T-O合并其他阴式手术虽然延长了尿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但并不影响TVT-O治疗SUI的近期疗效.

    作者:杨巧妹;宋岩峰;范水秀;罗建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关注女性生殖器官整形学

    孔子《礼记》里讲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云:“食、色,性也.”性欲,如同食欲,人的本性使然.女性生殖器官,其不仅仅是人类繁衍的工具,其更是女性性生活和性心理的承载.随着中国现代女性对自身性需求的正视、性自主权的张扬,更多的女性越来越重视性生活的质量及生殖器官的美观,更多的女性尝试诉诸于医学整形方法以弥补其生殖器官的不足、美化外观及提升性功能,因此作为性生活承载的女性生殖器官整形必然进入医者的视野,应引起广大妇产科和外科整形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苗娅莉;王建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妇产科临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