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产科杂志》官方网站新增加“指南与规范”版块

关键词:妇产科, 网站, 规范
摘要:
中华妇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华妇产科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应用第2代测序技术检测高级别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的突变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在所有卵巢癌患者中,10%~15%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患者[1]。HBOC与BRCA1/2基因有关,在高级别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中,高达16%~21%的患者存在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2]。2007年的1项荟萃分析表明,携带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突变的妇女70岁前患乳腺癌的平均累积风险分别为57%、49%,患卵巢癌的平均累积风险分别为40%、18%[3]。近1项对1887例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突变携带者70岁前患乳腺癌的平均累积风险分别为60%、55%,患卵巢癌的平均累积风险分别为59%、16%[4]。由此可见,对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1/2基因检测并筛查出其致病性突变,进而明确其子女或其他一级亲属是否携带致病性突变,使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携带者得到个体化体检及适当干预,这将对提高卵巢癌及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发病率产生巨大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处起步阶段。本研究采用第2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高级别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BRCA1/2基因全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进而明确患者子女致病性突变的携带情况,为HBOC家族的基因筛查工作提供信息。

    作者:吴霞;狄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诊断与处理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诊断及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母胎医学中心收治的胎儿胸腔积液病例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的胸腔积液诊断孕周平均为37周,均经产前诊断除外胎儿先天性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和孕妇本身的疾病。5例患儿中,例1、2、4为单侧胸腔积液,例3、5为双侧胸腔积液。对例1、2、3实施产前胸膜腔穿刺术,其中例1穿刺后5d因积液再次增多行剖宫产术及产时子宫外处理(EXIT);例2在行胸膜腔穿刺过程中,胎心率突然降至40~50次/min,立即于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及EXIT;例3在胎儿胸膜腔穿刺后,同时行剖宫产术及EXIT。例4及例5均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积液分别于孕期及产后逐渐消退。5例患儿均采取剖宫产术娩出,均存活,例1、2、3患儿出生后转入新生儿科,行呼吸机辅助通气、胸膜腔闭式引流等治疗,其后,胸腔积液逐渐消退,喂养耐受,顺利出院;例4患儿娩出后无呼吸困难,喂养耐受,未住院治疗;例5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保守治疗,胸腔积液逐渐消退,喂养耐受。结论明确的产前诊断与适当的产前处理(胸膜腔穿刺术)可能对改善胸腔积液患儿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胸腔积液患儿应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以争取佳预后。

    作者:张志涛;张杉杉;尹少尉;廖姗姗;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华妇产科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名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华妇产科杂志》专业领域内公知公认的缩略语直接使用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6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总会编辑出版)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产前MRI检查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胎儿先天性支气管肺隔离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行MRI检查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胎儿先天性支气管肺隔离症(BP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16例行产前MRI检查,诊断为BP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为单胎,产前常规行超声检查后24~48 h内,再行MRI检查。所有患儿均顺利出生并存活,出生后均行增强CT复查或手术病理检查,并与产前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MRI产前检查结果:16例BPS患儿中,病变位于左肺10例,右肺6例。根据病变肺叶范围分为左侧全肺3例,左肺下叶6例,左侧膈下1例,右侧全肺2例,右肺下叶4例。合并羊水减少1例,胸腔积液1例,病变处可见供血血管分支14例。(2)患儿出生后的对照结果:16例BPS患儿中,15例患儿的产前MRI检查结果与出生后诊断结果一致,其中,叶内型10例,叶外型5例;1例产前MRI诊断为右肺下叶BPS,出生后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产前MRI诊断BPS的准确率为15/16。产前超声检查漏诊1例;误诊2例,其中1例误诊为CCAM,1例左侧膈下BPS误诊为囊性畸胎瘤。结论产前MRI检查对胎儿BP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志;朱铭;董素贞;罗志琴;费正华;方向明;戚凌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添加GnRH-a黄体支持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妊娠结局及子代随访结局分析

    目的:统计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添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黄体支持后获临床妊娠者的妊娠、分娩经过及出生子代的随访结局,分析添加GnRH-a的黄体支持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215个黄体期长方案新鲜周期移植后获临床妊娠的临床资料,根据黄体支持方法不同,分为黄体酮+地屈孕酮组124例,添加GnRH-a组91例(在黄体酮+地屈孕酮组的基础上于取卵后第6天加用1次曲普瑞林0.1 mg)。随访患者的妊娠、分娩经过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子代出生后1~2年间生长发育情况。结果(1)黄体酮+地屈孕酮组与添加GnRH-a组间在孕早期的流产率(8.1%、12.1%)、流产绒毛异常率(50.0%、9.1%)、异位妊娠率(10.5%、5.5%)、双胎率(19.4%、28.6%)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孕中晚期,染色体异常率、胎儿畸形率、死胎率、晚期流产率无论是以单胎妊娠还是双胎妊娠比较,两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3)在分娩期,双胎妊娠中,添加GnRH-a组较黄体酮+地屈孕酮组有较高的早产率(60.0%、39.1%;P=0.041)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率(56.0%、34.8%;P=0.037)。(4)在出生后1~2年间随访,常见病罹患率、语言障碍率、智力低下率、身高异常率、体质量异常率无论是以单胎妊娠还是双胎妊娠比较,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控制移植胚胎数、减少双胎发生的基础上添加GnRH-a黄体支持可能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周卫琴;潘艳平;庄燕燕;夏飞;茅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

    关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的定义,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标准是2次或2次以上妊娠失败;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RCOG)则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并于妊娠24周前的胎儿丢失;而我国通常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1-4]。RSA病因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病因诊断过程中需要针对性进行一系列的筛查,此外,对RSA的部分治疗措施尚存在争议。为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特别制定RSA诊治的专家共识。因国内相关研究资料有限,尤其是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等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本专家共识以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及RCOG发布的“RSA诊治指南”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及实际情况进行组织撰写,旨在为RSA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本专家共识中推荐的部分观点仍为初步认识,尚需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予以验证。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性产前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cfDNA)筛查胎儿染色体多倍体异常的无创性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技术正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其具有安全性、高效性及准确率高的特点,正在给产前诊断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NIPT技术可以3种途径介入产前检查:替代血清学筛查;替代有创产前产前诊断;作为血清学筛查与有创诊断的中间步骤。临床期待NIPT技术能够替代现行的孕妇血清学筛查与羊水胎儿脱落细胞染色体分析等有创产前诊断技术,国内外学者对此均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将对NIPT技术及其相关的临床应用作一讲座。

    作者:方玉莹;吕时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四化”、杂志“四化”与学科发展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的编委会成立,意气风发。新的起点,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有新的作为。

    作者:郎景和;沈平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本刊启用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华妇产科杂志》官方网站新增加“指南与规范”版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羊膜制品在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羊膜制品对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评价羊膜制品应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对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粘连评分≥10分)57例,随机分为羊膜组29例和球囊组28例;羊膜组:术后将羊膜制品包裹于Foley球囊表面置入宫腔;球囊组:术后仅放置Foley球囊;两组患者均留置球囊7 d后取出。行人工周期3个周期后实施宫腔镜二探术,观察宫腔粘连评分、月经改善情况以及妊娠结局,平均随访时间为(14.6±2.7)个月。结果(1)羊膜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由术前的(10.1±0.5)分下降至术后的(3.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囊组由术前的(10.1±0.5)分下降至术后的(6.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羊膜组患者的月经量评分由术前的(13.3±4.4)分增加至术后的(32.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囊组由术前的(11.1±5.8)分增加至术后的(26.5±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膜组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优于球囊组(评分高于球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羊膜组患者术后宫腔镜二探术时宫腔粘连评分≥5分的发生率为21%(6/29),球囊组为36%(10/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4)在术后随访期内,羊膜组患者的妊娠率为28%(8/29),球囊组为21%(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结论小样本量观察显示,羊膜制品应用于重度宫腔粘连手术后的创面,能适当改善月经量,降低术后再粘连评分,但对妊娠率的改善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欣;段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原发性卵巢Burkitt淋巴瘤误诊为卵巢无性细胞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由于淋巴瘤播散累及生殖系统发生较晚,因此以卵巢肿瘤为首发体征的淋巴瘤较少见。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于2014年1月2日收治了1例临床表现类似晚期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卵巢Burkitt淋巴瘤患者,鉴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对于化疗敏感且患者未婚育,因此术中仅切除了一侧附件,并剔除了对侧卵巢的肿瘤组织,保留了生育功能,并于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李勤;胡卫国;周先荣;张国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本刊关于论文作者及署名的规定

    作者姓名应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进行更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WHO新分类后如何认识及处理“CINⅡ”病变

    早在19世纪末,就已发现子宫颈浸润性鳞癌周围组织的改变,并逐渐认识到子宫颈鳞癌存在癌前病变。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引入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这一概念,并根据细胞的分化成熟度、细胞核的异型性以及核分裂活性等将其分为CINⅠ、Ⅱ、Ⅲ3级,以此指导临床处理,然而,这些CIN亚分类的形态学分界并不明确。高危型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初发的HPV感染仅为生产性感染,此时鳞状上皮细胞尚未进入癌前病变状态,依然保持有分化能力,这种轻度异常的鳞状上皮细胞大多数能自行消退而恢复正常,仅有小部分高危型HPV感染并伴有E6、E7等基因产物过度表达者具有癌变潜能(即转化性感染),此时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据此,学者们修正了CIN的分类命名系统,借鉴子宫颈细胞学的TBS分类,使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对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进行两级分类,并用病变(lesion)代替了瘤变(neoplasia)。2014年,WHO在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1]中采纳了该分类系统,即将CINⅠ及相关的HPV感染归为LSIL,而将CINⅡ、Ⅲ归为HSIL。

    作者:何晓明;尤志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及相关问题》一书出版

    《剖宫产瘢痕妊娠及相关问题》一书由石一复教授主编、郎景和院士作序,是为配合我国的“二胎政策”、降低剖宫产率以及我国妇产科医师面临的“重任”而由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发行、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概要

    自2014年11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在重庆启动第一站巡讲并得到热烈反响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于2015年在全国7个城市(泰安、沈阳、哈尔滨、福州、深圳、成都和郑州)先后举办了巡讲活动;共开展140余个专家讲座,共有5300余人参加。产科指南巡讲项目主席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长杨慧霞教授,授课专家为起草或参与讨论相关专业诊疗指南的国内知名教授,巡讲内容紧密围绕产科指南及新进展。

    作者:王晨;张慧婧;杨慧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华妇产科杂志》官方网站已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开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