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珺淑;王山米;张晓红
一、病例摘要患者26岁,已婚16个月,孕0产0.因“反复外阴红肿4个月余,加重5d”入院.患者4个月前外阴略红,分泌物脓性、量多就诊于当地诊所,诊断为“阴道炎”.给予自制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出现双侧大阴唇肿胀、疼痛.经当地县医院给予红霉素软膏外用治疗,双侧大阴唇肿胀略消退.
作者:张荣;李艺扬;赵越;文继红;邓琳红;付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T1DM)早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1]于2000年首次报道,目前暂归于特发型1型糖尿病(1B型).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大多于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后立即发病[2],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不但自身危害大,而且常导致胎儿死亡.鉴于此,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方面予以介绍,旨在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认识.
作者:刘晓玲;曾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 -3)、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 10(IL-10)在孕产妇血清中的表达与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胎膜是否破裂和产妇是否临产分为早产临产组(sPTD)、早产胎膜早破组(PPROM)、先兆早产组(TPL)和妊娠28~36+6周无产兆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MMP-3及TNF-α、1L- 10的水平.结果 ①早产临产组、早产胎膜早破组、先兆早产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MP-3的浓度分别为(242.25±72.40)ng/ml、 (225.95±85.43) ng/ml、(197.85±57.08)ng/ml、 (186.80±54.33)ng/ml;TNF-α的浓度分别为(1 332.35±346.65)pg/ml、(1 365.00±211.80) pg/ml、(1 188.15±269.43) pg/ml、(1 061.85±210.02) pg/ml; IL- 10的浓度分别为(563.65±116.50)pg/ml、 (566.80±123.03) pg/ml、(521.00±105.14)pg/ml、(483.50±119.17) pg/ml;②早产组血清中MMP-3,TNF -α浓度高于对照组,以TNF-α升高更明显(P<0.01);而IL- 10在前两组中有增高趋势,但与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中MMP-3、TNF-α、IL- 10浓度呈两两正相关.结论 ①孕产妇血清中MMP-3及TNF-α浓度与早产、胎膜早破密切相关;②孕产妇血清中MMP-3、TNF-α及IL-10在临产、胎膜早破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朱桃花;王芬;康莉;李如霞;管春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分娩过程中,促进产程进展、减轻分娩疼痛等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各60例,在孕妇宫口开大约3cm以上,实验组采用间苯三酚80 mg静脉推注联合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照1组单纯采用间苯三酚80 mg静脉推注;对照2组单纯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比较在用药后1h的镇痛效果及产妇运动能力,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血氧饱和度和新生儿评分等母儿结局.结果 对照1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镇痛效果差.对照2组镇痛效果良好,但第一产程活跃期较对照1组和实验组时间明显延长,剖宫产率相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缩短产程效果明显,镇痛效果良好,对母婴无不良反应,减少了剖宫产.
作者:李伟玲;朱红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及200例未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发生率为14.9%.其肝功能受损程度,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未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其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者对母婴均有一定的影响,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伟;沈连强;何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外阴恶性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中3%~5%,为少见的妇科肿瘤[1],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范围根据外阴癌的部位、组织学分类、分级和浸润深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范围逐渐适度减小,争取在创伤和效果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放置皮下负压引流管结合皮内缝闭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的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颜磊;李明江;赵兴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人数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再次剖宫产率,但由于子宫存在瘢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否则可能导致母婴的不良结局[1].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阴道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朱莲萍;奚杰;王霞红;陆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疾病状况.方法 本研究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筛查研究,2005-2010年间,选取内蒙古东部地区三个筛查点的18~69岁的妇女作为目标人群,采集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细胞学诊断采用TBS2001分级系统,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有病变者直接取活检明确诊断.细胞学阳性定义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及更高度病变,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不同年龄组,地区和民族患者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病趋势.结果 ①内蒙东部地区全人群、蒙族和汉族妇女异常细胞学(ASCUS+)的检出率分别为6.56%、8.03%和6.06%;其中蒙族妇女细胞学异常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汉族妇女;②病理结果显示:内蒙东部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的患病率为2.4%,> CIN2的患病率为1.47%,宫颈早浸癌的患病率为0.04%;蒙族妇女患病率较汉族高,通辽地区的患病率较呼盟和赤峰地区高.其中蒙族妇女各级病变的患病率分别为:CIN1 2.87%、>CIN2 1.80%、早期浸润癌0.10%;汉族分别为:2.2S%、1.36%、0.03%.疾病年龄分布:CIN1现患率高为35岁之前年龄组,>CIN2的高发年龄为40~49岁,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50~54岁.结论 ①内蒙东部地区蒙古族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现患率高于汉族妇女;②在内蒙东部地区宫颈癌的筛查年龄段应涵盖30~55岁年龄组,其中40~55岁年龄组为重点人群,应在该年龄段加强宫颈癌的筛查.
作者:段仙芝;白鹏来;王少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是指在胎儿出生前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的一种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产前诊断主要以创伤性诊断方法为主,包括孕早期的绒毛穿刺、孕中期的羊水穿刺和孕晚期的脐带穿刺等.技术成熟,准确率99%.
作者:山丹;朱玄;玄兆伶;苏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rlia neoplasia,CIN)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2007年8月至2010年2月北京妇产医院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正常宫颈及CIN妊娠妇女共108例,分析妊娠合并CIN妇女对围产结局的影响.结果 ①妊娠合并CIN妇女随CIN级别的升高,其剖宫产率、HR- HPV感染率显著升高,分娩孕周明显提前;②妊娠合并CIN妇女羊水过少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③妊娠合并CIN1妇女HR- HPV感染组羊水过少的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分娩方式的选择不影响相关妊娠合并CIN患者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妊娠合并CIN妇女孕期应当严密监测羊水过少的情况,尤其是HR- HPV感染患者;排除其他产科手术指征后均可首选阴道分娩.
作者:何玥;吴玉梅;王彤;宋芳;王雁;赵群;孔为民;段微;朱力;张为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一、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变更长期以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国内、外诊断标准未达成一致.2007年我国制定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1],推荐采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诊断界值是基于1964年O'Sullivan和Mahan制定的100 g OGTT标准基础上修改演变而来.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它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属于子宫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亦是异位妊娠中的罕见类型.
作者:杨珏红;于冰;郝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头先露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分娩的42例非头先露PPROM和178例头先露PPROM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非头先露PPROM在脐带脱垂、羊水过少、1 min低Apgar评分、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35、<0.001).非头先露PPROM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头先露PPROM组脐带脱垂(P=0.021,OR=0.073),1min低Apgar评分(P=0.018,OR=0.092)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PROM组脐带脱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足月PROM组(4.1%vs 0.5%),且同期非头先露PROM组脐带脱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头先露PROM组(2.6%vs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非头先露PPROM是脐带脱垂、1min低Apgar评分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是非头先露PPROM较为安全的分娩方式,如阴道分娩需提高臀位助产技术.
作者:徐元春;王细先;康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分娩过程是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过程,近年来分娩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分娩镇痛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了解分娩镇痛对产妇的免疫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玉秋;薛秀华;陈怀龙;马福国;王野;纪向虹;王明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患者24岁,孕25+2周.入院前6d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40℃之间,不伴畏寒、寒战.就诊于社区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然,给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人院前3d出现咳嗽、咳痰,初为白粘痰,后为黄痰,能咳出,量较多.查血气分析pH7.53,PO2 51 mmHg,PCO2 28 mm Hg,SpO2 90%.抗结核抗体阳性,胸片提示左侧肺炎,于2011年3月11日13时30分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监护.
作者:薛晓艳;窦立稳;徐钰;朱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卵巢妊娠(ovarian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着床和发育,是异位妊娠的少见形式.卵巢妊娠因其卵巢血供丰富,早期容易发生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且术前诊断率低,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23例卵巢妊娠收治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姿;马成斌;陆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炎症反应情况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探讨MIF在子痫前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产妇53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孕产妇2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2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RT) PCR技术检测三组孕产妇胎盘组织中MIF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三组孕产妇血浆中CRP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三组孕产妇血浆中(TNF-α)、IL-6浓度.并对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产妇血浆中CRP水平与胎盘组织中MIFmRNA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①三组孕产妇胎盘组织中均有MIF的表达,轻度子痫前期组孕产妇胎盘组织中MIFmRNA的水平为(0.84±0.13),重度子痫前期组为(1.05±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孕产妇胎盘组织中MIFmRNA为(0.70±0.12),明显低于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轻度子痫前期组孕产妇血浆CRP、(TNF-α)、IL-6浓度分别为(14.99±6.85) mg/L、(14.76±3.67) pg/ml、(24.68±10.13)pg/L,重度子痫前期组孕产妇血浆CRP、(TNF)、IL-6浓度分别为(21.16±8.89)mg/L、(19.66±6.13) pg/ml、(30.91±14.34)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孕产妇血浆CRP、(TNF)、IL-6浓度分别为(4.71±1.76)mg/L、(9.94±2.53) pg/ml、(14.14±5.06) pg/L,明显低于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产妇血浆中CRP水平与胎盘组织中MIF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MIF的过度表达,可上调血浆中炎性标志物CRP的水平,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作者:谢晓芳;詹瑛;叶元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位居第二[1].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的致病因素.
作者:于鹃鹏;王一荃;童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33岁,原发不孕,内分泌未见异常及监测排卵正常,造影提示双输卵管通畅,男方诊断为弱精子症,曾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生殖中心行IVF- ET术,于孕5个月自然流产,37 d前,再次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 ET术,移植胚胎2枚,移植当天起,应用黄体酮、达芙通进行黄体支持,移植后11 d,查血β-hCG升高,于移植术后44 d,B超提示宫内早孕,两个妊娠囊,其中一个是单卵双胎,可见两个胎芽,胎芽分别长2.0cm,1.87 cm,另一个胎芽1.5cm,三个胎芽均可见胎心搏动,经过严密的术前讨论,决定减去单卵双胎的两个胎囊.
作者:郭煜;杨艳萍;张秋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北京民航总医院剖宫产分娩的623例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分为产后出血组(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400 ml或至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和非产后出血组,对可能影响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3例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52例,发生率为8.35%.单因素分析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流产病史、经产妇、巨大儿、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7种指标与高龄孕妇产后出血相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3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 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是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马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