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秀云;张曦;崔世红;王秀芹
2005年2月28日,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在北京揭晓.<中华妇产科杂志>首次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这是我国妇产科学领域的期刊在国家期刊奖中零的突破.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下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窦卵泡计数及其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观察IMFA后,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妊娠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71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 37例,穿刺前用少量hMG促排卵; 组Ⅱ: 34例,不用任何促排卵药物.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进行IMFA,检查穿刺后第2个周期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可连续2~3个周期进行穿刺.随后2组均用hMG常规促排卵治疗,随访其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组Ⅰ进行了88个周期的穿刺治疗,经过2~3次穿刺后,睾酮水平、黄体生成素(LH )与卵泡刺激素(FSH)的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3例(89%,33/38)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降至10个/卵巢以下.组Ⅱ进行了87个周期治疗,所有患者睾酮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30例LH/FSH<2, 28例(82%,28/34)患者基础窦卵泡计数降到10个/卵巢以下.在IMFA之后, 诱发排卵时hMG用量组Ⅰ为(21±6)支,组Ⅱ(23±10)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均出现排卵, 组Ⅱ有2例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连续促排卵治疗1~3个月后, 共36例(51%)患者获得妊娠.结论 IMFA能减少PCOS患者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并改善其内分泌状况,降低hMG促排卵周期中OHSS的发生率,为PCOS不孕患者提供了又一有效可行的辅助生育治疗途径.
作者:陈子江;李媛;赵力新;姜晶晶;唐蓉;盛燕;高芹;张中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孕妇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方法选择aCL阳性孕妇272例,其中有不良孕产史(含1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死胎史)91例(A组)、无不良孕产史者181例(B组),aCL阴性且无不良孕产史孕妇186例(C组 ),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3组孕妇血清aCL,无创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血液动力学监测仪监测3组孕妇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血液黏度A组为(4.7±0.5)mPa·s、B组(4.6±0.7) mPa·s、C组(4.4±0.4) mPa·s,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57,P<0.05);波形系数A组为0.41±0.04、B组为0.39±0.05、C组为0.39±0.04,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阻力A组为(1.3±0.4) mm Hg·s·ml-1、B组为(1.2±0.4) mm Hg·s·ml-1、C组为(1.2±0.4) mm Hg·s·ml-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排血指数A组为(43±15) ml/(s·m2)、B组为(48±16) ml/(s·m2)、C组为(48±14) ml/(s·m2),A、B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aCL 阳性有不良孕产史孕妇的血液黏度、波形系数、外周阻力异常增高,心脏排血指数下降,aCL可能与自然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作者:朱付凡;丁虹;谭玲;杨元娟;刘庄云;黄建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以围绝经期妇女发生多,给社会和个人均带来了很大压力和负担[1].近年来,SUI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正成为SUI研究的热点.阴道结缔组织在维持尿道压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胶原的含量和构成影响尿道压力的维持.深入研究SUI的胶原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对阐明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大意义[1,2].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UI患者阴道壁筋膜组织中Ⅰ型胶原α1多肽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谢飞;宋岩峰;何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大鼠同种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学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8~10周龄 Wistar 大鼠60只,分为供体30只和受体30只,行子宫异位移植手术.记录每例手术的时间(前15例手术为预实验组,后15例手术为实验组).术后7 d处死受体大鼠,评估移植子宫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共进行同种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手术30例,存活率由预实验组的40%(6/15)上升至实验组的75%(12/15).存活的18只受体大鼠中,15只移植子宫成活,移植子宫成活率为83%.预实验组子宫移植的供体手术时间、受体手术时间、子宫移植时血管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分别为(68±8)min、(110±20)min、(39±5)min和(178±24)min,实验组分别为(65±10)min、(89±22)min、(36±8)min和(154±23)min,后者与前者比较,各步骤手术时间及总手术时间均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istar大鼠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并将为人类子宫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严沁;万小平;何晓英;席晓薇;杨懿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因绒毛膜癌(绒癌)脑转移而急诊行开颅手术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4年1月,13例绒癌脑转移瘤周围出血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濒临脑疝而急诊行开颅减压及转移瘤切除术,并于术后进行多药联合方案化疗患者的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7例(54%)完全缓解,5例(38%)部分缓解,1例(8%)患者因病情进展而死亡.经随诊,13例患者共存活10例(77%,10/13),死亡3例(23%,3/13).结论对颅内压过高、颅内出血、濒临脑疝的绒癌脑转移患者,急诊行开颅手术并进行化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杨隽钧;向阳;杨秀玉;万希润;王任直;任祖渊;殷红梅;郭卫东;区小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异位内膜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基因在异位内膜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以0、10-6和10-4 mol/L浓度的孕三烯酮,对体外培养的异位内膜细胞分别进行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孕三烯酮对异位内膜细胞作用0~48 h的细胞抑制情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孕三烯酮对异位内膜细胞作用24 h时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应用PTEN单克隆抗体,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异位内膜细胞PTEN基因的表达.结果孕三烯酮作用于异位内膜细胞8、16、24、32、40和48 h的细胞生长率,在孕三烯酮浓度为10-6 mol/L时,分别为99.6%、87.3%、79.8%、62.3%、51.7%和44.2%;在10-4 mol/L时,分别为99.2%、77.1%、69.6%、51.1%、33.7%和23.6%.同一浓度各作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三烯酮作用24 h后,异位内膜细胞发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浓度为10-6、10-4 mol/L的孕三烯酮作用于异位内膜细胞后,凋亡率分别为1.3%、15.0%;浓度为0 mol/L的孕三烯酮作用后,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率为0,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浓度为0 mol/L的孕三烯酮作用于异位内膜细胞后,PTEN基因的表达率为60.6%,浓度为10-6、10-4 mol/L的孕三烯酮作用后,异位内膜细胞PTEN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分别为75.3%和85.7%,显著高于孕三烯酮浓度为0 mol/L者,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能明显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增殖,这一效应可能与通过上调PTEN基因的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马佳佳;陈必良;马向东;曹云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不明原因不孕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局部调节失衡,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是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1].本研究通过测定子宫内膜种植窗口期整合素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比较两者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将MMP-9、整合素αvβ3确定为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吴丽萍;胡燕军;周馥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恶性E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例恶性E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腹、盆腔肿物,或伴腹水及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术前均诊断为卵巢癌行开腹手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染色CD117及CD34均呈阳性表达而确诊. 手术为其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以化疗可以改善其预后.结论恶性EGIST与卵巢癌的临床表现有其相似性,需通过免疫组化染色CD117及CD34检测确诊.
作者:高雨农;蒋国庆;刘静贤;汤望舒;陈乐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9月至200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5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重度先兆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重度先兆子痫发病孕周分为4组:A组<28周,24例; B组28~31周,50例; C组32~33周,34例;D组≥34周,147例.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 (1)A组保守治疗时间平均为(9 ±8) d,B组为(11±8)d,C组为(8±6) d,D组为(5±4) d,D组保守治疗时间与前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各组间的保守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胎死宫内发生率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先兆子痫发病孕周,是影响孕妇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而与保守治疗时间无相关性.终止妊娠孕周是影响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发病孕周.(3)以32孕周为界值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终止妊娠孕周是影响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并且与发病孕周分组有关.(4)以34孕周为界值分析则显示,围产儿死亡率只与终止妊娠孕周有关,而与孕周分组无相关性.结论以32孕周为界值划分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更能反映发病孕周与分娩结局的关系.重度先兆子痫发病于32周前,采取保守治疗需要严格选择病例,并实施严密监护.
作者:杨孜;李蓉;石凌懿;王丽娜;叶蓉华;王荣;黄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应用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带(TVT)术、经闭孔尿道悬吊带(TOT)术、自体阔筋膜尿道悬吊(Lata)术,以及耻骨后库柏韧带悬吊(Burch)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3例尿失禁并部分合并子宫、阴道脱垂患者行不同手术治疗的疗效,其中行TVT术53例,行TOT术16例,行Lata术19例,行Burch术15例.结果术后3个月治愈率, 行TVT、TOT、Lata和Burch术的患者,分别为94%(50/53)、94%(15/16)、95%(18/19)和87%(13/15);手术时间分别为(28±7)、(16±5)、(125±13)和(43±6)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26±3)、(3±1)、(120±6)和(72±5)h.手术并发症有膀胱穿孔,行TVT 术患者2例;术后尿潴留,行TVT 术患者1例,行Lata 患者2例.结论 4种手术对治疗SUI均有相同的疗效;TVT术和TOT术为微创手术,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和留置尿管时间短,可与子宫、阴道脱垂等手术同时进行;行Burch术可与经腹其他手术同时进行.
作者:宋岩峰;黄惠娟;许波;何春妮;郝岚;练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3例PCOS患者(PCOS组)和28例因单纯输卵管原因或男性不育的不孕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进行PCR扩增、单链构型多态性电泳分析,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同时对各基因型患者进行内分泌检测. 结果两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的1008 bp处,均有T基因型向C基因型(T→C)的突变,均发现了3种基因型,即T/T、C/T、C/C基因型.PCOS组C/C基因型为39%,对照组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C/C基因型肥胖患者为47%,非肥胖患者为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50%,无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T/T基因型患者为0.038±0.016,C/C基因型患者为0.024±0.010,C/T基因型患者为0.028±0.014,C/T基因型及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受体β亚基表达及血清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3种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多态性在1008 bp发生T→C的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外显子17位点突变不影响胰岛素受体β亚基的表达.
作者:金丽;黄荷凤;金帆;钱羽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不同念珠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外阴阴道炎症,是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明显上升趋势[1].其患病年龄广泛,常见的症状是外阴瘙痒,常伴有外阴的烧灼感和阴道疼痛,同时白带增多,性状发生改变(黏稠、豆渣样或凝乳状),严重者可出现尿频、尿痛及性交痛,且易反复发作,给广大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生理上的痛苦.硝酸咪康唑(商品名:达克宁)栓是目前临床上治疗VVC常用的阴道栓剂之一.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400 mg硝酸咪康唑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早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为了更方便患者使用,现在临床上又推出了1200 mg硝酸咪康唑栓.现将两种不同剂量硝酸咪康唑栓治疗VVC的疗效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毅;王友芳;卞美璐;狄文;李小毛;陈梅;郎景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是卵泡内主要的体细胞成分,它介导促性腺激素对卵母细胞成熟的调节,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维持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的微环境.因此,研究颗粒细胞的功能和调控,对于了解卵母细胞的成熟规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颗粒细胞的分泌功能,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关系.
作者:白晓红;糜若然;岳天孚;随笑琳;赵晓徽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