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惠
一、病例摘要患者30岁,因“全下腹坠胀7d,发现盆腔肿物2d”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已婚,孕2产1.妇科检查:子宫上方可触及15 cm×10 cm大小实性肿物,活动度欠佳,压痛阳性,左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阴道彩超:子宫前位,子宫体大小44 mm×24 mm,形态失常,被膜光滑,肌壁回声均匀,宫腔线不清晰,内膜厚3 mm.子宫右上方见125 mm×98 mm囊实不均回声光团,未见血流,囊性部分大小约56 mm×40 mm,内液清.
作者:郭慧宁;李佳佳;张璐;任雪;孙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开展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效果观察,以达到减轻产妇第二产程会阴部疼痛,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会阴损伤,提高无保护会阴接生率,促进自然分娩的目的.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18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无保护会阴接生组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组,对二程时间、新生儿体重、会阴损伤、会阴侧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无保护会阴接生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无保护分娩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9% vs 83.5%,x2=4.0026,P<0.05);新生儿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体重(t=2.7372,P<0.01);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91,P<0.001).会阴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产程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使阴部组织松弛,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轻第二产程的会阴部疼痛,提高无保护会阴接生成功率,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王莲;付冬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分析足月自然产会阴侧切开术和会阴裂伤对产后的影响.方法 北京宣武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182例足月孕妇会阴侧切开术92例和会阴裂伤90例,比较伤口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切口延伸、愈合率和裂开,伤口肿胀、触痛和硬结,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中、术后疼痛和产痛的比较,产后日常活动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产后盆底的检查.结果 ①伤口出血量裂伤组低于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2±6.0) ml vs(53.2±8.8)ml,P<0.05];缝合时间裂伤组短于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3.0) min vs (16.2±2.2) min,P<0.05];②切口延伸、伤口愈合率和裂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会阴伤口肿胀(38% vs 22.2%)、触痛(63.8% vs 17.8%)、硬结(53.3% vs 12.2%),会阴侧切组明显高于会阴裂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侧切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裂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疼痛和产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表现为产痛>术后疼痛>术中疼痛.术后疼痛对产妇影响依次坐、行、排便、睡眠、排尿、翻身活动;④产后母乳喂养会阴侧切组在产后第3天100%母乳喂养,裂伤组产后第2天100%母乳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产后盆底的检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阴切开术没有降低损伤的发生,反而增加产后疼痛.
作者:王金凤;陈升平;张蕊;于莎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葡萄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17例(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统计既往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以及观察组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后,14例完成全程化疗,全程化疗率82.4%,对照组9例完成全程化疗,全程化疗率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16例对治疗满意,满意率94.1%.结论 对葡萄胎患者的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吴月莉;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少、经期下腹痛、不孕等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IUA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手术分离粘连,术后辅助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而IUA术后预防再复发是IUA治疗中的重中之重,目前IUA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现将IUA的病因、诊治方法、治疗特别是预防IUA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方法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朱辉;王树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49岁,主因接触性出血3个月,外院宫颈病理检查为鳞癌入山两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患者月经正常,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正常.妇科检查:宫颈前唇可见直径2 cm菜花样病灶,触血明显,宫颈后唇正常,穹窿正常,三合诊直肠黏膜正常,骶主韧带弹性好.盆腔MRI检查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淋巴结无增大,子宫大小以及双附件正常.
作者:倪妍;吕卫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的发病情况,及合并这两种内分泌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分为四组(GDM组、SCH组、GDM+ SCH组及对照组),对四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合并SCH患者中GDM发生率达45%,GDM+SCH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蛋白尿、剖宫产率、早产、胎儿低体重高于其他组.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糖代谢异常孕妇甲状腺功能的筛查,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作者:苏涛;马海会;刘亚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33岁,孕6产1,末次月经2012年2月21日,因停经16周,右下腹痛7d,加重2h于2012年6月12日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1医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入院前1周因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在外院就诊,查B超提示少量腹腔积液(深1.5 cm),宫内孕15周,胎儿发育畸形,胎儿腹裂、脏器外翻;泌尿系B超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2.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4.7%;考虑妊娠合并阑尾炎,建议住院,患者拒绝.
作者:秦棠妮;周荣向;黄秀斌;孙成玲;朱庆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妊娠压力与个人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80例GDM孕妇作为病例组,2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妊娠压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病例组孕妇(SCL-90)表各因子平均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妊娠压力因子“为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而引发的压力感”高于对照组(t=5.53,P<0.01);与常模比较,GDM孕妇应对方式因子“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病例组低于对照组(t=12.211与9.537,P<0.01).GDM孕妇心理健康与妊娠压力之间存在负相关(W=-0.581,P<0.01),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正相关(W=0.218,P<0.01).结论 GDM孕妇比正常孕妇更易出现躯体和心理方面的症状,应给予GDM患者主动、持续、个体化的集关爱与综合干预一体的临床诊治,以提高GDM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曾晓琴;刘品佳;吴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检测在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宫颈细胞学诊断异常的患者872例,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ybridization CaptureⅡ,HC-Ⅱ)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按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无上皮内病变组(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2、3;宫颈鳞癌组(invasive cervical cancer,ICC).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关系.结果 NILM组、CIN1、CIN2、CIN3、ICC组HR-HPV阳性率分别为25.2%、53.4%、86.7%、96.4%、100% (P<0.01);不同病理级别组HPV病毒载量有差异(P<0.05),NILM组HPV病毒载量低于CIN各组以及宫颈癌组(P<0.05),CIN以及宫颈癌组HPV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病毒载量与CIN以及宫颈癌发生有关,但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张小燕;丁晓萍;叶梅;侯庆香;卞美璐;陈庆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Ⅰ期子宫内膜癌5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2例,开腹手术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以评价二者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如年龄、体重、婚育史、内科合并症及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量、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或取样完成的病例数、腹腔引流量等术中及术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应注意重视相关风险评估,给予全面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手术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较优治疗方式.
作者:赵成志;王光伟;杨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改良阴道桥式缝合修补术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3年来经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改良阴道桥式缝合修补术治疗的116例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经过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60.25±35.65) min;出血量平均(170.34±20.20) ml.术中无副损伤.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4.12±4.15)h,残余尿量为0~75 ml,平均(30.00±5.67) ml.术后无感染、出血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36个月,治愈率98.28%.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改良阴道桥式缝合修补术具微创、手术彻底、恢复快的特点,自体阴道壁组织作为生物补片加固盆底、经济实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凤;胡玉玲;杨国华;贾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美国近20余年来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上升了77%,1980年为18.9/1000,2006年上升至32.1/1000[1-2].其增长原因可能与生育年龄的延迟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美国从1990年至2002年,35~39岁的孕妇增长了31%,并且30%~50%的双胎妊娠是源于辅助生殖技术[2].众所周知,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度增加,并且双卵双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发生率是单胎妊娠的两倍,其出现结构异常的风险也较单胎妊娠有所增加,而单卵双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发生率与单胎相似,但先天结构异常发生率更高于单胎妊娠[2].
作者:张晓红;王山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常规疗法+LMWH 25 IU/kg·d组(B组17例)、常规疗法+LMWH 50 IU/kg·d组(C组16例)、常规疗法+LMWH 75 IU/kg·d组(D组18例),连续治疗7d.观察不同剂量LMWH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在改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尿蛋白)和围产结局的作用.结果 ①AT-Ⅲ在A组治疗后有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MWH的BCD组治疗后均有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B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D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28);②不同剂量LMWH组治疗后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分别为P=0.010、P=0.002、P=0.002、P=0.014).A组和B组治疗后舒张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7、P=0.003).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围产结局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子痫前期的同时加用不同剂量的LMWH对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母婴围产结局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大剂量LMWH (75 IU/kg·d)在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上有一定作用,并是安全的.血压改善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白雪;蔺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孕鼠羊水栓塞模型实验前后血清补体C3、C4和B因子的动态变化,探究羊水栓塞引发的类过敏反应.方法 取健康妊娠晚期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两组孕鼠麻醉后从左侧股静脉取血,再暴露子宫抽取羊水.按2.5 ml/kg由右侧股静脉缓慢注入自体羊水作为实验组,注入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注射1h后从右心房取血,将所取血样离心后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补体C3、C4和B因子含量.结果 羊水注射1h后血清补体C3、C4和B因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鼠羊水栓塞补体系统被过度激活,消耗了补体成分,引发类过敏反应.
作者:卢颖州;高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正常妊娠期,树突状细胞能诱导母体免疫系统呈现以免疫耐受为主的平衡状态来维持妊娠.树突状细胞的这种耐受性信号来源于多方面,激素刺激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雌激素、孕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诱导下,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抗原提呈分子表达受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减少而抗炎因子增加,另外,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也会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终调控机体呈现以耐受为主的免疫平衡.
作者:杨明明;魏瑗;赵扬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不育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37对不孕夫妇因男性因素行IUI共667周期的资料,分析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年限、女方体重指数(BMI)、促排卵方案以及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PTMS)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女方年龄≥35岁者临床妊娠率为12.6%,显著低于年龄<30岁者;男方年龄≥35岁者临床妊娠率为15.9%,显著低于年龄<35岁者;克罗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5%,显著高于自然周期;PTMS<5×106临床妊娠率为8.3%,显著低于PTMS≥10×106 (P<0.05).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行IUI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男女双方年龄对治疗结局的影响,适时选择促排卵方案,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当PTMS<5×106,IUI妊娠率显著下降,建议行IVF-ET/ICSI-ET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苏宁;夏薇;王维;曾艳华;何燕;彭娅娅;黄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钙激活氯通道TMEM16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25例子宫内膜癌、2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TMEM 16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TMEM16A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主要位于胞膜及胞浆内,阳性表达率80%,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9.2%)(P<0.05);②子宫内膜癌中TMEM 16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TMEM16A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者(93.8%vs 55.6%,P=0.040),TMEM16A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内癌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癌中TMEM16A表达与P53具有相关性(P=0.046),与ER,PR和Ki-67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钙激活氯通道TMEM16A与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
作者:许琦;王悦;王建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61例22~45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术前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术后诊断为EM年龄在22~45岁的161例患者进行定量研究,包括3个量表:SF-12、EHP-5、WPAI.结果 术前4周,EM影响身体健康导致不能完成预期工作103例(64.0%),影响情绪健康导致不能完成预期工作100例(62.1%),身体健康导致工作活动受限105例(65.2%).疼痛影响工作69例(42.9%),步行困难67例(41.6%).疼痛控制她们的生活66例(41.0%).情感改变109例(67.7%),感到缺乏理解的96例(59.6%).因健康受到的EM的影响,每周损失平均工作时间8.34 h.WPAI量表显示:68%的EM患者工作效率受到影响,63.3%的患者日常活动受到干扰.关于EHP-5量表三方面的高影响与低影响在WPAI的范围内其余指标(工作效率降低、干扰日常生活、缺勤、出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1例22~45岁的EM患者的症状对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有负面影响.
作者:田甜;季菲;何艳;杨新华;李艳华;穆罕默德·何塞;艾星子·艾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35岁,主因“阴道流血多6+ h”于2011年7月26日入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患者既往10年前,因“羊水过少”在巴南区B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一足月活婴.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月经周期25 d左右.2011年3月24日因“无计划怀孕”,在重庆A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前检查妇科彩超提示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可能性大,人工流产术中出血较多,具体出血量不清楚.术后予以止血、对症治疗.
作者:张绍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