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占伟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乳腺癌, 作用机制
摘要:癌症是目前难根治的疾病之一,是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基因调控处于异常状态,出现异常增生和分化,进而形成新的生物,该生物不受人体生理调节控制,并不随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而是破坏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呈现出浸润性生长趋势.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理论被引入肿瘤研究中,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已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它可以抵抗放化疗,是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特征以及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
癌症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脂联合顺铂与替吉奥联合顺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联合顺铂与替吉奥联合顺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肺癌晚期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紫杉醇酯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替吉奥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1年内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2±0.3)个月,1年生存率为44.4%;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0.3±0.5)个月,1年生存率为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率为22.2%,血小板减少率为11.1%,严重脱发率为27.8%;对照组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率为38.2%,血小板减少率为17.6%,严重脱发率为41.2%,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以及稳定的百分比分别为0.0%,72.2%,27.8%;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以及稳定的百分比分别为0.0%,41.7%,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脂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降低患者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方面优于替吉奥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继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HER2阳性乳腺癌亚型占20%~25%,该型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抗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的临床应用,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明显改善,生存期得以延长,但脑转移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脑转移的预后较其他部位转移预后更差,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陈萍;张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胃癌微创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胃癌微创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癌微创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的通气参数是潮气量8 ml/kg,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呼气末正压5 cmH2O.对照组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同观察组.分别在气腹前和气腹1h后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气腹前和气腹后1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前两组患者的Vm、SjvO2、Da-jvO2、PaCO2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气腹1h后,观察组Vm、PaCO2低于对照组,且SjvO2、Da-jv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有利于胃癌微创手术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患者的脑供血平衡,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福军;刘立业;康建勋;于宏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癌HER-2表达与术后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总结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例及HER-2表达情况,探讨HER-2表达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例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资料,总结其病理特点、HER-2表达状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DFS)、总生存(OS),分析HER-2与临床病理特点及DFS、OS的关系.结果 185例胃癌患者中,HER-2阴性141例,阳性44例,阳性率24%.HER-2基因的扩增与肿瘤部位、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部位相关,与年龄、性别、分期无关;HER-2阳性组中位DFS为9.1个月,中位OS为15.1个月,HER-2阴性组中位DFS为15.2个月,中位OS为25.5个月,HER-2阴性的患者较HER-2阳性的患者更能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P=0.046),并且生存期更长(P=0.01).结论 HER-2无扩增的患者可从术后辅助治疗中获益,DFS与OS均有延长.

    作者:周易;吕世杰;王兰君;范丽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同期化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同期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同期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近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R)20例(33.89%),部分缓解(PR)32例(54.23%),病情稳定(SD)4例(6.78%),疾病进展(PD)3例(5.08%),有效率为88.13%.中位生存时间为29.3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86.67%,2年总生存率为61.67%,3年总生存率为26.67%.Cox回归分析发现T分期和肿瘤复发时间是影响复发直肠癌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不良反应以Ⅰ级和Ⅱ级为主(89.25%),l级和Ⅳ级不良反应较少(10.74%).结论 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同期化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并通过研究得知T分期和肿瘤复发时间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捷;刘骅;沈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联合应用于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67.73%,总有效率为25.00%,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53.57%,总有效率为14.29%,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OL改善稳定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血压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联合应用于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优于单纯的化疗,在提高了疗效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佳权;陈典;崔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方案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对卵巢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卵巢癌晚期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静脉输注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静脉滴注化疗,两组剂量相同,且均化疗6个周期.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静脉化疗骨髓抑制和肝损伤,两组患者静脉化疗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的方式对晚期卵巢癌的患者进行化疗能够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周国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患者胸苷酸磷酸化酶活性与XELOX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中胸苷酸磷酸化酶(TP)活性与XELOX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64例采用XELOX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P酶活性不同分为TP高酶活性组(32例)和TP低酶活性组(3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以及术后5年生存期.结果 TP高酶活性组患者化疗后病灶减小程度高于TP低酶活性组,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低于TP低酶活性组,同时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亦高于TP低酶活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胸苷酸磷酸化酶活性越高,XELOX化疗敏感性越高,化疗效果越好,预后相对优于TP酶活性低者.

    作者:白景舒;程卫东;李斌;赵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紫杉醇联合顺铂(TP)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晚期宫颈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化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化疔组给予1~2个疗程的TP化疗方案治疗后实施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给予顺铂60 mg+氟脲苷500 mg+亚叶酸钙300 mg+多柔比星30 mg化疗及上述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1~2个周期的化疗方案治疗后(手术前),化疗组的有效率为54.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13.51%、宫旁累及率2.70%、脉管浸润率5.41%、切缘阳性率2.7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64.86%(24/37)与对照组的43.33%(1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3年中位生存期为33.8个月,高于对照组的2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能够降低淋巴结转移率,缩小病灶范围,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时间.

    作者:杜鲁豫;陈怀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癌手术治疗)各37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3年和4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吻合口瘘(2.7%)、残端肿瘤残余率(2.7%)及复发率(8.1%)均低于对照组(18.9%、16.2%、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91.9%)、4年生存率(67.6%)高于对照组的67.6%、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大限度切除淋巴组织以及系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术后生存时间.

    作者:邓鹏;梁延华;丰文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开放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为治疗方法选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以采用开放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47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43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后PSA值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状况,2年随访期间术后尿控率和生化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指标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低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比较,对照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PSA值为(0.95±0.29)ng/ml,研究组3个月PSA值为(0.87±0.22)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14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失禁、尿漏、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及勃起功能障碍,仅研究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一年、术后两年生化复发率及完全控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并发症相对开放手术少,是治疗前列腺癌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峰;陈冬;贤少忠;孔广起;孙少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ippo通路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是肿瘤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Hippo通路是一类抑癌通路,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呈负相关,而Hippo通路的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Hippo通路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可为恶性肿瘤的治疗、预后评估等提供参考,有助于在肿瘤防治中发现新的途径与思考.

    作者:白帆;刘小龙;易俊;陈龙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信任预防接种 享受健康生活

    1.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取得哪些成效?预防接种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为显著、影响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主要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传播;全球因白喉、百曰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黏膜损伤所致口腔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黏膜损伤所致口腔疼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全程IMRT放疗,给予营养支持等处理,观察组加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变化、营养状况评分变化等情况.结果 放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的体质量评分、进食评分、症状评分、活动和身体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通过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疼痛,临床易于操作,可以明显地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疼痛,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齐创;王荧;向东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95例,以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放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的含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放疗前观察组患者TNF-α的含量为(18.9±l1.2)pg/ml,IL-6的含量为(11.8±4.1)pg/ml;对照组患者TNF-α的含量为(16.2±7.3)pg/ml,IL-6的含量为(10.2±2.2)pg/ml,两组TNF-α与IL-6的含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的含量为(38.2±2.3)pg/ml,IL-6的含量为(29.3±3.4)pg/ml,对照组患者TNF-α的含量为(22.3±3.4)pg/ml,IL-6的含量为(17.3±3.5)pg/ml,两组TNF-α与IL-6的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放射面积,放射剂量以及TNF-α与IL-6的含量均为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要适当减小放射面积,缩短放射时间,严格控制TNF-α与IL-6的含量以预防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韦嵩;蒙如闯;张发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美国癌症协会2015年版指南解读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美国女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美国癌症协会2015版一般风险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指南是继2003年版发布后的12年以来首次更新,增加了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基于人群筛查的观察性研究等大量的新证据.更新的指南有一些重要的推荐:其一,筛查的年龄:40~44岁的女性应提供每年筛查的机会(一般推荐),一般风险女性应在≥45岁规律行乳腺X线钼靶筛查(强烈推荐),45~54岁的女性应每年筛查(一般推荐),≥55岁的女性应进行隔年筛查或继续接受每年筛查(一般推荐);其二,筛查的方法:不推荐任何年龄的一般风险女性将临床乳房检查(CBE)作为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一般推荐);其三,筛查的频率:从以往强烈推荐每年筛查,改为在一定的年龄段,隔年筛查或依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的偏好.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有关乳腺癌筛查的知识及权威机构对其理念的更新,本文对“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美国癌症协会2015年版指南”进行了全文翻译和深入研讨及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预防理念.

    作者:冉然;白雪;张如艳;吴梦;杨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癌症是目前难根治的疾病之一,是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基因调控处于异常状态,出现异常增生和分化,进而形成新的生物,该生物不受人体生理调节控制,并不随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而是破坏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呈现出浸润性生长趋势.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理论被引入肿瘤研究中,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已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它可以抵抗放化疗,是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特征以及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

    作者:刘占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是阿糖胞苷的类似物,其作用机制在于干扰DNA合成复制,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细胞毒药物.由于其对膀胱癌的特异敏感性,吉西他滨已经逐步成为膀胱癌治疗的基础用药.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吉西他滨在早期、晚期膀胱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本文就目前的中西方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指南规范,对吉西他滨在膀胱癌局部灌注、(新)辅助治疗及全身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面作一综述,并分别针对非肌层浸润、肌层浸润及晚期膀胱癌提供更佳治疗方案.

    作者:徐聪;于世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肿瘤治疗的时间极限

    随着肿瘤进入精准治疗时代,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肿瘤治疗可以带来生存时间的延长,这种延长可能有三个极限:治疗生存时间、自然寿命和超自然寿命.如何突破肿瘤治疗的极限将是未来肿瘤研究的方向.

    作者:张百红;岳红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癌症进展杂志

癌症进展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分册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