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即将在我国掀起新一波发展浪潮,将会给各个领域带来一场极其深刻的革命,这一新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及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大数据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能力的大数据技术支持.人们未来的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大数据,可以说,数据无处不在.人们的日常行为随时都在产生数据或信息,并与此前的数据或信息发生交互.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如今,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已经成为上了年纪老人们的记忆,现实生活中大都为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宁静港湾,寄托感情、心灵庇护、休养生息都离不开家庭.如今,家庭小型化,使得夫妻成了家的核心,孩子成了家庭的轴心与全家人未来的希望.实现家庭和谐,首先要做到夫妻和谐,有了孩子之后,如何同心协力让孩子健康成长,终成为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每一个家庭幸福和未来期望的关键.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6年3月7日凌晨,老朋友哲书林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哲书林同志原是中国癌症康复会、北京癌症康复会常委,公开发行的《癌症康复》杂志首届第一副主编.他在离休前曾是北京复兴医院副院长、外科专家.他同时又是一位患者,而且是结肠癌和膀胱癌的双料癌症患者.正是由于他有医、患两者的背景,所以他在提出问题、考虑问题、商讨解决问题时,不是主观臆断,而是能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因此得到同仁的高度赞赏和信赖.他淡泊名利,多次提出请求不当常委,但被大家婉拒.即使对问题有争论,他也能顾全大局,以如何有利于癌症康复为前提,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善于团结同志,态度谦逊,不论老少都愿意做他的朋友.
作者:金懋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日,由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了胰腺癌的遗传学,揭示出它实际上是4种独立的疾病,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遗传触发机制(genetic trigger mechanism)和生存率,这为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胰腺癌铺平了道路.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16年2月2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Sean Grimmond教授,现为墨尔本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及癌症医学教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这个世界上,我不会是唯一一个在癌症确诊之后就认为自己走到了生命谷底的人.当然,我也不会是遭受命运捉弄(失业、经济困难、死亡、离异或上天让这些不幸结伴而来)后的唯一幸存者.癌症确诊后一定有很多人会像无助的婴儿一样躺在震惊与绝望的井底,大哭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当绝望的井底进一步下沉,他们就跌入了低谷中的新低谷.我不是与癌症抗击的唯一的人,我也不会说:“无论如何,这毕竟是一份礼物.”
作者:盖尔·普利斯奈尔琼斯;柚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6年1月8日,一个难得的风轻云淡的冬日,我应《癌症康复》编辑部之邀,就药物使用相关问题做视频访谈.话题涉及广泛多面,有老生常谈的问题,亦有新时代的新话题,以己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畅所欲言.随后汇集成章,虽一己之见,亦经思索凝练,或可有益于读者.问题一:谈谈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广义的“药物合理应用”因为各种媒介宣传,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就不那么熟悉了.可以说,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难度更大.首先来了解何谓“合理用药”?也即合理用药的标准,目前还未见有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在对患者全面了解及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的基础上,安全有效地选用药物,使病人在冒少的风险下,获得大的治疗效益.这个所谓的标准里涉及到医生、患者和药物.
作者:杨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无病是福天行健,家常便饭享永年.”古语说:“民以食为天.”意思是吃饭虽是每日都要做的事,但这件事的意义及其重大.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后来逐渐演变为一日三餐.这种改变除了历史原因外,我们今天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也是有科学依据的.三餐中的学问,你了解吗?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决定了一日需要三餐,也决定了三餐的间隔时间.
作者:于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都呈现升高的趋势.胰腺癌的治疗始终是肿瘤界专家和医师努力研究的领域.外科依然是主攻部队胰腺癌的治疗应当首选外科手术,特别是局限期的胰腺癌.但遗憾的是,胰腺癌很难在早期发现,确诊的胰腺癌患者,80%都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根治切除的胰腺癌局限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局部晚期或有转移的胰腺癌患者,50%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仅能生存6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不到2%.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胰腺癌因其症状隐匿难以发现、扩散快、预后差而被称为“癌中之王”,常常令人闻之色变.我们所熟知的香港艺人沈殿霞就是因此病而辞世.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胰腺癌病理.了解病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胰腺的位置和组织学.胰腺位于上腹部、胃的后方,紧贴脊柱,少数情况下可以异位到十二指肠、胃和空肠等处.胰腺分为头、体、尾三部分,头部被十二指肠包绕(图1).从组织学来讲,胰腺是由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的腺泡及其输送导管)和内分泌部(胰岛)组成的,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外分泌部发生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外分泌部是由以小叶为单位的腺泡和逐级增大的导管组成的,导管汇合于主胰管和副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主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处称为Vater乳头.
作者:李香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完成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显示,中国2015年估计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的死亡病例超过280万.让肿瘤患者头疼的莫过于几件事:如何在第一时间选择一家好医院?怎样找对“好医生”?面对拥挤的门诊、忙碌的专家,如何简洁、准确地表达病情?如何抗癌才能省钱、省时又省心?针对这些问题,漳州市正兴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吴晓安,总结自己诊治时的经验,向患者介绍看病的“六招”小诀窍.
作者:吴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编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第三届“清逸杯”作文比赛在美丽的春季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那些在平时不显山露水、默默工作的可爱的女职工们,她们在“我想对患者说”和“医者寄语”中道出了从医之人的厚道仁心.文章收录在《巾悦》文集.《癌症康复》杂志多年来关注医患关系话题,系列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杂志选登《巾悦》文集中的部分优秀作品与读者分享.我们愿为医患关系和谐作出更多努力.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也许有职业倦怠、会面临伤害,但有机会执笔寄语情怀,想说的还是一点真切的感受,那就是医务工作者想看到和不愿见到的事情.健康所系——医者不愿看到不该患病的人得了病.什么原因呢?从当前首要威胁人类健康的肿瘤或慢性心脑血管病等来说,是环境、基因还是生活方式导致了疾病?一一细分下来,还是要归结为人的因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胰腺既是一个外分泌器官,又是一个内分泌器官,主要分泌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素,其中消化酶通过胰管汇集到肠道,帮助食物消化,胰岛素进入血循环促进血糖被身体利用.手术可造成患者胰液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消化不良和继发性糖尿病.通过饮食调理、营养支持等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方玉;龚丽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多晒太阳可以保护人少得胰腺癌据一项研究显示,多晒太阳可以保护人少得胰腺癌.研究人员发现,在日照少的国家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是高的,可能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原因之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教授哥兰特说:“如果你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或在一个经常多云的地区,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你的身体不能制造足够的维生素D,结果患胰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我们的身体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维生素D,也发现少量的食物,如油性鱼和蛋也含维生素D.”
作者:严毅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日本著名电影《入殓师》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尊严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告别.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并使其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入殓师》第一次以电影的方式温暖地向我们展示了生命需要一个圆满的句号.如今,在医学领域,一门给生命画上圆满句号的学科——缓和姑息与临终关怀学科正在悄然兴起,尤其在癌症患者和医生群体中更是被频繁提及.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缓和医疗和临终关怀,记者采访了缓和姑息医疗领域的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端祺教授.刘教授是我国较早关注缓和姑息治疗的内科学专家,他平易近人、谦和朴素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教授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生动全面、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解读了缓和医疗的意义.
作者:矢车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一切又开始了.上午的门诊照例40个病人,来自全国各地.一个年轻的女孩,患了直肠癌,广泛转移.家属带着她坐着轮椅,不远千里,从西北来到我的诊室.我一看,病情太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家属一脸期待,我看了病人的腹部情况,说了我都记不清的几句安慰的话,让家属把病人推出诊室,家属留在诊室内.我让他坐在桌旁,这是一个老实的农民,面色黝黑,两只手使劲地搓着,两眼直盯着我.
作者:顾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日,《癌症康复》编辑部对著名肿瘤外科专家钦伦秀教授进行了专访,就患者所关注的肝癌治疗方法及康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为访谈实录.目前认为,针对转移性肝癌可以更积极地治疗.原因有二:第一,它不像原发性肝癌,肝脏是有病的,转移性肝癌的肝脏本身是好的.肝脏基础好,我们可以切除较大的范围,剩下30%~40%的肝脏.如果是硬化肝脏,就不能切除这么多了.第二,降期后切除.原来有一部分不适合做手术的,我们通过药物治疗以后把肿瘤缩小,医学上叫降期后切除.例如原来分期是Ⅲ期、Ⅳ期的,现在降到Ⅱ期、Ⅲ期,然后再整体切掉,争取到手术的机会.目前,对转移性肝癌好的疗法还是根治手术.
作者:钦伦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多年前,鉴于我国烟民之激增,尤其涉及青少年颇多,甚虑肺癌之危害,时值我刚刚担任中国抗癌协会领导工作不久,颇思在国内推动预防肺癌及早期筛查工作.为此我曾做时近1年的调研,但终放弃了在脑海中酝酿已久预防肺癌的建议,转而在数年后发动了中国百万妇女乳腺癌筛查工程.为此,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访问过我,并详询其缘由,且写了报道.其实主要缘由有二:
作者:徐光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当你坐在舒适的座椅上,欣赏身旁水池里几尾灵动游弋的锦鲤,耳畔响起舒缓的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若不是偶尔踱过几个穿病号服的,或是穿着白大褂行色匆匆的医护人员,你一定会以为自己置身于某个星级酒店的大堂.是的,不要错愕,这里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外科楼候诊大厅,一个将“癌症患者人文关怀”诠释得好的地方.2015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音坊”音乐治疗工作坊正式启动,它的成立,得到了院领导、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及北京东方佳韵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与祝福.
作者:章新奇;章新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20世纪50年代在没有任何防护条件下搞科研,一干就是20年.朝夕与有机氯相处,我们科研小组6人中,有3人罹患胃癌、肝癌等相继离开人世.我也两次被确诊为癌症.我已是近30年癌龄,近90岁的健康老人,不愧为《再现生命光彩》一书中的一员.回忆过去在漫长的岁月中,酸甜苦辣、催人泪下、不堪回首,但我终于战胜了疾病,荣获“北京市抗癌明星”称号.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癌症的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田毓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虽然世间总是存在不尽如人意,但并不缺少美丽,我们需要懂得珍惜.珍惜已有的,才能获得别人继续的信赖和信任;珍惜已有的,我们才能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珍惜已有的,我们才能走出人生的不如意;珍惜已有的,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幸运者.美好的追求并非遥不可及,你珍贵的,是你现在拥有的;你不会失去的,是你紧握手中的.亲情,不仅需要血缘的维系,也需要体贴的话语,深情的关注.友情绝非利益的天平,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你给世界一个微笑,时光就会带给你无数的微笑.
作者:孙健升 刊期: 2016年第02期