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香;姜冬春;王海连
癫癎是一种由于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所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大脑机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麦坚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患儿因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能够很快恢复正常.晕厥是儿童的常见病症,可由许多原因引起.据一项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1]发现,晕厥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杜军保;张清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儿,男,11岁,因发热伴咽痛、颈淋巴结肿大7d,以发热待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收住院.
作者:司家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正常小儿各25例,采用Annexin V/PI双参数法经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两组小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心肌炎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0.697 6±0.1109)%]较正常对照组[(0.128 8±0.1069)%]明显升高(t=18.459,P<0.001),且与心肌酶CK-MB、LDH、CK、HBDH升高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817,P<0.01;r=0.785,P<0.01;r=0.726,P<0.01;r=0.712,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增加,且与心肌损害程度相关.
作者:梅花;傅亮;马金柱;张嘉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21世纪新发现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由于国际间人口的密切接触及流动性,SARS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截止到2003年5月21日,全世界累计报告病例数达7?956例,死亡666例,男女性别间发病无差异,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青壮年为主,9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低(1%)[1].北京、广州、香港、新加坡四地资料[2-4]表明,儿童SARS与成人SARS相比,发病率低,临床症状轻,多表现为高热、干咳,肺外合并症少,少有严重呼吸困难,无死亡病例.本文拟从SARS的发病机制及儿童SARS的特点与免疫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段红梅;申昆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新生鼠暴露于高浓度氧不同时间后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状况.方法新生鼠暴露于>95%O2和正常空气(21%O2)中,取暴露12、24、48和72 h 4个时相点的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ygen capability,TAOC).结果新生鼠暴露于>95%O212 h即可引起肺组织损伤,肺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TAOC显著降低(P<0.01);随着氧暴露时间延长,MDA含量逐渐增高,TAOC逐渐降低,肺损伤加重,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肺组织微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蛋白渗出,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紊乱,肺大泡数量增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等.结论新生鼠暴露于>95%O2 12 h即可导致肺损伤和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高氧肺损伤与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徐洪涛;李华强;余健;聂国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肾母细胞瘤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方法手术获取9例肾母细胞瘤及瘤旁残留肾组织,提取DNA后用亚硫酸氢钠处理,巢式PCR扩增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DNA片段,测序,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发现1例16个CpG岛位点中有10个存在甲基化(10/16),相应瘤旁残留肾组织无甲基化(0/16);在另1例瘤组织中检测到12个CpG岛位点存在甲基化(12/16),但仅有8个CpG岛位点与上例相同,另外4个位点不同.结论肾母细胞瘤中RASSF1A 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与瘤旁残留肾组织甲基化情况有差别.
作者:张宝欣;王常林;高红;蔡炜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以下简称肺炎并心衰)甚为常见,但至今仍有少数学者认为重症婴幼儿肺炎不可能并发心衰.对肺炎并心衰发生机制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现将近年有关肺炎并心衰的争议及发生机制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马沛然;黄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心源性休克是因为心脏排血能力不足,急性心排血量减少而致的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全身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异常代谢产物的堆积,使细胞代谢异常和功能紊乱,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可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碍导致死亡.
作者:马沛然;黄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高压氧(HBO)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的治疗疗效,分析其机制.方法32只7日龄Wistar大鼠制成HIBD模型,随机分为HIBD组(n=12)、HBO早治组(n=12)、HBO晚治组(n=8),并设假手术组(n=12).HBO早治组与晚治组分别于造模后4 h、14d应用HBO.各组动物(除HBO晚治组)于14日龄治疗结束后各处死6只,余同HBO晚治组喂养至28日龄,避暗法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后于30日龄处死.以脑组织海马CA1区形态学及学习记忆能力来判断干预效果.结果(1)HE染色:HIBD组各时间点左侧大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疏松,层次不清,与假手术组及HBO早治组差异明显;HBO晚治组与HIBD组相似,但神经元数目较之多.(2)微管相关蛋白(MAP-2)灰度值免疫组化定量:HIBD组不同时间点MAP-2阳性表达不同程度下降,与假手术组及HBO早治组差异显著(P<0.01);HBO晚治组也较假手术组及早治组下降(P<0.01),但较HIBD组表达多(P<0.05).(3)学习记忆能力测试:HIBD组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HBO早治组与晚治组均高于HIBD组.结论不论早期或晚期应用HBO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HIBD所致的海马CA1区组织学损伤,改善由HIBD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但早期治疗明显优于晚期治疗.
作者:姜明明;张言圣;刘政;卫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小儿晕厥患儿的门诊量日渐增多,为进一步了解晕厥的病因,探讨小儿晕厥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的50例晕厥患儿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晓凤;蔡亚杰;高丽珠;付国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2005年8月~10月诊断为MPP的住院患儿56例,其中急性期33例,恢复期23例.入院24 h内取外周静脉血,同时抽取13名正常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PCT.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PCT平均值分别为(0.270 6±0.135 3)ng/ml和(0.177 0±0.058 2)ng/ml,正常对照组儿童PCT平均值为(0.146 2±0.0310)ng/ml.急性期PCT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恢复期PCT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PP在急性期PCT仅轻度增高,在恢复期降至正常范围.
作者:胡凤华;甘小庄;孙丽萍;任晓旭;郭琳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室率在180次/min以上者,称为极速型房颤[1].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心室率可高达250次/min,有时心电图酷似室性心动过速,而且易发生心室颤动或转为快速型房颤,其临床意义很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所诊治的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儿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邢春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联用吗啡在小儿创伤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作用.方法1999年3月~2005年5月我院PICU收住创伤患儿共58例,其中咪唑安定镇静组(A组)38例,咪唑安定联用吗啡组(B组)32例.镇静水平的监测采用Ramsay镇静指数评分标准,统计A、B组分别达到理想镇静指数的例数并做显著性检验.比较两组用药期间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值.结果B组达到理想镇静水平的例数多于A组,B组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均较A组改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咪唑安定联用吗啡在小儿创伤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国强;何时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市在一次夏秋季肠道病毒感染流行过程中,发生暴发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13例,死亡5例.现分析死亡原因并探讨早期诊断和急救.
作者:史春华;曹桂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儿,男,9个月,因腹泻2 d于当地诊所服用地芬诺酯2次后出现频繁呼吸暂停入院.
作者:郭淑艳;王华;衣亚春;李红霞;陈英远;于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可由多种病毒感染所致,而且不同的病原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也不尽相同.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2004年147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病原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香;姜冬春;王海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儿,男,6岁,因发现心脏杂音4年余,反复腹痛、恶心、烦躁不安4d入院.患儿在17个月时体检发现心脏杂音,3岁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纠正性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右旋心.
作者:关玉明;肖绪武;孙玉婵;赵晓红;鞠红;荆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24例小于胎龄儿(SGA)和28例适于胎龄儿(AGA)血中EPO浓度进行定量检测,末梢血涂片经瑞氏染色计数100个白细胞中含有的有核红细胞数(NRBC/100WBC),并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计算出有核红细胞的绝对计数(NRBC).同时检测动脉血pH、BE和HCO3-等指标.生后3~5 d进行头部CT检查,以确定神经系统病变情况.结果(1)体重、EPO、NRBC/100WBC、NRBC、pH、BE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RBC、HCO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经过相关性分析,SGA组的体重与EPO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70(P<0.05);AGA组的体重与EPO无相关性,r值为0.128(P>0.05).(3)EPO分别和NRBC/100WBC、NRB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2(P<0.05)和0.595(P<0.05);EPO分别和BE、HCO3-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434(P<0.05)和-0.487(P<0.05).(4)在SGA组中高水平EPO的患儿预后较差.结论EPO是反映SGA慢性缺氧的理想指标,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李宇阳;韩晓雷;刘正娟;吴红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氮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与小儿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小儿心力衰竭提供生物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科2004年3月~2005年3月102例不同心功能患儿,其中男67例,女35例;平均年龄(5.6±4.6)岁.按心功能分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结果NT-Pro-BNP值呈对数正态分布,随心衰加重,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LVEF值与NT-PFo-BNP对数值呈负相关(r=-0.221).NT-Pro-BNP可以反映心衰程度.以NT-Pro-BNP值200pg/ml作为区分有无心衰的临界点,心衰诊断的灵敏度为84.9%,特异度87.8%.LVEF、LVFS反映小儿心衰程度不敏感.结论血NT-Pro-BNP水平可反映心衰程度,并可依据其水平进行心衰分级.
作者:周福军;陈国桢;李运泉;朱延力;覃有振;李格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