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社区妇女3年内宫颈病变初次及再次筛查结果分析

赵超;赵昀;祁文娟;崔淑慧;任丽华;王建六;魏丽惠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细胞学, 筛查, 随访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社区妇女3年的随访资料,研究北京社区妇女宫颈病变的状况.方法 2006年和2009年分别对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225名20~54岁有性生活的妇女,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宫颈病变初次筛查及再次筛查.应用液基细胞学(L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细胞学异常(≥ASC - US)者行阴道镜及活检病理检查,并将两次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2006年初筛细胞学异常者15例,其中HPV阳性者9例.2009年再次随访筛查,细胞学异常者7例,细胞学阴性者218例;②细胞学变化:细胞学转阴者14例(14/225),除2例(1例湿疣、1例CIN2)经激光治疗及2例CIN3行宫颈锥切术外,其余10例均未予干预.细胞学转阳者6例(6/225),其中发现1例湿疣及3例慢性宫颈炎,其余2例拒绝阴道镜检查.细胞学均阳性者1例(1/225),HPV结果均为阳性,病理结果为慢性宫颈炎.细胞学均阴性者为204例;③HPV检测结果及变化:两次筛查HPV阳性者34例(15.1%).HPV均阴性者178例(79.1%).结论 在北京社区妇女宫颈病变的筛查中,细胞学及HPV均阳性者,宫颈病变的可能性大.对病变妇女应尽早干预并建议进行包括HPV检测的定期随访追踪.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与护理对策

    目前产后出血依然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1].为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我们对4年来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分娩后出血达500 ml以上的5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措施等进行总结.

    作者:张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VF-ET术后多胎减胎术患者护理一例

    一、病例摘要患者33岁,原发不孕,内分泌未见异常及监测排卵正常,造影提示双输卵管通畅,男方诊断为弱精子症,曾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生殖中心行IVF- ET术,于孕5个月自然流产,37 d前,再次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 ET术,移植胚胎2枚,移植当天起,应用黄体酮、达芙通进行黄体支持,移植后11 d,查血β-hCG升高,于移植术后44 d,B超提示宫内早孕,两个妊娠囊,其中一个是单卵双胎,可见两个胎芽,胎芽分别长2.0cm,1.87 cm,另一个胎芽1.5cm,三个胎芽均可见胎心搏动,经过严密的术前讨论,决定减去单卵双胎的两个胎囊.

    作者:郭煜;杨艳萍;张秋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孕产妇血清中MMP-3、TNF-α、IL-10的表达与早产和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 -3)、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 10(IL-10)在孕产妇血清中的表达与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胎膜是否破裂和产妇是否临产分为早产临产组(sPTD)、早产胎膜早破组(PPROM)、先兆早产组(TPL)和妊娠28~36+6周无产兆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MMP-3及TNF-α、1L- 10的水平.结果 ①早产临产组、早产胎膜早破组、先兆早产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MP-3的浓度分别为(242.25±72.40)ng/ml、 (225.95±85.43) ng/ml、(197.85±57.08)ng/ml、 (186.80±54.33)ng/ml;TNF-α的浓度分别为(1 332.35±346.65)pg/ml、(1 365.00±211.80) pg/ml、(1 188.15±269.43) pg/ml、(1 061.85±210.02) pg/ml; IL- 10的浓度分别为(563.65±116.50)pg/ml、 (566.80±123.03) pg/ml、(521.00±105.14)pg/ml、(483.50±119.17) pg/ml;②早产组血清中MMP-3,TNF -α浓度高于对照组,以TNF-α升高更明显(P<0.01);而IL- 10在前两组中有增高趋势,但与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中MMP-3、TNF-α、IL- 10浓度呈两两正相关.结论 ①孕产妇血清中MMP-3及TNF-α浓度与早产、胎膜早破密切相关;②孕产妇血清中MMP-3、TNF-α及IL-10在临产、胎膜早破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朱桃花;王芬;康莉;李如霞;管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rlia neoplasia,CIN)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2007年8月至2010年2月北京妇产医院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正常宫颈及CIN妊娠妇女共108例,分析妊娠合并CIN妇女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结果 ①妊娠合并CIN妇女随CIN级别的升高,其剖宫产率、HR- HPV感染率显著升高,分娩孕周明显提前;②妊娠合并CIN妇女羊水过少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③妊娠合并CIN1妇女HR- HPV感染组羊水过少的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分娩方式的选择不影响相关妊娠合并CIN患者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妊娠合并CIN妇女孕期应当严密监测羊水过少的情况,尤其是HR- HPV感染患者;排除其他产科手术指征后均可首选阴道分娩.

    作者:何玥;吴玉梅;王彤;宋芳;王雁;赵群;孔为民;段微;朱力;张为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应用后面临的问题

    一、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变更长期以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国内、外诊断标准未达成一致.2007年我国制定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1],推荐采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诊断界值是基于1964年O'Sullivan和Mahan制定的100 g OGTT标准基础上修改演变而来.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后膀胱残余尿量≥400ml121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产后尿潴留是一种膀胱排空功能障碍的表现,膀胱功能受盆神经支配,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盆神经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神经损伤严重,则可能影响排尿功能[1].本文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产妇膀胱残余尿量值≥400 ml者进行分析.

    作者:张俊清;曹雅娜;史伟;魏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盆腹腔淋巴取样术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盆腹腔淋巴取样术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手术治疗的2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86例行盆腹腔淋巴取样术,127例行淋巴结切除术.手术方式根据手术切除淋巴结的情况分为两组.①取样组:淋巴取样术,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十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86例;②切除组:次广泛/广泛子宫切除术十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127例.结果 取样组:切除淋巴结中位数18枚,淋巴结的转移10例.切除组:切除淋巴结中位数32枚,淋巴结转移11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94.2%和94.5%.取样组无病发症发生,淋巴结切除组中有9例,分别是1例术中大出血(>2 000 ml),淋巴囊肿感染6例,淋巴漏2例.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中淋巴结取样术可准确了解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适宜手术分期,并不影响生存率,是避免过度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磊;朱建龙;冯令达;翁雷;陆惠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分娩过程中,促进产程进展、减轻分娩疼痛等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各60例,在孕妇宫口开大约3cm以上,实验组采用间苯三酚80 mg静脉推注联合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照1组单纯采用间苯三酚80 mg静脉推注;对照2组单纯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比较在用药后1h的镇痛效果及产妇运动能力,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血氧饱和度和新生儿评分等母儿结局.结果 对照1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镇痛效果差.对照2组镇痛效果良好,但第一产程活跃期较对照1组和实验组时间明显延长,剖宫产率相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缩短产程效果明显,镇痛效果良好,对母婴无不良反应,减少了剖宫产.

    作者:李伟玲;朱红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负压引流联合皮内缝合在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

    外阴恶性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中3%~5%,为少见的妇科肿瘤[1],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范围根据外阴癌的部位、组织学分类、分级和浸润深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范围逐渐适度减小,争取在创伤和效果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放置皮下负压引流管结合皮内缝闭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的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颜磊;李明江;赵兴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研究进展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它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属于子宫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亦是异位妊娠中的罕见类型.

    作者:杨珏红;于冰;郝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对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1],其余发生在子宫切口处、子宫颈、子宫角、输卵管间质部、卵巢、腹腔及阔韧带等少见部位,约占0.5%[2].这些少见部位妊娠的早期、准确诊断,对尽早终止妊娠,避免造成孕妇生命危险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悦;赵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由于环境情况不良、生育年龄延迟,出生缺陷的发病率在升高.非侵人性产前诊断是研究热点.通过分离母体血中胎儿细胞、经宫颈收集胎儿细胞,由母体血清中提取胎儿游离DNA及mRNA可对染色体异常疾病、基因异常疾病及RhD血型进行的产前诊断称之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non-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因该检查手段并非完全无创,故认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更为合适)[1].多认为非侵人性产前诊断可以早期对胎儿异常做出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

    作者:解珺淑;王山米;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蒙古东部地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人群筛查研究

    目的 探讨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疾病状况.方法 本研究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筛查研究,2005-2010年间,选取内蒙古东部地区三个筛查点的18~69岁的妇女作为目标人群,采集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细胞学诊断采用TBS2001分级系统,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有病变者直接取活检明确诊断.细胞学阳性定义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及更高度病变,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不同年龄组,地区和民族患者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病趋势.结果 ①内蒙东部地区全人群、蒙族和汉族妇女异常细胞学(ASCUS+)的检出率分别为6.56%、8.03%和6.06%;其中蒙族妇女细胞学异常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汉族妇女;②病理结果显示:内蒙东部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的患病率为2.4%,> CIN2的患病率为1.47%,宫颈早浸癌的患病率为0.04%;蒙族妇女患病率较汉族高,通辽地区的患病率较呼盟和赤峰地区高.其中蒙族妇女各级病变的患病率分别为:CIN1 2.87%、>CIN2 1.80%、早期浸润癌0.10%;汉族分别为:2.2S%、1.36%、0.03%.疾病年龄分布:CIN1现患率高为35岁之前年龄组,>CIN2的高发年龄为40~49岁,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50~54岁.结论 ①内蒙东部地区蒙古族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现患率高于汉族妇女;②在内蒙东部地区宫颈癌的筛查年龄段应涵盖30~55岁年龄组,其中40~55岁年龄组为重点人群,应在该年龄段加强宫颈癌的筛查.

    作者:段仙芝;白鹏来;王少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结核性外阴、阴道、宫颈溃疡一例

    一、病例摘要患者26岁,已婚16个月,孕0产0.因“反复外阴红肿4个月余,加重5d”入院.患者4个月前外阴略红,分泌物脓性、量多就诊于当地诊所,诊断为“阴道炎”.给予自制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出现双侧大阴唇肿胀、疼痛.经当地县医院给予红霉素软膏外用治疗,双侧大阴唇肿胀略消退.

    作者:张荣;李艺扬;赵越;文继红;邓琳红;付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分娩镇痛对产妇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分娩过程是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过程,近年来分娩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分娩镇痛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了解分娩镇痛对产妇的免疫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玉秋;薛秀华;陈怀龙;马福国;王野;纪向虹;王明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妊娠23例临床分析

    卵巢妊娠(ovarian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着床和发育,是异位妊娠的少见形式.卵巢妊娠因其卵巢血供丰富,早期容易发生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且术前诊断率低,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23例卵巢妊娠收治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姿;马成斌;陆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位居第二[1].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的致病因素.

    作者:于鹃鹏;王一荃;童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管回声增强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及遗传学超声软标记的出现,胎儿异常的孕期检出率越来越高.但胎儿肠管回声增强这一软标记的临床意义还不是很明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超声表现,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它的出现提示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会明显增加[1].本研究旨在探讨胎儿肠管回声增强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高凤云;吴青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一例重症肺炎孕妇的救治经过

    患者24岁,孕25+2周.入院前6d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40℃之间,不伴畏寒、寒战.就诊于社区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然,给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人院前3d出现咳嗽、咳痰,初为白粘痰,后为黄痰,能咳出,量较多.查血气分析pH7.53,PO2 51 mmHg,PCO2 28 mm Hg,SpO2 90%.抗结核抗体阳性,胸片提示左侧肺炎,于2011年3月11日13时30分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监护.

    作者:薛晓艳;窦立稳;徐钰;朱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在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应用前景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是指在胎儿出生前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的一种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产前诊断主要以创伤性诊断方法为主,包括孕早期的绒毛穿刺、孕中期的羊水穿刺和孕晚期的脐带穿刺等.技术成熟,准确率99%.

    作者:山丹;朱玄;玄兆伶;苏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妇产科临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